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忽必烈之母:一生生过四位皇帝的女强人

忽必烈之母:一生生过四位皇帝的女强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541 更新时间:2024/2/8 16:12:32

导读: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有北朝娄太后,欧洲则有法国的凯萨琳太后。三人为众,那她们所生的儿子群可算是帝王众多。虽然这些帝王在吾辈小民看来,都是难以企及的人物,但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比起另一位母亲的帝王儿子们来说,他们就实在是芝麻绿豆的小角色了

网络配图

这位母亲的名字,叫唆鲁合贴尼

唆鲁禾贴尼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其中有三人终身称帝,还有一个儿子运气稍差,没能把皇帝这个工作干到底就被撤了职。她对她的四个儿子都有很高的期望,并献身于儿子们的前程。而她的四个儿子最终都成了蒙古帝国的君王。她的长子蒙哥从1251年起成为大汗,直到1259年战死疆场;忽必烈接替了其兄的汗位,从1260年开始统治蒙古帝国,一直到1294年;旭烈兀摧毁了从公元749年起就一直统治中东和波斯大部分地区的阿巴斯王朝,并在波斯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而她最小的儿子阿里不哥则将统治蒙古本土。

按照出生的先后顺序,这四个儿子的名字分别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蒙哥是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开创元朝,旭烈兀为伊利汗国(波斯)皇帝,阿里不哥则曾经与忽必烈争夺帝位并一度占上风,称蒙古帝国大汗(皇帝)近四年(公元1260-1264)。

而这四个儿子之所以能够登上人间巅峰,关键的原因在于他们不但有一个深得成吉思汗信任的父亲拖雷,更有一个睿智精干的母亲唆鲁合贴尼。

网络配图

唆鲁禾帖尼别吉是克烈部首领汪罕的侄女。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后,把唆鲁禾帖尼赐给了自己的儿子拖雷为妻。我们对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如何知之甚少,但可以推测他们很少生活在一起。因为拖雷总是要伴随他的父亲出征作战。拉施都丁说,“在皇子中没有人征服的国家和他征服的一样多。”这肯定是对那个时代一个蒙古人最高的赞赏了。拖雷是因13世纪初对金作战而出名的,而从 1219年到13世纪20年代初,他一直指挥着一支王牌军,参与他父亲领导的对中亚城市的进攻。在1227年成吉思汗死后,拖雷受命于他的哥哥窝阔台,参加军事征讨,主要负责征服金朝的战争。1231年或者1232年,在彻底摧毁金朝的两年前,拖雷死了。

做为后妃、做为母亲,唆鲁合贴尼无疑是幸运并且成功的,但是做为一个女人,唆鲁合贴尼却四十岁左右就成了寡妇。造成这两种情形的理由都只有一条:她是拖雷的妻子。

成吉思汗铁木真嫡妻孛儿贴一共为他生下了四个儿子。在这四个嫡出儿子中,拖雷是最幼子。按照蒙古习俗,幼子为"守产"之子,理应继承父亲的财产和牛羊。除此之外,拖雷本人更是同胞四兄弟中最有胆略才干的。因此,成吉思汗对拖雷的喜爱是不言而喻的。成吉思汗曾经让他担任监国,还曾经将拖雷称为自己的"那可尔"(同伴)。

网络配图

成吉思汗曾经想将帝位传给拖雷,但是在家族内部纷争之中,他最后决定将帝位传给嫡三子窝阔台。大约是为了补偿,更因为蒙古习俗使然,成吉思汗随后将绝大多数的财产分给了拖雷.有一个最直接的对比是这样的:拖雷所得军户为十万一千户,汗位继承人窝阔台仅得四千户。

欧洲传教士约翰.普兰诺.加宾尼曾在唆鲁禾帖尼的儿子成为蒙古大汗之前访问过蒙古,他发现“在鞑靼人中,这个女人是除了皇帝母亲之外最著名的女人……”。波斯历史学家拉施都丁写道,她是一位“世界上少有的极其聪明、能力非凡、出类拔萃的女人”。一位名叫巴.希伯尔思的希伯来医生赞扬她是“一位王后,她把自己的儿子教养得那么好,以至于所有王子都对她的管理能力感到惊奇……有一首诗这样歌颂她,‘假如我还能发现第二个如此杰出的女子,那么我一定会说女人远比男人强。’”在13世纪的评论者和历史学家中出现这样完全一致的看法是罕见的。如果没有这位杰出女性的政治参与和巧妙操作,拖雷的后代可能永远都不会取代窝阔台系而成为东亚蒙古皇室的正统。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揭秘:晚清死于砒霜中毒的皇族贵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族

