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建文帝是历史上因"头不够圆"而被赶下台的皇帝?

建文帝是历史上因"头不够圆"而被赶下台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44 更新时间:2024/1/6 16:57:33

朱元璋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不到四年的时间,就被自己的亲叔叔朱棣赶下了台(史称“靖难之役”)。这段历史人人皆知,不再赘述。

朱棣之所以发动靖难之役,与朱允炆仓促削藩有关。但是史书上还给出了另一个理由:朱允炆的头长得不够圆。

网络配图

话说朱元璋一生多子,多达24个之多。他建立明朝后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其他诸子都封了王。可惜这朱标命不长,还没来得及继位就一病不起,不治而亡。朱元璋很伤心,于是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当时只有十来岁,但是却极其孝顺,整天哭泣,不吃不喝,形销骨立。朱元璋看了很是怜爱,就对他说:

“居丧尽哀,哭泣成礼,只是为人子的孝心,是小孝。如今我立你为皇太孙,就是指望你上承大统。你一身系宗庙社稷臣民,这是大孝。你如果不保重身体,只是顺着自己的意思哭泣损身,就是尽得小孝,失却大孝也。”

朱允炆闻言大惊,颜色俱变地哭拜于地道:“臣孙年少无知,要不是您老人家提点,哪里识得大体。今当节哀,以慰圣怀。”

朱元璋见了大喜,用手将他搀起来说道:“如此方好。”

一边说一边用手抚摩朱允炆的脑袋。这一摸就看出问题了。话说,朱元璋先是仔细看孙子的脑袋,见他头圆如日,实乃帝王之相,甚是欢喜;等摸到脑后时,发现微微扁了一片,便有些不快,叹息道:“好一个头颅,可惜是半边月儿。”

网络配图

自此之后,心里就时常不安。六年后,朱元璋病逝,根据遗诏,朱允炆即位,改年号“建文”。朱元璋生前怕自己的儿子们不服这个小皇帝,不准儿子们进京奔丧。结果,大明王朝还是祸起萧墙。

朱允炆继位后,感到皇叔们对自己的威胁,于是贸贸然在大臣的建议下削藩,结果四叔朱棣不买账,以“诛齐黄、清君侧”为名,用“恢复祖宗旧制”为旗号,挥师南下,发动了“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打了四年之久,朱棣获胜。朱棣攻入南京城时,皇宫里一片大火,朱棣派人在宫里到处搜寻朱允炆,这位皇帝却不见了踪影。建文帝的帝王生涯,四年即告结束。

此事还没有完。据说朱元璋早就想到朱允炆当不了多长时间皇帝,于是在临终前留给他一个铁匣子,让他危难之时打开救命。当朱棣攻进南京城后,朱允炆身边的一个姓黄的太监想起朱元璋留下的铁匣子。朱允炆赶忙找到铁匣,打开一看,匣内有三张和尚用的谍文,上面写着三位官员的名字,还藏着剃刀一把、白银10锭。三位大臣一看,既然朱元璋早就做了安排,于是一商量,带着建文帝从御沟——也就是下水道逃出了南京城,当了和尚。还有传言说,建文帝去了海外。民间更有传言说,建文帝逃出去后,饿死在一座寺庙里。总之,建文帝的下落成了千古之谜。

网络配图

把一个皇帝的命运归咎于脑袋不够圆,还真是荒唐。试想,假如朱元璋真的知道朱允炆当不了几年皇帝,就会被四子朱棣代替,何不直接让朱棣接任,反倒去不厌其烦地弄一个铁匣子?这是对孙子和儿子的双重不负责任。按说以当时朱棣的功劳和威望,让他当皇帝比朱允炆更能服众。

这个问题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朱元璋根本没想过朱允炆的皇帝命会如此短,这一切只不过是朱棣为上位所造的“天命”而已。

标签: 建文帝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再精明竟然也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了,虽然说在位期间穷兵黩武,但也的确是为大汉朝打下广阔疆土,在他手上,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等打得匈奴人到处找牙。不过,再精明,再能干,再有谋略,一旦碰到了他的软肋,也一样可能被糊弄到傻。网络配图皇帝身边从来都不缺弄臣,作为大汉王朝的实际掌权者,刘彻身边

