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不愿当皇帝的“傻子”

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不愿当皇帝的“傻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52 更新时间:2024/1/7 0:42:24

导读:至高无上的皇帝无疑是人们最为羡慕的一个职位,于是,世人们为了皇(王)权不择手段,不惜生命,甚至株连九族至死不悔;一次次王座易位,王朝更替,多少颗人头落地,生灵涂炭。权力的魔杖具有如此大的诱惑力,直教人丧心病狂!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痴迷权力,笔者发现古今中外浩瀚史海中,照样出现过极少数对帝王的荣耀和无限的权力不屑一顾的“傻子”。

1、泰伯

孔子称他为“至德”,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列为“世家”第一.。泰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亶父。本来,泰伯兄弟在古公亶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况且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古公亶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仲雍便出逃至远荒之裔的东南荆蛮地区,断发纹身,遵行当地落后民族的习惯。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

2、目夷

目夷字子鱼,是春秋时人,殷微子的17世孙,宋襄公的庶兄,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相传目夷子与太子兹父是兄弟,目夷子为兄。当时兄弟二人“性仁爱”、“留贤德”在人们心目中威望齐名。目夷子认为“能以让国,仁孰大焉”,最大的仁莫过于让国。他被分封后,一直想把国家让给弟弟,但太子兹父坚决不受。一天,目夷子心生一计,他对弟弟太子兹父说:我们一起去寻找修筑城池的地方。二人催马来到一片三面环山、碧水环绕、背风向阳、田地修平的地方(即今木石镇安上村),目夷子问:“这是什么地方?”随从答曰:“此地为‘安’”。目夷子说:“这地方无侵无扰,可以安家”。看了一会,目夷子转身对弟弟说:“你帮我再仔细看看,我到前面一会就回来”。说罢上马扬鞭,转过一个山头就不见了。其后,太子兹父再也找不到哥哥目夷子,知道哥哥已将其国家让给自己,于是只好在此建城安家,并治理得国家富强、百姓富裕。

3、季札

季札是周朝吴国人,因受封于延陵一代,又称「延陵季子」。他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曾经被孔子赞美为「至德」之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继承人,但父亲太王,有意传位给幼子季历以及孙子昌。于是泰伯就主动把王位让了出来,自己则以采药为名,逃到荒芜的荆蛮之地,建立了吴国。数代后,寿梦继承了吴国王位。他的四个儿子当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给他。季札的兄长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季札的德行才干,最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哥哥。哥哥诸樊觉得自己的德能,远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国的重任托付给他,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他说:曹国之人想拥立贤能的子臧为国君,来取代无德的曹王,但被子臧所拒绝。为了坚守臣民应有的忠义,并打消国人拥立的念头,子臧离开曹国,奔走到了宋,使曹国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执政。子臧谦恭无争的美德,被人们赞美为能「守节」的盛德之人。前贤的殷鉴历历在心,国君的尊位,哪里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虽然我无德,但祈求追比贤圣,则是念念在心啊。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他们如同众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成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才彻底打消了吴人的这个念头。

4、燕王哙

燕王哙(?─前314年),燕国第三十八任国君,燕易王之子。前319年,燕王哙支持公孙衍合纵的建议,与齐、楚、赵、韩支持魏国改用公孙衍为相,逐张仪至秦。次年,与魏、赵、韩、楚合纵攻秦。不久,他任用子之为相国。子之办事果断,善于监督考核臣属。时朝中大臣皆贵族,子之所擢用的则是些小吏。燕王哙为支持子之改革,将三百石俸禄以上大官的玺全部收回,另由子之擢贤任用。他自奉俭仆,勤政抚民。委政于子之,支持变法改革。前316年,他慕舜禅让故事,遂以君位让于子之。前314年,子之行新政三年,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聚众作乱,围攻子之,数月,死者数万。不久,齐国派兵入燕干涉,齐宣王攻破燕国,燕王哙死于战乱,子之逃亡,被齐人抓住砍成肉酱(醢其身)。赵武灵王趁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姬职从韩国送回燕国,是为燕昭王。

5、唐睿宗李旦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684 年,武则天废中宗帝位,立其为帝,改元文明。不过由于是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690年,武则天自己登皇帝位,于是废除睿宗。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710年,中宗被毒杀。于是睿宗再次即位。与其子李隆基(后任皇帝唐玄宗)一起铲除了杀害唐中宗的势力。712年,让位于唐玄宗,自称太上皇,716年病逝,享年55岁。其并无特别的治国才能,晚年也受其子李隆基的左右。比较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之中曾三次让出皇位,分别将皇位让给他的母亲武则天、哥哥唐中宗李显、儿子唐玄宗李隆基,虽然让位未必是出于心甘情愿,但在极其险恶的封建政治环境中能如此不恋权势,明哲保身,实属不易!

