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哪位皇帝登基8个月就当了太上皇?

哪位皇帝登基8个月就当了太上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50 更新时间:2024/2/6 10:40:02

俗语说:虎父无犬子,但是遍观历代兴衰,好像恰恰相反,刘备刘禅司马炎司马衷、李世民与李治等等,不一而足。老子英雄一世,儿子却弄的朝政紊乱最后国破家亡。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一个太子等了皇帝一辈子,等自己当上皇帝后,一生气直接去做太上皇了。

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宇文邕神武过人,沉毅有智,崇尚节俭,先是除掉权臣宇文护,而后亲掌军机,南征北战。史书记载周武帝打仗时常亲冒矢石,一马当先,多次差点以帝王之尊身陷死阵。最终武帝平灭北齐,又降服突厥,几乎就要一统天下。可惜天妒英才,公元578年,宇文邕出征路上忽发暴疾,死在兵车之上,终年才三十六岁。

网络配图

周武帝死前遗诏20岁的太子宇文赟袭统大宝,即周宣帝。而恰恰是这位宇文赟,两年多时间,就把武帝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好河山折腾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很快就被隋朝取代!

宇文赟自小就性格顽劣,不爱学习,却喜爱游园玩乐。北周武帝宇文邕对他很不满意,但因为其他儿子因年龄太小等原因也不适合继位,只好让他做太子。也正是因为如此,武帝在宇文赟小的时候就对其严格教育,希望他长大以后可以做个明君。可是武帝的教育方法很有问题,偶有小过就棍棒相加,宇文赟身上常有伤痕。他还严令太子东宫官属每月写一份详细报告,细细禀明太子一个月的所作所为。

在周武帝的“棍棒教育”之下,这位好酒好色的太子爷虽然满腔怨气,却只能竭力伪装,压抑自己的癖好,装的毕恭毕敬,勤勤恳恳,怕老爹一怒之下废了他。

武帝一死,宇文赟继承皇位,心情顿时畅快无比。武帝治丧期间,他竟当着群臣之面,抚着脚上的杖痕,指着武帝的棺材恨恨地说道:“死得太晚了!”听着这忤逆的话诸位大臣惊的下嘴巴差点掉下来。

史书记载:“宣帝初立,即逞奢欲。”周武帝未及入敛,这位新皇就马上把武帝年轻的嫔妃宫女纳为自己的后宫,共入花闱,春风遍度。帝王死后,起码要居丧三年。但宇文赟全然不顾这些丧仪,他为早日玩乐,干脆提前将周武帝下葬。他把被周国灭掉的北齐末帝高纬的歌舞班子重新组织起来,招致殿前,号称“鱼龙百戏”,包括舞龙,侏儒搞笑,拨河,杀马,剥驴皮等等奇异演出。他沉湎酒色,整月地在宫内嬉乐,朝政大事都交由宦官处置。

网络配图

此外,他还擅杀大臣,尤其是他的叔父宇文宪,仁德善战、辅佐武帝立有大功,没有任何过错却被冤杀,顿时大失天下所望。宇文赟还有一个奇葩的嗜好就是打人,这或许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他对朝中的大臣们动辄打骂,每次打人的时候,都以一百二十杖为标准,后来嫌不过瘾,又把杖责增加到二百四十杖,常把人打得皮开肉绽才肯罢休。

这皇帝当了八个月,宇文赟突然不干了,原因很好笑,因为当皇上太累,影响休息与玩乐,最让他不能忍受的就是上早朝。原来武帝时期,无论酷暑严冬,天不亮就要上朝,当时的宇文赟为了不被打屁股也是坚持天天早起。现在当了皇帝,不上朝不行,皇帝嘛,总要做做样子;上朝又实在起不来,每天通宵地玩乐,早上哪能醒?于是宇文赟想了个主意,索性将帝位传给自己的7岁儿子宇文阐,把早起的苦差事扔给了儿子,自己做起了太上皇。

从此以后,周宣帝就自称“天元”皇帝,自称“天”,住的地方叫“天台”,他打人的杖子自然叫做“天杖”。他嫌一个皇后太少,一次立了五个,封为天元大皇后、天元帝后、天右大皇后、天左大皇后、正阳宫皇后,整天领着五个皇后到处游玩取乐。

网络配图

长期的酒色过度,造成他的神经紊乱,常常暴喜暴怒,不少人无辜地受到鞭挞,即使皇后也不能幸免。公元580年,本来还想再享受一下人生的宣帝突然患病,很快就抱病而亡,只有22岁。此时这个国家已经被他祸害的差不多了,大臣都已经与朝廷离心离德。他的儿子周静帝只有9岁,大权很快被杨皇后的父亲杨坚把持,杨坚将宇文皇族几乎诛杀殆尽。仅仅一年以后,杨坚就轻轻松松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周静帝也被杀死。

清朝历史学家赵翼感叹:“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安坐而登帝位!”而杨坚得天下之所以如此容易,难道不是宇文赟自己奉送的吗?

