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岳飞被害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是违背了宋徽宗吗

岳飞被害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是违背了宋徽宗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0 更新时间:2024/1/22 16:35:28

一直以来,某些“专家”“学者”在分析岳飞之死时,总要提到一点:岳飞不顾宋高宗赵构的意愿,口口声声要“迎二圣”,执意要把徽宗和钦宗接回来。但若“二圣”还朝,赵构岂不是要退位?岳飞这是逼着赵构杀了他。然后底下一堆“岳飞没政治头脑情商低一根筋自作死”之类的评论,好像个个都比“文武全器,仁智并施”的一品大臣岳飞更懂政治更聪明。但是,请想一想,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岳飞有资格提出“迎二圣”这个政治口号?若赵构真的怕“二圣”还朝,“二圣”会威胁其皇位,其中利害,这些这八百年后的口水客都能想得到,当时作为赵构一手提拔的嫡系武将岳飞难道就想不到?细读史书,便可知,所谓赵构不愿“迎二圣”,以及岳飞执意“迎二圣”,实为大谬!所谓岳飞死于违背上意“迎二圣”,更是当今人们对于岳飞之死的最大误解之一。而这个谣传,早已有多位宋史大家批驳过了,我以下所写的,并非什么标新立异的文字。

首先,“迎二圣”这个口号并非岳飞所创,而是宋高宗赵构最先提出来的。

靖康之难,北宋被金国所灭,宋徽宗与宋钦宗父子被掳金国。建炎元年(1127),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史称南宋。在赵构的即位诏书中,有“同徯两宫之复”之语,即为“迎二圣”之最初出处。“迎二圣,归京阙”,作为雪国耻的代名词,且在十分讲究孝悌之道的宋代,赵构在即位初几年,就是靠着这个政治口号,收拢朝野军民之心,这个口号也只有他才有资格提出来。既然皇帝带头喊,朝中大臣人人跟着喊,岳飞当然也喊,还喊得很有水平,或写诗: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题翠岩寺》;或写题记:立奇功,殄丑虏,复三关,迎二圣,使宋朝再振,中国晏安。

他时过此,得勒金石,不胜快哉!——《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岳飞也是通过当时全国流行的“迎二圣”这个口号,表达他驱除金寇,恢复中原的爱国愿望。

第二,岳飞并没有总把“迎二圣”挂在嘴上,而是敏锐地根据宋金军事政治形势,停止提起这个口号。

绍兴五年(1135)徽宗死在了金国五国城,绍兴七年(1137)消息传到宋朝。二圣仅剩一圣,即钦宗这个“渊圣”。这时金国不时放出话来,要把钦宗或钦宗之子送到北宋故都汴京,立为傀儡皇帝,与赵构朝廷形成南北宋对立。面对金人的这种政治恫吓,岳飞敏锐地顾及到了赵构的心理,在他给赵构奏折中,或任何场合,再也没有提到“二圣”或“渊圣”的字眼,而且还最先改称“二圣”为“天眷”,即“陛下的亲戚”,直接降级,只尊赵构这一个“圣”,表明只支持赵构这一个皇帝。这一点,在当时的大臣里,岳飞的政治觉悟已属超前,绝不是谣传中的没政治头脑口口声声“迎二圣”。

第三,赵构不怕“二圣”回到自己身边,他恰好是希望二圣到自己身边。他怕的是,二圣被金国放到中原立为傀儡皇帝,和南宋对立。

有人会说,就算岳飞不提“迎二圣”,但他说“迎天眷”也是一个意思,钦宗回来,赵构还是得退位,岳飞还是找死。这就是要说的第三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赵构真的怕“二圣”回来吗?

事实跟谣传中的恰好相反。先说徽宗,作为太上皇,他与钦宗,“父子之间,几于疑贰”。金国灭北宋后,徽宗对钦宗多次抱怨:“汝若听老父之言,不遭今日之祸”。金军围城的时候,徽宗意欲南逃,被钦宗强行留在了宫中,徽宗亦无可奈何。现在徽宗在金国做了几年俘虏回来,难道就能干涉赵构的朝政了?当然不可能。且徽宗死得早,回来时也是一付棺材了。

再说钦宗,只做了一年半皇帝,开城投降,罪在社稷,亡国之君,早失法统;孤家寡人,他那一朝的大臣全跟着他被掳金国,南宋朝廷文武全是赵构一手任命提拔,钦宗回来也是朝中无人,手中无兵,更失民心,就是光杆一个,他若是敢跟赵构抢皇位那才叫找死。这一点连金人都看出来了,放钦宗回去对赵构造不成威胁,若放归一个钦宗就能祸乱赵构朝廷,金国早就放人,坐收渔利了。

