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官之死:海瑞的清廉为何救不了腐朽的大明朝?

清官之死:海瑞的清廉为何救不了腐朽的大明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478 更新时间:2024/2/16 13:03:56

1587年初冬,一个普通的中国官员海瑞病逝于南京。这是一个把清官做到极致的人,做到家徒四壁、做到家破人亡。他无朋无党、无亲无友地走完了自己孤独的一生,只为替这个国家树立起一个清廉的标杆。然而他的清廉救不了这个国家,他死后57年,大明覆灭。海瑞在身后深远地影响着这个国家,人民寄幸福于清官,国家寄希望于清官,直到1966年,这种寄托把整个中国拖进十年浩劫。

一如道德无法对抗本性,个人之善同样无法对抗体制之恶。400多年后我们重读海瑞,就是要明白,指望清官的国度,就是一个没有指望的国度。

清廉

万历十五年,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死了。

海瑞这个职位大致相当于现在副部级。关于这位大明副部级领导死后的情形,史书上有相当生动的记载。据说当时佥御史王用汲到海瑞家探视,看见他房里的帷帐都是葛藤皮做的,而且都已经很破了。海瑞身上的衣服也很不像样,寒酸得连穷书生都不大会穿。海瑞没有儿子,王用汲就承担起丧葬事宜。他翻检海瑞储蓄,只找到了十来两银子。王用汲当时就掉了眼泪,在同僚里凑份子给海瑞下葬。

有人见了这个场面,写诗说:“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说与旁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还有一位叫朱海楼的御史,当年受过海瑞的整治,恨海瑞恨得入骨。海瑞死后朱海楼到了他家里一看,怅然地说了句话:“回吾怨恨之心也。”

这真是一个清官,而且是整个大明朝最有名的一个清官。大家都知道,明朝官员的俸禄非常低。比如海瑞当县令时,月薪只有七八石大米,而且还不能全额发放。即便全额发放,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也不过是一千出头。别的县令有灰色收入,不指着工资过日子。海瑞什么灰色收入都不要,就结结实实拿这份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海瑞还曾经辞过职,赋闲在家。这段时间连一个月一千多的工资也断了,他就靠给人写墓志铭、赠序之类的文章苟延残喘。

不光自己不要灰色收入,海瑞要求下属也不要。他当淳安县令的时候,就把下属的各种津贴都取消了,同时严禁收取陋规。一下子淳安县的公务员生计都成了问题。海瑞给他们出主意说:“你们的收入可能确实不够吃。这个我理解。好在平时衙门里事情也不多,大家可以找时间外出打工,或者做点小本买卖贴补家用。”海瑞自己以身作则,在家属院旁边弄了块菜地,没事了就去种菜。

光靠工资和稿费,再加上几捆菜,海瑞生活的困窘可想而知。他第一次进京汇报工作的时候,连身能穿得出去的官服都没有。他的朋友批评说,不管怎么穷,也不能这个样子见人嘛。海瑞这才一咬牙买了块黄布,做了套官服。海瑞母亲过生日,作为一名孝子,海瑞悍然买了两斤肉。第二天,浙江总胡宗宪就逢人便讲:“昨天海县令母亲过生日,他买了两斤肉!”

这样一个大清官,自然得到了群众的爱戴。据《明史》记载,海瑞出葬的时候,南京市民罢市,穿着白衣白帽的人挤满了江边。流着眼泪祭奠他的人“百里不绝”。此外,朝廷也很给面子,赠了他太子保的荣誉,还送了一个“忠介”的谥号。

但这样一位声名显赫、备极哀荣的清官,却是在孤独中满怀怨恨地死去。海瑞死的那一年是72岁。

在死前的一年,他感到自己来日无多,就给皇帝写了一份奏疏。这份奏疏有点类似于他的“尸谏”,写的毫无顾忌。海瑞说:陛下励精图治,但是国家却没变好。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对官吏的刑罚太轻了。大臣们说什么朝廷对士大夫要以礼相待。对他们以礼相待,那又拿什么对待无辜的百姓?

这位大明朝头号清官提出了凶狠建议:恢复洪武帝朱元璋的规矩,枉法八十贯的一律绞死,贪官污吏剥皮囊草!

