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赵匡胤:从流浪汉到开国皇帝的心路历程

揭秘赵匡胤:从流浪汉到开国皇帝的心路历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29 更新时间:2024/2/12 5:37:58

赵匡胤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仅医治了中国数十年的战争创伤,也为大宋王朝三百多年的帝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匡胤还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少年时狂放不羁,颇有几分纨绔子弟的味道;及长,因得罪朝廷,被迫浪迹天涯,又有一点流浪汉的成分。没想到几年之后,这个流浪汉居然当上了皇帝。

赌输华山

赵匡胤的父亲名弘殷,涿郡人氏,五代初在王镕麾下效力,曾率五百骑兵援助后唐庄宗,把后梁朱温的军队杀了个落花流水,为建立后唐五朝立下赫赫战功。庄宗爱其英勇,留典禁军。三年之后,庄宗的哥哥明宗李嗣源在一次兵变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元天成。就在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夜里三更时分,赵弘殷之妻杜夫人,在洛阳夹马营分娩,生下一个儿子。他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

据记载:赵匡胤诞生的那天夜里,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所谓一代圣主诞生,天象必有吉兆。其实,哪有那回事,后来经好事者调查,完全是一个偶然巧合。夹马营后面有一座大寺院,名叫应天禅院。院里种植着素有“国色天香”之称的牡丹上千株,有三百多个品种:魏紫、姚黄、赵粉、卢丹、酒醉西施、雪拥王嫱等。

不过,以前这里并没有牡丹。传说是女皇武则天,在长安城初春游上苑时,看到奇花异草甚多,但是都正含苞,尚未开放。武则天非常生气,立即下了一道催花的御旨,上写道:“明早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命宫人悬圣旨于花梢之上。

第二天早上,武则天带着一批近臣,又来到御花园。一看,果然百花都绽开了,只有牡丹不肯遵旨。武则天勃然大怒,立刻下旨,把牡丹贬到洛阳。于是园艺官奉谕,把长安城的牡丹全部移往洛阳栽种,从此牡丹就在洛阳安家落户了。大概应天禅院里的牡丹,就是那时从长安贬出来的。

不过事又凑巧,往年谷雨前后才开花的牡丹,这一年却提前了二十来天。就在二月十六日夜里,突然开放,香飘数里。禅院众僧认为这是丰年吉兆,于是红烛高烧,香烟缭绕,敲钟击磬,大做法事。满院香火烛光,把夹马营的夜空都映红了。

赵弘殷这时刚好从前方回来,一进家门,便见一个丫环匆匆上前给他报喜,说是夫人生下一位公子。赵弘殷高兴得连盔甲都没卸,就命产娘把孩子抱过来。当产娘把婴儿抱来时,赵弘殷伸手去接。这时,一般香气扑面。赵弘殷大叫:“好香,好香!真乃香孩儿也!”赵弘殷这时闻到的香味,实际上是从应天禅院飘过来的牡丹花香。

不过,“香孩儿”从此就成了赵匡胤的乳名了。

几年后,香孩儿到了读书的年龄,父亲正式给他取名叫赵匡胤。匡者,匡扶、保佑也;胤者,胤嗣、后代也。父亲对儿子确实是寄有厚望的。小匡胤也没有让父亲失望,少年时代,他不但书读得不错,而且同父亲一样,在习武方面也表现出天赋,“学骑射,辄出人上”,几年下来,已是一个弓马娴熟,小有名气的骑手了。

不过,赵家在赵匡胤长大的这十几年中却一步步衰落下来。赵弘殷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宠爱的战将,自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后,他就开始受到冷落。这期间,赵家又添了二男二女,家境也日益艰难起来。可以说,赵匡胤的青少年时代,是随着父亲走南闯北,打工卖艺度过的,从小就看尽了世间的眉高眼低,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长时期的江湖漂泊生涯,养成了他喜打架,爱赌博,而且赌输不给,赌赢必要的赖皮性格。好在他生得方面大耳,身高力强,又会一些武艺,凡是与他家发生争斗的,多为败家。945年,赵匡胤结婚成家,当时19岁。成家应当立业,但家中窘迫潦倒的现状告诉赵匡胤,依靠家庭的帮助干一番事业的路子是走不通的。21岁那年,他毅然离家外出,决心在事业上闯荡一番。他先是去投奔几位从前的好友,但世态炎凉,他不但没有从这些有权有势的前辈那里得到关怀和帮助,反而受了不少的白眼和冷遇。

在流浪期间,据说赵匡胤还做了一件千里义送京娘的壮举。京娘是山西永济人,年方十七岁,随父母去曲阳烧香还愿遭劫,幸遇赵匡胤拔刀相救,千里护送,京娘感恩不尽,欲以终身相托。然而赵曰:“贤妹非是俺胶注鼓瑟,本为义气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与那个响马何异?况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京娘道:“恩兄高见,妾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衔环结草。”于是京娘投湖自尽,(后被追封为贞义夫人)京娘湖亦由此得名。

