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皇帝为什么放纵两个骄横跋扈的弟弟?

乾隆皇帝为什么放纵两个骄横跋扈的弟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764 更新时间:2023/12/16 12:30:40

雍正一生共有十个儿子、四个女儿,但只有四子一女活到成年,其余皆为早夭,这在天花高发、婴幼儿死亡率极高的清代,是很无可奈何的事情。活到成年的四个皇子为弘时、弘历、弘昼、弘瞻。其中,皇三子弘时是个悲剧性人物,他自幼就不讨祖父康熙的喜欢,在前面的两个哥哥早夭之后,身为长子的他并未像其它的长房堂兄弟那样获封世子,这令一直觊觎着储位的雍亲王胤禛感到不安和难堪,所以他一直都对弘时督导甚严,并延请名师,想要把弘时教导成为一个进取有为之人。

网络配图

然而,处于高压管教之下的弘时却不堪其苦,认为父亲太过偏心,心中也由此而暗怀怨恨。雍正即位后,弘时因母亲齐妃李氏出自于汉军旗,在储位的争夺上处于劣势。所以,弘时知道,比自己年幼七岁的弟弟弘历,更有可能成为皇权的接班人。储位无望,加之时被督责,令弘时的叛逆心理大炽,父子俩的矛盾也彻底被引爆。

康熙的第八子胤祀,曾是康熙末年争储时声誉最高的皇子,雍正即位后,虽然册封胤祀为廉亲王,却无时无刻不在防备着他。明知道这一点的弘时,反而与这位叔叔往来甚密,建立了深厚的交情。这样的背叛是刚愎刻薄的雍正无法接受的。雍正三年(1725),弘时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的罪名被逐出宫廷,过继给胤祀为子,并于次年罢黜弘时的宗室身份。不久之后,胤祀因“结党妄行”之罪被削爵圈禁,弘时又被雍正转交给十二弟履懿亲王允祹,由其管束和供给衣食所需。一年后,弘时抑郁而死,年仅二十四岁。

亲历了上一代人因争储所引发的血雨腥风,又目睹了哥哥弘时因忤逆而沦败,乾隆即位以后,采取了怀柔政策,以避免皇族内部之间的争斗,对两个弟弟更是恩眷尤厚。然而,他的这种过犹不及的做法,又造就了另一种极端,使得他的两个弟弟恃宠而骄,行为乖谬。弘昼是雍正的第五子,封和亲王,乾隆即位后,把父亲的雍亲王旧邸及财物全赐给了弘昼。骄矜狂妄的弘昼,倚着兄长的威势,傲慢任性,肆意妄为。昭槤的《啸亭杂录》载,有一次上朝,弘昼因事与军机大臣、获封一等公的讷亲有了小争执,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殴打讷亲,乾隆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既不怪罪,也不出声阻止。见状,文武百官从此无人敢惹弘昼。

网络配图

另一次,乾隆与弘昼在正大光明殿监考八旗子弟,眼见天色将晚,弘昼让乾隆先回宫吃饭,乾隆不允。弘昼问:“难道你还担心我受贿徇私吗?”乾隆默然不答。第二天,乾隆见了弘昼,说:“你昨天如此大不敬,如果我当着众人回答了你,你已经成为肉泥了。”对他依然毫不怪罪。弘昼还有一个怪癖的嗜好,喜欢听丧乐看丧仪,他常在家里做出正停棺待葬的样子,让家人及护卫祭奠哀泣,然后自己高坐于庭,边看边吃喝,以此为乐。乾隆也是优容不问。

弘瞻是乾隆最小的弟弟,两人的年纪相差了二十三岁,乾隆即位后做主,把他过继给了果亲王允礼,袭果亲王爵。弘瞻自幼受业于名士沈德潜,于诗词上颇有造诣,但生性爱财,贪求无度,他开煤窑,贩人参,花很少的钱从各地收购特产及古玩,强买强卖,并代人说情跑官,所得钱财就用来建房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圆明园九洲清宴殿发生火灾,诸王都进宫请安,弘瞻最后一个才到,到了以后又满不在乎地和其它皇子说笑,并不以皇帝和皇太后的安危为念。之前已经听说了弘瞻的所作所为、一直隐忍未发的乾隆,见状大为不满,遂以弘瞻面见皇太后失仪为由,剥夺了他的亲王爵,降为贝勒。一同面见皇太后的弘昼也被罚俸三年。

网络配图

或许是弘瞻一生顺境,从未遭受过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自此闭门谢客的他抑郁生疾,竟然一病不起。乾隆听说后亲往探望,见幼弟病重,还一度呜咽失声,回来后马上恢复弘瞻为郡王爵。但弘瞻不久即病死。乾隆对幼弟之死极为悔痛,特封谥号为“恭”,据说是把弘瞻比作春秋时,临死前自感惭愧的楚共王之意。

