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并非扶不起的阿斗:在用人上远比刘备大气

刘禅并非扶不起的阿斗:在用人上远比刘备大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42 更新时间:2024/1/25 11:35:56

庞永认为:“残暴之君在位,臣民颂他为救星;仁德之君在位,百姓视他为赘疣。”孟德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王学泰说:“统治者的招抚政策能使更多老百姓活下来,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因为被招安的老百姓不必再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得一日之果腹;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少破坏一些社会财富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后主刘禅不仅有肚量,而且很有头脑。诸葛亮急于北伐,青年帝王刘禅头脑非常清楚,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可惜大将姜维继续在外长期用兵,讨伐曹魏,蜀国的国力财里继续被大量被消耗在战场上。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

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治体制。

后主刘禅不仅分析问题有头脑,而且处理问题也很果断,有人情味。刘琰的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刘炎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母亲宫廷朝贺的礼节。对于姜维等人把蜀国衰落责任推给宦官黄皓时,后主并没有委过与人,只是说:“区区一个太监,不过是一个听喝的。”夏侯霸的父亲为黄忠所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魏延叛乱被杀,后主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后人认为:“后主能作此语,亦非非常。”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刘禅的胸襟比他父亲刘备要大气的多,不失于第二代领导人的风范和气质。伏锲克说过:“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出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做的事。”同时代的领导人吴主孙皓在晋朝大兵压境时,尚“作昭明宫,工役之费,以亿万计”。善于纳谏、明于决断调度的晋武帝,天下一统后,“怠于政事,颇事游宴,选吴孙皓宫女五千入宫,掖庭殆将万人。尝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晏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撒地,以引帝车。”

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既避免了班子内部互相倾轧,也没有隔几年发动一次大的运动,而政权稳固。在国家人民去留之际,后主看重的是人民的现实利益,摈弃了面子政治,减少了生命财产的无谓牺牲。

在危难关头,当断则断,使国家人民得以保全。如此决策,与“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而不断地鼓动老百姓为自己卖命”的刘备来比,不知进化了多少代。跟同时代领导人吴王孙皓和晋朝开国皇帝武帝相比,刘禅也不乏仁德名主。如此大气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世界两千年,中国五千年”,才出了一个大气的阿斗,我们还骂人家扶不起,到底是谁扶不起?!是阿斗,还是我们,还是我们不健康的文化?!以成败论英雄,以统治需要论是非,是我们历史和现实最大的劣根。说:“如果没有对过去的正确历史认识,就谈不到现在与未来。”

标签: 诸葛亮刘禅蜀汉

更多文章

  • 解密:魏武帝曹操为何非要杀掉曾经让梨的孔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孔融,曹操,三国,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在演义中,曹操打算出师讨伐刘备,继而进攻东吴。孔融在朝堂上点破曹操的狼子野心。曹操一怒之下,拿孔融祭旗,随后率大军出征。这是虚构。历史上,没有曹操出征拿孔融祭旗这一说。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孔融的确是被曹操所害。曹操不仅杀了他,还将他的妻儿老小全部诛杀。孔融

  • 揭秘秦朝之:原来秦始皇是历史上的武术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朝,秦始皇

    历史上武力值高的人很多.不过呢,大家想必都忽视了一个真正的高手,秦王遇刺的过程相信就不用大家重复了.作为一个千挑万选出来的刺客,荆柯的武力值我想大家是不用怀疑的,起码要有超出常人的武功和敏捷.而且手持淬巨毒的划个小口就必死的匕首。那么,我们来看看刺杀的过程。第一幕:贴身近刺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

  • 史上作法自毙第一人:商鞅死在自己制定之恶法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商鞅

    商鞅是卫国公室之后嗣,源出姬姓,因而又被称为卫鞅。到了商鞅这一代,由所以旁系子孙,家庭现已败落了,流落到异国,给魏国相国公叔痤当食客。此人不甘心久处人下,少年时吃苦向学,史称其“好刑名之学”。——刑名之学,即是法家的学说,走的是李悝、吴起的路数,和后世“法治”辞附近而意相差甚远。中国古代的法家不以保

  • 解密:三国降将中为何只有于禁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降将,于禁,

    如果没有被曹操派去救援樊城,抵御关羽,于禁同志的一生堪称完美。关羽的“水淹七军”,彻底毁了号称为曹魏“五子良将”的于禁同志。晚节不保,是对于禁同志一生最好的注解。为什么要说晚节不保呢,因为水淹七军之前的于禁,战功卓著,威名远播,堪称三国一代名将。而有了水淹七军这一出之后,于禁的一生彻底暗淡,名誉、人

  • 让大唐畏惧三十年的吐蕃名将论钦陵 打败薛仁贵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薛仁贵,论钦陵

    提到吐蕃,人们最先想到可能是金庸小说中的吐蕃国师鸠摩智,历史上曾经入藏和亲的文成公主,以及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等人。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以及吐蕃偏居一隅,远离中原王朝,使得现代的人们对这个在神秘雪域上的帝国知之甚少。根据西藏传说,大约在前127年的时候,吐蕃各部迎立聂赤赞布为赞普(王),到唐太宗时期,松

  • 万夫难敌!历史上真实的瓦岗寨四大骠骑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历史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众多起义军中,以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势力最为强大,他们麾下猛将如云,曾一度具备一统天下的潜力。617年李密成为瓦岗寨的首领后,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加入,实力大增。李密在军中挑选出的骁勇善战八千人,分左右卫,由四员骠骑猛将统领,称为“内军”。李密曾得意地言道:“

  • 气吞万里如虎:叱咤风云的南朝第一雄主刘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裕,南北朝

    1205年南宋权臣韩侂胄为提高自身威望,开始筹备北伐事宜。他一面重用主张抗金的辛弃疾、陆游等人,同时派人刺探金国情报,准备随时出兵。对此辛弃疾认为准备尚不充分,时机尚不成熟,写下了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引用典故,希望北伐要像刘裕那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不要轻率而为,“赢得仓皇

  • 揭秘:楚霸王项羽第一次展示超绝武功秒杀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楚霸王

    陈胜起义的消息也越过大江,传到了江东大郡——会稽,这会稽郡,说起来可是个大郡,管辖着今天浙江的大部分和江苏的南部,居民在百万人左右,下设大小20多个县城,当时在任的郡守,唤作殷通。会稽,其实就是会计。绍兴有座会稽山,当年大禹在这里开全国诸侯代表大会,“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所以古代的会稽,就是现

  • 历史上最会装的皇帝杨广 14年折腾毁掉庞大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朝,杨广

    说到隋炀帝杨广,很多人都会联想起三件事,东征高句丽、大运河和洛阳城。不过这个人的失败在于急功近利,但三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情偏偏要一代人就做完。这么不惜民力,国家不败亡才怪。其实这个人还非常会伪装自己,为了能够击败各个杨勇,杨广可以说做到了尽善尽美。但是毕竟这不是真实的杨广,在杨广登基之后,他也出现了和

  • 变态皇帝高洋:建齐破虏国力盛 嗜酒嗜杀似魔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洋,东魏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不缺少暴君,通常来讲暴君一般就是亡国之君,如夏桀、殷纣等。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甜心即可为大家介绍一位开国暴君,他外柔内刚,果敢能断,领兵治国堪称明君;但在国家大治后,他纵情享乐,嗜酒嗜杀,形同暴君。此人就是北齐王朝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字子进,529年出生,因生于晋阳,小名晋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