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华妃为什么要不留余地的陷害眉庄

揭秘华妃为什么要不留余地的陷害眉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234 更新时间:2024/1/27 4:41:26

看过《后宫·甄嬛传》的朋友们对华妃一定不陌生,她可以说是甄嬛传中极为出彩的一个角色。她对人狠辣,争风吃醋,迫害宫嫔。可她对皇帝不加保留的爱情,又让人敬佩,特别是最后得知事情真相后,绝望赴死的泪水,令人心疼。如果说皇后是隐藏在幕后最大的boss,那么华妃就是一直显于人前的大boss。她一生迫害了无数宫妃,而在新入宫的妃嫔中,被她毫不犹豫加害的就只有沈眉庄一个,这是为什么呢?

网络配图

在一开始,新人入殿请安后,华妃就办了一个皇后安插过来的小宫女,赏了嚣的夏冬春一丈红。这是她最开始的出场,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可谓不深。她这么做,一是为了消灭皇后在自己身边的眼线,二是为了整肃宫规同时给新人立威。

之后,华妃开始迫害沈眉庄,后来又杀了淳贵人。这二者华妃就具有争宠关系了。淳贵人死后,华妃开始专心对付眉庄。她仅让沈眉庄摸黑抄写账本,推她落水,在皇帝面前嚼舌根、明里暗里的使绊子,还有在时疫的时候故意传染沈眉庄等等。这些迫害手段中,致命的、会使肉体陨灭的,只有推入池塘和传染时疫,其它只能算争宠的手段。为什么华妃一定要置沈眉庄于死地呢?

因为沈眉庄极得太后宠爱,在一干新人中,只有她一人使得太后为其说好话。让皇帝时不时的去沈眉庄那儿一趟,这给了华妃极大的威胁。沈眉庄是公认的大家闺秀,母家的家世很好,一入宫便是贵人。侍寝之后,便深得皇帝的宠爱,皇上一度要培养她学习协理六宫的事务。所谓树大招风,她太幸运,一入宫便得了皇上宠爱,这怎能让人不嫉恨?

网络配图

另外得宠后,沈眉庄如所有想要得到爱人所有关怀的普通女子一样,不知道分宠。她宠冠六宫,不懂得劝皇上遍泽雨露,不懂得劝皇上给别的姐妹一些恩惠。同时她响应皇上节俭的号召,建议后宫例菜减半、不沾荤腥,皇上很高兴,皇后也同意,其他嫔妃也没有意见。从各个方面,分得皇帝的宠爱,一直爱恋皇上极深的华妃,看的惯才怪呢!同时华妃最爱奢华,她不能反驳沈眉庄的这一政策,因为这样有违皇上圣意,那她一定会想方设法从其它方面打击沈眉庄。

沈眉庄落水后,妃嫔们都来了,华妃却来晚了。她为什么来晚?因为她要打扮的漂漂亮了的来见皇上,要是仔细看电视你会发现,华妃穿整齐,头饰、妆容、装饰、还有白围巾什么的都有,盛装出现,打扮的太耀眼了,把其它嫔妃都给比下去了。这就从根本上说明,华妃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占据皇上的宠爱。

而沈眉庄也是傻,她那点儿天真的小心思,在后宫中根本活不下去。华妃陷害沈眉庄假孕争宠,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沈眉庄实际上太过天真了。她傻傻的信任江太医,她明知道江太医是华妃的人,还缠着人家开药方。虽然打听到两个江太医不和睦,可不和睦也是两个太医之间的私人事情,在政治上他们共同的主子都是华妃。这么关键的信息都可以被忽略,她也不想想自己可以百般打听人家的底细,人家的主子不会让他将计就计吗?

