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重文轻武是为了防止黄袍加身再次上演

宋太祖重文轻武是为了防止黄袍加身再次上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06 更新时间:2024/1/21 19:45:56

人都说大宋朝是文人的黄金时代。一切的幸福,源自于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当年太祖以武力夺取后周天下,为了防止重蹈覆辙,太祖杯酒释兵权,并且从制度上压制武将,抬高文臣。于是重文轻武,遂成两宋风气。不过,宋太祖真的是重文轻武吗?在宋人笔记《湘山野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太祖幸朱雀门,赵韩从。上指门额问曰:“何不祇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上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网络配图

宋太祖有一天驾临朱雀门,当时赵普随从。当时大门上的匾额写的是“朱雀之门”,太祖说:“为什么不只写朱雀门呢,加个之字有什么用处?”赵普回答:“之字是语助(缓解语气的用处)啊。”太祖一听笑了,说:“之乎者也什么的,能够帮助什么呢?”太祖非常人,赵普也并非寻常文士。本来,两人说起门额,不过是生活琐事不值一提。可是,在赵普回答时,或许还只是就事论事,而太祖反驳则有所指了。确实,在以武力夺取天下的赵匡胤看来,文人的那些之乎者也,根本就没什么用。在五代十国那个乱世,在建立大宋之初,那都要以武力定天下。世人都说赵匡胤武功了得,一根杆棒打下四百座军州。赵匡胤个人技艺当然不可能完成那样的宏图伟业,是赵匡胤过人的勇武和过段的决策,使得赵匡胤在那个乱世诸多王侯中脱颖而出,建立四百年大宋王朝。

不过,赵匡胤又绝非寻常武夫。在赵匡胤的心中,看重武力而鄙视文事,可是在表面上却恰恰相反。宋人笔记《国老谈苑》中记载了另一件事情。太祖尝曲宴,翰林学士王著乘醉喧哗,太祖以前朝学士,优容之,令扶以出。著不肯出,即移近屏风,掩袂痛哭,左右拽之而去。明日或奏曰:“王著逼宫门大恸,思念世宗。”太祖曰:“此酒徒也。在世宗幕府,吾所素谙。况一书生哭世宗,何能为也。”有一次,宋太祖举行宴会,当时有个翰林学士叫做王著的喝了点酒就撒酒疯。

网络配图

宋太祖看了也没多说,只是让人把王著搀扶除去。没想到王著这人一点不识相,死缠烂打不肯出去。侍卫们一边一个架着王著,到了屏风附近,王著竟然大哭。一些官员怕事情闹大,连忙过来帮忙把王著拉出大殿。没想到第二天还有人在朝堂上禀奏:“王著在宫门前大哭,明显是思念周世宗啊。”宋太祖听了,简单回复:“王著只是一个酒鬼,一向就在周世宗手下,我很了解。何况,就算是有个书生,为世宗而哭,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宋太祖确实有王者的气度。当王著撒酒疯时,宋太祖就已经看出王著的用意。但是王著和他本人一样是前朝旧臣,都曾经受到周世宗的恩惠。虽然太祖即位多年,可是,朝中大臣打半也曾在周世宗手下为臣,公然斥责就无疑是责骂所有那些归顺自己的降臣。于是赵匡胤抢先让人拉走王著。等到有人打小报告的时候,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时,太祖说文人无用,其实正帮助了王著,洗刷了王著思念世宗,意图谋反的大罪。

后来,其他各个王国陆续被大宋消灭,宋太祖积极筹备征伐南唐。江南的才子徐铉代表南唐国主李煜前往宋朝和谈。拜见宋太祖后,徐铉说:“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李煜如地,陛下如天;李煜如子,陛下如父。天乃能盖地,父乃能庇子。”徐铉表示,南唐国主李煜一向恭敬的侍奉大宋王朝,在即位之初,就自贬身份,自称为国主,对大宋称臣,多年以来情如父子,并没有什么亏欠的。宋太祖出兵讨伐是师出无名!可是宋太祖反驳说:““既是父子,如何两处吃饭?”赵匡胤没有什么学问,但是却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马上进行反击,并且语意通俗,却杀伤力很大。确实,李煜所谓的父子情谊,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赵匡胤从来不信,而李煜也哪里会相信。如果是真父子,为什么在两个地方吃饭呢?既然只是虚情假意并非真父子,那又何必来那么多客套,大家兵戎相见好了。

