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绰: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曾创制计账、户籍等法

苏绰: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曾创制计账、户籍等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57 更新时间:2024/1/17 20:56:31

苏绰(498年-546年),字令绰,京兆郡武功县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九世孙,与从兄苏亮并称为“二苏”。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绰年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早年担任行台郎中。后得仆射周惠达的举荐,被任为著作佐郎。此后愈发受到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信任,被拜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密,助其改革制度。曾创制计账、户籍等法,精简冗员,设置屯田、乡官,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累升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封美阳伯。 大统十二年(546年),苏绰因积劳成疾而病逝,年四十九。周明帝二年(558年),配享周太祖(宇文泰)庙庭。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追赠邳国公。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苏绰出身武功大族,为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的九世孙,其家族历代都担任二千石的官员。其父苏协,曾任武功郡守。苏绰少年时喜好学习,博览群书,特别擅长算术。

苏绰的堂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时,西魏丞相宇文泰在东都门外为他饯行。临别时,宇文泰问道:“你家子弟之中,谁可以任用?”苏让乘机推荐苏绰,宇文泰便召苏绰担任行台郎中。

崭露头角

苏绰在一年多任职期间,宇文泰并没有深入了解他,但各官署中有难决之事,都要向苏绰请教才能决定。官府之间的文书,也由苏绰定下格式。行台中的官员都称赞苏绰的才能。

后来,太祖与仆射周惠达议事,周惠达无法回答,请求暂时出外议论。周惠达召来苏绰,把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刻为他衡量裁定。周惠达之后入内禀报,他的回答得到宇文泰的称赞,宇文泰问道:“谁为你出的主意?”周惠达说是苏绰,并称赞他有王佐之才。宇文泰说:“我也听说他很久了。”随即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共济艰难

一次,宇文泰与公卿们前往长安的昆明池观看捕鱼,走到城西汉代仓库遗址,宇文泰回头问左右的人此地的故事,没有人能回答。有人说:“苏绰博识多知,请问问他。”宇文泰便召见苏绰。苏绰详细作答,宇文泰十分高兴,又进一步询问天地造化之由来,历代兴亡的遗迹。苏绰能言善辩,对答如流。宇文泰更加高兴,就与苏绰并马缓行到昆明池,竟然连捕鱼也没有看就返回。宇文泰又把苏绰留下来直到深夜,向他询问治国之道,宇文泰躺着听他说。苏绰陈述指明帝王之道,并进述申不害、韩非的精要。宇文泰于是起身,整衣端坐,不知不觉移坐而前。苏绰一直说到天明,宇文泰还未厌倦。次日,宇文泰对周惠达说:“苏绰真是个才能出众的人,我要委任他政事。”随即任命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预决定机密大事,从此对他的宠爱礼遇越来越优厚。苏绰创制文案程式,用红黑两色分别书写出入公文,又制定计账、户籍之法。

大统三年(537年),东魏丞相高欢兵分三路,进攻西魏,诸将都打算分兵抵抗,只有苏绰与宇文泰意见一致。于是合力抵御窦泰,在潼关将其活捉。

大统四年(538年),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衔,封爵美阳县子,食邑三百户。又加通直散骑常侍,晋封美阳伯,增邑二百户。

大统十年(544年),授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苏绰为改革制度所草拟的《六条诏书》(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最为后世称道。宇文泰立于座右,令百官习诵,规定不通计帐法及六条者,不得为官。后又草成《大诰》,痛斥六朝以来的浮华文风,作为范文,西魏作文皆仿其体。并奉命据《周礼》改定官制。

苏绰勤俭朴素,不经营产业,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由于天下尚未平定,常把国家大事当作自己份内的职责。广泛访求贤能英杰之士,共同弘扬治国之道。凡是他所推荐提拔的,后来都当了大官。宇文泰也对他推心置腹,委以重任,彼此之间没有猜忌。有时宇文泰外出巡游,便把预先签字的空白纸张交给苏绰,如果有急需处理的政事,苏绰可根据情况决断,宇文泰回来时,也只是打开看一下。苏绰曾说,治国之道,应当像慈父那样爱惜百姓,像严师那样教育百姓。

积劳而卒

苏绰每次与公卿讨论政事,总是从白天直到深夜,无论大事小事,他都十分清楚。因为思劳过度,苏绰患上了气疾,最终于大统十二年(546年)在任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宇文泰闻讯后,恸哭不止,“哀动左右”,极感哀痛、惋惜。

