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尚书张伯行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尚书张伯行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04 更新时间:2024/2/28 18:39:14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是贪官。当领导干部的一定要做一名“善吏”。“善吏”首先应该是廉吏和能吏。也就是说,一个官员只有具备了“廉”和“能”,才能称得上是一位“善吏”。

1993年9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朱镕基在一次会议上说:“我在上海工作时讲过,‘人不畏吾严而畏吾廉;人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周谷城先生听到后,说这段话很好。这段古代名言,我从小就会背诵,就是不知道是谁说的,你们大家有兴趣,就帮着查一查,查到出处后能把它完整地背熟就更好了。”

此后,朱镕基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这段古代名言。朱镕基所说的这段名言,出自我国明代著名的三十六字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相传为明代山东巡抚年恭定所撰并勒石立碑,这段名言便被后人奉为官箴。三十六字官箴最核心的两个字是廉和公,二者当中,廉为先。公生明,廉生威。没有廉,公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为官之道,应廉字当头。

在中国的清代,曾经出现过两个著名的廉吏:一个是礼部尚书张伯行,他为官清正,被康熙皇帝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张伯行任江苏巡抚的时候,为禁下属送礼,专门发布檄文:“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另一个就是兵部尚书于成龙,于成龙任两江总督3年之后病逝于南京署中,仅有的遗物是一个破箱和一个瓦缸,瓦缸中粗米数斛,破箱内只有一套官服、官靴。前来悼念的官员无不相哭失声,就连“平时心惮成龙者,俱感动流涕”。康熙皇帝称赞其为“天下廉吏第一”。古往今来,一条铁律:贪官身败名裂,廉吏名垂青史。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历史是一面光鉴的镜子,是做贪官还是做廉吏?道理不言自明。

能吏的反义词是庸官。庸官的危害在表面上看似乎不如贪官影响恶劣,但是,在官员队伍中,如果庸官居多,其危害之大、影响之深远比贪官有过之而无不及。庸官主要是指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愿意担当,遇事明哲保身、推诿扯皮的官员。庸官的为官哲学是“不干事;不出事;干事越多,越容易出事;因此宁愿不干事,方保不出事”。东汉学者班固曾经给这类官员画像曰——尸位素餐,比喻占据职位而不做工作的人,正如祭礼中的尸,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动作,白吃饭,不干活。其实,庸官的危害还不仅在于此,他们不善于谋事,却善于谋人。这些官员往往善于经营人际关系,自己不干事,也不愿意看到别人干事,拉帮结伙,攻击干事者,给干事者泼脏水、使绊子。此外,吹牛拍马往往也是庸官的长项。以至于导致一种社会现象:佼佼者常受抑,平平者常通达。如何做一名能吏呢?这就是敢作为、有作为、会作为,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一言以蔽之就是:敢于担当。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在解释“上善若水”的时候把善分解为七层含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其中的“正善治”即“政善治”,善治应当是治理的最高境界,但善治的前提是要拥有“善吏”,换言之,有“善吏”方能实现善治。

更多文章

  • 曾国藩父亲一生考17次秀才 坚持精神影响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科举,清朝

    对于曾国藩,大家都不陌生,他乃晚清的“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但对于曾国藩父亲曾麟书,大家了解就比较少,很多人关注曾国藩的育儿智慧,事实上,能够有曾国藩这样的儿子,父亲曾麟书的育儿智慧更值得大家研究。曾国藩和所有孩子一样,并非天资聪颖,其智力甚至可以说是

  • 李元昊:把儿媳立为新皇后 被儿子割下鼻子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元昊,李德明

    李元昊,北宋时期党项族人,西夏第一位君主。李元昊本是北魏鲜卑拓跋氏皇室之后,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功被赐李姓。李元昊在继西平王之位后,弃李姓,自称嵬名氏。 少年时期的李元昊就极有远见和谋略,并对父亲李德明的和宋做法极其不满。有一次李德明派遣使臣到北宋用马匹换取物品,结果换来的物品并不合李德明的喜欢