有趣的是,记叙了弘昼、弘瞻诸多逸事的《啸亭杂录》,作者昭槤为礼亲王代善的第六世孙,曾袭爵礼亲王。嘉庆朝,昭槤因侮辱一品大员、户部尚书景安,又滥用非刑,被嘉庆革除王爵,交由宗人府圈禁三年。或许,昭槤暴戾跋扈的行为,就是受到弘昼殴打朝臣、却获宽宥的蛊惑。只是他没有想到,世袭的亲王,与身为御弟的亲王,不管是身份上还是待遇上,都有着不小的区别。

标签: 乾隆

更多文章

  • 揭秘:“和尚皇帝”梁武帝为何饿死于僧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梁武帝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南北朝时,佛教大盛,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位吃斋信佛、极力倡导发展佛教的皇帝,他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当和尚。所谓舍身,一是舍资财,即把自己的所有身资服用,舍给寺庙

  • 小妾多是二手的 揭秘古代巨贪的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和珅

    众所周知,和绅是中国古代最大的贪官。和绅一生机敏善钻营,深得乾隆皇帝的宠爱,他不但被委以多个要职的重任,还胆大妄为的公开纳贿、卖官鬻爵。最后被嘉庆皇帝抄家抄出八亿两家财,真正是民谣编得:“和绅跌倒,嘉庆吃饱”。网络配图和绅搜刮家财无数,生活上的奢侈自不必说,人家每天清晨早餐都是上等珍珠磨成的粉。当然

  • 诸葛亮劝刘备杀儿子,刘备言听计从把儿子赐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

    刘备这厮,每逢危机时刻,总是弃妻子走,结果是数丧嫡室。到了刘备投奔刘表之时,他依然没有儿子。当时长沙刘氏有个外甥,名叫寇封,《三国志》记载他武艺不错。刘备膝下无子,就收养寇封为儿子,将他改名刘封。刘封成了刘备的儿子后,追随刘备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刘备攻打四川刘璋之时,刘封与诸葛亮张飞等人齐头并进

  • 揭秘历史上推行仁政却被低估的皇帝宋仁宗赵祯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仁宗

    赵祯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富盛名的皇帝,他的庙号里充满了仁慈和善,他统治时期不逊于任何一个朝代所谓的盛世,他是一位被低估了的皇帝。他就是宋仁宗赵祯。一位仁慈的君主。我国历史上一位推行仁政却被低估的皇帝。在古代,君权,相权,官僚体制横行的时代,君主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对社会进程

  • 孝宗皇帝居然只有一个老婆但结局却是悲惨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孝宗皇帝

    芈月传终于播完了,有人说,芈月传应该改名,叫做,我的好姐妹抢了我老公。问题是能不抢么,哪个朝代不是后宫佳丽三千,都围着皇帝邀宠呢。这是几千年的一夫多妻,皇权至高的结果。要说也有例外,明朝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就只取了一个老婆张皇后。古今中外,他算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个把裤裆扎紧

  • 仅用十年 秦王嬴政是如何完成统一六国的历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王嬴政

    秦王嬴政即位后,在清除了国内吕不韦势力后,开始了消灭韩、赵、魏、燕、楚、齐各诸侯国,统一的历程。那么嬴政是如何结束了自春秋时期就形成了数百年的诸侯割据局面的呢?嬴政即位时,秦国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战略思路,即坚持秦昭襄王时秦相范睢所提出的“远交近攻”之策,与东方的齐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从而可以一点一滴

  • 喜好热闹!宋太祖赵匡胤也玩微服私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前本来是个闯南踏北的好汉,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一道宫墙把他与外界喧哗热闹的社会隔绝开来。然而他喜好热闹的习性和对自己皇位深深的担忧常常促使他走出宫去,微服私访。网络配图《续资治通鉴长编》曾有“太祖初即位,亟出微行”的记载。《涑水纪闻》、《邵氏闻见录》中都记载有宋太祖微服私访到宰相赵普

  •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传给朱允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类人,都有雄才大略,在各大方面都要比朱允火文要杰出,更加适合当皇帝,可是因为血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真的是龙子吗?网络配图江山肯定只给亲生骨肉坐,觉得得是纯种的龙种,朱棣可能不是马皇后所生,所以朱元璋不会选择朱棣接班。朱棣可能是一个妃子所生,而这个妃子还可能是少数民族高丽人,究竟

  • 历史上一生当过三次皇帝的人 晚景却十分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溥仪

    他是乱世中飘零的金枝玉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唯一一位一生当过三次皇帝的人。身逢乱世,溥仪的皇帝之路却十分坎坷。网络配图说起溥仪的第一次当皇帝,纯属历史偶然。苦命的光绪皇帝没有儿子,本来慈禧,是想培养载漪的儿子溥儁做“大阿哥”继承大位的。可是,这个倒霉的溥儁,被他的老子载漪坑了。也算是奇葩

  • 他是太监却忠贞为国 最终让国家成为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景监,商鞅

    今天,我们站在墙外看战国时期的一个太监。想必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的典故,但是商鞅如何走上秦国的政治舞台,不得不说起一个人,他是太监,他的名字叫景监。网络配图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为了富国强兵,开始招纳贤臣。这时候,博学多才,满腹经纶,有法家思想和改革意识的商鞅来到 了秦国,准备赌一把自己的青春,建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