这份恶狠狠的奏疏背后,是海瑞几十年的怨恨——对官僚集团的怨恨,而他就是这个集团中的一员。

虎狼

海瑞担任南京吏部侍郎的时候,曾经处理过一种叫“应票”的东西。南京官员到商店里买东西,往往不付钱,而是直接给商家打白条。这个白条就叫“应票”。理论上说,日后政府有钱了要兑现应票。但实际上,它们从没被兑现过。

海瑞是个清官,名声在外。所以他一上任,商家就送来了300多张应票,希望海大人主持公道。海瑞拿着一厚沓子白条,大吃一惊。但经过调查以后,海瑞更加吃惊了:各级政府开出的应票远远不止此数。商家曾经向政府缴上很多应票,要求兑现,结果不但没有兑现,连应票都干脆被没收了。这已经是明目张胆的抢劫。

海瑞勃然大怒,发了一个告示,洋洋洒洒痛斥道:我收到了兵马司的应票89张,其他衙门的应票220张。这还都是漏下的,其他被收缴的应票还不知道有多少。“今兵马司官也小,也做了一个狼之贪、虎之猛,以小民膏血迎合上官。又做了一个过送赃私的积年!”他质问道:大明祖制和律法里,哪一条规定了官员可以开白条?

海瑞接着在告示里说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做百姓不可做刁顽不听法度的百姓,也不可做软弱听人打、听人杀而不言的百姓!”这句话,几百年后听来仍旧让人凛然。

虎狼。这就是海瑞对大明朝官僚集团的评价。十几年前他在给皇帝的奏疏里也曾这么说过:“我担任应天巡抚才几个月,收到的‘乡官夺产’的诉讼竟有几万件。他们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虎狼,百姓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肥肉。”

而他也有对付虎狼的武器,那就是祖制。

按照朱元璋当年定下的制度,官员不能打白条、不能霸占民田、不能行贿受贿。但是在现实中,大明朝的官员就是在打白条,就是在霸占民田,就是在行贿受贿。在海瑞看来,祖制如此完美,而现实如此黑暗,其原因就是大家不遵守祖制。

海瑞所到之处,总是把祖制挂在嘴上,要求大家一丝不苟的执行。他在南京当官时,有位御史在家里叫堂会,请了一群戏子演戏。这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是海瑞知道此事后,居然要当众杖责这位御史。官员们大惊失色,苦苦恳求。但是海瑞不为所动,理由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就是如此。

此时距明朝开国已经两百多年,而海瑞简直像一个从洪武年代过来的穿越者。祖制在明朝享有宪法一样的崇高地位,海瑞把它挂在嘴上,就等于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别人没法还嘴,但却可以孤立他。海瑞在官场上的人缘是相当差的。一位叫黄锦的太监就对皇帝说过:“这个人脾气极端乖戾,朝臣没有不讨厌他的。我都看不到有人肯和他说话。”

当然由于海瑞的道德人格,他也拥有一些仰慕者。但就连这些仰慕者大多也认为他那套行不通。有一位叫王弘的人在《山志》里说:海瑞品格高尚,确实无人可及。但他要是掌了大权,“吾不知其竟何如也”。一位叫何良俊的人也夸海瑞“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素,真是铮铮一汉子!”,然而话锋一转,又说海瑞执政,终究会坏了国家大事。

王弘和何良俊没读过塞万提斯,否则他们能用更简洁的一句话形容海瑞:堂吉诃德。

祖制

平心而论,朱元璋定下的祖制本身确实也有诸多行不通之处。比方说,朱元璋的祖制禁止高利贷。海瑞当巡抚时也就按此执行。但是高利贷的根源是银根紧,老百姓借贷困难。不解决货币供应问题,光禁止了高利贷,老百姓又从哪里去借钱呢?祖制拒绝考虑这个问题,海瑞也就拒绝考虑。

但这些技术困难并非根本问题。我们要理解海瑞的困境,还要考虑更大的时代背景。

标签: 海瑞明朝清官

更多文章

  • 海瑞同僚狠抓反腐:曾在一个月内举报数十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海瑞,清官,明朝,

    说起明朝铁面无私的官场斗士,人们第一个想起的人也许是海瑞。但在历史上,还有一个与之同朝,并同样以“廉洁”著称的官员--重庆巫溪县人谭启。不过,因为史料极度缺乏,谭启并不知名。近日,巫溪县教育研究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刘朝敏完成了对谭启5年的潜心研究,首次公开谭启的求学故事与为官生涯,填补了历史空白。16

  • 武大郎被砒霜毒死?或因西门庆一脚脾破裂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大郎,西门庆,潘金莲,

    武大郎心窝中了西门庆一腿后可能发生脾包膜下破裂,随后潘金莲灌他喝砒霜时骑在他身上,挣扎之间导致包膜破裂大出血,武大郎迅速死于失血性休克武大郎是怎么死的?读过古典名著《水浒传》的读者都知道,他是被西门庆和潘金莲合伙用砒霜毒死的。这是作者施耐庵的情节设定,但是他的文字描写却引起了现代医学专家的争议。著名

