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奇怪的谥号:东吴君主孙权被谥为“大皇帝”

最奇怪的谥号:东吴君主孙权被谥为“大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04 更新时间:2024/2/12 3:13:49

三国时期的三大杰出政治家中,孙权有好几个“之最”:他寿命最长,活了71岁;主政时间最长,执掌东吴政权长达52年之久;去世最晚,死于252年,谥大皇帝,庙号太祖,是中国古代史上三百多位帝王中死后唯一被谥为“大皇帝”者,被誉为“千古大帝唯一人”。

孙权承继父兄之业,年未弱冠而坐拥江南。期间孙权善度大局,策略灵活。或降操,或联刘,一切皆随时局而变,孙权深谙列国竞争之妙,终成一方霸业。历史学家陈寿这样评价孙权:“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

他善谋大局,是个很有作为的军事战略家;他善于用人,文武大臣愿为其用,甘为其死,豪俊之士均愿与之共成大业;他善于用威,专断大政,在政治、军事思想、用人、拓疆土、开发经济等诸多方面都很有作为。致使竞争对手曹操也不无感慨地赞扬他:213年正月,曹操再次亲率大军南侵,据《三国志蜀书》和《吴历》记载:“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另一敌对方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也不得不夸孙权善于用人:“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孙权领导下的孙吴政权之所以能够雄踞江东,与魏、蜀鼎足而立,固然有其“地利”,即北控大江、西扼三峡之险,然而更重要的是凭借“人和”,即孙氏父子在开创吴国基业时善于笼络人才、使用人才,内部团结一致,从而“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举贤任能是孙氏父子割据称雄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在孙权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知弟莫如兄,孙策在临终时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

《三国志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孙权也深深地认识到,为确保江东,需要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众之所积也。……故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志吴主传》引《江表传》孙权语)

善于用人是孙权的制胜武器。孙权用人不拘一格,不分亲疏,且能用人不疑。吕蒙原是一名小校,一次孙权阅兵,看到吕蒙为数不多的军卒步伐整齐、精神振奋,便破格提拔吕蒙。后来吕蒙英勇善战,曾助孙权打败关羽,夺取荆州。公元221年,当刘备举倾国之兵进攻东吴时,孙权派诸葛瑾前去说和。有人认为诸葛瑾必将一去不返,孙权却说:“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果然,诸葛瑾公私分明,不久便回吴复命。而陆逊本是一介书生,未有战功。在孙刘大军开战后,经吕蒙推荐,孙权对陆逊赋以大权,大胆提拔。陆逊不负所托,在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正是孙权的知人善任,破格用人,才使得孙吴政权一直是人才济济,没有出现蜀汉后期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史书记载:“孙权善抚将士,能得臣下死力,将士都愿以身事主。”孙权不仅会用人,而且还善容人,有“忘其短而贵其才”的雅量,全面评价下属,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发挥他们的长处。吕范性好威仪,其居处服饰奢靡,有人举奏他“服饰僭拟王者”,然而孙权深知吕范为人忠诚,多立战功,“不怪其侈”。甘宁粗猛好杀,但甘宁“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孙权不计较甘宁的缺点,对甘宁格外厚待。甘宁深受感动,作战更加勇敢。凌统性情暴躁,曾过失伤人,因屡建战功,一直被任为亲信大将。凌统死后,孙权将其二子收养宫中,“爱待与诸子同”。周泰出身寒门,其部下朱然徐盛等老将心不服。孙权在宴请诸将时让周泰脱下上衣,露出每次作战留下的伤痕,并把着周泰的手臂流涕说:“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随后又让周泰带着兵马作前导。于是徐盛等称服。大司马朱然病重,孙权白天减食,晚上不睡觉,派人送医药食物,相望于道。朱然病死,孙权“素月及举哀,为之感恸”。吕蒙患病,孙权将其迎置内殿,不惜赐千金募求名医,“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

孙权不仅亲贤爱士,更善于采纳下属的劝谏,向臣下认错,反躬自责。虞翻一一列举孙权过失犯颜谏争,孙权很不高兴。在一次酒宴上,虞翻伏地佯醉,孙权大怒,拔剑要杀虞翻。大司农刘基当即谏阻。孙权不仅认错,而且下令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向孙权称臣,孙权决定派张弥、许晏持金玉珍宝,出使立渊为燕王。张昭及朝中大臣认为公孙渊不可靠,坚决劝阻。孙权不听,张昭一怒之下称疾不朝。后来,公孙渊果然杀死使臣,没其军资。孙权登门向张昭认错,“深自克责”,张昭不得已,才又参加朝会。陆逊为孙权废太子事再三上疏抗争,孙权多次派人指责陆逊,致使陆逊忧愤而死。数年后,孙权对其子陆抗说:“我先前听信谗言,对你父亲的忠信产生怀疑,很对不起你们父子。”

更难能可贵的是,孙权高度信任自己选定的统帅,绝少亲赴前线指挥,而是交给属下去完成使命。其中,决定东吴命运的大战,即有周瑜指挥的赤壁之役、吕蒙指挥的荆州之役和陆逊指挥的彝陵之役。

孙权本是极有雄心壮志之人,但更能韬光养晦。群臣曾劝说孙权在江东称帝,但孙权拒之未应。当时曹操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处于汉帝皇叔尊位,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因而曹、刘在政治上都具有优势。孙权自知不及,不愿过早暴露自己的政治意图。直至公元229年,曹刘死后,东吴的政局比较稳定,孙权认为条件具备,才称帝登基。

