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信奉儒教的魏襄王不喜欢打仗是仁慈还是无能?

信奉儒教的魏襄王不喜欢打仗是仁慈还是无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45 更新时间:2023/12/27 23:53:56

魏襄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君王,他一点都不喜欢打仗。每次好不容易被人劝说要打仗了,到最后一刻他总是收兵而归。有人说他无能,有人说他仁慈,但是我认为他如果生在太平盛世的话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尤其可以从魏襄王十七年发生的事情看出他的品行,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魏襄王十七年。

公元前302年,秦国与魏国聚在一起谈判,谈判的内容是秦国是否要把抢去的城池归还魏国。魏襄王和秦王约好在临晋进行谈判,两个人如约而至,魏襄王很有礼貌地秦王问好。秦王怎么看魏襄王都不像一个君王,一点王者之风都没有。早就听说魏襄王信奉儒教,今日秦王见到魏襄王后不得不佩服魏襄王能容的气度。秦王想,我把你城池都夺了过来,你不但不生气,反而求好。

魏襄王开口道:“你看我没有一次出兵攻打过你们,我刚继位那年,其它四个国家策动我攻打你们秦国。当时情况特殊,我不得不答应他们共战你秦国,可是到最后一刻我还是收兵没有攻打你秦国。倘若我那个时候联合其它四国真的攻打秦国的话,一定会生灵涂炭、百姓遭殃,秦国也肯定会因为那一战大伤元气。今天不说别的,就说那件事情,你秦王也应当把城池归还给我魏国啊,否则我无颜面对魏国的列祖列宗和千万百姓啊!”

秦王一听有理,这魏襄王确实没有攻打过我秦国,他魏襄王在世人眼里也算是无能了,我今天就当做回好人把这些城池换给你吧,再说我秦国暂时还不宜结那么多仇家,就把城池还给了魏襄王。

魏襄王之

随着秦国的不断强大,其它国家逐渐处于被动的状况。魏襄王仁慈不喜欢打仗,他的儿子继位后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魏襄王之子。

魏襄王死后,他的儿子魏昭王继位。魏昭王在位18年,是一个知贤识才的人,在用人方面并不糊涂,他拜孟尝君为相,一度攻伐齐十多个城池。他有个儿子魏无忌,人称是信陵君。在他那个时期,幕僚发展到了百家争鸣的境地,因此出了不少被后人歌颂的故事。

事实情况摆在眼前,各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到了魏昭王时期都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其中以秦国最为强大。魏昭王与秦国的多次对战都以失败告终:魏昭王继位的第一年,秦国的突然来袭让魏国措手不及,魏国失败。几次战役魏国都败给秦国,魏国气不过秦国嚣张,帮助韩国攻打秦国,熟料秦国太强大,击败了魏的二十多万大军,出现了史上闻名的伊阙之战。自从这次的大败之后,魏国开始了他的求和之路。不过秦国还是照旧攻打魏国,正在逐步实现他一统天下的宏愿。

到了魏襄王之子这一代,魏国已经逐步落到被秦国吞并的境地。魏昭王更多的是妥协和无奈,焦急如焚的他还在秦国夺地之时重用过一个只会耍些小伎俩名叫芒卯的人。魏国逐步进入衰退不是魏昭王无能,只能说是历史的步伐所趋。秦国还曾兵到大梁后退兵,这使得魏国没有在魏襄王之子继位时灭亡。

魏襄王墓

魏襄王墓的发掘让后人填补了历史五百年的空缺,同时也指出史记错误的地方。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魏襄王墓。

西晋太康元年有个叫“不准”的人发掘了魏襄王墓。当他拿着火把进墓的时候,火把燃尽之时,“不准”随手就拿起墓中的竹简当火把。“不准”把墓中的宝物洗劫一空后才被官府的人发现。当他们赶到的时候发现地上的竹简,经过细读上面描述的内容竟是我们一直没有研究清楚的一段历史。

所幸的是,晋武帝极其重视墓中的竹简,这才让我们没有把这么重要的史实记载弄丢。竹简后来被编成册,比史记还早几百年。竹简记载的历史内容到底纠正了史记的哪一处错误呢?商王朝只有270年左右,并不是史记记载的有770多年的历史。竹简的发现解决了后人不解商皇帝为何能活一百多岁的疑惑。

竹简的出土使得晋王朝对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使得晋王朝的史学快速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问。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回过头看魏襄王这个人了,他是魏国的第四任皇帝,在位时间十八年。魏襄王这个人不好打仗,每次打仗几乎都是不战而退。

魏襄王是个仁慈的人,孟子看到他后对他的评价是:怎么看都不像君王,怎么看他都不会感到害怕。魏襄王认为天下不是靠武力夺来的,要想统一天下就要学会仁慈。我们遗憾他生在乱世,倘若他是太平年间的君王的话,一定会造福万民。

