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还原真实的曹操:文武双全极其能干 23岁当县长

还原真实的曹操:文武双全极其能干 23岁当县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84 更新时间:2024/1/24 2:30:36

曹操做官很早,刚成年就被地方官员举荐为“孝廉”,做了“洛阳北部尉”。在洛阳干了三年,任期一满,升官挪窝,调到河南清丰县当县长(顿丘令)。时年二十三岁。

我们知道,汉代的公务员选拔程序分两大类:一类是“策试”,和今天的考试相类似。一类叫“察举”,由地方官员向上级政府举荐,再由地方官员安排去做官。

曹操做公务员,没有经过考试,是被安徽老家的官员作为孝廉推荐做官的。所谓孝廉,就是道德品质特别好的人。地方官员还可以举荐另一种人才叫“秀才”,为避刘秀的讳,通常叫做“茂才”。举荐茂才避举荐孝廉难度大,担负的责任也大。因为道德品质不好衡量,无法量化,工作能力却不是那么容易冒充的,举荐不当要受到严厉处分。所以,地方官员热衷于举荐孝廉。

在那个年代,察举是有指标限制的。一个60万人以上的郡国每年只能推荐三名孝廉,不到60万人但超过40万人的郡国每年只能推荐两名孝廉,不到40万人但超过20万人的郡国每年只能推荐一名孝廉,低于20万人但超过10万人的郡国每两年才能推荐一名孝廉,低于10万人的郡国每三年才能推荐1名孝廉。

当时,60人的郡国并没有几个,曹操的籍贯所在地沛郡,总共人口25万人,地方官一年只能推荐一个孝廉。25万比1,一个普通百姓想做孝廉,堪比登天。

曹操20岁就被举荐了,做的是“洛阳北部尉”。这个官职负责河南孟津一带的社会治安工作,兼管地方防卫和征兵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兼武装部长。三年后,担任清丰县长。

问题是:东汉后期屡有严令,从年龄上说,孝廉不能低于40岁,曹操被推荐时年龄仅20岁,显然这其中存在着极大的猫腻。曹操曾说“年纪尚小,顾视同列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意思自己做官非常早,上班之后发现跟自己同一品级的官员很多已经五十多岁了,就那还算年轻干部呢。

那么,曹操违规做官原因何在呢?原来,曹操的爷爷是个太监,名叫曹腾,他侍候过四任皇帝,其中的汉恒帝还是他拥立的。汉恒帝让他做“大长秋”,负责掌管宫中大小事物,外戚谒见皇帝,大臣递送奏章,都得经过大长秋。论级别,皇帝是老大,三公是老二,大长秋是老三,但实际职权却在三公之上。曹腾的权力,很像唐朝的高力士,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

朝中有人好做官。曹腾的养子曺嵩从政(22岁被举孝廉,做“荥阳令”,即现在的河南荥阳市长)后,做过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最后官至太尉。曹操20岁出头、22岁当县长,自然是顺风顺水,春风得意。

话虽这么说,曹操还是极其有本事的,从政后功勋卓著。26岁那年,曹操做了“议郎”。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曹操被封为高级军官“都校尉”,跟随部队去打黄巾军,立功升做“济南相”,相当于现在济南市市长。后来董卓作乱,曹操拿出家产招兵买马,联军讨伐董卓,先后灭袁术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38岁成为省长(兖州牧),42岁成为大将军兼司隶校尉兼录尚书事(事实上的丞相),54岁做了名正言顺的丞相。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曹操: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国的中心地区。改革东汉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度。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社会相对出现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解密:魏武帝曹操为何会大规模迁移汉中的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汉中,张鲁,

    三国时,汉中大量人口曾被曹操强行迁徙到关中、洛阳一带,《三国志·武帝纪》和《三国志·张鲁传》曾记载了这段历史。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初,魏公曹操,亲率10万大军进攻盘踞汉中的张鲁。三月到陈仓。五月,武都河池的氐王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曹军经过激战,攻克了河池,打通了南下的道路。七月,

  • 唐朝名将庞孝泰:远征高句丽与13个儿子全部战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代,名将,杨家将,

