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绪吃不起的“天价鸡蛋”:进价竟达30两一枚

光绪吃不起的“天价鸡蛋”:进价竟达30两一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82 更新时间:2024/1/27 5:56:24

《中国历史的教训》近日登上中纪委网站的推荐书目,作者习骅是“反腐第一线纪检干部”。此书特别之处主要是鉴古知今,以人物故事为主线、以廉政思想为内核,提供看问题想事情的新角度。近日记者联系到习骅,他表示,写这本书的一大动力来自风生水起的反腐现实,他感觉自己有很多话必须说出来,让更多的人听到。

皇帝都吃不起的天价鸡蛋

习骅是法学博士,现在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工作,他“讲古”习惯见微知著,不喜欢做高头讲章,选择的切口往往很小。比如选入此书有篇文章,标题是“皇帝的饮食费”,里面说到再普通不过的“鸡蛋的秘密”,读来让人既饶有兴味,又十分震撼:

网络配图

乾隆皇帝有一天早朝,无意中跟大臣闲聊,问起他们过早时都吃了些什么,其中一位大臣回答说自家家境不怎么富裕,只随便吃了几枚鸡蛋。乾隆听了却是一大惊,倒吸一口凉气:“天啦,一枚鸡蛋要10两银子,朕都不敢多吃,你还哭穷!”大臣们立刻明白过来,皇上身边那些搞采购的人,层层加码,报到皇帝那儿,市场上只要三四个铜板一枚的鸡蛋,在宫廷里贵到了10两银子一枚的地步。

习骅抓住“宫廷鸡蛋价格”这一线索进一步探究,发现到了光绪帝时,御厨里的鸡蛋进价达到了30两银子一枚。光绪喜欢吃鸡蛋,是个责任心很重、忧患意识很强的皇帝,有一次他同老师翁同龢闲聊,说到“鸡蛋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贵了。翁老师你能吃得起吗?”翁同龢是个贼精的世故老手,一听就明白皇上给人蒙了,宫里头有人吃黑吃到了皇上头上,但是他丝毫不露声色,谎称自己也要到过年时才吃得上鸡蛋。

整个有清一代,由宫廷鸡蛋价格引起的史书记载不绝如缕,道光咸丰皇帝为此曾大动干戈,专门调查背后的猫腻,慈禧太后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的说起来,纵是天子之尊也不能搞定小小的鸡蛋,让宫廷采购回归本来的价格水平。

这是为什么?光是讲故事,人们看了只会一笑而过,习骅却陷入了思考。他从平常的故事中咀嚼出言简意赅的道理。他指出,这里的原因也许很简单——皇朝内务府一直缺乏刚性的制约制度,更不要说现代财务制度。内务府由于长期在皇帝身边工作,是各级部门官员巴结的对象,监督不可能有效形成。

网络配图

“扎紧篱笆是最紧要的”

习骅讲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才能一般的庆亲王,是如何通过把麻将引进宫廷、把慈禧太后伺候得舒服暖心,从而得到提拔重用的;比如雍正皇帝整治吏治,既打击贪腐误国的官员,也整肃无所作为、邀名卖乖的“清官”(实际就是庸官、懒官)的。《中国历史的教训》全书由24篇文章组成,大部分指涉我国明清吏治和制度,也有些是探究苏联垮台内因的。

习骅告诉记者,在反腐倡廉的过程中,他不主张一味强调个人道德堕落而忽视制度防范的作用。他引用恩格斯的话指出,人是“半人半兽的东西”,“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还是少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动物,懂得趋利避害,每个人的行为选择“本无所谓好坏”,因此习骅认为,运用道德约束、思想教化来改良人性尽管有其根本意义和终极价值,但却不具备现实的、工具性的制约功能,不但效率低,而且不可靠,只有建立完善制度才是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最根本、也可能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网络配图

“就好比农夫,要防止鸡鸭进菜园子乱吃,扎紧篱笆是最紧要的。”习骅告诉记者。他在书中谈到赵宋(北宋、南宋)时期为什么能绵延300多年,认为关键在于他们发明了一些原创性的制约措施,比如文官集团对实权武将的有效制约,成功防止了五代十国以来频仍的地方割据和叛乱;赵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也基本做到了社会公平,“官二代”现象稀少发生,保证了人才质量,社会阶层流动活跃。

“好的制度并不一味试图改变人性,而是承认人性现实,顺应人性规律,通过科学设计诱导人们克服自身兽性,主动选择做好事、当好人,也只有做好事、当好人才符合他本人的最大化利益。”习骅说。

