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第一个死于骨肉相残的皇帝是谁?

揭秘历史上第一个死于骨肉相残的皇帝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81 更新时间:2024/1/20 4:37:45

东晋时,中国北方一度并存的前赵、后赵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攻伐不断。后赵太和元年(328年),前赵皇帝刘曜被后赵王石勒俘杀,其幼女安定公主随同其兄

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次年,石勒的侄子石虎攻陷上邽,俘获了“年十二,有殊色”(《晋书》)的安定公主,因贪恋其美貌,遂强占其为妾。石勒死后,石虎

废掉新帝石弘,成为后赵的主宰者。建武五年(339年),刘氏为石虎生下一子,取名石世,后来被石虎立为太子。石虎死后,石世成为后赵下一任皇帝。

网络配图

石虎大概没料到,石世仅当了一个多月皇帝,就被其庶兄石遵废杀,上演了一出骨肉相残的悲剧。其实,石世被废杀这事也不能完全怪石遵,石虎难辞其咎。作为父亲,石虎对儿子管教不力,几个也已成人的儿子个个性情暴躁,一身血腥,手足相残之事屡有发生;作为国君,石虎晚年老病昏庸,特别是在立太子这一重大问题上

举棋不定,没有远见,被心怀鬼胎的臣子乘机作梗,结果废长立幼,最终引发兵变,石世被废杀。

在历史上,后赵素以兄弟相残、父子相残著称,石虎和他的几个儿子尤为突出。如长子石邃不仅滥杀宫女、尼姑,还要对素来不睦的弟弟石宣下手,“欲至冀州杀

石宣”,未能成功;又如,石宣杀了弟弟石韬后,还想杀掉父亲石虎,计划“韬既死,主上必亲临丧,因行大事”(《晋书》),也没有成功。结果,石邃、石宣先

后被石虎处死,且手段之残忍,场面之血腥,史上无出其右者。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兄必有其第,受石虎、石邃、石宣的影响,石世后来被不念手足之情的石遵废