标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韩信为什么甘心让刘邦削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韩信

    天下是非常大的,但是在地图上去看,天下又是那么的小,最后,你韩信一个人就占了89个县,其它功臣们,却是一个县都封不着。这公平吗?在这种背景下,功臣们大都报着一个幻想,那就是消灭韩信后,刘邦会把韩信所占的地盘,切割开后封赏功臣。在这种背景下,刘邦一说有人告发韩信要谋反,各位将领都纷纷请示收拾韩信。但是

  • 张居正死后为何会被抄家:皇帝贪财想从中捞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为云、覆

  •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之谜:因其早年对万历的阴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为云、覆

  • 崇祯最后的24小时!死前最想见的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

    1644年三月十五日,李自成大军包围北京。此时,距离崇祯殉国还剩下4天时间。却不料,当天夜里,李自成竟然派人前来议和。条件是大明割让西北片区给李自成,并封他为王,但不奉召入觐,最后再出一百万两白银犒军。作为交换条件,李自成军队马上退守河南,并协助明朝抵御后金。以崇祯刚疾的性格,结果可想而知!网络配图

  • 盘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虚构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

    导读:演义是三分史实七分虚构,《三国演义》也不例外,在这里边诸葛亮的虚构尤其之多,而且很多都是张冠李戴,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网络配图用兵如神——历史上的诸葛亮善于内政治理,用兵并非其所长,可通过下面事实说明;火烧博望坡——此乃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草船借箭——此乃孙坚

  • 三国中最有名的五大统帅:曹操居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

    导读:三国中最有名的五大统帅,曹操无可争议地再次上榜!那么其他四位都是谁呢?有很多争议,本次小编只在诸多版本中寻找一个,看看大家心目中的英雄都有谁上榜吧。网络配图1、曹操魏武在群雄逐鹿的中原,从一个相对弱小的小军阀最终一统北方,实在是真兵家,他先后平定的割据大军阀有——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腾、

  • 为何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 而汉献帝却无法杀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

    鳌拜和曹操都是手握重兵,都是挟天子,为何汉献帝刘协不能关起门来诛杀曹操?汉献帝与康熙都年幼,身边忠臣都很少,都没有自己的军队,为何康熙敢抓了鳌拜一人而不担心抓了鳌拜之后鳌拜的党羽颠覆朝廷?网络配图清朝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是康熙,股权50%,首席顾问孝庄,股权40%,其他爱新觉罗的权贵占10%,老董事

  • 为啥李渊在历代开国之君中名声却如此之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渊

    首先感谢头条邀请,其实我对于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为什么呢,大家翻开史书看看,历史上大凡开国之君很多都是耀眼的明星,秦始皇、刘邦、刘秀(可以认为是开国)、赵匡胤、朱元璋等,这些人那个人没有一些传奇的故事,即使有些不是正面,但是人家在开国皇帝这条道路上也是赫赫有名。网络配图可是李渊却不行,身为唐朝开国君

  • 揭秘:永乐帝朱棣为何要大量捕捉天下尼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

    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将全国所有的尼姑以及女道士,统统逮捕送到京师逐一审问,验明真实身份。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索天下尼姑案,打破了佛门千年来与世无争的静雅,那么,朱棣为什么要捕捉天下尼姑呢?尼姑,是出家修行的女教徒,讲求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朝廷素无瓜葛,但明朝的尼姑却遭受到了前所

  • 雍正皇帝为何宁用贪官也不用无能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

    腐败问题是古往今来都令最高同志者们为之头痛的事,“铁血”反腐皇帝朱元璋什么招都使出来了,反而越反腐越腐败。到康熙皇帝时吸取之前的种种教训,政尚宽仁,采取培养清官、树立榜样的做法,但雍正一继位,清官问题又完全转了向,卢华为先生在《金融观察》著文说:“他(雍正)处处与乃父背道而驰”,深信“贪官之弊易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