  • 赵飞燕宠冠后宫为何无子:媚药危害身体致绝育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飞燕,赵合德,后宫,

    南越国曾进贡给汉成帝一件云芙紫裙,碧琼轻绡,柔弱滑腻。赵飞燕穿上以后,显得非常妩媚,如凌波仙子一般。于是就在汉宫的太液池里,成帝专门为她造了一艘沙棠木做的船舫,用紫色的文桂木做舵与桨。让她穿上云芙紫裙,在高榭之上轻歌曼舞,表演《归风送远之曲》。成帝非常欣赏,情之所至,也与之合乐同舞。他用犀牛角制成的

  • 解密:哪个南朝皇帝即位前因过度肥胖被当猪养 ?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朝,皇帝,宋国,

    刘彧估计是中国史上有记载的最胖的皇帝,在他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刘彧因身体肥壮,前皇帝刘子业称他为猪王,在地上掘坑注入泥水,把刘彧的衣服脱光扔进坑里。再用木槽盛饭拌以杂菜,命他像猪一样爬在地上吃。南朝的宋废帝刘子业因为酷虐被弑后,宋文帝的第十一个儿子湘东王刘彧继位,是为宋明帝。刘彧少年的时候风姿端雅,很早

  • 解密:权臣诸葛亮哪四个动作让蜀国走向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蜀国,关羽,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董卓、曹操等曾都是权倾一野的权臣。但是这些大雄小鬼在诸葛亮面前,鸟都不是。诸葛亮才是整个三国里最大的权臣。厉害之处是在位极人臣的同时,不光没有受到上到大头目下到下马仔的怨言,而且还一直对其歌功颂德,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和珅连给他提鞋都不配!当然

  • 他懂得项梁的骄 却不懂项羽的狠最后自取其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项羽

    他懂得项梁的骄,却不懂项羽的狠,最后自取其祸,一命呜呼项羽听说项梁被章邯秦军偷袭战死后,悲痛欲绝,一起在外黄的刘邦也陪着垂泪。等到项羽慢慢平息后,刘邦便劝项羽东归,保卫楚怀王熊心,抗击秦军。项羽觉得在理,遂引军东回,路过陈县时又顺便叫上吕臣领军一起回到江东,分地驻军,项羽驻彭城西,吕臣驻彭城东,刘邦

  • 揭秘:历史上的“兄弟花” 两兄弟共事一女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张易之,张昌宗

    人一旦高高在上,也就有了更多的欲望,这应该是大多数人争权权力的目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也难以避免,她也会有一己之欲,也会有食色之性。武则天是个女人,不能和其他皇帝一样拥有众多嫔妃,不过她可以有男宠。武则天第一个男宠是薛怀义(冯小宝),本来只是个游走江湖的药贩子,因为一张好皮囊,从江湖进入了朝廷。小人物一

  • 秦始皇是暴君还是奇人?他的身世终究是个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不韦,秦始皇

    秦始皇,赵氏,姓赢,名政,中国第一位皇帝。因为对他的记载不全,而篇幅可怜的相关史料却都矛盾重重,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所以即便他合了六国,功延千秋,也一度被打为昏聩暴君之列。其实,始皇帝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人格魅力的皇帝。暂不论他焚书坑儒的暴行造成了多少珍贵文料的流失,但前后纵观三百年,只有他把开疆扩土

  • 中国五大帝王之一:苻坚为何兵败淝水 身死国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苻坚

    核心提示:在世界军事史上,苻坚的命运与拿破仑好有一比。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从此退位流放,百日王朝彻底垮台;苻坚兵败淝水,最后身死国破,一统江山化为泡影。五大帝王之一大约是因为历史教材的影响所致,在大众心中苻坚的名气并不大,但作家柏杨却认为:“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资格称得上大帝的不过五人,他们是秦始皇

  • 韩宜可跟朱元璋斗了三十年 关键时刻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韩宜可

    明朝的官员们,公认最惊险恐怖的事情,莫过于从明太祖朱元璋手里逃命。因为这位中国历史上出身最草根的帝王,一个原则更至始至终:宁可错杀,绝不放过。本着这一原则,他执政三十年的洪武年间,这个大明王朝经济重振的激情建设年代,也是官不聊生的恐怖岁月。连番整肃风暴,每次大案都是数万官员落马。就连大明乡村的田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