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孔子为何说弟子宓子贱堪比尧舜禹?

解密:孔子为何说弟子宓子贱堪比尧舜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20 更新时间:2024/3/6 16:22:54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孔子一生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出色的官员。孔子的成就很大,许多弟子都担任各国的重要职务。孔子的一位地址宓子贱也被任命为单父地区的长官,宓子贱管理单父一段时间,口碑很不错。

孔子也听到了一些宓子贱治理单父的情况,很高兴,又有些担心,于是亲自来到单父,找到宓子贱,想指点下宓子贱为政的一些得失。

孔子特别把宓子贱叫来,询问宓子贱将要如何治理单父。

宓子贱看到老师亲自来考察,想到自己来到单父这段时间,许多士大夫和老百姓都夸赞自己,多少有些激动,有些骄傲。

孔子说:“你简单谈谈是如何治理单父的吧。”

宓子贱一脸得意,脱口而出说:“为政之道,首先在于爱民。我会经常打开粮仓,拿出粮食,救济那些贫困的百姓,帮助那些穷苦的人民。”宓子贱本以为老师会狠狠表扬自己,没想到孔子竟然叹了口气,说:“还不够啊,这样做,只能让老百姓勉强归附你。”确实,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吃穿。宓子贱打开粮仓,让老百姓有口饭吃,不会饿死,老百姓自然感激宓子贱。可是,仅仅是有老百姓支持还不够啊。

怎么办呢?宓子贱左思右想,说:“对了,我还重赏那些有才能的人,招聘一些有德行的人,斥退那些奸诈无行的小人。”孔子经常教育弟子,要亲近贤人,远离奸佞,这么做肯定没错。果然,孔子点点头,但随即又摇摇头,说:“好了一点。不过还不够啊,这样做,只能够让那一部分士人归附你。”孔子的话说的很好。历来掌握官员前途的,就是士林的力量。要想获得权贵们的支持,只有利用一部分人,打击一部分人。如果能够让有才能有德行的人团结到自己的身边,自然官场风气会变得不错,自然治理地方也能更加顺利。

但是,有了百姓的支持,有了士林的拥护,就可以完全治理好地方吗?

宓子贱沉思了好久,自己平常做的事情挺多的,可是什么才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呢?对了,宓子贱想起了老师以前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到这个意见肯定不错。宓子贱灵机一动,发挥了一下,说:“我结交一些贤人,当成自己的父亲来孝顺的人有三个,当成兄长来侍奉的人有五个,当成朋友来对待的人有十二个,当成老师来学习的人也有一个。”

孔子点点头,说:“嗯,这点确实做的不错。你怎么做就能够教育百姓要孝顺父亲,侍奉兄长,要善待朋友,要尊敬师长。这样的话,万一你有什么过错,也有人来指正,就算事业有什么不足,也可以有人来补充。过去舜禹三位圣君治理天下,首先就是能够放下架子,不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君王,他们四处寻找贤人来帮助自己治理天下,共同参与管理,这样的话,国家就一定会太平啊。你宓子贱做的很不错呢。单父的地方实在是太小了,你宓子贱有这样的领悟,如果能够管理一个国家,估计功业也可以和尧舜禹相比吧。”

宓子贱一听,汗流满面。没想到老师竟然如此高度评价自己,竟然把自己比成古代的三位圣君。

其实,宓子贱到底能不能够和古代的三位圣君相比呢?当然不能。孔子的意思不过是夸赞自己的弟子,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能够领悟到稳定国家,安定团结的真谛,那就是作为管理者要有一颗谦卑的心,让有才能的人和自己共同来管理。后世的君王比如刘邦,就曾经评价自己和项羽的得失。项羽百战百胜,无人可比,而刘邦呢,却智力短浅,论起管理国家的才能,不如萧何;论起工程落地,管理军队的才能,不如韩信;论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能,不如张良。可是,刘邦正是知道自己的不足,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把江山,把责任交托给其他人,利用众人的力量,最后才击败西楚霸王,建立属于自己的大汉王朝。

标签: 孔子学生三皇五帝

更多文章

  • 历史奇事:尹铎少交赋税为何受赵简子嘉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简子,尹铎,赋税

