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从青楼里走出来的女将军:韩世忠妻子梁红玉

揭秘从青楼里走出来的女将军:韩世忠妻子梁红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72 更新时间:2024/1/24 22:22:10

当佳节遇上了战火,就像黑夜炸响了惊雷。公元1135年10月(南宋绍兴五年),中秋刚过,楚州(今淮安)城内已是一日数警,号角阵阵。淮东宣抚使韩世忠随即沙场点兵,与妻子梁红玉分头迎敌。那一刻,楚州人民犹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分明是一张明眸皓齿的笑脸,由近及远,渐行渐逝……

滚滚红尘,一笑沧桑似梦

梁红玉,正史上称她为梁氏,原本也是将门虎女,父兄皆是武官,自幼习练弓马,武艺娴熟。北宋末年,江南方腊起义,其父兄随军平叛,因失利而获罪被诛,梁红玉受连坐沦为京口(今镇江)营妓,从此风尘中多了一位奇女子。

关于梁红玉的籍贯,历来争议颇多,有说她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淮安北辰坊,也有说她可能是韩世忠的同乡,陕西军户出身,莫衷一是。

由于史料的缺乏,考证者亦无非着眼于各种推测,我的意见比较倾向于“淮安说”,理由如下:一,宋代军制,家属随军固然不假,然临时集结军队讲究兵贵神速,焉能携带家小?譬如建炎三年韩世忠南下秀州(今嘉兴),梁红玉母子就未随军。如果梁红玉是陕西人,父兄平方腊之役,她未随军的可能性极大,那么就不该编管于京口;二,北宋之京口的战略地位并不重要,屯军也不多,更非偏僻蛮荒之地,西北罪者家属流配京口的理由显然不够充分。三,按《宋史》的说法,前几次平方腊,都是“就近剿抚之”,也就是江淮赣鄂一带的厢军,童贯领导的西北军,是最后上来的,这才成就了韩世忠的殊功。其时,梁红玉早在镇江了。

无论如何,乐悲笑痛的镇江营妓生涯,于梁红玉是大不幸,也是大幸。若如《双烈记》所言可就不妙了----“占籍教坊,东京人也”,焉能躲得过靖康之难?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人生无常,如梦似幻,一笑沧桑,却也成就了一段奇缘。罪起方腊,缘起方腊,冥冥之中,莫非真是一场梦?

公元1120年,宋徽宗派童贯率西北精兵十余万南下镇压起义。1121年(宣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包围帮源洞。裨将韩世忠侦查到路径,率骁勇进入方腊所藏洞中,格杀数十人,逼方腊突围,为生擒之创造了条件。三天后,方腊和妻子、宰相方肥等人被忠州防御使辛兴宗所俘虏,押往汴京,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

佛家有言:缘在故缘尽。反过来也是一样:缘尽故缘在。身在风尘的梁红玉,似乎一直在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缘,她不信苍天的作弄,泪眼充满了忧伤,心中却不绝希望。就在那一年的秋天,西北军屯镇江休整,在喧嚣的庆功宴上,一个彪悍伟岸的男人闯入了她的心扉。

《鹤林玉露》载:“韩蕲王之夫人,京口娼也。尝五更入府,伺候贺朔。忽於庙柱下见一虎卧,鼻息齁齁然,惊骇亟走出,不敢言。已而人至者众,复往视之,乃一卒也。因蹴之起,问其姓名,为韩世忠。心异之,密告其母,谓此卒定非凡人。及邀至其家,具酒食,卜夜尽欢,深相结纳,资以金帛,约为夫妇。蕲王后立殊功,为中兴名将,遂封两国夫人。”

这个说法太过神奇,不可信,也不足信。至于流传甚广的赎身说,大致也不靠谱。宋代营妓归属地方州府管辖,何来“其母”(老鸨子)?何来赎身?电视剧《精忠岳飞》对此的铺陈倒颇符合史实----童贯意欲笼络韩世忠,见其两情相悦,乃促成了他们的婚姻。

洞房花烛夜,梁红玉流下了幸福的泪水,飘飘洒洒坠落地下,汇成涓涓爱的细流。梦境耶?现实耶?谁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红巾翠袖,延祚半壁山河

靖康之后,大宋朝的子民,一如秋风秋雨里的树叶,飘落于阴暗的时分。在金人铁蹄的蹂躏下,曾经的繁华与安逸生活,瞬间成了记忆,成了一种甜蜜的哀伤。1127年,康王赵构称帝,是为南宋,后三年,仓皇南顾东窜。斜阳草树,风声鹤唳;寻常巷陌,疑有追兵。那几年,宋祚无定,像发丝悬起的豆腐,稍一不慎,将摔得稀巴烂。