直到金人说要把钦宗放到中原立为傀儡皇帝,形成南北宋对立,这对赵构来说,才算得上构成威胁。所以,赵构多次跟金国谈判,要求归还钦宗,只有钦宗回来,控制在自己手中,才能解除这个威胁。但金人也精,就留着钦宗,伺机而用。

金兀术更把钦宗当作对付赵构的秘密武器,在遗嘱中特意提到:若宋朝大军北伐,打得过便打,打不过就把钦宗放到汴京称帝,赵构没理由跟他哥打。( “若制御所不能”,“遣天水郡公桓安坐汴京,其礼无有弟与兄争”——《临终遗行府四帅书》)

所以,跟一直谣传中的不同,史实赵构不是怕钦宗回来,而是怕钦宗被捏在金人手里要挟自己,并且努力想通过谈判让钦宗回来,但金国就是不肯放人。还有人说,钦宗回来就真的对赵构没威胁了?明朝“夺门之变”就是个例子!首先,赵构不会未卜先知,看到几百年后的明朝之事。而且,他看到的,除了他爹徽宗退位之后,“靖康内讧”中完全受制于他哥钦宗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还有前朝唐朝的著名例子:安史之乱,唐玄宗被迫退位给儿子唐肃宗,之后被肃宗软禁至死。一代英主唐玄宗退位后尚且如此,更何况亡国之君宋钦宗。他回来,是吉是凶,只不过任凭赵构处置。

第四,钦宗差点就回来了。

经过宋朝军民的十多年浴血抵抗,特别是岳飞三度北伐,大获胜捷,金国终于明白自己没有能力侵占南宋,且赵构又一直在求和,在此形势之下,绍兴八、九年(1138-1139)间,宋金进行了第一次议和。宋朝开出了重要条件——金国归还徽宗的梓棺和钦宗,金国同意了,和议达成。和约签定之后,岳飞曾上奏:“今和议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返,我可以辞职养病了,不会有人说我逃避工作。”(“臣顷以多病易衰,仰瀆宸听,乞退处邱壠,以便养疴……

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修兵,可期岁月,臣之所请,无避事之谤。”——《乞解军务第二札子》)赵构也在做准备工作,以迎接父兄回来,但金国一直推诿延期。赵构多次派遣使者前往金国,请求金国放人,但使者多被扣。终于,第二年,金国发生政变,主战派的金兀术夺得朝政大权,赵构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金国毁约南侵!

为议和,赵构不惜卑尊屈膝,让秦桧代表他跪拜金使,向金称臣,以获苟安。没想才不过一年多,就空欢喜一场,赵构的讨伐诏书一把血泪控诉:“这刚说好的,让我爹梓棺、我妈、我哥回来,我为尽孝悌屈己忍耻,可金人说话不算数,却叫我情何以堪?”(“昨者金国许归河南诸路,及还梓棺、母、兄。朕念为人子弟,当申孝弟之义……是以不惮屈己……所遣信使,有被扣留,有遭拒却,皆忍耻不问……又遭侵扰,朕尽然伤痛,何以为怀?”——《金人叛盟兀术再犯河南令诸路进讨诏》)

第五,岳飞被害后,徽宗终于迎回来了。

绍兴十年(1140)六月,金国毁约南侵,赵构下讨伐诏书,岳飞进行了他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但赵构并无心收复中原,只是想以战求和,以战胜作为议和的筹码,所以,岳飞连连大捷,收复故都指日可待,却被金牌严令招回,岳飞“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与此同时,宋金暗通款曲,开始了第二次和议,金国在给秦桧的密信中,提出议和条件:“必杀飞,始可和”。

开始,赵构并没有同意金国这个想让宋朝自毁长城的恶毒条件,且又拒绝了岳飞多次辞官归隐的请求,依然让他把握重兵。宋金议和陷入僵局。绍兴十一年(1141)一月,金兀术再度南侵。宋军先胜后败,二月柘皋胜利之后,三月,濠州之战,张俊指派的六万宋军几乎全军覆没。当岳飞援军刚到达濠州以南时,金军已闻风渡淮北撤。

金军虽退,赵构的态度却开始变化,求和之心更决——四月,岳飞与韩世忠及张俊三大将同时被解兵权;七月,再次拒绝岳飞的辞官请求,却又援意秦桧党羽弹劾岳飞;八月,岳飞被罢官;十月,岳飞下狱——顿时,宋金议和打开了新大门,一路通畅,一气呵成:十一月,和约书面协议签定,十二月,岳飞赐死。第二年,即绍兴十二年(1142)三月,和约所有手续完成,南宋对金称臣纳贡,割地赔款,宋朝皇帝赵构,自称“臣构”,接受金帝册封为“江南”之帝。史称《绍兴和议》。