网络配图

所以说,华妃之所以要不留力的打击沈眉庄,完全是因为沈眉庄是一干新人中最具威胁的那一个。同时沈眉庄自己也不会做人,只一味想获得皇帝宠爱,而毫不思考后宫复杂的环境。另外沈眉庄的天真愚蠢,也给了华妃打击她的机会。

标签: 华妃

更多文章

  • 康熙年轻气盛裁撤三藩 竟差点招致灭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

    满清入关后,为了对付李自成的农民军和南方的南明政权不得不借助明朝降将的力量。因此,清朝初年就封了三位汉族藩王,他们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但是到了康熙朝的时候,三藩已经成为清廷不可小视的一股力量。网络配图在康熙智擒鳌拜亲政之后,康熙皇帝雄心万丈,想成为流传千古的有为之君。于是

  •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有多少美女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给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除了孝陵,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好的都城城墙——南京明城墙,也是朱元璋的 杰作。明城墙当年分分城与外郭两大部分,当年内城有门十三座,外郭有门18座,此即所谓南京坊间所谓的“内十三,外十八”。传说,朱元璋下葬时搞了一个“迷魂阵”,当天,十三城门同时出棺。这个说法

  • 刘邦与项羽恩怨 项羽死后刘邦为何三次哭祭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与项羽恩怨

    刘邦“善哭”辨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

  • 揭秘历史上第一个死于骨肉相残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帝

    东晋时,中国北方一度并存的前赵、后赵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攻伐不断。后赵太和元年(328年),前赵皇帝刘曜被后赵王石勒俘杀,其幼女安定公主随同其兄 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次年,石勒的侄子石虎攻陷上邽,俘获了“年十二,有殊色”(《晋书》)的安定公主,因贪恋其美貌,遂强占其为妾。石勒死后,石虎 废掉新帝

  • 乾隆做了什么竟使得弟弟弘曕一病再没起来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弘曕

    爱新觉罗弘曕去世时正值盛年,只有33岁,不免惋惜。世人对他,称颂过,也唾弃过。弘曕从小过继给了果郡王,乾隆皇帝对这个弟弟是十分喜爱的,当乾隆看到小时候的弘瞻不懂礼数,就请当时著名的诗人沈德潜作为弘瞻的老师,名师出高徒,弘瞻因此非常的博学,也非常的喜欢并善于诗词歌赋,家中的藏书也非常之多。看着弘瞻日益

  • 秦始皇的七大恨:为何如此痛恨母亲赵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的七大恨

    秦始皇一生,可谓传奇。他前十来年跟着母亲赵姬在赵国,被赵人欺负凌辱。十几岁回到秦国被立为太子,3年后秦庄襄王去世,秦始皇登基。然后用了十来年时间,斗倒了三座大山长安君成蟜、嫪毐、吕不韦。接着又用了十年时间,横扫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秦始皇一生无比辉煌,可是人人有本难念的经,秦始皇一生,痛恨这七个人。网

  • 他是三国最顶尖谋士,曹操为没得到他而遗恨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

    曹操之所以能成就霸业,一是靠他本身的雄才大略,二是曹操会识人用人。曹操用人,唯贤是举,所以麾下谋士非常多,而且都是三国一流谋士,如荀彧、荀攸、贾诩、刘晔、程昱等人。当然,公认的三国第一流谋士,非郭嘉莫属。曹操打算把自己死后的江山交给年轻的郭嘉,可见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可惜,郭嘉死的太早,让曹操痛惜

  • 代父从军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花木兰?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花木兰

    《木兰辞》说它是北朝(魏)乐府,大概不会有人反对。秦汉以降的朝廷大多设有专门的乐府官署,南北朝也不例外,具体职能是负责收集整理民歌、训练乐工等,属掌礼仪教化的太常寺该管。《木兰辞》被宋代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不是没有道理的。郭茂倩的父亲郭源明曾做过太常博士,家学渊源

  • 末代皇帝溥仪与兄弟姐妹们:亲兄妹行君臣大礼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末代皇帝溥仪

    在1963-1967年溥仪和他的兄弟姐妹联系一直十分频繁,兄弟姐妹经常去看望他。从他第一次被弟妹喊“大哥”到最后在兄弟姐妹的照顾中安享晚年,这一切发生了巨大改变。帝王兄弟姐妹情有着不同寻常的地方,皇帝和兄弟姐妹之间不仅仅是亲情关系,更是君臣关系,在君臣关系下的亲情往往受到诸多等级的限制,甚至被湮没。

  •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有什么样的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前243年),魏昭王的儿子,与安釐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前276年,被封信陵,位于河南省宁陵县,被后世称为信陵君。魏无忌与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和平原君赵胜四人被当代人称为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为人宽厚,待人有礼,经常礼贤下士,很多门客都归附在他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