标签: 光绪

更多文章

  • 雍正曾对哪位“宇宙第一伟人”称:朕不知如何疼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

    曾经有个浙江钱塘的举人汪景祺,因为在仕途上混得不顺利,后来便投书给年羹尧,奉承他是“宇宙之第一伟人”。对于年羹尧的功劳(不仅仅是战功,关键还是对雍正初期稳固其皇位的贡献),雍正是看在眼里的。他曾极为肉麻的对年羹尧说: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金满楼,原题:功尽人亡

  • 他是蜀汉中流砥柱临终上书 刘禅也流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禅

    诸葛亮北伐时,身边是魏延、马岱、张翼、张嶷、王平、廖化等武将。其中张嶷可以说是智勇双全、有胆有谋。他平南蛮、定越嶲,开通了从越嶲郡到成都的大路。他最终带病战死,后主刘禅为之流泪。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二十来岁的时候,张嶷不畏刀枪,冒着生命危险,背着县令夫人,杀出一条血路,救了县令夫人,从此扬名。

  • 为何说没有根基的刘恒为何能成为汉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恒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当权,此时诸吕做大。那吕后因为刘邦曾经重视其他妃子,便变本加厉的迫害刘邦以前受宠的女人,尤其是戚夫人。大概是恨屋及乌,连同她们的孩子都不得好死。就这样,吕后当政八年后,朱虚侯刘章振臂一呼,大臣们便跟着闹革命,姓吕的彻底玩完。不过胜利果实却让而代王刘恒分享,不久众大臣迎接刘恒做皇帝

  • 盘点:大唐时期八大千古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名将

    大唐时期繁荣鼎盛一时,各项水平在历史上也是排的上号的。而在这个期间,也有一些千古名将流芳百世,他们的战绩个个都是让人十分得奖敬仰.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下大唐时期的八大名将:网络配图李晟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朝宰相、军事家。李晟原为边镇裨将,以战功累迁至右金吾大将军

  • 奇葩!唐太宗竟然把西洋女人关起来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太宗

    在开放化的现代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能够看到外国人的身影,有的甚至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行为处理比中国人还中国人。这现象我们常见了,并没有什么觉得不一样,也不会觉得很奇怪。网络配图可是,这如果是发生在千百年前的中国呢?当所有中国人都从来没有见过外国人,尤其是西方那些金发碧眼的美女的时候,这又会是怎么样

  • 大唐名相长孙无忌害人害己 却成就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孙无忌

    691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正式建国称帝。众所周知,长孙无忌与武则天是一对冤家对头,李世民死后,李治即位,长孙无忌既是国舅又是辅政大臣,执掌朝政。后来李治在册立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上,曾遭到长孙无忌的激烈反对。长孙无忌对武则天处处掣肘,他又怎么会成为武则天后来走上帝位的“第一功臣”呢

  • 他本骨鲠之臣 却无意中断送了曹魏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爽

    208年,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后,孙权围合肥,曹操无力派大军前去救援。蒋济只用了几封假书信就退了孙权大军,可谓谋略过人。陈寿说他“筹画所料,是其(荀攸)伦也”,意思是在出谋划策方面,他和荀攸是差不多的。网络配图222年,蒋济与曹仁征吴,蒋济别袭羡谿。曹仁打算攻打濡须洲中,蒋济说:“吴兵占据西岸,船在上游

  • 开国皇帝为何都喜欢杀功臣?真相大解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

    在古代中国开国大一统王朝中,要说杀功臣最厉害,最绝的绝对是朱元璋莫属了!其在世之日,几乎将开国功臣杀绝,几乎谁也没有放过!超过以往各朝代帝王,比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不知道要狠多少倍!那么朱元璋为何如此绝情,杀绝功臣呢?背后的真相是什么?网络配图“史上创业难度第一”如果要论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开国之君的创业

  • 徐达对朱元璋肝脑涂地 为何在中秋节违抗旨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徐达

    世人常戏言,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元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的中秋节,对后来大明朝开国功臣徐达而言,是不好过的,因为老婆要“飞”了。那年的徐达,是江南枭雄朱元璋麾下的得力干将。彼时的朱元璋,已雄踞南京,手握精兵数十万。北方的元王朝,已摇摇欲坠。这正是英雄建功立业之时,是年三十岁的徐

  • 名将韩擒虎:有勇有谋堪为将 为大隋屡建奇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擒虎

    韩擒虎(公元538年至公元592年),字子通,河南新安人。其父韩雄,北周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韩擒虎在隋朝平灭陈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配图 韩擒虎“少慷慨,以胆识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他好读书,对经史百家之学皆有涉猎。西魏丞相宇文泰对他很器重,让他进宫陪伴诸位皇子,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