229年称帝后,孙权下令修筑蓄水水利工程,开凿破岗渎运河,以解决灌溉和运输问题,发展江南的水利事业。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平定山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同时孙权也很重视海外贸易,他又多次派人出海。230年,他派卫温等航行到达夷州(今中国台湾),这是我国古代有关大陆人到中国台湾的最早记录。242年又派聂友等航行到朱崖(今广东徐闻)、儋耳(今海南省儋州市),加强了两岛和大陆的联系。当时的东吴船队还去过许多国家,东至朝鲜,南至今天的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等地,西至印度、阿拉伯等,极大地促进了中外的交流。

很不幸,雄才大略的孙权晚节不保,史称晚年的孙权“年老志衰,谗臣在侧,废嫡立庶,以妾为妻,可谓多凉德矣”。“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使本已凸显的内部矛盾更加复杂化,其身后的吴国最终沦落为党争剧烈、暴政盛行的黑暗王朝,最终也没能避免灭亡的命运。

标签: 孙权东吴大皇帝

更多文章

  • 洛神甄宓之死婆婆卞夫人是幕后推手?甄宓的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甄宓

    甄氏之死,婆婆卞夫人是幕后推手?甄氏的死,似乎已经是定案。《三国志》明确记载:“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确实,甄氏的死,和曹丕的另一个女人郭女王密切相关。郭女王在甄氏死后成为魏国皇后,是甄氏之死的最大得利者。同时,甄氏的死,也源自曹丕的薄情,如果不是曹丕的冷淡和残忍,郭女王不可能下狠手整死甄氏。不过

  • 宋仁宗抢夺人妻被追讨:宋仁宗是个好色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仁宗

    历史上宋仁宗不是一个好色皇帝,不过宋仁宗既然是一个正常男人,自然对女人也就有许多渴望。他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的女人首先都是他皇帝老子的女人。何况自古以来,无数人就把自家的女人被皇帝宠幸当作是一件风光无限的事情。可是千百年来,君王好色就被认为是误国取祸之道,于是,宋仁宗因为

  • 刘邦的才能与运气:揭秘刘邦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刘邦的才能与运气一,刘邦的基本情况1,家庭背景首先说说他的名和字,也就是涉及到他究竟是什么成份。史记上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汉书的记载与之相同。可见直到两百年后的班固,也是认为刘邦是没有名的,至于邦这个名,当是做了皇帝之后的事。季者,排行也。他的长兄叫刘伯,次兄叫刘仲,大致意思

  • 身死后被灭族:历史上平西王吴三桂如何身败名裂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吴三桂,平西王

    导读:公元1644年3月19日的凌晨,明帝国走到了油枯灯灭的最后时刻。此时的大明皇宫里一片死寂,饥饿愤怒的农民军已经相继攻陷了外城,冲天的火光将紫禁城映照得更加金碧辉煌。崇祯皇帝听着宫外传来隐约的厮杀声,在火光的映照下踉踉跄跄地走到了煤山,结束了自己三十四岁的生命,也结束啊了一个延绵276年的庞大帝

  • 中国历史上岳飞和袁崇焕还有于谦到底谁死的最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岳飞,袁崇焕,于谦,冤死

    导读:三人中应当属袁崇焕最冤。岳飞是死于佞臣之口,死于皇帝的胆小懦弱;于谦是死于帝皇间的政治斗争 ,应该说,于谦是一个忠贞有才之士,但是遗憾的是不懂帝王政治,成为了两个皇帝权利斗争的牺牲品;而袁崇焕是死于敌人的反间计。袁崇焕本受崇祯皇帝重用,崇祯皇帝吧袁崇焕当做是拯救大明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遗憾

  • 历史上孔圣人孔子的学说对后世有什么负面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学说,影响,后世

    导读:孔子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取决后来历代帝王的统治需要,统治阶级需要什么,影响就是什么?秦朝是以法家立国的,儒家的思想和学说影响只在民间,所以才会有“焚书坑儒”的事情。汉代开始的时候是以道家的无为立国的,所以晁错才会被枉杀。直到董仲舒的“摆出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观点提出才使得汉代自武帝以后把孔子的

  • 东方不败原型竟是他!八卦掌宗师董海川自宫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方不败,太监,董海川,八卦掌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武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在清末董海川于北京成名以前,并没有八卦掌的流传,所以后人都尊董海川为八卦掌的创始人。董海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人。逝于光绪六年(1880年)冬

  • 《水浒传》中谁是梁山好汉里最具杀伤力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水浒传,梁山好汉,英雄

    导读:躺在六和寺的病榻上,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林冲笑着问一只胳膊的武松:你说,在梁山,谁是杀气最重的人?马上林冲,马下武松,老林,你让我说啥好呢?望着林冲,打虎英雄武二郎一时语噎。应该说,水泊梁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团伙,其中大部分都不把杀人当回事。极端的不必说,像宋江这样的劣等武术把式,急了的时候

  • 真实的晚清武林高手董海川:八卦掌祖师董海川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八卦掌,董海川,晚清,

    董海川(1797年—1882年)生于清代嘉庆年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一般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膂力过人,擅长技击。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家庭背景生于清代清嘉庆三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

  • 南宋最有能力最有作为的皇帝竟是他!宋孝宗赵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孝宗赵昚,宋朝皇帝,

    赵昚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已经在皇宫里苦熬了30年。时隔多年以后,宋孝宗赵昚都会清晰地想起他第一次进皇宫的情形。那时候,他才6岁。当他被父亲牵着手,慢慢的走进森严壮观的皇宫时,心里涌上的,除了恐惧,就是孤独。那么多那么高大的房子,不管是谁走进去,也会像一滴水溶进海洋、一片树叶飘入森林一样,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