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最后的名将 一战竟然为国增寿8年!

东吴最后的名将 一战竟然为国增寿8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687 更新时间:2024/3/10 0:45:52

孙权能在江东之地称孤道寡,和他会用人有直接关系。东吴最著名的几场生存战役中,都是靠孙权的大胆用人胜利的。赤壁之战,周瑜纵火,一把火把曹操烧退;夷陵之战,陆逊放火,把刘备逼得差点没能活着回去。

当然,自吕蒙、陆逊等名将死后,陆逊之子陆抗可以说是东吴最后的屏障了,在西陵之战中的出色表现,有乃父之风,也不输其外公孙策之威风。

网络配图

蜀国灭亡后,西晋一直试图灭亡东吴,只是一直没有好时机。公元272年,西陵督步阐占据西陵,投降西晋,西陵军事地位极其重要,拥有西陵,就可以顺流而下,直指建业。

带着这么丰厚的礼物来投降,晋武帝大喜,派名将羊祜前往增援接应。羊祜兵力有8万左右,兵分三路:1、徐胤率水军攻打建平作为外援;2、杨肇率军进攻西陵会合步阐;

3、羊祜亲率5万人进攻江陵。

诸将认为应该救援江陵但陆抗眼光很准,看到了这场战役的关键,他认为:江陵城池很坚固,晋军打不下来,就算打下来也落入了自己的包围圈;但西陵南边是蛮族,晋军攻下西陵的话,这些蛮族肯定投降,到时候就麻烦了。

网络配图

前锋部队到西陵后,陆抗命令抓紧筑围墙,待西晋杨肇率军赶到西陵,围墙已经建好。关键时刻吴将俞赞逃往西晋,俞赞是核心将领,肯定会把己方防御部署告诉对方,陆抗于是连夜重新部署,把薄弱处全部换上东吴精兵。

第二天,杨肇果然领兵攻打薄弱点,不料迎来一顿痛击,死伤无数,没几天逃走了。而另一路徐胤军,听到消息后不久也撤退,没了救援,西陵很快被攻破。

而羊祜率领的主力军,作战动机被陆抗看的一清二楚。江陵北有条河流进入长江,陆抗命人兴建大坝阻断水流,大水全部涌向江陵城北边,成一片汪洋。西晋全是陆军,羊祜无奈调来船只,准备水上进攻。就扬言破坏大坝,等大水退尽后大举攻城。

陆抗识破计谋,毁掉大坝,大水退后成了沼泽地,船只无法前进。另外两路军又退兵,羊祜只好撤退。

网络配图

此战陆抗大胜,攻克西陵后,杀死步阐以及与他同谋的将吏共几十人,并将他们夷灭三族,并上书孙皓,赦免其他人。

西陵之战的胜利让西晋意识到东吴还有一定的军事力量,还有优秀的将领,所以灭吴的计划又拖延,让东吴又苟延残喘八年。

当然,这以后西晋采用怀柔政策,陆抗也以柔攻柔,出现了名传后世的“陆羊之交”,不偷袭、不怀疑、主将友好若君子之交,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算得上一方净土了。

标签: 名将

更多文章

  • 揭秘皇帝长寿之谜:活了69岁的康熙怎么养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

    康熙帝活了69岁,在那个时代,应该算是长寿的了。所以,康熙帝的养生之道很值得人们研究学习。翻阅典籍,发现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验:不吸烟,不饮酒。康熙帝认为“烟酒及槟榔等物,皆属无用。”所以,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不吸烟,不饮白酒。关于康熙帝不喜欢吸烟一事,资料中有一些故事。比如,康熙四十六年,

  • 身位祖师爷的他 却为何落下了千古骂名 ?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易牙

    在中国,任何行业都有祖师爷,三教九流从来如此,就连撬门溜锁之徒都把盗跖誉为祖师爷,“盗亦有道”一词就是出于盗跖之口。可是作为人情味较浓的中国人,有一个行业却一直对自己的祖师爷羞于启齿,这就是“厨师行”。为嘛呢?听我慢慢道来:网络配图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霸主,他就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齐桓公

  • 明朝中衰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开创仁宣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宣宗

    明宣宗是个好皇帝,明代的“仁宣之治”主要由他开创。他在位期间,任用贤臣,虚心纳谏;体恤民情,仁慈爱民。一 次,河南发生灾荒,当地知县擅自将驿站的公粮分给了灾民。事情报到明宣宗那里,他不仅没有怪罪知县,还表扬说:“如果拘泥手续,层层申报,老百姓早就饿死 了。”经过他的一番治理,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廉洁称

  • 道光帝治国理政不咋地 处罚兄弟倒是有一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道光

    爱新觉罗·旻宁,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旻宁在位期间清朝日益衰弱,他为挽救清朝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等,起到了一定作用。他本人节俭,勤于政务,但与他的父亲一样,资质不高。统治时期,清朝进一步衰落。道光二十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 揭秘:杨广被称为荒淫昏君的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遗臭万年遭万世唾骂的皇帝,而李世民则是以为高山景行受人敬仰的皇帝。其实成王败寇,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史书一定会秉承直书吗?这也不见得。本文比较一下两人的历史功过,并非多余的事,实际上这两人可以比较的地方很多,也很发人深省。网络配图在为本朝平定天下方面,李世民战功赫赫尽人皆知自不必说

  • 朱元璋叫他老大 他还是明朝的“生存之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汤和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徐达、刘基、蓝玉、冯胜等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唯独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太孙朱允炆,为人仁厚,性格偏软,他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

  • 解密: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何要猛拍刘禅的马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应该算是历代封建帝王非常推崇的一个人物。一是因为诸葛亮这人比较愚忠,基本不可能造反,很符合封建统治者的胃口;二是诸葛亮确实有过人之才。比如说,他绝对称得上是一流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不错的军事家、发明家、天文学家。当然,还包括其“惊天地泣鬼神”的非凡口才。最早领教诸葛亮口才的人,应该是皇叔刘备,

  • 蒙古大将速不台一直打到了欧洲大陆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蒙古大将速不台

    要问速不台是成吉思汗之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相比于速不台的父亲是谁,史书上含糊不清,因此有人猜测可能速不台或许就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也许这种猜测还有人认同,但是速不台的父亲是有明确记载的,他的父亲叫哈班,一个不见于史书的人物,可能是某个蒙古贵族,但绝不是成吉思汗。不过如果硬要说速不台与成吉思汗有什么

  • 四朝元老一怒之下竟把皇帝赶下龙椅去守灵?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四朝元老

    夏朝末年,有一天,一个奴隶出身的婴儿被发现在伊水之畔,而后被有莘国君收养,赐姓为伊,名挚。伊挚自幼聪明好学,虽然后来成为了有莘国君的奴隶厨师;但是,他不仅通晓尧舜治国之道,又擅长于谋略,远近闻名;后来,商汤王就得了到这个消息,他一直以来想摆脱夏朝的控制,变得强大起来,对人才可谓求贤若渴。几番努力之下

  • 秦韩陉城之战:白起率先发动的一场“斩首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起

    秦韩陉城之战,指的是发生在公元前264年,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白起率领强大的秦军进攻韩国的一场著名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秦国大军势如破竹,接连攻陷韩国陉城等九座重要城邑,斩杀韩军五万,完成了灭六国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步骤,是为战国时代的一场实力对比悬殊的“闪电战”。关于秦韩陉城之战的起因,还得从秦相范雎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