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孝宗朱祐樘: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一个皇帝

明孝宗朱祐樘: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一个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16 更新时间:2024/1/8 1:23:16

如果把皇帝也作为一个普通人看待,那么我想,朱祐樘可能是历史上最好的一个皇帝了。首先作为一个男人,他是一个用情专一的男人,他的一生只取了一个老婆,那就是他的皇后张皇后。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另一个皇帝能做到。同时,他又是一个心地宽容,知恩图报的皇帝。

网络配图

他的亲生母亲被他老爹的宠妃万贵妃害死,他自己也差点被万贵妃所害,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没有追究万贵妃的家人(那时万贵妃已死),只是把他们罢官了事。再则作为一个皇帝,他实在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皇帝,在他在位期间,扭转了明朝从英宗以来的颓势,国运蒸蒸日上,四野清平,使明朝的国势重新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史称“弘治中兴”。可以说,这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缺点的一个皇帝,所以我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一个皇帝。

自公元1488年至1505年,年号为弘治。在位皇帝是孝宗,名朱祐樘,宪宗的第三个儿子。他18岁即位,36岁去世,在位18年。弘治一朝,既无权臣、宦官或后宫的专权,也很少弊政。所以,弘治朝在明代历史上被称为政治最贤明的时期,孝宗也被史书描绘成一位贤君。晚明学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认为孝宗是夏商周三代以后,与汉文帝、宋仁宗相比肩的贤主,评价很高。

网络配图

《明史》对孝宗的评价也很高,主要有八字,即“恭俭有制、勤政爱民”。他的勤政、宽容、尊礼儒臣、体恤民生,使他赢得儒家士大夫的一致好评,被视作明代历史上最符合儒家伦理的君主典范。他接受儒家士大夫们的劝谕,并尽可能遵照他们的要求去行事,因此,也有将他比作周成王,意思是能够听从周公(儒家士大夫以周公自比)的辅导。从个人修养来看,孝宗并不像他的父亲一样,一味迷恋于房中术,而是在诗、琴、画上的造诣颇深。在治国方面,孝宗任用大臣、修明制度、体恤民情,实际上创造了一个明代历史上的中兴盛世,而盛世的人文也很有可观之处。

孝宗的个人修养,首先得益于他较早地合法取得了皇太子的地位。他6岁就被父亲宪宗立为太子。9岁的时候,就出阁讲学了。皇太子出阁讲学,是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担任教育职责的官员一般都是学养深粹之人。例如,担任朱祐樘的讲读官中,就有彭华、刘健、程敏政等人。彭华是江西安福人,依附万安,品行不是很好,但毕竟是景泰五年的状元;刘健是河南洛阳人,与明初的理学大师薛瑄的弟子阎禹锡、白良辅一起学习,据说是“得河东薛瑄之传”的;程敏政是南直隶的徽州府休宁县人,10岁被人称作神童,荐入翰林院里读书。

据说,当时辅导东宫太子读书的人中,学问最渊博的就算程敏政了。单举这三个人,就可以知道宪宗对于皇太子教育的高度关注。皇太子一旦出阁讲学,之后除了大风雨雪天气以及酷热与严寒,每天都必须举行讲读。讲读的内容是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以及经、史。一般的形式是上午先读,下午再讲。讲读的地点,当时是在文华后殿。除了读书之外,皇帝还必须练字,由专门的侍书来辅导,春、夏、秋三季每天写100字,冬天每日写50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集天下之英才来对皇太子进行教育。所以,孝宗从9岁出阁讲学到18岁即位,整整接受了非常正规的9年教育。

网络配图

中国古代有“三不朽”的说法,指立德、立功、立言。孝宗既有诗集,真能合三不朽的美誉了。只因诗中还提到“周家八百延光祚”,指周朝800年的统治,所以使钱谦益还想到另外的比附。他想,孝宗不单可以比作汉文帝、宋仁宗,还是周成王———“孝宗皇帝,本朝之周成王、汉孝文也”!

