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国名将暴鸢实力如何?曾率军和秦国白起作战

韩国名将暴鸢实力如何?曾率军和秦国白起作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61 更新时间:2024/1/24 17:46:52

你们知道韩国名将暴鸢实力如何?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早在西周时期,周朝分封的诸侯国至少在100个以上,这些诸侯国遍布各地,很多甚至在史料中几乎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个大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间的激烈较量,自然诞生了众多知名的武将,比如秦国有白起、王翦、蒙骜等名将,赵国有李牧、廉颇、庞煖等名将,魏国有吴起庞涓等名将,齐国有田单匡章孙膑等名将,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本文所要说的韩国,因为整体实力相对弱小,所以没有较多的名将。在此基础上,就暴鸢来说,可以称之为韩国第一名将。换而言之,矮子里拔将军,虽然暴鸢的整体战绩比较一般。但是,在战国时期,暴鸢还是参加多场著名的战役,甚至还曾率军和秦国名将白起作战。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暴鸢这位名将。

首先,暴鸢,一作暴烝,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的韩国名将。

司马迁在《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中记载:八年,使将军芈戎攻楚,取新市。齐使章子,魏使公孙喜,韩使暴鸢共攻楚方城,取唐眛。

公元前301年,暴鸢与齐国将领匡章、魏国将领公孙喜共同攻打楚国的方城,击败楚军,俘虏楚国将领唐昧,这就是著名的垂沙之战。

根据史料的记载,垂沙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共同攻打楚国的一场战争。公元前301年前后,秦军攻取新城,其他三国联军进攻楚国的方城,四国联军会合后,双方夹泚水(在今河南西南唐河境,下游至襄樊入汉水)列阵,相持长达六个月。

在这场战役中,齐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对于齐国君主来说,对战事不耐烦,便派周最到阵地以苛刻的言辞催促匡章赶快渡河作战,匡章不甘受如此委屈,便对周最说:“对我来说,撤了我的职务、杀了我,甚至杀了我的全家,这是大王能够做到的;战机不成熟的时候要求出战,战机成熟的时候不要求出战,这是大王在我这里不能够做到的。”

不久之后,匡章命人寻找可以渡河的地方,由于楚军放箭射守,派出的人不能靠近河边。后来,一位樵夫告诉说:“要想知道河水深浅太容易了:凡是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都是河水浅的地方;凡是楚军防守兵力少的地方,都是河水深的地方。”匡章听后喜出望外,随即选派精兵乘夜从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渡河,向楚军发起突然袭击,在沘水旁的垂沙(今河南唐河境)大破楚军。

垂沙之战以后,齐国、韩国、魏国、秦国组成的联军乘胜攻占垂丘(今河南省泌阳县北)、宛(今河南省南阳县)、叶(今河南省叶县)以北的大片土地。其中,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为韩、魏两国夺取。唐眛死后,部将庄蹻率领军队叛变并百姓起义,这让楚国发生了内乱。因此,对于垂沙之战来说,直接让楚国失去了巅峰,也即从此走向了衰落。而楚国的衰落,无疑让韩国减轻了来自南边的压力。

换而言之,楚国强盛时期,自然向韩国所在的中原地区扩张,这也是韩国跟随齐国、魏国、秦国讨伐楚国的重要原因。在垂沙之战中,暴鸢率领韩国大军,夺取了楚国在南阳一带的城池,这自然增强了韩国的整体实力。所以,虽然在垂沙之战中,主角是齐国大军,尤其是匡章这位名将。但是,不管怎么样,韩国也获得了直接的好处,这里面,暴鸢这位名将可谓功不可没。

韩襄王十六年(公元前296年),韩襄王去世,其子韩釐王即位。韩釐王三年(公元前293年),韩釐王以暴鸢为主将,联合东周、魏国主动进攻秦国,双方对峙伊阙,这就是著名的伊阙之战。在这场战役中,韩国、魏国、东周三国组成的联军,兵力在24万人左右。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国白起率领的大军,则只有10多万人。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伊阙之战中,秦国处在兵力上的劣势。不过,魏国、韩国、东周之间,显然难以团结一致,这也是他们输给秦国的重要原因。

此战,暴鸢希望魏国将领公孙喜充当主力,公孙喜却认为韩军精锐,虽然人少,应该充当主力。从这一角度来看,伊阙之战中的韩魏联军,可谓貌合神离。白起抓住魏国和韩国都不愿意正面抗衡秦军的情况,先派少部分兵马攻击暴鸢,却率主力奇袭魏军。魏将公孙喜猝不及防,大败遭俘。在魏国大军被击败后,暴鸢自然是势单力薄,所以也被秦国大军击败。

伊阙之战,以秦国军队大胜而结束。战后,韩、魏两国精锐丧失殆尽,被迫献地求和。白起因战功卓著升任国尉。同年(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白起趁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惨败之机,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最后,韩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5年),秦国攻打魏国,韩釐王派暴鸢率军支援魏国,暴鸢军遭秦军击败,于是撤军逃到开封。由此,对于韩国名将暴鸢来说,不止一次败给了秦国。当然,这里面主要还是因为韩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弱小的诸侯国,根本无法和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相提并论。

