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起为何只能被逼自杀 而王翦却能得以善终

白起为何只能被逼自杀 而王翦却能得以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142 更新时间:2024/1/16 5:55:39

在秦王朝统一中国的进程中,军事上有两个人可以说居功至伟:一个是白起,另一个是王翦。然而,白起最后被逼自杀,王翦则得以安享晚年。这是为什么呢?

白起出身行伍,后因战功卓著,升任国尉。公元前264年,白起进攻韩国,攻占了9座城池,并占领南阳,隔断了上党同韩国的联系。上党太守冯亭不甘心,便向赵国提出,愿意将上党郡献给赵国,结果引发秦国与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有研究称,战国时期战死的士兵有200多万,而白起率领秦军就杀死了100多万。其中,长平之战就有降兵40万人遭到坑杀。

网络配图

王翦同样出身行伍,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被任命为大将。当时,六国中最为弱小的韩国已经被灭,王翦便向强大的赵国发动攻击。但是,赵国军队在李牧的指挥下进行了顽强抵抗。为此,王翦用反间计使赵国人杀了李牧。公元前228年,王翦攻克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国国王。赵国公子嘉带领残余力量跑到代,自立为代王。王翦挟得胜之师进攻燕国,攻占了都城蓟。燕王带领残余力量逃到辽东。

除了战功卓著之外,白起、王翦两人还有一个相同之处:在战争关键时期,都被坐了“冷板凳”。但是,两人对此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

先说白起。长平之战后,秦国乘胜包围邯郸。赵国派舌辩之士苏代携重金去游说秦相国范雎,范雎担心白起的功劳会超过自己,便向秦昭襄王进谗言。由此,白起与范雎之间产生了分歧。

不久,秦国又发兵进攻邯郸,结果被打败。秦昭襄王不得已去请白起,但白起认为这时已经错过了攻打时机,不同意出兵。秦昭襄王无奈,只得命他人为将。由于信陵君魏无忌和春申君黄歇等率数十万联军救援赵国,秦军在此役陷入被动。

网络配图

白起听到消息后,竟然幸灾乐祸地说:秦王不听我的劝告,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到这话后勃然大怒,强迫白起带兵出征。没想到,白起竟以重病在身为由予以推脱。范雎亲自上门去请,他依然不肯答应。结果,秦昭襄王下令免去白起的一切职务,并将他赶出咸阳,还赐剑逼迫白起自杀。

再看王翦。秦国在进攻楚国之前,秦王分别询问李信和王翦:该派多少军队?李信认为20万足够,但王翦认为需要60万。秦王觉得王翦太过胆怯,于是决定派李信带领20万人伐楚。王翦无奈,只得称病告老还乡。

战争开始阶段,秦国军队连战连捷,但城父一战,秦军大败。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后赶往王翦老家并道歉,要求他再度出山。但王翦认为自己病弱体衰、昏聩无用,要秦王另选良将。秦王说:“已矣,将军勿复言!”话说到此,王翦不敢再推辞,但依然坚持要60万军队。秦王一口答应,并亲自到灞上饯行。

网络配图

这时,王翦又向秦王提出条件:“请美田宅园池甚众。”秦王不解地问:“你还担忧贫困?”王翦回话: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不如趁此机会,“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王翦这样做令身边许多人不解,其实他是以子孙日后生活保障为借口,真正目的是为了让秦王对手握重兵的自己放心。

白起与王翦的不同结局,真是令人唏嘘。

标签: 白起

更多文章

  • 南齐孝武帝下旨:官员贪污必须与我分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武帝

    南齐时,都城广州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尤其红火。一些大商人,甚至包括南齐政府,常年派商船往来于现在的越南、印度、泰国、柬埔寨、叙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将丝绸、瓷器运出去,把香料、珍珠带回来,一进一出,利润高达二三十倍。不但商品贸易发达,奴隶贸易也繁盛,印尼酋长从马来半岛低价买进矮黑人,不法的中