屋漏偏逢连夜雨。建炎三年,高宗的禁军护卫统制官苗傅勾结刘正彦,在杭州叛反,欲立太子为帝,并威逼孟太后垂帘。因韩世忠拥兵数万于嘉兴虎视眈眈,遂扣押梁红玉及其子韩彦直为人质。

当时的宰相朱胜非老成谋国,亦深知梁红玉为人,就假意劝说苗傅,说韩世忠太强大了,得罪谁也不能得罪他呀,你扣了人家妻子,难道不怕他来寻仇?为今之计,应当派梁红玉去抚慰韩世忠,才是上策呀。

苗傅哪里知道这是高宗君臣使的一出里应外合之计,还认为很有道理,就奏明被挟制的皇太后,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并亲自向梁红玉屈膝礼拜,备好鞍马,请她到嘉兴劝说韩世忠。梁红玉假意应允,带着儿子飞马出城,第二天就到了嘉兴,与韩世忠商讨对策。

不久,韩、梁约集了四方兵马,一举平定了苗、刘之乱,维护了南宋脆弱的政权,历史上称之为“余杭之难。”《杨国夫人传》赞曰:“若杨国者,女中丈夫也。靖康、建炎之际,天下安危之机也。天赐忠武,杨国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至此,南宋内乱既平,历史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韩世忠因救驾有功,高宗亲赐“忠勇”二字予韩并擢升为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称梁氏“智略之优无愧前史,给内中俸以示报正”,并册封为“护国夫人”。说明一下,历史上女子得享“内中俸”者,梁红玉是第一人,明末秦良玉为第二人,再无其他。恩遇之隆,可谓史无前例。

桴鼓亲操,巾帼不输须眉

建炎四年三月,那是一个雨季。所谓春雨贵如油,和平时期,百姓期盼春雨,以求好年景。然而,这一年,金兀术横扫江南,几乎未遇敌手,到处烧杀抢掠,百姓惨遭涂炭。滴滴答答的雨,敲打着的,不光是神鸦社鼓,也有梁红玉那颗欲碎的心,如这些雨滴,落下就粉碎如血之殷红。

金兀术这个抢劫犯终于打算满载而归了,他要过江。其时,韩世忠、梁红玉夫妇奉命镇守京口,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形下,韩、梁决定采取诱敌深入之计,充分利用地形之利,打一场长江阻击战,将金兵诱至金山下之黄天荡围而歼之。

斯役,韩世忠在江面上拦截金军,梁红玉则冒着箭雨亲自擂鼓指挥作战,将士用命,上下齐心,连续打退了金军的十几次进攻,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这是一个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也是步兵与水军协同作战所创造的为数不多的历史奇迹。

由于缺乏外援,韩、梁身边兵力不足,使得金兀术侥幸的做了漏网之鱼。经此一役,梁红玉名震天下,朝廷念其功,特加封她为“杨国夫人”。这里要交代一下,有说梁红玉在战后曾有上疏弹劾丈夫“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的义举,不符合史实,当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杜撰的情节。

天不假年,红颜殒命沙场

绍兴五年6月,即公元1135年,梁红玉跟随韩世忠移镇楚州,夫妇二人积极备战,率领军民于旧城之外再筑新城,为抗敌之需。史料云:“世忠披荆棘,立军府,与士同力役,其夫人梁氏亲织薄为屋”。

对于楚州百姓而言,梁红玉是他们的骄傲,而不是小小的插曲和一个匆匆过客。是啊,生于斯地,长于斯地,桑梓情,水土亲,怎能不在百姓的生命里留下一份记忆,成就一个童话?!

五个月后,也就是文章开头叙述的那一幕,当百姓目送梁红玉率军离去,那一刻,大家的思维或许是静止般永恒:他们习惯了梁红玉的离去,也习惯了在希望中等待她的归来,她原本属于传奇,属于童话,属于楚州历史镜片上的一抹深深的划痕。然而,这一次离去,一代巾帼却不幸血染疆场。

10月6日,梁红玉所部遭遇金军埋伏,她腹部受重伤,肠子都流出来了,仍以汗巾裹好继续作战, 后血透重甲,落马而死,终年33岁。《淮阴市志》云其和韩世忠镇守楚州十余年,恐缺乏依据。我以为还是应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韩世忠列传》等史书为准。后来,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历史绵延至今,那张明眸皓齿的美丽面容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由远而近,不缓不急,动人心魄,庇佑四方。

淮水无言,忠魂常在。借用英烈夫人祠里的对联来结尾吧:“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塬。”