  • 东汉的治边第一功臣文武虞诩 力保河西美名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虞诩,东汉

    东汉功臣:力保河西走廊,功德千载,力挫邓大将军,直唱反调公元110年,羌族民变。并州,凉州被攻陷,被掳掠。而且势头越来越猛,不加以压制的话,恐怕会连锁反应,引起朝廷震荡。大将军邓骘下令,北方军情已经万分紧急,这会儿还要分散兵力去对付羌人的话,说不定两头不保。他在开公卿大会时,还特地说了个通俗的比方,

  • 蜀汉最后一位名将:挥师两千抵挡东吴三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蜀汉,名将,

    三国时代,人才济济,英雄辈出。曹操、刘备、孙权三国鼎立,战将如云,谋士如雨。然而直到三国末期,随着一个个老一辈“革命家”的去世,出现人才凋零的局面,蜀汉尤甚。曹魏和孙吴还不算严重,蜀汉自诸葛亮死后,朝堂一片衰败,已是落日黄昏。说起蜀汉的最后一位名将,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说是姜维,毕竟他是蜀汉王朝最后一位

  • 成吉思汗陵无碑无坟:敢为全军先是成功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中华民族先祖中一个特别的名字,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既贴近又遥远。当走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以下简称成陵)的时候,我对这个曾经威震世界的名字,心中充满着敬畏感。一代天骄快到成陵的时候,眼前的植被变得茂盛起来,有的地方高草已没过腰间,一阵风过,高草匍匐,露出远处3个蒙古包式的圆顶

  • 名将赵云:和诸葛亮配合的最为默契的蜀汉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诸葛亮,名将,

    刘备手下名将辈出,所谓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魏延等,皆勇敢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不过龙生九子其色各异,这些名将虽然都是万人敌,但因为自身条件不同,性格也不同,对于统帅的意图有时候把握起来也不尽相同。比如关羽孤傲张飞粗豪,马超冷酷,黄忠牛气十足,至于魏延因为不听诸葛亮调遣,诸葛亮一直耿耿于怀,名将中和诸

  • 集美:用春药迷诱皇帝而当上皇后的绝色美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北魏,历史,冯太后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初即位时,由冯太后临朝听政。拓跋宏秉性孝谨,政事无论大小,都先禀明太后。拓跋宏原是后宫李夫人所生,由冯太后抚养成人。冯太后坚守子贵母死之制,除赐死储君拓跋宏的亲母李氏以外,甚至诛戮了李氏全族。拓跋宏终生都不知自己为谁所生,但他自幼在冯太后身边长大,视祖母如生母一般。冯太后想让自己家族

  • 第一个投降满清的明朝将领李永芳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永芳,努尔哈赤,明朝,

    朝代更迭之际,总少不了叛国投敌的人。投降,这个词汇很让人不齿,但为形势所迫,为苟且偷生,很多人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走上了这条苍凉之路。李永芳,这个名字优美的明朝将领,就是第一个投降满清(当时称后金)的变节之人。李永芳,生年不详,明朝辽东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人,万历年间就成为抚顺的最高军事长官,手下六

  • 揭秘:三国中默默无闻赵云如何成为三国第一男神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赵云,五虎将

    网络时代的赵云,已不仅仅属于三国,属于某些英雄的传说,更多时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大众心态的体现。在一次网上“最喜欢的三国人物”投票活动中,赵云在十几位英雄中占37%,遥遥领先;在一些三国游戏论坛中,他的历史、文化、情感……一切都被炒得沸沸扬扬,众说纷纭。然而走出了网络与游戏文化的赵云,除了完美,似

  • 梁元帝的皇妃徐昭佩:最早与和尚通奸的后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梁元帝,徐昭佩

    梁元帝萧绎字世诚,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梁书》记载他博览群书,才思敏捷。著作等身,什么《注汉书》、《周易讲疏》、《老子讲疏》等等,绝对称的上那个时代的畅销书作家。可惜的是承圣三年九月西魏宇文泰派于谨、宇文护率军五万南攻江陵。江陵城被攻破后萧绎一把火烧了自己十四万卷的藏书,他的著作现今也仅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