  • 为何北宋名士欧阳修被后人誉为“千古伯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欧阳修

    欧阳修文章锦绣,为人却耿介切直,放达不羁,以至树敌无数,屡遭同僚诟病和围攻。对他才华非常欣赏的宋仁宗曾惋惜道:“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他的老师晏殊甚至对人说:“吾重修文章,不重他为人。”可见,欧阳修在做人上恐怕刻薄有加,宽容不足。但这样一个对同僚刻薄的人,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

  •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

    导读:刘备曾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希望他可以帮自己打天下。而刘备临终之时,又将孩子托付给诸葛亮,让他好生调教。刘备为何如此重视诸葛亮,并将政权交由他处理。难道刘备不怕诸葛亮造反自称为王吗?《三国志》作者陈寿评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和他的老祖宗汉高

  • 光绪皇帝选后经过:洞房夜痛哭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光绪皇帝选后经过

    光绪皇帝洞房夜痛哭为了谁?据皇族后人传说,光绪帝在洞房中扑在既是表姐又是皇后的隆裕怀里痛哭流涕。按说他对表姐并无反感,他反感的是让表姐做自己的终身伴侣。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慈禧太后为十七岁的光绪皇帝举行了“亲政大典”,宣布撤帘归政,然后以训政的形式操纵国家政权。此时,还有一件不能再拖的大事儿,那就

  • 狸猫换太子的传说故事 宋仁宗身世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仁宗身世之谜

    皇帝故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嘉祐八年宋仁宗仁宗像仁宗赵祯,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升王,立为太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太后死,始亲政。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早年生活在养母刘太后阴影之下,作为一个守

  • 三国第一谋士有争议 但第一蠢蛋谋士一定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郭图

    三国时代精彩纷呈,各种勾心斗角,谋略武功数不胜数,英雄猛将,谋臣智士,能叫上来名号的实在是太多了,想要评价出三国第一谋士貌似有点困难,但要说三国里第一蠢蛋谋士,那就一定是他没跑!这位谋士真是大名鼎鼎,虽然被称作谋士,但其实更适合叫做坑货,他不仅是把自己给坑了,还前后坑死过两位主公,这种奇葩在三国里也

  • 建文帝是历史上因"头不够圆"而被赶下台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建文帝

    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不到四年的时间,就被自己的亲叔叔朱棣赶下了台(史称“靖难之役”)。这段历史人人皆知,不再赘述。朱棣之所以发动靖难之役,与朱允炆仓促削藩有关。但是史书上还给出了另一个理由:朱允炆的头长得不够圆。网络配图话说朱元璋一生多子,多达24个之多。他建立明朝后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其他

  • 汉武帝再精明竟然也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了,虽然说在位期间穷兵黩武,但也的确是为大汉朝打下广阔疆土,在他手上,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等打得匈奴人到处找牙。不过,再精明,再能干,再有谋略,一旦碰到了他的软肋,也一样可能被糊弄到傻。网络配图皇帝身边从来都不缺弄臣,作为大汉王朝的实际掌权者,刘彻身边

  • 允祥得到兄长雍正皇帝倚重的王牌:忠诚和谦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允祥,雍正

    爱新觉罗·胤祥,康熙皇帝第十三子,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十月初一日,薨于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他曾是康熙心爱的皇子,但在康熙朝后期,他的地位却一落千丈。雍正皇帝即位后他被封为怡亲王,为避讳而改名为允祥,他也是唯一被雍正帝倚为心腹的兄弟。网络配图无论是描述康熙朝还是雍正朝,允祥从来都没

  • 辽太子耶律倍三追高美人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辽太子耶律倍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有两位非常宠爱的儿子,一个是长子耶律倍,另一个为次子耶律德光。接下来一起去了解一下耶律倍吧,为什么耶律倍既是长子,又是当时的辽太子,最后却没有真正的继承皇位。辽太子耶律倍从小就天资聪明,深得父亲的喜爱,早在公元916年就被立为辽太子。早年耶律倍为了帮父亲争夺皇位可以说是立下了悍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