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庞统不得孙权任用竟是因为长得丑?

揭秘庞统不得孙权任用竟是因为长得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917 更新时间:2024/1/29 9:29:39

《三国演义》中说起智谋之士,评价最高的当然是卧龙和凤雏,水镜先生司马徽有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诸葛亮是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才慢悠悠出山,可以说摆足了架子。同样级别的庞统就比较背了,先是投曹操,然后是见孙权,最后是归刘备。在孙权、刘备那里一开始都没有得到重用,而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长的太丑,而这个原因,在面见孙权的时候,显得尤为突出。当孙权见到庞统的时候,看到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就很不高兴。为何孙权这么重视人家的长相呢?

网络配图

这就要结合汉朝以来的品评人物的风气来说了。东汉以来,品评人物有两大标准,一个是“容止”,一个是“精神”,简单一点来讲,就是很看重一个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人人都看得见,内在美没有三五个月谁又能知道呢。像诸葛亮第一眼就让刘备动心?“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在刘备眼中,诸葛亮那就是神仙一流的人物。像东吴的前任大都督周瑜,那也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于是吴人才会称呼周瑜为“美周郎”嘛。可以说,汉末魏晋以来,但凡官员,长相都至少是平头正脸,这是品评人物,甚至是选拔官员的一项基本原则。

于是,长相丑陋,朝天鼻,黑面孔的庞统,不受欢迎,也就很好理解了。不过,孙权毕竟是一位有英雄气质的君主,不会完全因为长相而把庞统一棍子打死。庞统真正得罪孙权,是因为贬低周瑜,抬高自己。孙权问庞统,平生所学,以什么学说为主?在当时,无非是儒学,法学,兵学等等。可是庞统却说:“不必拘执,随机应变。”这个不必,孙权听了就更加不开心了。不必就是何必,何必一定要拘泥是什么派别的学说呢?我庞统是无门无派,随意应变而已。庞统的这句话,很明显有轻视孙权的意思。

但是,孙权依然忍着。孙权看到庞统这梦看重自己,就使出自己杀手锏,抬出自己的偶像周瑜来了。他问庞统,你的学问比周瑜周公瑾怎么样呢?庞统听了笑着说:“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庞统的语言中没有直接说自己如何高出周瑜,但是却笑着回答,在一向崇敬周瑜的孙权看来,庞统的笑就无异于是嘲讽,无异于说周瑜算什么呢,怎么能和我相比。于是孙权就很不开心了,告诉庞统,你先下去吧,等以后有机会我再用你好了。于是,庞统知道自己没戏了,长叹一声出门了。应该说,庞统的狂傲,让他失去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但是,庞统在东吴出仕的机会并未断绝。孙权说话也还留有余地,“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以后有需要,孙权还是会来找庞统的。可是,由于鲁肃的一番话,完全堵死了庞统在东吴的仕宦之路。

网络配图

鲁肃到底说了什么,让庞统受到这样不公正的待遇呢?当鲁肃知道孙权不准备用庞统时,就进去询问原因,孙权告诉他:“狂士也,用之何益!”孙权不满意的,是庞统的狂。其实,狂士未必无才,或许人家是有资格狂傲呢?比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有人就认为诸葛亮很狂。可是却也有人认为诸葛亮根本不应该和管仲乐毅相比,那样太屈才,应该和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相比。

狂与不狂,因人而异。如果鲁肃这么解释,孙权未必会生气。可是,鲁肃说了一番话,让孙权大怒,发誓绝不用庞统。鲁肃怎么说的呢?鲁肃说:“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鲁肃高度评价庞统,认为赤壁之战胜利的首功当属庞统,没有庞统献上连环计,根本不可能取得胜利。可是孙权听了这句话非常刺耳,尤其是对于“第一功”,极为反感。孙权说:“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从之功也,吾誓不用之。”孙权认为是曹操自己想要把船钉起来,和庞统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孙权依然忍着。孙权看到庞统这梦看重自己,就使出自己杀手锏,抬出自己的偶像周瑜来了。他问庞统,你的学问比周瑜周公瑾怎么样呢?庞统听了笑着说:“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庞统的语言中没有直接说自己如何高出周瑜,但是却笑着回答,在一向崇敬周瑜的孙权看来,庞统的笑就无异于是嘲讽,无异于说周瑜算什么呢,怎么能和我相比。于是孙权就很不开心了,告诉庞统,你先下去吧,等以后有机会我再用你好了。于是,庞统知道自己没戏了,长叹一声出门了。应该说,庞统的狂傲,让他失去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但是,庞统在东吴出仕的机会并未断绝。孙权说话也还留有余地,“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以后有需要,孙权还是会来找庞统的。可是,由于鲁肃的一番话,完全堵死了庞统在东吴的仕宦之路。

网络配图

鲁肃到底说了什么,让庞统受到这样不公正的待遇呢?当鲁肃知道孙权不准备用庞统时,就进去询问原因,孙权告诉他:“狂士也,用之何益!”孙权不满意的,是庞统的狂。其实,狂士未必无才,或许人家是有资格狂傲呢?比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有人就认为诸葛亮很狂。可是却也有人认为诸葛亮根本不应该和管仲乐毅相比,那样太屈才,应该和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相比。