  • 允祥得到兄长雍正皇帝倚重的王牌:忠诚和谦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允祥,雍正

    爱新觉罗·胤祥,康熙皇帝第十三子,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十月初一日,薨于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他曾是康熙心爱的皇子,但在康熙朝后期,他的地位却一落千丈。雍正皇帝即位后他被封为怡亲王,为避讳而改名为允祥,他也是唯一被雍正帝倚为心腹的兄弟。网络配图无论是描述康熙朝还是雍正朝,允祥从来都没

  • 辽太子耶律倍三追高美人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辽太子耶律倍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有两位非常宠爱的儿子,一个是长子耶律倍,另一个为次子耶律德光。接下来一起去了解一下耶律倍吧,为什么耶律倍既是长子,又是当时的辽太子,最后却没有真正的继承皇位。辽太子耶律倍从小就天资聪明,深得父亲的喜爱,早在公元916年就被立为辽太子。早年耶律倍为了帮父亲争夺皇位可以说是立下了悍马功劳

  • 揭秘猛将张飞并非莽撞人而是精通谋略懂兵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飞

    在《三国演义》中,从来不缺少勇将猛士,张飞张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个。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张飞不仅作战勇猛,而且还特别善于用兵。且不说别的,单是从“据水断桥、义释严颜、瓦口关智取张郃”等战斗经历看,就足以见得张飞绝不仅仅是一介武夫那么简单。网络配图那么,张飞的军事才能究竟从何而来的呢?我想,这不能纯粹地解

  • 历史上的年妃:实际上是雍正最宠爱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的年妃

    历史上的年妃又称为华妃,是雍正皇帝敦肃皇贵妃。在《甄嬛传》中,年妃与甄嬛争宠失败,而后在悲愤交加中死去。事实上,历史上的年妃有着显赫的家世,宠爱她的雍正帝,以及至高无上的后宫地位和殊荣。年妃的哥哥年羹尧是雍正初年朝廷的一员虎将。据推测,年妃的年龄和雍正帝的年龄很接近,所以年妃深得雍正皇帝的宠爱。历史

  • 司马迁的爱情故事:司马迁的爱妾随清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迁的爱情故事

    据民间传说和有关资料,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是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县北),而且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外孙女,但是在此文说的并不是他的正妻。自古男人多风流。司马迁进京后,司马谈告诉儿子“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于是命他南游江淮,考察古事轶闻。司马迁到了长江边,突闻江中一舟上传来凄凉的歌声:网络配图风萧萧兮雨

  • “绝世暴君”的寡妇情缘 秦始皇为她立贞洁牌坊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绝世暴君”的寡妇情缘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他一生未立皇后,在后世众多的史籍中,都曾记录下这位“千古一帝”与“绝世暴君

  • 石虎 最残忍的羯族人效仿的却是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石虎,曹操

    石虎,字季龙,羯族,和后赵创始人石勒一样,都是山西人,石勒的老爹,收养了石虎。古代,特别是战争年代,收养义子,一般都是看中了,小孩某方面的气质,有潜力,作为后备人才培养。比如石虎,再到后来,石虎的养子,冉闵(读 ran min)。年少时期的石虎,生活也不容易,石勒都只能,给汉人打工,后来还被当成奴隶

  • 秦朝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但为何孔子后裔却没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朝下令焚烧百家书籍,其中儒家书籍是重点,李斯上书曰:“有敢偶语诗、书弃市。”谁敢谈论“诗”和“书”这些儒家典籍的,就要将其暴尸街头。网络配图这对于儒家的代言人孔氏家族而言,是一大危机。反秦抵抗组织的成员,魏国人陈馀对孔子的后裔孔鲋说:“孔老,秦现在要灭掉先王所有的书籍,而您家的书籍

  • 陈庆之和他的七千白袍军:孝文帝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庆之,孝文帝

    三国演义成书是在元末明初,作为小说,典型的眼球经济,老百姓喜欢什么说什么,然后通过说书唱戏的形式流传下来,人气王赵子龙,最经典的一场战役就是长坂坡,单人匹马在曹操军营中,杀了个来回,不仅没死,还救出了阿斗。史书里,这段并没有这么精彩,不过,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类似的人物,白衣白袍,带着七千子弟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