    赵简子是春秋后期的名人,曾经在晋定公时代执掌晋国大权,把面临灭绝的赵氏再度推上了历史的前台,并且奠定了赵氏由家变国的基业。赵简子一生,有许多的辉煌事迹,本文单说一件小事。在《资治通鉴》公元403年有如下记载: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简子谓

  • 揭秘:晚年纪晓岚为何被乾隆帝斥为“无用腐儒”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纪晓岚,乾隆,清朝

    导读:晚年的纪晓岚,虽官高名显,但在乾隆皇帝眼中始终是文学侍臣,形同俳优。1785年,员外郎海升殴死发妻,身为左都御史的纪晓岚参与审案,被乾隆皇帝斥为“无用腐儒”。“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的是传统中国人心底的英雄梦:帮助君王一统天下,留下美名世代传扬。到了清代中期,情况

  • 明朝史上永乐大帝朱棣是如何教训越南的属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明朝,教训,越南

    导读:中国有句古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当然也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说法,但如果此人屡次挑战我的底线,当然迎接他的肯定就是猎枪。明朝的永乐皇帝就是这样对付敢于挑起事端的越南王的。当时的越南名叫安南,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明朝局势日趋稳定。安南的宰相黎季犛发动军事政变,不仅杀死了安南王父子,还自己夺

  • 三国历史上少年时期的诸葛亮差点死于曹操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诸葛亮,曹操

    导读:诸葛亮走出茅庐之前,和曹操似乎没什么交集,然而,少年时代诸葛亮的命运也曾悬于曹操之手。这还从得从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谈起。那一年,曹操的父亲曹嵩为避战乱,居住在山东琅琊一带,其实也就是诸葛亮的家乡。曹操命令泰山太守应劭去迎接曹老太公。徐州太守陶谦派部下阴平去护送。当时曹家的辎重有一百

  • 揭秘:楚国史上第一高富帅武装求婚却吃闭门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楚国,高富帅,求婚

    导读:且说公元前541年的春天,中原大地东风吹拂,万物复苏,桃红柳绿,山川河流一片欣欣然,春光明媚之中,迎来了一支喜气洋洋的大队伍,有蔽天的彩色旗帜,有扬起十里灰尘的联翩车队,上千匹骏马仰天长嘶,好不热闹。车队的核心,是一位相貌俊美,身材修长的公子哥,他是高富帅:楚国的公子围。公子围当时的职务是楚国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斩首日本人最多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杀日本人,最多,戚继光

    导读: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惊人战绩: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

  • 失去双足的一代军事家孙膑如何两次击败魏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膑,战国,战国军事家,古代名将

    战国时期的齐国,在远离齐都临淄的一个偏僻山村里,晚年的孙膑深居简出,潜心于军事理论的研究和著述。时值深秋时节,这一天,孙膑从堆满简牍的几案上抬起头,望着窗外瑟瑟的秋风中纷纷飘落的枯叶,目光不由地转到了那双残废的双腿上,昔日那些艰难坎坷、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仿佛又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下山遇害 壮志不

  • 揭秘:三国历史上曹魏名将张辽的求职之路大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名将,张辽

    导读:张辽是三国名将,也是曹魏集团第一猛将,因战功卓著拜前将军封晋阳侯,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但是早期的张辽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在战乱中不断亡命天涯,若不是曹操慧眼识人,就会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纵观张辽的求职与建功立业之路,对当今不无借鉴作用。《三国志》说,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那么聂壹

  • 英国海军司令贝蒂简介:日德兰海战的胜利保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贝蒂,日德兰海战,一战,

    这位总喜欢歪戴军帽摆酷的帅哥被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闪亮的海军将星。此君酷爱冒险,勇冠三军,冲劲十足,只要发现敌舰,他就像猛兽捕猎似的,一旦咬住绝不松口!他的上司杰利科海军元帅对他有一句相当经典的评价:给他的船越多,他的胆子就越大!贝蒂他爸是个船长,所以他的冒险和勇气十有八九来自遗传。加入皇家海军后

  • 三国马屁之王:揭秘三国中最会拍马屁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拍马屁

    导读:据说“拍马屁”是蒙古人的一种风俗,人们相见总喜欢互相拍拍对方的马,无论良马劣马、骏马丑马都要夸赞对方的马是好马,以此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久而久之,“拍马屁”一词便流传下来,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下级对上级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代名词,极具讽刺意义。“拍马屁”形势多样,最常见的是语言,可是三国中有位叫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