标签: 梁红玉宋朝女将军韩世忠

更多文章

  • 皇帝也难当:谁是中国历史上女色误国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皇帝,夏桀

    传说时代结束后,半信史时代开始。半信史时代中,事实成份大大地增多,而且一部份已得到考古学家发掘成果的支持。但属于神话和传说的史迹,仍然不少。半信史时代起自公元前23世纪,终于公元前8世纪,约1500年,由夏商周三个王朝组成,因此也称“三代”时期。“三代”时期的第一个王朝为夏朝,起自公元前23世纪,终

  • 项燕是什么人?为什么他敢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燕,秦朝

    项燕(?-前223)楚国下相人(今江苏省宿迁宿城区),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是抗秦名将项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曾大败秦将李信。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大破楚军。次年,秦军攻到蕲(今安徽宿县东南)南,他兵败被杀。一说自杀。据史记记载,项氏世世代代为楚将,其家族被封于项国,是天下项姓的祖先。项氏以

  • 陈硕真怎么死的?首个称帝的女人为何受裸刑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硕真,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受裸刑的女人是毛皇后,是前秦皇帝苻登的妻子,出身将门,美貌出众、善于骑射,被俘后惨遭裸刑而死。第二个遭到裸刑的女人,是陈硕贞(陈硕真)。唐太宗李世民算得上不错的明君了,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唐。但他死后没多久,就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个起义者就是陈硕贞。陈硕

  • 改变溥仪一生的2个女人究竟是谁?溥仪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瑾妃,

    溥仪作为末代帝王,在位前后发生了很多大事情。倒不是他有什么大作为,而是他这个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当时我们许多人觉得,宣统太不安分了。”(《宣统皇帝秘闻》)在人们眼里,溥仪不仅不安分,还被加了一个“太”字,他实在是做了很多不安分的事情。就连溥仪自己也说:“他们觉得我越发不安分。”(《我的前半

  • 光绪皇帝亲政:了解外部世界 渴望做个有为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光绪

    载沣的兄长爱新觉罗·载湉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历史上被称为清德宗或者光绪皇帝,出生于北京太平湖畔的醇亲王府。同治皇帝去世后,载湉被立为皇帝,命运从此发生重大转折。他再也不是醇亲王府享受父母疼爱的小宝贝,不能叫父亲阿玛,也不能叫叫母亲额娘。也许是同治皇帝的放纵给两宫和王公大臣留下的阴影太深,光绪皇帝不得不

  • 苏轼轶事:苏轼写词吊古三国 却误把赤鼻当赤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苏轼,文人,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牌《念奴娇》的传说源于唐玄宗时

  • 从歌舞妓到王妃再到皇帝宠妃:对她是福是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杨珪媚,唐太宗

    古时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对于才色兼备的歌舞妓的追逐从未间断。有的歌舞妓充当了皇亲贵胄们的玩物,而有的一跃成为了正室。杨珪媚,一个好听的名字,她能歌善舞,容貌姣好,是当时长安城内红得发紫的歌舞妓。倾倒过无数公子哥,齐王李元吉从这些公子哥中胜出,杨珪媚成为了齐王妃。从歌舞妓到齐王妃,这是一次华丽的转身。可

  • 调戏嫂子霸占弟媳睡前朝皇后 唐太宗竟如此不堪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皇帝,李世民

    “将门无犬子”,李世民家族是最好的例子。从李渊的爷爷李虎到李渊的父亲李昞都是朝中重臣,位上柱国,世袭。李渊时因亲姨夫杨坚建隋成了外戚,最后官至太原,马邑等三郡,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事实上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二子李世民均堪称乱世之枭雄,三子李元吉勇猛无比(隋唐演义里说四子李元霸是第一好汉,实际上并无此人

  • 历史上俘虏2帝、杀3帝 、立11位皇后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聪

    历经八王之乱的西晋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刘渊乘乱在并州自立,称汉王,建立汉国。 刘渊去世后,太子刘和继位。在几位近臣的建议下,刘和决定消除诸王势力,尤其当时拥兵十万的刘聪。但因刘聪有备而战,刘和不敌,最终反被弟弟刘聪杀害。登基三个月后,刘聪就派兵进攻洛阳,第二年派大将军呼延晏领二万七千人进攻洛阳,前后十

  • 明朝哪个皇帝不足一个月就被后宫美色榨干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皇帝,朱常洛

    清代的褚人获在《坚瓠丙集》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某帝时,宫人多怀春疾。医者曰:‘须敕数十少年药之。’帝如言。后数日,宫人皆颜舒体胖,拜帝曰:‘赐药疾愈,谨谢恩!’诸少年俯伏于后,枯瘠蹒跚,无复人状。帝问是何物?对曰:‘药渣!’”故事虽然荒诞,寓意却极其深刻。无论多么精壮的男人,如果在美色面前毫无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