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缠缠绵绵:揭秘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悲歌

缠缠绵绵:揭秘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悲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373 更新时间:2024/2/19 21:50:29

项羽姬的爱情,是一场千古不朽的悲剧,历史似乎也不能来评判项羽和虞姬的爱情的是与非。项羽和虞姬的爱情,在以后几千年的时光里,成为津津乐道的流传佳话。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怎样开始的?

项羽,秦末起义军领袖,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他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人,他始终爱着虞美人,于是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虞姬的情形史记记载也不过渺渺几笔:项则夜饮,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

网络配图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视。虞姬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虞姬不仅长得美丽,而且还会弹奏琵琶,虞姬的舞姿也是楚楚动人,还有她的剑,也同样挥舞得轻盈如水。

当她看到项羽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个男人便是心中的“白马王子”,她也就知道这个男人一定会成为济世的才俊,她也知道这个男人将会成为历史的草创英雄。

于是,她愿意把自己的身体,献给这支起义军的力拔盖世者。也许,只有项羽才能带走虞姬的心,只有项羽才能占有虞姬生命的全部。项羽和虞姬的爱情就这样开始了。

但是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延续多久。楚汉争霸,项羽占有绝对优势,后因他内心仁弱,对敌人也讲仁慈,渐渐地处于不利的地位。在楚汉相争的第4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韩信在垓下展开激战,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垓下之战”。虞美人在帐篷中心惊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

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支画戟,有钟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八成。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第一回。

汉军把项羽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汉营中的韩信,还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在楚营外四面唱和。其歌词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残败的楚兵,无不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一个个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

网络配图

四面楚歌,虞姬还依偎在项羽的怀里,她似乎不愿意与她的男人分离,也不想在那种生死注定的帐篷里,离她的丈夫而去。如果还有来生,虞姬还会选择项羽,还会选择那个悲壮的乱世英雄,还会继续选择和项羽一起征战沙场,一起挥舞着手中的铁剑。

还会选择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这才是项羽和虞姬的爱情。虞姬躺在项羽的怀里,哭了,哭了很久,就连站在项羽身边的文臣武将,也被虞姬的哭声刺痛了心,泪,也流了出来。项羽,也哭了。

当时,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项羽和虞姬的爱情何其真挚!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在旁见了,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

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网络配图

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是最完美的英雄和美人的故事,一个落寞于定远荒冢,一个遗恨于乌江故渡。曾经的楚河汉界,都在世局的起落中泯灭了,只有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有时还令人挂念。

霸王别姬,一种残忍的爱情结局。项羽的生命,是一场爱情的结晶,在他所征战过的沙场上,绝不能少了虞姬的身影。而虞姬的死,也总能看出一个女子的悲惨离世,也总能看到女子对一个心爱男人的生命相约,离开了项羽的身边,虞姬的生命只能是一种凄厉的残缺,更是一种爱情的残缺。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在鲜血处处的垓下,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也终于在秦汉之间的乌江里,滚滚向东流。历史不再给他们重生,不变是不朽的项羽和虞姬的爱情,不变的是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历史之痛,不变的是虞姬缠绵红尘的一绝舞剑,不变的是痛吟了千年的四面楚歌。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也在项羽的鞍马中,踏起红尘里最凄凉的一迹亮色;项羽和虞姬的爱情,也在项羽兵败的垓下,走向了历史的最后;项羽和虞姬的爱情,也因项羽无脸再见江东的父老,而走向了寻寻觅觅的绝路。

标签: 虞姬

更多文章

  • 白头偕老揭一生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帝

    一生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世间少有,毕竟后宫起码有佳丽3000!他之所以会这样,和他的苦难童年有着莫大关系 具体什么关系,就有本文为大家细细解说下吧!中国的几百位皇帝中还真有一个一生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其唯一的妻子就是张皇后。网络配图朱佑樘之所以会这样,和他的苦难童年有着莫大关

  • 耿直倔强敢于抗争:解读历史真实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鳌拜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

  • 学识渊博的东汉女史学家班昭为何要编撰女戒?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汉女史学家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是东汉著名的女史学家和文学家。她曾经接替长兄班固续写《汉书》,晚年作了《女诫》流传后世,此外她还擅长散文和赋,以《东征赋》、《上邓太后疏》等作品较为出名。班昭出身于显贵的儒学世家,可谓名门之后。祖父曾任太守,父亲班彪和长兄班固都是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而

  • 百姓刘邦为何能够建立大一统的汉室大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刘邦能够在与项羽的争斗中取得胜利,从而建立起大一统的汉室大业,善于用人是很关键的一点。韩信就曾指出自己可以领很多的兵马,刘邦最多只能统领十万,但是刘邦却可以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将领。刘邦拥有一套现在很多管理者都值得学习的用人之道,能让有才之人发挥所长。第一,刘邦识人善用,唯才是用。他能够洞察部下的长处

  • 明成祖朱棣寻访张三丰 竟是为了长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

    成祖兴修武当暗访建文的目的不必细说,但据相关文献记载,成祖暗寻建文帝的同时,也在寻访张三丰。如《明史稿·胡淡神道碑铭》记有“丁亥(即明永乐五年,1407)上(即明成祖)察近侍中惟公(即胡濙)忠实可托,遂命公巡游天下,以访异人为名,实察人心向背”。这里的“异人”即张三丰,而所谓“察人心向背”就是访查老

  • 揭永历帝朱由榔逃亡缅甸始末 他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由榔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简介朱由榔(1623年—1662年),南明末代皇帝,在位16年。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明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安宗朱由崧堂弟。父桂王朱常瀛,是明神宗第七子,封湖南衡阳,天启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就藩,弘光元年十一月初四日病死于梧州。第三子安仁王朱由爱(左木右爱)承嗣。隆武称

  • 揭明武宗朱厚照身世之谜:他的生母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武宗,朱厚照

    明朝的武宗皇帝朱厚照,为明朝中兴之主明孝宗的独生子。明孝宗与张皇后一生恩爱,除张皇后外没有在纳一个嫔妃。就是关于他们的这个独生子的身世,还惹出了一个轰动朝野的大案子——郑旺妖言案。在案子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明武宗朱厚照离奇的身世谜案。网络配图皇子非张皇后所生而是婢女郑金莲所生?“皇上喜得龙子,大赦天下,

  • 司马光人格何以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以“

  • 韩非子遵承了老子怎么样的法家思想精髓?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非子,老子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网络配图韩非

  • 珍妃哪里得罪慈禧了?为何非要置她于死地?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珍妃

    珍妃的结局很悲惨,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慈禧放弃紫禁城待着皇室准备西逃,慈禧太后感觉珍妃是一个累赘,带着逃跑太麻烦了,又不能把她留给洋鬼子糟蹋,否则就是丢大清的脸,就让人把她扔到井里淹死了。慈禧在逃跑的时候,还带了个妃子叫谨妃,她可是一个大胖子啊,这个时候慈禧不感觉麻烦了。由此看来,她不带走珍妃有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