    导读:一个皇帝是不应该随随便便死去的。他活着的时候,吃饭、出行,甚至做爱都不可能随随便便,何况死亡?砒霜,一种古老的毒物再度走上了历史舞台。悲催的光绪居然被小人所害,可惜!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分子式As2O3,是最具商业价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化学物料,无臭无味,外观为白色霜状粉末。这是某几种特定

  • 楚庄王莅政三年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使大臣着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庄王莅政三年

    “楚庄王莅证三年”这句话是出自《韩非子·喻老》中的一句话,原句是““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说的就是楚庄王执政前三年的情况。你们没有看错,楚庄王执政前三年确实就是这样的,在这三年里面,楚庄王没有颁布过一条法令,也没有搭理过政事,总之就是楚庄王整个人都处在一个放弃国家的状态。所以大臣们对这

  • 朱棣上位连诛十族:奉天靖难后的“奉天”大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

    1402年6月燕王朱棣率领“靖难”大军兵临南京城下,奉命守城的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等开门投降,南京陷落。就在“奉天靖难”大军进城时,皇宫冒出了滚滚浓烟。在一具烧得面目全非的“建文帝”尸体前,朱棣假惺惺的滴下了几滴鳄鱼泪,随即下达了全国第一号通缉令,目标就是建文帝手下的五十多个“奸党”为此朱棣任命心

  • 揭明朝帝王取名规则:朱元璋又名朱重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

    导读:朱元璋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明教里面还是学到了不少神秘谶纬之术,他根据五行相生的原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为子孙排了名字的辈份。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登基后,实行皇子封王制度,以固大明江山社稷。太祖26子中除长子朱标封为太子,第二十六子朱楠因年幼夭折未封外。网

  • 揭秘:秦始皇为何因韩非而不惜发动一场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

    春秋战国,风云四起,百家争鸣。逐渐雄起的秦国在除掉嫪毐、吕不韦势力之后,开始着手一统六国之事,他的首要目标是韩国,不仅是因为韩国此时最为弱小,更重要的是嬴政想得到一个人——韩非。网络配图韩非,战国时期韩国的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出身韩国贵族,养尊处优,自幼便饱读诗书,颇有才华。不过韩非有一个作为谋士最大

  • 历史上的糜夫人真的是为了救儿子阿斗而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糜夫人

    糜夫人时三国时期蜀国的大臣糜竺的妹妹,后来嫁给刘备,史称糜夫人。但是糜夫人在史书中的笔墨非常少,《三国志》也没有给糜夫人立国传,所以糜夫人的生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失传的,仅仅出现在本不属于她的记载中。糜夫人原本是糜竺的妹妹,是东海朐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连云港人。江苏连云港一带现在也是非常富裕的一个地

  • 最喜重用宦官 奇葩皇帝好色又奢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鋹

    在古代,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如果他是一位明君,那么国家昌盛,如果是刘鋹这样奇葩的皇帝,就只好默哀了。南汉王朝就是人们常说的南越国,位于现在的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南汉乾和十六年,公元958年,中宗刘晟驾崩后,其子刘鋹于即位,改元大宝,史称南汉后主。刘鋹不会治国,朝中政务皆委诸太监龚澄枢及

  • 在凌辱与逼迫面前毋宁高贵赴死的乡公曹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髦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也是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亦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位皇帝,他是于公元254-260年在位。曹髦在继承皇位前是高贵乡公,后来在司马师废除了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就被立为了新国君,在位后。他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的行为感到十分不满,于是与他身边的几位大臣商议后,对他们说“司马昭的

  • 不敢冒险的齐桓公靠什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齐桓公

    “春秋五霸”,真正名副其实的只有三位: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三人中间,楚庄王是“蛮夷”的头子,出身本来就有问题。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楚庄王统率“南夷”北进中原,问鼎之轻重,害得中国命系一线,危在旦夕,自然是大伙儿的“公敌”。所以,他际会风云,一鸣惊人,爬上霸主的宝座,对那些诸夏本位论

  • 慈禧盛大葬礼:千万欧式纸人军团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

    导读:一九零八年十一月,京城的人们议论纷纷。只知道皇帝和太后都死了,而且濒死时遵循了几千年前的礼仪,即在满朝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孤独地死去。没有人伸出手来安慰他们,因为没有一双手可以触摸一位濒死皇帝或太后的圣体。毕竟紫禁城的高墙是如此的坚固,而神秘外人永远无从知晓。下面就和小编去了解一下慈禧盛大葬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