苏绰将要下葬时,宇文泰为尊重其品德,下令从简安葬。他归葬武功县时,宇文泰只用一辆白色布质的车子装载棺椁,宇文泰与公卿们都步行送到同州城门外。宇文泰亲自在灵车后以酒浇地,说道:“苏尚书平生行事,他的妻子、孩子、兄弟们有不知道的,我都知道。只有你懂得我的心,我了解你的心。正准备共同平定天下,不幸竟舍我而去,有什么办法!”说到此处,宇文泰放声痛哭,酒杯也从手里掉下去。至安葬当天,宇文泰又派使者以牛、羊、猪三牲祭奠,并亲自撰写悼文。

周明帝二年(558年)十二月,苏绰与贺拔胜等十三人配享周太祖(宇文泰)庙庭。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下诏追赠苏绰为邳国公,以其子苏威袭爵。

标签: 苏绰西魏

更多文章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都有哪些人与李世民有过联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唐太宗李世民能当上皇帝,并创下“贞观盛世”,离不开一众历史牛人的帮助,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李世民对这些功臣们也都很不错,除了殷开山没有熬到贞观年间,屈突通不幸于贞观元年病死外,

  • 在刘备早期,有哪些人才选择离开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三国时期的君主和诸侯中,刘备的人格魅力是相当高的,这从关羽、赵云、廖化这三员蜀汉大将曾经的经历大致能看出来。关羽不顾曹操赐予的高官厚禄,宁愿回到寄人篱下的刘备身边,赵云同样也是在刘备还落魄时,践行曾经

  • 九门提督要是关上城门就能造反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九门提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九门提督,权力巨大,关上城门就能造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九门提督“统领掌九门管钥,统帅八旗步军五营将弁,以周卫徼循,肃靖京邑”。就此来看,九门提督兼具警察和军队的职能,基本相当于现今的北京市公安局长

  • 刘邦最后战胜了项羽,刘邦到底有何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最后战胜了项羽,刘邦到底有何能力?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秦亡后,楚霸王项羽如日中天,成为全天下名义上新的主人,并大肆分封,但好景不长,在项羽分封诸侯不到一年后,汉王刘邦就举兵从汉中杀出,掀开了楚汉争霸的序幕,且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干掉了曾经不可一世的项羽,一统天下,建立了汉朝。刘邦在

  • 曹操的儿子那么多 曹操最后为何选择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曹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选继承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之所以选曹丕做继承人,主要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曹丕嫡长子的身份,二是因为曹丕本人其实非常优秀。历史上真实的曹丕,其实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奇才。他不光政治斗争水平很高,而且执政能力也很强。另外,他

  • 雍正为什么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对臣子之事了如指掌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清朝

    众所周知清朝皇帝雍正是个工作狂,并不是一个喜欢到处走动、喜欢跟人闲聊的人,那么他为什么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对臣子之事了如指掌的呢?这就要提到雍正的密折专奏制度了。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康熙朝六十一年的时间给康熙写密折的不过才一百多人,而雍正朝仅13年的时间,密折专奏的人数就达到了一千多人。可见对雍正来说

  • 裴寂是大唐宰相,最后却被流放,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裴寂,唐朝

    裴寂出身河东裴氏,唐朝开国功臣、宰相,追赠绛州刺史裴瑜之子。“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隋朝末年的时候,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唐高祖李渊在太原任职,工作尽心尽力。但他的二儿子李世民,却早有反意。后来,李世民和一个叫裴寂的官员,给李渊做了一个局,把李渊灌醉之

  • 李子通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子通,隋朝

    李子通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武德二年(619年),占据江都,建立吴国,年号明政,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李子通是隋末枭雄之一,也是少数被唐朝俘获而没有遭处死的枭雄,比窦建德与王世充幸运多了。但李子通不甘心屈服唐朝,想要东山再起,结果跟李密一样为唐朝所杀。那李子通一生是如何三起三落的呢一

  • 诸葛亮一共用过五次火攻 诸葛亮为何对火烧藤甲兵于心不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藤甲兵

    对诸葛亮和藤甲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诸葛亮一生,共使用了五次火攻!他之所以只对火烧藤甲兵一事于心不忍,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五次使用火攻正史中的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以前,基本只负责搞内政,不负责带兵打仗,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却是逆天的人物,不仅

  • 郭嘉为何叫鬼才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嘉,鬼才

    郭嘉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略家和军事家,他被誉为“鬼才”,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首先,我们来看看郭嘉的才华。郭嘉年轻时就显露出了非凡的才华,他精通兵法、谋略、文学等多种学问,被誉为“天才”。他在曹操的帐下担任谋士,为曹操出谋划策,帮助曹操在多次战役中获得胜利。他的著作《奇策》也是一部重要的兵书,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