历史上的这些明智的“傻子们”的选择无疑应让今天那些不择手段的名利客们感到汗颜!

标签: 史上皇帝

更多文章

  • 杜甫为何被连续饿了九天?诗圣杜甫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杜甫,诗圣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男,汉族,712年2月12日生,属相鼠,星座宝瓶座,河南巩县人,历任副处级的唐朝左拾遗,正处级的唐朝剑南节度府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仕途坎坷,生活困窘,但是却创作出诗歌1400多首,其中很多

  • 细数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十名接班人的人生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三国,接班人,结局

    诸葛亮十大接班人的人生结局:三国时不管文官还是武将,人才最多的就是蜀汉。刘备不仅拥有了关张赵,还有一个天才军事家诸葛亮,不得不让人眼红。而本文要分析的诸葛亮的这些接班人也是个个不凡。蒋琬第一位介绍的,是诸葛亮遗命中指定的治国继承人蒋琬。诸葛亮连年用兵,但蒋琬总能够足食足兵地供给诸葛亮的需要。难怪诸葛

  • 细数中国史上那些被犬子毁掉名节的“虎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名人,狄仁杰

    中国历史上被犬子毁掉名节的“虎父”也不少,这些老子们,都可以说是人中豪杰,声名显赫,耳熟能详。但可惜的是,他们的儿子却活生生地把他们的好名声给糟蹋、败坏了。被犬子毁掉名节的四大“虎父”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杰出宰相,可是,儿子狄景晖却生性残暴,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后来他仰仗父亲的威名做了魏州的官员,

  • 揭秘:大明朝太祖朱元璋与一名妓女的感情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妓女

    导读:在古代中国,妓女一直都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是不少文人墨客精神寄托,而中国的皇帝们和妓女的感情纠葛也是由来已久的,几乎每代都有。妓女起源于卖艺的女子,又称倡优。汉代皇后卫子夫、赵飞燕、魏武帝正妻丁氏、唐玄宗的赵丽妃,都是出自倡优。宋徽宗宠爱名妓赵元奴、李师师,南宋理宗眷恋名妓唐安安,都是闻名历史

  • 盘点古代沉湎于青楼的皇帝:宋徽宗迷恋李师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青楼,朱元璋,朱厚照,宋徽宗

    中国历朝历代,那些贵为九五之尊的帝王,都是坐拥三宫六院、有三千佳丽伴其左右的皇帝。然而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够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总是试图走出皇宫,到那些烟花柳巷妓院之中寻求更大的刺激,那么中国古代有哪些皇帝是沉湎于青楼的呢?青楼乃是烟花柳巷之地,更是被一些道学先生骂为伤风败俗之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场所

  • 苏联最伟大的军事家;红色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联,朱可夫,图哈切夫斯基

    1937年6月11日,苏联塔斯社发表了1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苏联元帅米·尼·图哈切夫斯基,因叛国罪被宣判死刑,立即执行。从此,这位世界知名的元帅、国内战争的英雄在苏联所有报刊、杂志上销声匿迹了。直至1956年在苏共20大上才为他平反昭雪,给予公允的评价。图哈切夫斯基1893年2月16日生于斯摩棱斯克省

  • 真实宋江:起义规模小两年被剿灭 与高俅未交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一部《水浒传》,不仅“捧红”了梁山泊,还让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家喻户晓。在施耐庵笔下,宋江原本只是一个小“公务员”,后成为“梁山好汉”首领,替天行道。宋朝当局剿灭不了,不得不采取招安措施平息叛乱。宋江,字公明,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江湖人称“及时雨”、“呼保义”。形象: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

  • 秦始皇很自恋 过于迷信武力使子孙后代丢了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武力,子孙后代,江山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皇权的更迭方式千奇百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按照合理合法的程序登上皇帝宝座,另一类则是采取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手段君临天下。前者一般被称作“顺取”,后者被称为“逆取”。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其不幸。套用托尔斯泰的话说,顺取天下

  • 左宗棠简介:出身卑微的汉人如何成就一代宰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左宗棠,新疆,林则徐

    现在电视里边很多选秀节目有个特征,就是往往光鲜亮丽的人不大容易脱颖而出,倒是一些“草根”容易逆袭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有这种心理,不太喜欢那些走得太顺的人,觉得他们身带光环,离我们很远。而那些草根,一看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再加上演得又好,和我们心理距离就会比较近,所以草根选手往往在比赛当中容

  • 周瑜:《三国志》里真君子还是《演义》里伪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瑜,小乔,诸葛亮

    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