    在小说《杨家将演义》中,杨业率军抗辽,金沙滩一役,他遭奸人陷害,与多个儿子一起战死沙场。不过后经考证,这些情节是作者虚构的。历史上,庞家一位民族英雄的真实经历,比小说中描述的更惨烈:唐朝前期,客家英杰庞孝泰率军远征高丽,在第一次平壤战争中,他与13个儿子相继战死沙场。客家英杰客家人庞孝泰1000

  • 解密:唐代名将郭子仪历经三朝不倒秘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郭子仪,唐代,名将,

    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叫李享,他后来继承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唐肃宗。他的名字叫“享”,其实一点也不懂得享受。野史中载,正因为他的节俭,才让他顺利地步入权力巅峰。李享做太子的时候,经常陪唐玄宗吃饭。有一次,御膳房准备了一些熟肉,里面有熟羊腿,玄宗让李享把羊腿割开来。李享就用手把羊腿分开了,手上沾满了油。李享

  • 闯王李自成兵败陕西潼关 之后一路溃败命丧九宫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献忠,吴三桂,李自成

    公元1637年(崇祯十年)十二月,李自成在陕西潼关南原被孙传庭、洪承畴等率的三万明军夹击。李自成被打得落花流水,趁着明军麻痹才冲出包围圈,几十万大军只剩下了包括他在内的十八人,躲进陕西与山西交界的商洛山中。与此同时,一直在湖光地区与明朝周旋的张献忠,也在伤亡惨重下选择投降,其数千残兵被安置在了谷城。

  • 秦皇汉武六大开国君主谁能称得上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君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中华上下五千年,自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横扫六国,统一中国,开创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起,真正开创百年基业的皇帝,也就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不过江山却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故此算在此列),宋太

  • 解密:《芈月传》里的张仪在历史上到底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芈月传,张仪,纵横家,

    《芈月传》的热播在网上掀起了一股“考据热”,大家发现,在女主角芈月身边的一众“配角”,其实都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在这里,小编就带你“扒一扒”这些剧中人物在历史上的真实一面。今天,就让我们从芈月的“蓝颜知己”,“一口倾国”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说起。学前班:什么是“合纵连横”?看

  • 解密:明宣宗朱瞻基铁腕扫黄最终失败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瞻基,皇帝,明朝,

    中国皇帝和妓女的纠葛是由来已久的,几乎每代都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公开鼓励嫖娼;可事情巧就巧在这点上,他的曾孙朱瞻基,成为中国史上最早扫黄的皇帝——禁止官员携妓宿娼。然而,朱瞻基此次大规模的扫黄为何又以失败而告终呢?对于皇帝来说,恨不能将天下所有的美人都纳入后宫,供他享用,但全部纳入后宫既不符合体制

  • 爱国大臣李鸿章的功与过有哪些?李鸿章杀降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鸿章

    李鸿章的功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清政府中的重要大臣,也是晚清名人,在清朝中兴的过程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因为他在晚年周旋于政府和洋人之间,代表政府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于是人们对于它的批判之声极多。但是到了现代,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应该客观,一个人的功过荣辱都应该正确的评价。李鸿章是有过,但是他的功也应

  • 解密诸葛亮为何重视马谡:因其与马良的良好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谡,诸葛亮,马良,

    刘备永安宫托孤时候,曾经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①!”马谡何人?以致令刘备如此眷顾,直至临死前,依然还念念不忘。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马良之弟。马良兄弟五人,都因才能而出名,尤以马良最为出色。刘备占据荆州时,马谡随兄长马良投奔到刘备麾下,马良官至侍中,是刘备的重要幕僚。马氏

  • 病亡之际刘备仙人指路 既为诸葛亮 也为除后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刘禅,诸葛亮

    核心提示:刘备病亡之际,指着刘禅对诸葛亮说: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要是还能培养,你就培养一下;要是不能培养,你就自己当西川之主吧。言之深意之切,催人泪下。众说纷纭有人说刘备的托孤是仁义之举,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但也有人认为刘备太狡诈,所谓的托孤是刘备的狡诈虚伪之词,实际上刘备对诸葛亮怀有很大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