杀,不能不说是石氏这种家族歪风的惯性延续。

儿子们之间睚眦必报,动辄动粗,甚至弑父,石虎自己也感觉到他这个父亲当得很失败,为此也很痛心,以至于说出了“吾欲以纯灰三斛洗吾腹,腹秽恶,故生凶

子,儿年二十余便欲杀公”(《晋书》)的话来,老天爷啊,我石虎怎么老是生逆子,二十多岁就想杀亲爹,我真想豁开肚子用三斛石灰洗洗。石邃、石宣是石虎先

后册立的两任太子,他们相继被处死后,嗣位空悬,石虎不得不再立太子,并有意从石斌、石遵二子中选择一个。

石斌、石遵“并有武艺文德”(《晋书》),各有所长,“燕公斌有武略,彭城公遵有文德”,无论立谁当接班人都不会太差,也都能服众。就在石虎举棋不定时,

戎昭将军张豺的一番话让石虎改变了主意。张豺认为,“燕公母贱,又尝有过;彭城公母前以太子事废,今立之,臣恐不能无微恨。陛下宜审思之”(《资治通

鉴》),强调石斌、石遵因为生母问题和个人问题,都不适合被立为太子,不然就会“祸乱相寻”(《晋书》),再次上演骨肉相残之事。

网络配图

张豺跟随石虎多年,素来忠耿,在石虎面前说话分量很重;当年石虎攻陷上邽,剿灭前赵余党,擒获安定公主刘氏,张豺居首功,由此也跟石虎的宠妃刘氏拉上了关

系,俩人成为政治上的狼狈。当时,石虎年老多病,时日不多,而石世只有十岁,懵懂无知,一旦石虎驾崩,如果由石世接任的话,掌权者必为石世生母刘氏,而张

豺也可以捞取政治好处。出于个人私心,张豺建议石虎“宜择母贵子孝者立之”(《晋书》),为出身高贵的刘氏及其儿子石世大说好话,煽风点火,也为自己将来

能够专权预先铺路。

“天下重器,不宜立少”,这个关乎社稷安定的大道理,石虎作为政治家不可能不懂;再者,当时北有前燕面南虎视眈眈,南有东晋意图光复中原,后赵也确实需要

一位年长且有贤能的皇子继承皇位。但是,一想到石邃、石宣为太子时急于抢班夺权,弑君杀父,石虎心有余悸,难保石斌、石遵立为太子后不会再行效仿。在石虎

看来,“今世方十岁,比其二十,吾已老矣”(《资治通鉴》),可以避免父子再次相残,以防世人耻笑。在张豺的谏言和自身的压力下,石虎不顾大局,力排众

议,最终立石世为太子,刘氏为皇后。

太宁元年(349年)四月,在称帝后不久,石虎卧病不起,自知不久于世,于是在病中托付后事,任命石遵为大将军,石斌为丞相,张豺为镇卫大将军、领军将

军、吏部尚书;遗令三人共同辅政。在三位辅政大臣中,张豺居最后,而石遵、石斌分掌军政大权,这对刘皇后、张豺以及年幼的石世显然不利。一个为了当吕后第

二,一个为了当霍光第二,刘皇后、张豺便矫石虎诏,将身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的石斌免官并幽禁。石遵从幽州(今北京一带)回到国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还

没见到石虎,也被刘皇后迅速打发走了。

刘皇后和张豺的所作所为,病中的石虎全然不知。一天,石虎精神稍好一些,问石遵来了没有,左右告以实情,石虎意识到出了问题,马上派人把石斌叫来,准备

“付其玺绶”,临死变卦,想把皇位传给石斌,当时皇宫内外尽是刘皇后、张豺的心腹,石虎下达的命令“竟无行者”。石虎又急又气,再次昏厥。为防石斌起事,

刘皇后再次矫诏,赐死石斌,以张豺为太保、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一依霍光辅汉故事”(《晋书》)。

四月己巳,石虎去世,年仅十一岁的石世即位,皇太后刘氏临朝称制,张豺以唯一辅政大臣的身份总揽大权,石世不过是一个傀儡。张豺掌权后,党同伐异,铲除异

己,为了扫清政敌,不惜将国都邺城之“乞活数万家”和“宿卫精卒”等优势兵力倾巢出动围剿远在上白(今河北威县南)的李农,这就给了石遵以可乘之机。邺城

素来城坚枪固,但此时城内空虚无强兵,面对石遵的九万虎狼大军,城内人心惶惶,不少将士索性“逾城而出,豺斩之不能止”(《晋书》),胜败已成定局。

网络配图

刘太后和张豺玩政治、玩奸诈、除异己是把好手,此刻却变得一筹莫展,不知所措。目睹大军围城,眼见破城在即,“刘氏惧,……豺惶怖失守,无复筹计,但言唯

唯”,两人此时此刻都六神无主。迫不得已,刘太后“令以遵为丞相、领大司马、大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加黄钺、九锡,增封十郡,委以阿衡之任”。阿衡是

商代官名,阿,倚也;衡,平也,伊尹曾任此职,故以指伊尹,也就是让石遵像伊尹那样总理军国大事。

石遵之所以发兵,一是自己“长而且贤,先帝亦有意”,但被张豺搅了局,故对张豺恨之入骨;二是石虎病重时,石遵“自幽州至邺,敕朝堂受拜,配禁兵三万遣

之,遵恸泣而去”,连父亲最后一面也没见上,故对刘太后也恨之入骨。进入邺城后,石遵先是将张豺“执之”,把张豺逮起来,接着“升于太武前殿,擗踊尽

哀”,为石虎哭丧,随后“斩张豺于平乐市,夷其三族”。石遵原本就想当皇帝,事已至此,索性矫诏“嗣子幼冲,先帝私恩所授,皇业至重,非所克堪”,将年幼

无知的石世废黜,“世凡立三十三日”(《晋书》)。

石遵称帝后,封石世为谯王,废刘氏为太妃,不久将他们杀死。石世,这个当时还不怎么懂事的孩子,最终成为后赵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石世是后赵死于兄弟之手的

其中一个,也是后赵第一个死于骨肉相残的皇帝。石世死后,类似的骨肉相残事件在后赵仍不断上演,直至这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内忧外患中彻底覆亡。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乾隆做了什么竟使得弟弟弘曕一病再没起来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弘曕