除了在诗歌方面的兴趣,孝宗对于绘画、弹琴也很喜爱。清人姜绍书就提到孝宗爱好绘画与琴道的事情。在士大夫们看来,皇帝喜欢乐曲,恐怕将来会滑入贪图享受的深渊中。因此,一些专门负责纠察朝政的言官们就纷纷上疏,劝说孝宗不要耽于声乐,而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修养身心之上。孝宗总是表面上接受,私下里却对旁边的太监们说:“弹琴何损于事?劳此辈言之。”意思是说,弹琴与政务又有什么冲突呢,要你们多嘴。他本人对言官的劝谏虽不以为然,却也不以为忤,这正表现了他宽容的一面。

标签: 明孝宗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不能一统江山?争论千年如今终有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

    熟读三国的朋友,必然直到川蜀后期主要靠诸葛亮一人维持,他曾经六出祁山,多次北伐终于还是没能成功,对于这一点的记载,小说《三国演义》跟历史基本是符合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病逝于五丈原。鲁迅先生曾经说够,诸葛亮是“多智而近妖”的人物,这样如此厉害的人物,为什么都不能统一三国呢?在三国的故事中,我

  • 吴汉的妻子是自杀还是被吴汉亲自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汉

    东汉大将吴汉家境贫困,后来亡命渔阳,贩马为生,后来被任命为了安乐县令。那时候的刘秀正在巡视河北,吴汉从没有见过这个人,但知道昆阳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吴汉判断出刘秀是个百分百的英雄,值得效忠。吴汉骗了渔阳的骑兵,带着他们一起投奔了刘秀。吴汉被任命为偏将军,率兵攻打邯郸,胜利后被封为侯爵。后来吴汉被封为

  • 成吉思汗疑别族的美女与部将有关系便亲验贞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

    广袤无边、绿草茵茵的漠北大草原。蔑里吉人长期同铁木真(成吉思汗)作对,屡次交战。蔑里吉部落联盟下属之兀洼思篱儿乞惕部对这种战争已感到厌倦,其首领答亦儿兀孙不愿意继续把自己的命运同脱黑脱阿的命运连在一起,于是在塔儿河停止了逃逸。为了得到铁木真的谅解和好感从而同蒙古部和解,答亦儿兀孙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忽阑

  • 明朝张居正竟因纵欲过度而死后被撤销谥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居正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评价如此之高可见不是一般的人物,不仅是两位皇帝的老师,在嘉靖皇帝年幼的是很,还辅助朝政,可见朝廷的信任及地位。但是对与张居正的死亡,众说纷纭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要知道,明朝(1368-1644)长达276年,能人辈出,名臣、首辅多达160

  • 隋朝武将刘方为大隋朝立下了哪些汗马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武将刘方

    刘方简介上提到刘方是隋朝著名的武将,生于何年没有详细的记载,卒于公元605年。刘方是长安人,曾出征突厥,并大破沙钵略可汗的军队,还平定过交趾俚人的叛乱等,可谓是战功累累。根据《隋书·刘方列传》上的记载,刘方是一个血气方刚切非常有胆识的武将。北周时期被任命为承御上士,之后不久就因为战功卓越而被拜为上仪

  • 大唐秘史:唐太宗为强身健体竟对一物情有独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

    日前读《贞观政要》,读到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在御前会议上的一番训话,挺有意思,照录于下:神仙事本是虚妄,空有其名。秦始皇非分爱好,为方士所诈,乃遣童男童女数千人,随其入海求神仙。方士避秦苛虐,因留不归,始皇犹海侧踟蹰以待之,还至沙丘而死。汉武帝为求神仙,乃将女嫁道术之人,事既无验,便

  • 嘉靖帝二十年不上朝:却被后人称为“一代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嘉靖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开创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大一统时代,堪称彪炳千秋的一代帝王。但在明朝也有一位“汉武帝”,与刘彻不同,这位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深居宫中,但却革除朝廷弊政,进行一些列改革,使得国家恢复生机。这个皇帝到底是怎样的人呢?在明朝历史上,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皇帝有两位,这里所说的是第

  • 哪位官员竟然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清官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

    唐太宗曾经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难得,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循吏更难得!清康熙年间,就有这样一位“不取民一钱”的清官廉吏,不仅百姓歌颂之,皇帝也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他就是清代名臣张伯行(1651-1725)。廉洁自律: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清官之难,难在身正。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

  • 皇帝另一面:唐玄宗打马球率四人力克吐蕃十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玄宗

    马球冠军:唐朝君主唐朝,马球已经成为人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唐朝人玩马球一般分成两队,每队有10人左右。球门就安放在球场中间。就是把一块大木板竖着埋在泥地里,埋一半,留一半,木板当中挖一个直径不到半米的圆洞,马球穿过圆洞才能得分。网络配图唐玄宗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就是马球健将。《封氏闻见记》中记载,李

  • 清末名臣曾国藩一生多病却能高寿的养生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曾国藩

    一生多病的曾国藩,历尽惊涛骇浪,终于在同治十一年(1872)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享年62岁。这个寿数,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高,但在一百多年前,这已经超过了当时国人的平均寿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曾国藩的养生治心之道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的今天,他的养生治心之道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