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首辅张居正之死:明神宗为何清算已死的首辅?

万历首辅张居正之死:明神宗为何清算已死的首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97 更新时间:2024/1/25 16:24:24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事件:张居正死后极惨,不但被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险遭鞭尸,连家人都未幸免。张居正,明朝万历间内阁首辅。梁超说其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朱翊钧(明神宗)登基后,因年幼,不能亲政,张居正把持朝政,功高盖主。

但是,张居正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帝师,是张居正的另一个身份,他为小皇帝制定了详细的日程安排,包括早朝与讲读等各项事宜。张居正的辅导和关怀,可以用无微不至来形容。大到朝廷政事之道,小到宫中细节,张居正都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讲解给小皇帝。自从神宗即位以来,朝廷之事皆不用他插手,张居正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均一一办理妥当,神宗倒也乐得自在。只是随着小皇帝年纪渐渐长大,心理上的微妙变化也随之产生,以至于开始滋生一股仇恨。

网络配图

对神宗来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点事做,可也没什么正事可做,他便喝起酒来,没想到,一喝就上瘾了,他渐渐喜欢上这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为此,张居正曾好好地给他上过政治课,劝他快点戒掉。神宗毕竟长大了,翅膀硬了,对张居正也敢反抗了。他没有戒酒,反倒愈演愈烈,发展到后来还惹出了事端。万历八年的某天,喝的不省人事的神宗命人痛打了太监冯保的养子一顿,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事被冯保告诉了皇太后。皇太后将张居正唤来,扬言要张居正学习东汉的霍光,为天下人除害,废掉这不争气的皇帝,改立神宗的弟弟潞王为帝。神宗被吓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赶紧磕头认罪。后来此事以张居正替神宗写了篇“罪己诏”收场,神宗渐渐成熟的心灵,片刻之间,发生了巨变。

日月如梭,十年过去了。神宗已长大成人,到了可以亲政的年纪。神宗小的时候,自是乐于张居正当政,而今他急于享受手握权力的快感,而张居正却大权独揽,这大权本是他神宗所有。神宗的皇权遭遇了张居正的相权,冲突一触而发。还有,张居正平日里对神宗甚是严格,神宗越来越反感,这种不满日益积累,仇恨也与日俱增。仇恨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这二人便貌合神离,已经背道而驰,渐行渐远。当年彼此之间的关怀与敬爱,烟消云散,不复存在。而张居正的地位稳如磐石,以神宗之力,想扳倒他,简直是不可能。恰好在这时,张居正得了痔疮,病倒了,一连在床上躺了三个月,病情仍不见好转。

网络配图

痔疮,在现在来看,不算什么大病,就算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也断不会要了人命。但这个人是张居正,不可一世的张居正,权力在握,一切都有可能。是的,痔疮虽小,却也会致命,纵然你有倾国之权势,却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痔疮。张居正在床上躺了三个月,他心急,食不甘,寝不寐,这痔疮就是好不了,越是好不了,他越是急。张居正等不得了,太多的事情让他不放心。朝中不能没有他,看看那些蠢蠢欲动很不安分的反对派,张居正哪里还有心情躺着养病。神宗日日酗酒,其铺张浪费之本性也渐渐暴露。多年的相处让张居正看透了神宗的本质,没有张居正的压制,神宗必定会走入极端,张居正再也躺不住了。

更让张居正担忧的是,十年改革,初见成效,大明王朝正生机盎然,大步走向正轨。可是,潜伏的敌人,时刻伺机而动,想推翻张居正的新政。如此一来,一生的心血就会付诸东流,张居正不允许这样的结局出现。眼下,是做决定的时候了。这天,宫里的御医云集于张居正府宅,个个眉头紧蹙,打算商量个好的方案。张居正命令他们给自己做好割除痔疮的手术,以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但是,看众御医紧锁的眉头,便能知道,御医们没有十足的把握,成功与否,就看天意了。

张居正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天,只是上天没有眷顾张居正。手术使他元气大伤,张居正再也起不来了,御医们终究是回天无力。万历十年,张居正撒手人寰,这年张居正五十八岁。张居正的死,有人欢喜有人愁。在这悲喜交加的时刻,表面上的功夫总是要做的,神宗为之辍朝,并赐谥号“文忠”,赠“上柱国”。张居正的葬礼办的很是奢华,阴间的他仍享受在世间的一切富贵。只是,张居正尸骨未寒之际,一场针对他的风暴袭来了。神宗的报复拉开了帷幕,首先遭殃的是张居正的亲信。张居正重用的一批官员要么被撤职,要么被弃市,无一有好下场。

网络配图

冯保,是个重点清算对象。江西道御史李植上书弹劾冯保,列举其十二大罪,随后,查抄冯保家产,并把他发配到南京守陵。冯保的弟弟冯佑、侄子冯邦宁也受到牵连,这二人都是都督,被削职以后又遭逮捕,最终死在狱中。张居正的家属自然也不能幸免,饿死的,自杀的,流放的,逃亡的皆有,其悲壮无不让人心生感慨。一国权臣,生前是何等风光,竟然落的如此可悲下场。如果张居正泉下有知,他该是怎样的无奈。