流浪生活是艰苦的,但赵匡胤并没有被压倒,相反,他的意志和性格磨炼得更为坚强,眼界也变得开阔了。期间,他在河南地面因打架闯了祸,官府派人四处捉拿。他先是逃到汉水边的重镇襄阳,住进了一家寺院。寺院的主持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僧,饱经沧桑,阅世知人颇深。他见赵匡胤紫面丰颐,豹头环耳,虽满面风尘却掩不住英俊之气,一身破衣,却不带寒酸之态,心中暗暗称奇,待一交谈,更觉得其气度不凡。他告诉赵匡胤,汉水以南的各个政权比较稳定,而北方却战乱不止,乱世出英雄,所以应该北上,而不应南下。这位老者不但向赵匡胤“厚赠”了金钱,而且还将寺院中惟一的一匹驴送给他,让其骑驴北上。

标签: 赵匡胤宋朝

更多文章

  • 为何说赵匡胤的一生是传奇的?赵匡胤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匡胤,宋朝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省涿县)人。父赵弘殷时迁居洛阳。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他又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而升任殿前都点检(皇帝亲军的最高将领)。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宋

  • 揭秘:秦三世子婴为什么只做了四十多天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三世,子婴,秦朝,皇帝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即位。二世宠信赵高,赐死扶苏,诛杀多位旧臣,包括蒙恬、李斯等人。当秦二世准备加害蒙恬时,子婴曾劝阻二世说:“赵王迁杀死李牧而任用颜聚,齐王建杀死他前代的忠臣而任用后胜,结果都使国家灭亡。蒙氏,是秦国的大臣、谋士啊!而陛下您想一时就把他们杀掉,臣私下认为不妥。诛杀忠臣而举用没有

  • 秦二世胡亥是怎么死的?秦二世做了几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二世,胡亥,秦朝,皇帝

    胡亥偶尔一次误入苑中的人当场射死,赵高知道后又借题发挥,先是让他的女婿阎乐上奏说,不知谁杀了人,将尸首扔到了苑中。然后赵高又装模做样地对胡亥说,皇帝因为是天子,所以射死了无罪的人要受上帝惩罚,也就是天子的老子的惩罚,同时鬼神会奉命降灾的。胡亥很害怕,赵高趁机叫他到别处的行宫去暂时躲一躲,胡亥很听话地

  • 自古帝王皆好色:看李夫人是如何抓住汉武帝的一颗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卫长公主,李夫人,卫子夫

    自古君王都好色,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不例外。不过在美女如云的后宫想要脱颖而出,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都是人尖子,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别人仿效的对象,如果运用不当,肯定会适得其反。不过总有一些美女比如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却能让人过目不忘,不仅生前享尽了荣华富贵,就是死后也让汉武帝心痛不已。那么这个李夫

  • 揭秘:陈阿娇是汉武帝众多女人中结局最凄惨的一个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陈阿娇,卫青,卫子夫

    陈阿娇被汉武帝废掉真的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吗,其实答案恰恰相反!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皇帝之一,但也是一个对女人狠绝的男人。比较而言,武帝对原配陈皇后还是手下留情、非常优容的;除剥夺皇后名分外,衣食用度上皇后级别待遇不变,且居于别宫‘长门宫’而不是宫廷监狱,最后得以善终。刘彻其他的女人们就不同了,除

  • 南北朝第一明君宇文邕:悲情帝王差三年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北朝,皇帝,宇文邕

    中国历史中上有一些 “悲催”的人物,他们一生励精图治,勤勤恳恳,成功在望之际,却倒在了时间的面前。天不假年,他们距离最后的成功只差那么几年,十几年。之前小编曾介绍过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这位被誉为“五代十国第一明君”的皇帝,曾立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而他却仅仅在位五年零六个月

  • 同是才华横溢的亡国之君:李后主比宋徽宗更值得同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煜,赵匡胤,宋徽宗,后唐

    也许是中国长期以来受佛教的影响吧,中国人素来相信“轮回业报”之说,比如宋太祖从“寡妇幼子”的手里抢夺了天下,但是最后南宋失天下的时候也是“寡妇幼子”。后世许多人妄加推测宋徽宗赵佶也是南唐后主李煜托生的。假如赵佶真的是李煜托生的话,他倒确实为李煜报了亡国灭家的一箭之仇——让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开

  • 康熙皇帝生平简介 康熙皇帝是怎样大破准格尔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皇帝,清朝,准格尔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又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清军入关之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大清,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各部,也与清政府关系密切。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 雍正皇帝的十大嗜好是什么?雍正皇帝好色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皇帝,清朝

    雍正这个皇帝有很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嗜好。通过对雍正帝生活、情趣、饮食习惯等研究,一个活灵活现且男人本性十足的雍正帝呈现在我们面前:1.酗酒。曾静曾说雍正帝有酗酒的毛病。传说,雍正帝时与隆科多喝到深夜,把酒临风,来缓解工作压力。他曾留下这样的诗句:“对酒吟诗花劝饮,花前得句自推敲。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特别爱独揽军政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太祖,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登基之后,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朝政,探讨为什么强盛的元朝会灭亡,大明王朝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如何才能使大明政权长治久安。群臣各抒己见,朱元璋最后总结大家意见说:“元朝统一海内,建国之初,政治还算清明,后来贵戚擅权,奸邪得宠,任用亲旧,结为朋党,内外官吏贪婪无耻,于是法度松弛,纪纲日坏,最终土崩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