标签: 魏襄王

更多文章

  • 六大战霸战第六位可比尉迟恭第二位胜吕布第一位无人超越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尉迟恭,吕布

    战霸,军中霸王也!自秦汉以来,史上出现的第一位霸王便是项羽,此后又有几位可与项羽相提并论,均勇猛无比,堪称军中之霸!网络配图第六位:杨玄感(?-613),弘农华阴人,隋末猛将。其父杨素被隋炀帝逼死,于是开始策划谋反。大业九年春,隋炀帝二征高句丽,命杨玄感在黎阳督粮。杨玄感趁机滞留粮草,率兵割据城池。

  • 光绪在慈禧去世的前一天驾崩?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光绪

    光绪皇帝是清朝第11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9位),四岁就登基。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突然驾崩,终年37岁。而就在第二天下午,他的冤家,也是他的亲姨妈——慈禧太后也死了。两位清朝重要人物相继去世,而且时间一前一后,如此巧合,果真是巧合吗?外界当然不会这么认为,慈禧大家都知道,是得病而终,但光绪

  • 傀儡公主一生嫁了三次死后还被人争来争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安定公主

    有一位公主命运悲惨,作为政治筹码一生嫁了三次。最要命的是,她死后所嫁的两家人还要争她遗骸,决定和谁合葬的问题,真是死后都不安宁啊!她就今天要讲的主角儿:安定公主。安定公主何许人也?她李氏,唐中宗李显第三女(庶出),嫡母韦皇后。她在武则天时代待遇还是比较好的,不像姐妹那样被仗杀。她初封为新宁郡主,后改

  • 喜欢小蛮腰的暴君,最后一夜为何视两美女如无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楚灵王

    楚灵王好细腰,这是路人皆知的历史故事。他喜欢跳舞,经常身披羽毛,挥动羽翅,在宫殿里盘旋飞扬,舞姿奇谲灵动,超渺飘逸,摇曳着风姿独特的楚国浪漫主义精神,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尘埃,把我们的幻觉照亮。楚灵王跳舞不是发泄和图乐呵,而是出于祭祀目的.网络配图楚灵王在位的时候,耗费了许多民脂民膏修建了一个宫殿,这

  • 大老粗皇帝朱元璋的一道白话圣旨,读后你笑了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的白话圣旨 读后忍俊不禁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濠州(今安徽凤阳)贫苦人家。根据《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为生。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最后落户濠州。朱元璋从小受苦,是个放牛娃,还出家当过和尚。没有上过学,是个大老粗。网络配图元朝

  • 古代帝王们的爱情:位高权重的他们有真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帝王们的爱情

    白居易的《长恨歌》缠绵悱恻,荡气回肠,把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演绎成了千古绝唱。他和陈鸿合写过《长恨歌传》。他本来是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发挥一贯的“讽喻”主张的,可写着写着,诗人以咏叹的、忧郁的、梦幻般的笔调,就把李杨写成了千古情种。白居易的心情是复杂的,既要鞭挞荒淫误国,又要歌颂生死不渝

  • 杨贵妃并不是独宠后宫她争宠的对象是梅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梅妃

    杨玉环杨贵妃,人尽皆知,四大美女之一。受尽唐玄宗的宠爱。而每个皇帝都有后宫佳丽三千,杨玉环并不是独宠后宫,她也有争宠对象。而最大的争宠对象就是梅妃。这位梅妃,就是江采苹。她的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小就聪慧灵秀,能诗能文,被誉为福建第一个女诗人

  • 刘备曾多次错失良才:在于他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三方互相争权的时候,刘备就曾多次错失良才。三国时期的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 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曾经一度寄居大军阀曹操、袁绍、

  • 揭秘武则天四位男宠:哪个男宠死于“马上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男宠

    武则天在唐高宗死后,便开始了“寂寞空庭”的生活,但是武则天作为万人之上的皇帝显然忍受不了这种寂寞,便开始“收养”男宠以满足自己的空庭寂寞。对于武则天的寂寞,女儿太平公主洞察无疑,为了排解母后的寂寞,太平公主将没有一点贵族血统只是普通贩药商人的冯小宝介绍给了武则天,冯小宝十分英俊潇洒,精力充沛,服侍的

  • 李自成失败原因:是源于起用下层失意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自成

    谈及明末农民战争,人们在赞扬李自成推翻明朝腐朽统治的同时,也感慨其溃败之迅速。细究起来,李自成败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说到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不妨先从他任用的谋士谈起李自成生于陕西米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崇祯三年(1630年),他带领村里一批饥民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