网络配图

宋太祖这样回答,并非单纯炫耀武力,当时除了北汉,只剩下南唐和吴越。而吴越只是东南小国,已经答应配合大宋出兵南唐,一旦南唐消灭,吴越自然不战而降。在当时,已经不必再和南唐敷衍应付。于是宋太祖一下子就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让习惯了迂回客套的徐铉很是震惊。于是,宋太祖究竟是重文轻武,还是重武轻文就很好理解了。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时期,来定位赵匡胤不同的态度。在五代时期,在宋太祖打天下的时期,宋太祖看重武功,在天下坐稳之后,为了消除藩镇割据,武将坐大的隐患,宋太祖刻意打压武将势力。宋太祖的本心,是很轻视文人、文事的,但是为了天下计,宋太祖也会强颜欢笑以掩人耳目。

标签: 宋太祖

更多文章

  • 隋末唐初李密为什么恩将仇报杀了恩人翟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密

    我们都知道李密绝非等闲之辈,肯定是一个能人,年纪轻轻就跟随自己的好友杨玄感反叛,但是结果未尽人意,杨玄感不采纳李密的三策中的上策,导致失败,成为隋军的刀下之鬼。至此,走头无路的李密,被逼上了瓦岗寨,入山为寇的李密,反而施展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逐渐成为瓦岗军的“带头大哥”,率领瓦岗军诱杀张须陀,屡战隋

  • 东晋最后一位君主司马德文为何会国破家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德文

    东晋是个衰落的国家,传到司马德文的时候,这个国家已经不像样子了。尽管司马德文是个聪明的君主,很有内涵,且文质彬彬,甚至能写一点诗歌文章。比起兄长司马德宗要强了许多。可惜,在当时自己和兄长司马德宗不过是大臣的棋子。这些大臣是高兴起来,就在朝堂上供着。一旦不乐意,谁还会把他当回事。兄长司马德宗就是被大臣

  • 慈禧太后为什么会爱上照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

    慈禧太后是大清王朝实际上的统治者,一位女性在一个男权社会,能混到慈禧这样地位异常难得。慈禧太后既是一个统治者,她还是一位女性。众所周知女性有一个天性,那就是爱美。慈禧太后是一个女人,她当然爱美。但是慈禧太后又不是一个一般的女人,所以她爱美爱的也与众不同。慈禧太后在年轻的时候也算得上是一个美女,美女最

  • 朱元璋怕宦官专政明朝为何成太监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2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9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网络配图明代的宦官虽然不如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的宦官气焰凶、势力大,也不

  • 曝光统治世界的9个人 中国占了三个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在西方人眼里有9个人“统治”了世界的,中国竟然占了3个。那么他们到底是哪三个人呢?网络配图一、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思想。佛教创始人,佛教开启者,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在佛教中记载着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的鼻祖释迦摩尼

  • 秦始皇得以统一中国竟然是因为:芈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芈月

    秦国统一天下,我们都认为这是秦始皇的功劳。其实也对,确实是在秦始皇在位期间才统一的天下,可是在他之前,曾经有一个人为统一天下做了很大的努力,这个人就是芈月。在她执政期间已经对其余六国进行了压制,所以待到嬴政继位时才会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并且千古留名。网络配图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乱,最后由秦国统一了天下

  • 万历首辅张居正之死:明神宗为何清算已死的首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万历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事件:张居正死后极惨,不但被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险遭鞭尸,连家人都未幸免。张居正,明朝万历间内阁首辅。梁启超说其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朱翊钧(明神宗)登基后,因年幼,不能亲政,张居正把持朝政,功高盖主。但是,张居正的忠心是毋庸置疑

  • 女真第一美女东哥真的跟许多帝王暧昧不清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女真第一美女东哥

    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他在当时曾跟随着父亲建立了后金。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是女真族的领袖,当时他和周边的很多部落都有着联系,比如叶赫部,而谈到叶赫部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女子,她叫东哥,据说她的美貌迷曾倒了努尔哈赤。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他会和东哥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皇太极并没有

  • 揭秘: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射火箭?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草船借箭

    导读:《三国演义》中最为经典的战役——草船借箭,主要是为了说明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以至于人们不愿意相信这只是虚构的情节。历来都有一个质疑,那就是曹操当时为何不射火箭?网络配图背后隐藏什么玄机第一,由于是大雾天气,空气能见度很低。曹操看不清船上全是草人这样的易燃物品,自然就没有想到用火箭来对付。第二,

  • 晋元帝或生父不详:整个东晋可能不姓司马而姓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元帝

    晋元帝司马睿字景文,是司马懿的曾孙,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侄子,他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在290年的时候司马睿袭封琅邪王,他曾经参与过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事,失败之后,司马睿就离开了洛阳,回到了封国。太熙元年也就是290年的时候,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太子司马衷即位,但是司马衷愚笨无比,根本驾驭不了政局,因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