在暴鸢被秦军击败后,魏国只好请和秦国。魏国一位长吏对魏王说进言:赵国、卫国遭到进攻因为拼死抵抗得以存国,宋国、中山国遭到进攻因为求和割地而灭亡,所以应当效仿赵、卫。秦国是贪得无厌的国家,刚刚击败暴鸢,得到八个县,大军却又要出动,所以不应当求和。魏国大夫须贾将这番话说给秦国相国魏冉听,认为秦国战胜暴鸢,割取八县,并非是兵力精良,也非计谋有多高超巧妙,而靠的主要是运气。现在秦国又打败芒卯,进而围攻大梁,以此看来是自己把幸运当作实力,聪明的人不会这样。秦国相国魏冉听后,就解除了对魏国的进攻。

这场战役后,在《史记》、《战国策》等史料中,就没有暴鸢的相关记载了。换而言之,暴鸢的结局和去世时间,自然都没有比较明确的记载。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显然是伊阙之战后,韩国走向了衰落,只能试图防守,这也让暴鸢等将领失去了存在感和价值,从而最终消失在了战国历史的大舞台。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暴鸢战国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不知道分封藩王的弊端吗 朱元璋为什么还坚持分封藩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藩王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封王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历史上分封诸侯王的弊端是这些诸侯王将来有一天可能会反你,西汉分封刘氏子孙,爆发了七国之乱,西晋分封司马氏诸侯王,导致了八王之乱。之后大多朝代都不再搞分封诸侯王这一套了,但是为什么到了明朝朱元璋却又力排众议,坚持分封藩王呢。难道他没

  • 南朝宋皇帝刘子业,他的童年有多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子业,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南朝宋皇帝刘子业,他的童年有多悲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子业,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第六位皇帝,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暴君。他强占已婚姑母新蔡公主刘英媚,并羞辱叔父,残害忠良,无恶不作。世人皆知他的荒唐事迹,可却无人谈起他在童年时受过的羞辱,没有人生来便是

  • 宋真宗赵恒封禅的目的是什么?联合朝臣演了一出好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真宗,宋朝

    对宋真宗赵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封禅,是指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一般有帝王亲自去泰山举行所以封禅,历来也是有能力对社会有贡献的君主,比如秦始皇一统天下,汉武帝的太平盛世,他们都封过禅封禅的君王,也大多集中在汉、唐两个朝代,

  • 历史上真实的继皇后辉发那拉氏,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继皇后,清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继皇后辉发那拉氏的故事。其实说到乾隆说到乾隆的妃子,大家都多多少少是有了解的,特别是对他的继皇后辉发那拉氏。但是对于他而言,后宫的女子,除了富察皇后,几乎就没有人能够带给他这么深的感受了。就说是

  • 西夏名将嵬名令公实力如何?他是如何被蒙古骑兵活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嵬名令公,西夏

    西夏名将嵬名令公实力如何,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但凡将帅之才的人,都有很多优点,他们不仅要有智慧,还要有强大的自制力。尤其是在战场上,自制力比智慧更为重要。这在历史上有惨痛教训。1209年5月,成吉思汗率领6万蒙古骑兵,长驱直入,进入西夏境内,一路攻城略地,很快就

  • 同出瓦岗的李世勣与单雄信,他们的解决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单雄信,隋朝

    李世勣与单雄信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李世勣,原名徐世,因功被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治即位后,为了避唐太宗的名讳,改为李勣。李世勣与李靖并称初唐最杰出名将,他戎马一生,历经唐王朝三帝:唐高祖时期,跟随秦王李世民平定中原;唐太宗时期,大破东突厥、两击薛延陀,平定漠

  • 他代替范雎为秦国宰相,蔡泽在历史上怎么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蔡泽,战国

    纵观战国时期的秦国,名臣辈出,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和李斯无疑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相比于前面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本文的主人公却经常被后人忽视。但若论对于秦国的功绩,此人同样不可小觑。此人曾接替范雎担任秦国宰相,并辅助秦昭襄王灭掉东周。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赵德昭真是死于宋太宗毒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德昭,宋朝

    说到赵德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电视剧《大宋宫词》开篇:北宋初年,风雨飘摇,灾患频发。宋太宗与四弟赵廷美被强震压在大庆殿下脱身无望时,良心发现承认自己谋杀了二哥宋太祖,且赌咒发誓如能劫后余生,一定立宋太祖次子赵德昭为太子,“以慰先帝在天之灵”……宋太宗脱险后,借宋太祖十年祭典之机,令赵德昭入京尽孝。赵

  •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徒弟 姜维北伐为什么都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姜维,北伐

    很多人都不了解姜维北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众所周知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可谓是群雄争斗,最终被迫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我们都知道曹操是因为要挟天子才能上位,而孙权却是依靠父兄的势力而上位,只有刘备是依靠自己的血统跟民心,还有他的蜀汉人才能上位,不过说到蜀汉那可少不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可以

  • 唐高宗李治一定要废掉王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治,唐朝

    永徽六年(655年),唐朝政坛上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著名的唐高宗“废王立武”。诞生了北周、隋、唐三个朝代的关陇贵族因“废王立武”而分崩离析,统治中国数百年的士族门阀至此彻底退出政治舞台。根据传统史书的描述,李治废掉王皇后是受到了武则天的欺骗和蛊惑,是个软弱平庸的“昏童”被“蛇蝎美人”诱惑而犯下大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