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张伯行
张伯行
张伯行
名人大全时间:2023/12/21 20:03:19阅读:1267
张伯行(1651年—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清朝大臣,理学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称。其政绩在福建及江苏最为著名。学宗程、朱,及门受学者数千人。去世后,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谥清恪。光绪初年,从祀文庙。有一
张伯行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8 6:53:16阅读:3581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是贪官。当领导干部的一定要做一名“善吏”。“善吏”首先应该是廉吏和能吏。也就是说,一个官员只有具备了
唐代法规:消费者购物三天内可退货
战史风云时间:2024/2/2 13:05:39阅读:563
核心提示:《唐律疏议》记载,只要消费者在购买时立有合约,买回后3天内发现问题的,都可以找卖方退货;卖方不退的,可以向官府举报,由官府强令卖方退货,并抽卖方40鞭子。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5年10月21日第B04版,作者:李素灵、李玉林,原题:对付天价欺诈,古人有奇招 最近,青岛的天价虾、
张伯行作品 关于张伯行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16:42:35阅读:397
张伯行学习程朱理学,一生刚正清廉,政绩在福建及江苏最为著名,于公元1725年逝世,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清恪”,配享文庙。张伯行作品张伯行著作宏富,有《正谊堂集》十二卷、《道南源委》、《道统录》、《伊洛渊源续录》、《居济一得》、《小学集解》、《续近思录》、《学规类编》、《
清代名臣张伯行廉洁自律: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0 1:52:07阅读:2280
唐太宗曾经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难得,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循吏更难得!清康熙年间,就有这样一位“不取民一钱”的清官廉吏,不仅百姓歌颂之,皇帝也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他就是清代名臣张伯行(1651-1725)。廉洁自律: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清官之难,难在身正。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
尚书张伯行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历史人物时间:2024/2/28 18:39:14阅读:1904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是贪官。当领导干部的一定要做一名“善吏”。“善吏”首先应该是廉吏和能吏。也就是说,一个官员只有具备了
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时间:2024/4/3 2:30:09阅读:3897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是贪官。当领导干部的一定要做一名“善吏”。“善吏”首先应该是廉吏和能吏。也就是说,一个官员只有具备了
他是康熙年间第一清官 为官数十年一直都保持着清正廉洁的行为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9 7:19:04阅读:378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伯行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年间的时候,有一个非常亲民的官员,他的名字叫张伯行。他当了数十年的官,但是一直都保持着清正廉洁的行为。在康熙中后期的时候,皇帝非常顾惜自己的名节,对下属的官员也开始放纵起来,因此贪污行贿的风气就开始慢慢的兴起,官员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