张居正的新政,是另一个攻击的对象。所谓人亡政息,众多小丑粉墨登场。张居正在万历六年,以户部颁发的《清丈条例》为依据,开始对全国的大部分土地进行清丈,到万历八年清丈完毕。这一行为,可谓让张居正成为众矢之的。因为此举清丈出大量皇亲贵族和官僚地主隐匿的兼并土地,如此一来他们要上缴的赋税就会增加,这对于打击地主豪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着积极意义。毋庸置疑,张居正的敌人阵营正一日日壮大。群起而攻之,是国人的一个嗜好。如今,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时刻,是落井下石的时候了,有冤的喊冤,有仇的报仇,跟一个已经死去的人斗争,准保有赢无输。

网络配图

事情还没结束,清算还在继续。这日,已废辽王的次王妃哭哭啼啼的跑来,控告张居正欺压陷害王公贵族。不仅如此,其辽王府也被张居正霸占,这是隆庆二年的事了。张居正有没有侵占辽王府史学界没有定论,但辽王妃一提到这件往事,引发了人们对张居正贪污受贿的关注,张居正的罪名里,就又多了一项贪污受贿。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竟然换来如此结局,主要原因当是神宗皇帝以及政敌的报复心理。幸运的是,明熹宗天启年间,张居正被平反,其种种名誉也逐渐恢复。

标签: 万历

更多文章

  • 女真第一美女东哥真的跟许多帝王暧昧不清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女真第一美女东哥

    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他在当时曾跟随着父亲建立了后金。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是女真族的领袖,当时他和周边的很多部落都有着联系,比如叶赫部,而谈到叶赫部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女子,她叫东哥,据说她的美貌迷曾倒了努尔哈赤。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他会和东哥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皇太极并没有

  • 揭秘: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射火箭?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草船借箭

    导读:《三国演义》中最为经典的战役——草船借箭,主要是为了说明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以至于人们不愿意相信这只是虚构的情节。历来都有一个质疑,那就是曹操当时为何不射火箭?网络配图背后隐藏什么玄机第一,由于是大雾天气,空气能见度很低。曹操看不清船上全是草人这样的易燃物品,自然就没有想到用火箭来对付。第二,

  • 晋元帝或生父不详:整个东晋可能不姓司马而姓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元帝

    晋元帝司马睿字景文,是司马懿的曾孙,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侄子,他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在290年的时候司马睿袭封琅邪王,他曾经参与过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事,失败之后,司马睿就离开了洛阳,回到了封国。太熙元年也就是290年的时候,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太子司马衷即位,但是司马衷愚笨无比,根本驾驭不了政局,因此为

  • “杀神”白起:他只是一颗棋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起

    导读:喜欢历史的人,应该对白起之名如雷贯耳。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赫赫威名,而崇拜他的人,尊称他为“杀神”;而反对他的人,则指责他为“屠夫”。历史上的着名人物,往往就是像白起这样的人惹人争议。他不是杀神,更不是屠夫,他只是一颗棋子而已。梁启超考证说:整个战国时代战死两百万人,白起居半。空口无凭,我们

  • 朝鲜历史上有为明君光海君的两端外交成功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光海君

    朝鲜历史上有着很多的王,因为朝鲜和中国也是相同的传统制度,所以王族的孩子从小就有继承王位的权利。而宣祖是朝鲜历史上没有嫡子的一个王,但是他的爱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被王后所养大,其中一个就是光海君,那么这个光海君李珲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光海君是朝鲜王朝中的第15位君主,他是宣祖的第二个儿子,同时也是庶子

  • 北宋最短命的皇帝宋哲宗:少有大志 不惧辽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虽然年纪很小,但坐在朝廷上却是神情庄重,言谈举止不失帝王风度。史书上说他“天表粹温,进止中度”。网络配图一次在大殿上,有个太监拿奏折时,不小心把宋哲宗的头巾碰掉了。当时,宋哲宗才剃过头,头巾突然掉下来,头皮显得明光发亮,看起来滑稽可笑。殿上的大臣都忍俊不禁,只好低着头装作

  • 抱憾终生:诸葛亮一生中的十大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导读:一代名相诸葛亮是中国古人的骄傲,他的运筹帷幄均胜千里,已为广大中国人所熟知。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榜样。不过看看中国历史,尤其是三国志,诸葛亮这位智者,其实也有遗憾。网络配图其一,早孤。诸葛亮从小就死了父母,依靠自己叔父生活。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妈的孩子像根草,诸葛亮小时

  • 雍正为提高行政效率:让军机大臣跪着“承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

    紫禁城的乾清宫广场西侧,靠近隆宗门,有一排简陋的平房。与金碧辉煌的宫殿相比,它颇显寒酸,游客们也大多会忽略它。然而,别看它不起眼,它却是大清帝国一百八十余年的决策中枢——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起因于一场战争军机处为清朝独有,首创者乃雍正帝。雍正为何要设立这么一个机构?根本原因是想有效发挥君主集权的优势

  • 唐玄宗如此赏识姚崇为何还罢免其宰相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姚崇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也是建立过卓越功绩的一位皇帝。他在在位期间,唐朝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乐,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后来被人们称为“开元盛世”。这一盛世的建立当然不是玄宗一人的功劳,先后辅佐他的几位宰相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宰相中,姚崇便是其中深受玄宗赏识的

  • 汉武帝评价如何之高为何因一个女人牺牲了十万士兵?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

    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在历史上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世人都认为他是一代明君,拥有雄才大略,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好皇帝,并且班固在《汉书》中也称赞与他,但是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竟然为了一个女人,而牺牲了十万士兵的生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了解过历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