狂与不狂,因人而异。如果鲁肃这么解释,孙权未必会生气。可是,鲁肃说了一番话,让孙权大怒,发誓绝不用庞统。鲁肃怎么说的呢?鲁肃说:“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鲁肃高度评价庞统,认为赤壁之战胜利的首功当属庞统,没有庞统献上连环计,根本不可能取得胜利。可是孙权听了这句话非常刺耳,尤其是对于“第一功”,极为反感。孙权说:“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从之功也,吾誓不用之。”孙权认为是曹操自己想要把船钉起来,和庞统有什么关系呢。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负了你如花美眷:唐太宗最爱的儿子李泰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泰,唐太宗

    说起李泰,也算是个比较厉害的存在,他舅舅是凌烟阁二十四辅臣之首的长孙无忌,他母亲是唐太宗最宠爱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虽然死得早,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死亡造就了永恒。那长孙皇后就成了李世民心口的朱砂痣,爱屋及乌,幼子李泰自然受宠爱。因为有家庭条件的熏陶,李泰自小工精书画,通博文史,才华横溢,因为有功臣舅舅

  • 历史上有名的骗子 竟然能进正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抚

    说到历史上的骗子事迹,我们想着或许只能从野史中去寻找了,但是有这样一位人物,他骗术高超至极,竟然忽悠到正史中了,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骗子。虽然这些骗术在如今不值一提,但是在那时却极富有迷惑性。盛唐时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期,涌现了许多大诗人;而同时也冒出过一个赫赫有名的大骗子姜抚先生,后来《新唐

  • 中国史上最窝囊皇帝,竟给自己的爱妃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窝囊皇帝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誉,草民百姓见之则跪,群臣官僚迎之则拜。那么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又会跪谁呢?当然是天地和父母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你听说过有皇帝给自己的妃子下跪的吗?没有吧!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次称帝到清朝末年溥仪退位,中国开始了长达2232年的皇帝制度

  • 揭秘唐玄宗最迷恋的出游地:在位44年共去了41次之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揭秘唐玄宗最迷恋的出游地

    今天的人们似乎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历史上最好的旅游大时代。交通便利,范围广阔,花样繁多,关键还特别便宜。不过,今天大家疯玩的一切,除了南极、珠峰和深海之类的极端地带,前辈们差不多都玩过了。几千年来,一代代驴友们不但抢先开辟了无数的处女地,而且让自己变成了旅游文化的一部分。历代帝王

  • 揭秘:雍正帝为何要杀大功臣年羹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

    导读:年羹尧是雍正帝夺取皇位的大功臣,也是为他平定青海战乱的重要人物,雍正帝为何最后选择杀他呢?是年羹尧功高震主还是雍正帝过河拆桥?雍正皇帝是一个性格怪异的人,当年做雍亲王的时候,尚能体恤下臣,有时也信奉佛法,抄写一下佛家经典,来表示自己与世无争的恬淡性格,他懂得韬光养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

  • 雍正皇帝到底是怎么继位的?夺嫡为何他能胜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皇帝

    雍正是怎样登上皇位的,一直是个谜题。从他继位那天开始,到现在争论都没有停。有很多学者认为雍正登基并非是合法继位,那么关于雍正登基一事众学者都有哪些看法呢?雍正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关于雍正这位皇帝不论是从哪方面来说一直都是清朝的疑案之一,尤其是雍正的继位疑案和雍正的死因疑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雍正的继位

  • 悲情废太子杨勇:被自己亲生母亲用卑劣手段废掉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悲情废太子杨勇

    一个朝代灭亡后,留下了许多问题,当然也给后来的皇帝留下了宝贵经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诸多道理。南朝陈后主的灭亡就给隋文帝留下了这样一个道理:我闻天道无亲,唯德是与,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他把这句话说给杨勇听的时候,杨勇穿着崭新的“文饰蜀铠”站在他面前。见到穿着华丽的太子,他又补了一句:今以刀

  • 汉哀帝刘欣断袖之癖是指什么 断袖之癖的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哀帝

    汉哀帝刘欣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也没有什么突出的功绩,但是他的事迹却也不是全部都默默无闻。在汉书中就记载着一个关于汉哀帝的故事,史称汉哀帝断袖之癖。汉哀帝刘欣断袖之癖是指什么?断袖之癖这个词来自于汉哀帝与董贤的故事,话说一次汉哀帝早上醒来发现身边的董贤还在睡,于是想轻轻的起来去办事,但是发现董贤压着自己

  • 明惠帝朱允炆去向之谜:朱允炆的下落让朱棣纠结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惠帝朱允炆去向之谜

    朱棣的皇位是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朱允炆手里抢来的,可以说来路不正,属于谋反篡位。因而朱棣一生都很难走出朱允炆对自己造成的心理阴影。朱棣刚登基,就对外宣布了朱允炆已经被火烧死的消息。而事实上,这只是朱棣的一个策略,他要根绝任何打着朱允炆的旗号起兵造反的情况出现。而朱棣本人坚信朱允炆还活在世界上

  • 楚霸王项羽为什么逃不过最终失败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霸王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演绎了霸王别姬英雄末路的凄美故事,人们对这位悲剧英雄充满了各种惋惜之情,那么楚霸王项羽为什么逃不过失败的命运呢?秦二世胡亥继位后,宦官赵高指鹿为马,权倾朝野,秦帝国乌烟瘴气。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下,天下群雄响应,项羽随叔父在吴中起义。短短时间,项羽就军事力量雄厚,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