岳飞被杀数月后,绍兴十二年四月,金国送归徽宗的梓棺,以及赵构的生母韦太后。而钦宗,则被终身扣为人质,专门留着对赵构做政治讹诈。钦宗最终被扣留金国至死,死了也隐瞒了五年,能讹一年是一年。金国就连钦宗的子孙也不放归,金世宗说了:“赵氏养济之事,乃国之美政,不可罢。”

标签: 岳飞宋徽宗

更多文章

  • 关羽到底多厉害?关羽竟然号称三国十大武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关羽,刘备

    关羽是“武圣”,除了吕布,单条真的没有败过。这点只有赵云可以相比。从三国单条斩敌比率看,关羽最厉害,吕布都比不上,温酒斩华雄,一刀斩颜良,后又一刀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斩庞德,擒于禁。关羽,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

  • 明朝皇帝朱见深:给老百姓免债最大方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皇帝,朱见深,老百姓

    1,极品宅男明朝皇帝中奇人众多,而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却堪称奇葩一位。这人的奇葩程度有多强,仅说几件事就知道:专宠年长他十九岁的万贵妃一辈子,还因为这女人的任性胡为,差点要了亲儿子明孝宗的命。执政生涯极少上朝,首开明朝皇帝歇班怠工先河。兴趣爱好也广泛,除了沉迷炼丹修道,连平日爱不释手的文学读物,好

  • 咸丰皇帝酷爱临幸小脚寡妇 纵欲过度吐血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咸丰,清朝

    咸丰帝之所以不愿长期居住在热河,除了上述的政治苦衷和皇位隐忧之外,还有一点是决不能形诸言表的。咸丰帝虽不是极端荒淫的皇帝,但确是一位风流天子,他留恋北京圆明园内的生活。 《孟子·告子下》有言:“食色,性也。”注疏云“人之甘食悦色者,人之性也”。就连孔圣人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虽没人将其美

  • 秦国第一个太后芈月到底姓什么?真实名字是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太后,芈月

    芈月到底姓什么?看过《芈月传》,好多人心存疑惑。你看,芈月的爸爸是楚威王,楚威王名字叫熊商。历史上屈原也属于芈姓,和芈月的姓氏一样。那么为何芈月、屈原、熊商都属于芈姓,古人的姓氏和现在到底有何不同?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

  • 齐景公离宫荒废朝政17天 宰相晏子如何劝服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齐景公,晏子

    君王也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脾气,那么晏子如何全服耍性子的齐景公呢?齐景公是春秋时期比较贤德的一位君主了,可是这位国君也还有一个毛病,喜欢打猎。其实,一个国君有个把爱好,本非错事,只是国君不像百姓,就算是沉湎其中,比如打麻将连续三天三夜,也不过是个人虚度光阴,大不了家庭不和,和老婆老公吵个架而已。一国

  • 林则徐非“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认为英人跌倒不能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林则徐,鸦片战争,英国,

    林则徐是满清时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是著名历史学家、近代史专家范文澜的看法,此观点一经问世,更被简化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被后人沿用。其实,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期,对于林则徐的评价还是多元的,但发展到后来,便只剩下褒扬、赞美与歌颂。应当指出,就焚

  • 韩信:忍得了胯下之辱却忍不住权势之诱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韩信

    人性就是这么复杂。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前一年,吕后让萧何将韩信骗至宫中,令宫女用绸缎活活将他绞杀。时年,韩信35岁。6年前韩信出兵灭掉30岁的霸王项羽后,便已注定今天的结局。相比项羽的残暴,世人给予原本可以逐鹿天下,却终因“妇人之仁”而殒命的韩信更大的同情。关于他的故事,一再被世人传颂,且

  • 揭秘:李自成和洪秀全谁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自成,洪秀全

    历代农民起义对社会都会起到推动作用,但是破坏性也很大。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李自成和洪秀全起义,在一定程度上都延缓了中国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脚步。那么,李自成和洪秀全,谁对中国造成的危害更大呢?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帝国李自成出生于1606年,死亡于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

  • 中国史上死的最凄惨9大战神:壮志未酬身先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神,名将,薛仁贵,将领,项羽,袁崇焕

    九大战神之一 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酷哥,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成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唐贞观末年时要远征高丽,644年,薛仁贵参加了张士贵(又是让小说冤枉的好人)的部队,张士贵部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枪匹马前往

  • 前秦王猛简介:关中良相王猛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前秦,王猛

    早年隐居王猛于公元325年(太宁三年)出生于青州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在他出生前二年,青州被羯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攻破,东晋降卒三万人死于非命。到王猛出生时,后赵已席卷中原,兵锋南向,与东晋夹淮水对峙。继石勒称帝的石虎,是个穷兵黩武、嗜杀成性的暴君,后赵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年幼的王猛,随家人颠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