    爱新觉罗弘曕去世时正值盛年,只有33岁,不免惋惜。世人对他,称颂过,也唾弃过。弘曕从小过继给了果郡王,乾隆皇帝对这个弟弟是十分喜爱的,当乾隆看到小时候的弘瞻不懂礼数,就请当时著名的诗人沈德潜作为弘瞻的老师,名师出高徒,弘瞻因此非常的博学,也非常的喜欢并善于诗词歌赋,家中的藏书也非常之多。看着弘瞻日益

  • 秦始皇的七大恨:为何如此痛恨母亲赵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的七大恨

    秦始皇一生,可谓传奇。他前十来年跟着母亲赵姬在赵国,被赵人欺负凌辱。十几岁回到秦国被立为太子,3年后秦庄襄王去世,秦始皇登基。然后用了十来年时间,斗倒了三座大山长安君成蟜、嫪毐、吕不韦。接着又用了十年时间,横扫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秦始皇一生无比辉煌,可是人人有本难念的经,秦始皇一生,痛恨这七个人。网

  • 他是三国最顶尖谋士,曹操为没得到他而遗恨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

    曹操之所以能成就霸业,一是靠他本身的雄才大略,二是曹操会识人用人。曹操用人,唯贤是举,所以麾下谋士非常多,而且都是三国一流谋士,如荀彧、荀攸、贾诩、刘晔、程昱等人。当然,公认的三国第一流谋士,非郭嘉莫属。曹操打算把自己死后的江山交给年轻的郭嘉,可见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可惜,郭嘉死的太早,让曹操痛惜

  • 代父从军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花木兰?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花木兰

    《木兰辞》说它是北朝(魏)乐府,大概不会有人反对。秦汉以降的朝廷大多设有专门的乐府官署,南北朝也不例外,具体职能是负责收集整理民歌、训练乐工等,属掌礼仪教化的太常寺该管。《木兰辞》被宋代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不是没有道理的。郭茂倩的父亲郭源明曾做过太常博士,家学渊源

  • 末代皇帝溥仪与兄弟姐妹们:亲兄妹行君臣大礼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末代皇帝溥仪

    在1963-1967年溥仪和他的兄弟姐妹联系一直十分频繁,兄弟姐妹经常去看望他。从他第一次被弟妹喊“大哥”到最后在兄弟姐妹的照顾中安享晚年,这一切发生了巨大改变。帝王兄弟姐妹情有着不同寻常的地方,皇帝和兄弟姐妹之间不仅仅是亲情关系,更是君臣关系,在君臣关系下的亲情往往受到诸多等级的限制,甚至被湮没。

  •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有什么样的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前243年),魏昭王的儿子,与安釐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前276年,被封信陵,位于河南省宁陵县,被后世称为信陵君。魏无忌与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和平原君赵胜四人被当代人称为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为人宽厚,待人有礼,经常礼贤下士,很多门客都归附在他麾

  • 历史揭秘:贪官和珅并非因贪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珅

    导读:影视剧里频频出现的和珅,让人们记住了乾隆眼前的这位红人,清朝的军机大臣,同时也是史上第一大贪官。那么,和珅的死真的是因贪而亡的吗?网络配图和珅的贪,不是朝夕之间,更不是不可告人,而是长此以往且甚为猖狂的。以乾隆皇帝治世之英明,不可能觉察不到。然而乾隆对和珅的倚重有增无减,便可知乾隆皇帝治世之英

  • 贞观之治背后真相:隋朝积蓄养肥李世民的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贞观之治背后真相

    “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

  • 历史上真实的李卫是如何为官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卫

    导读:大家应该看过《李卫当官》,雍正眼前的大红人一路火到现在。影视剧里要饭出身的却才干过人、大字不识而又幽默诙谐的李卫,赢得了百姓的喜爱,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质疑:历史上真实的李卫也是这样当官的吗?网络配图史料记载,李卫确有其人,祖籍江南铜山,即今日的江苏徐州,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卒于乾隆

  • 明孝宗朱佑樘:为何被称为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佑樘

    导读:明孝宗朱祐樘在位共18年,年号弘治。其父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十分宠爱万贵妃。万贵妃无子,阴暗的报复心理使她开始残害每一个怀上龙种的嫔妃。朱祐樘的母亲纪淑妃就是这样被万贵妃迫害致死的,但是尽管如此,朱佑樘依然被称为最完美的皇帝,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朱佑樘皇位之路十分坎坷,历经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