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大唐奇女子上官婉儿墓志引发的身份之谜

揭秘​大唐奇女子上官婉儿墓志引发的身份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826 更新时间:2024/1/24 12:53:07

大唐奇女子上官婉儿的墓志志盖上阴刻篆书,志石则阴刻楷书,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志盖志石上对这位唐代诗人、女政治家的称呼却大相径庭,志盖上称其为“大唐故昭容”,但志石上其墓志铭的开头则称其为“大唐故婕妤”,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志盖与志石上的称呼截然不同呢?她究竟是大唐的“故昭容”还是“故婕妤”?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上官婉儿墓的考古领队明说:“志盖与志石上称呼不一的情况在历史上非罕见,墓志出土时我们对这个情况也很惊讶。”李明介绍,唐代的昭容是正二品,婕妤是正三品,官职之间相差两个级别,志盖上的官职比志石上的官职级别要高。

参照史书记载,专家们认为上官婉儿去世时身份应该是正三品的婕妤,但当朝皇帝给了她至高的哀荣,因此追封她为正二品的昭容。李明说:“通常情况下墓志撰写于追封发生之后,就应该以追封官职‘昭容’作为称呼,以此判断墓志铭开头写婕妤并不符合惯例,墓志全都用‘昭容’称呼她,只有首题用‘婕妤’,这非常奇怪。”

难道是志石上的称呼刻错了吗?李明说:“是出于笔误还是其他深层次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称呼她为‘昭容’是应该的。”因此,无论是“故昭容”还是“故婕妤”哪一个称呼都没有错,只是这种表象的原因目前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史书记载上官婉儿生前有过一次上书请求将自己从昭容的品阶上自降为婕妤的经历,但李明说:“但墓志铭显示,她不止一次自降身份,而是两次上书自降为婕妤。”

上官婉儿为什么要两度自降身份呢?史书上对上官婉儿第一次自降身份的记载称其是为给母亲服丧而自降身份。李明说:“墓志上对第一次自降身份的记载与史书一致,唐代的官员有为至亲服丧的传统,一般服丧期为3年,这期间官员将不在朝廷任职,而是专心回家守丧,服丧年限到达后,朝廷再将官员重新任职。”而上官婉儿的这一次自降就与唐代的这个规矩有关,因为当时她身处要职,无法离岗为母服丧,所以上表朝廷自请降职,通过这种方法来表达她对母亲的孝心。

在研究墓志铭时,考古专家们发现墓志上还记载了上官婉儿在唐中宗时期又一次因为进谏而自请降职的经历,但这次自降经历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李明说:“我们推测墓志铭上对这一次为进谏而自请降职的经历可能是当时书写墓志铭的人对上官婉儿的溢美之举。”因为一直找不到史料佐证这一次自请降职的经历,墓志铭上对这一段的表述究竟是填补了史书的空白,还是当初的溢美之举,还需要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时间会还历史本来的样貌。

标签: 上官婉儿

更多文章

  • 哪位皇帝登基8个月就当了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

    俗语说:虎父无犬子,但是遍观历代兴衰,好像恰恰相反,刘备与刘禅、司马炎与司马衷、李世民与李治等等,不一而足。老子英雄一世,儿子却弄的朝政紊乱最后国破家亡。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一个太子等了皇帝一辈子,等自己当上皇帝后,一生气直接去做太上皇了。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宇文邕神武过人,沉毅有智,崇尚节俭,先是

  • 历史上韩信为什么甘心让刘邦削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韩信

    天下是非常大的,但是在地图上去看,天下又是那么的小,最后,你韩信一个人就占了89个县,其它功臣们,却是一个县都封不着。这公平吗?在这种背景下,功臣们大都报着一个幻想,那就是消灭韩信后,刘邦会把韩信所占的地盘,切割开后封赏功臣。在这种背景下,刘邦一说有人告发韩信要谋反,各位将领都纷纷请示收拾韩信。但是

  • 张居正死后为何会被抄家:皇帝贪财想从中捞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为云、覆

  •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之谜:因其早年对万历的阴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为云、覆

  • 崇祯最后的24小时!死前最想见的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

    1644年三月十五日,李自成大军包围北京。此时,距离崇祯殉国还剩下4天时间。却不料,当天夜里,李自成竟然派人前来议和。条件是大明割让西北片区给李自成,并封他为王,但不奉召入觐,最后再出一百万两白银犒军。作为交换条件,李自成军队马上退守河南,并协助明朝抵御后金。以崇祯刚疾的性格,结果可想而知!网络配图

  • 盘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虚构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

    导读:演义是三分史实七分虚构,《三国演义》也不例外,在这里边诸葛亮的虚构尤其之多,而且很多都是张冠李戴,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网络配图用兵如神——历史上的诸葛亮善于内政治理,用兵并非其所长,可通过下面事实说明;火烧博望坡——此乃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草船借箭——此乃孙坚

  • 三国中最有名的五大统帅:曹操居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

    导读:三国中最有名的五大统帅,曹操无可争议地再次上榜!那么其他四位都是谁呢?有很多争议,本次小编只在诸多版本中寻找一个,看看大家心目中的英雄都有谁上榜吧。网络配图1、曹操魏武在群雄逐鹿的中原,从一个相对弱小的小军阀最终一统北方,实在是真兵家,他先后平定的割据大军阀有——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腾、

  • 为何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 而汉献帝却无法杀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

    鳌拜和曹操都是手握重兵,都是挟天子,为何汉献帝刘协不能关起门来诛杀曹操?汉献帝与康熙都年幼,身边忠臣都很少,都没有自己的军队,为何康熙敢抓了鳌拜一人而不担心抓了鳌拜之后鳌拜的党羽颠覆朝廷?网络配图清朝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是康熙,股权50%,首席顾问孝庄,股权40%,其他爱新觉罗的权贵占10%,老董事

  • 为啥李渊在历代开国之君中名声却如此之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渊

    首先感谢头条邀请,其实我对于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为什么呢,大家翻开史书看看,历史上大凡开国之君很多都是耀眼的明星,秦始皇、刘邦、刘秀(可以认为是开国)、赵匡胤、朱元璋等,这些人那个人没有一些传奇的故事,即使有些不是正面,但是人家在开国皇帝这条道路上也是赫赫有名。网络配图可是李渊却不行,身为唐朝开国君

  • 揭秘:永乐帝朱棣为何要大量捕捉天下尼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

    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将全国所有的尼姑以及女道士,统统逮捕送到京师逐一审问,验明真实身份。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索天下尼姑案,打破了佛门千年来与世无争的静雅,那么,朱棣为什么要捕捉天下尼姑呢?尼姑,是出家修行的女教徒,讲求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朝廷素无瓜葛,但明朝的尼姑却遭受到了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