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明宣宗朱瞻基铁腕扫黄最终失败的原因

解密:明宣宗朱瞻基铁腕扫黄最终失败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92 更新时间:2024/1/15 13:26:27

中国皇帝和妓女的纠葛是由来已久的,几乎每代都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公开鼓励嫖娼;可事情巧就巧在这点上,他的曾孙朱瞻基,成为中国史上最早扫黄的皇帝——禁止官员携妓宿娼。然而,朱瞻基此次大规模的扫黄为何又以失败而告终呢?

对于皇帝来说,恨不能将天下所有的美人都纳入后宫,供他享用,但全部纳入后宫既不符合体制,也不现实。因此,相当多的皇帝就想到了嫖妓。妓女起源于卖艺的女子,又称倡优。汉代皇后卫子夫赵飞燕、魏武帝正妻丁氏、唐玄宗的赵丽妃,都是出自倡优。宋徽宗宠爱名妓赵元奴、李师师,南宋理宗眷恋名妓唐安安,都是闻名历史的。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当年一贫如洗,但朱元璋发迹以后,在繁忙的征战之余,还忘不了寒夜宿妓。他当上皇帝后,虽然后宫美人无数,可以供他随意取乐,但他还是改不了从前的偷情嫖妓之好,偶尔也用羊车夜半出深宫与妓女交欢。朱元璋建都金陵后,在秦淮河畔设置了“国营妓院”,称大院,后称旧院。他亲自为大院题写对联,鼓励到此嫖娼,他的对联是:“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皇帝公开鼓励嫖妓,从而滋长了浮华世风。当时的文人名士,富商大贾,普遍以狎妓宿娼为风流韵事,这成为当时一种社会风气。当时的嫖客大概分为以下几种:文雅的士大夫、普通的狎客、单纯的嫖客。娼妓也分几种:宫妓、营妓、家妓、暗娼;艺妓则分为歌妓、乐妓、酒妓。暗娼(私娼),纯以色相诱人,过的全是皮肉生涯,没有文学、绘画、音乐的修养,更遑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之类的技艺。

应该说,朱元璋建妓院劝嫖的本意,是希望那些“商贾之士”的大款们到妓院去“消费”,以增加国家税收。可是让朱皇帝万没想到的是,商人精明得很,并不领他的情。反倒是见了蛋逢就叮、如同苍蝇一样的在朝文武官员趋之若鹜,每天下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青楼去逍遥,据说一时间形成了百官争嫖的“壮观”景象。如此一来,政府不但捞不到半点税收,官员中有些人“公款消费”还掏了国库。更为严重的是,官员们每天“上班”必谈嫖论经,哪还有心思放在政事上?后来,还出现了研究、评价妓女的《嫖经》,成为当时的狎妓指南。到了明朝中叶娼妓越来越盛,妓女满布天下,大都会有数以千计之多,就是穷乡僻壤,也不乏其人。可见,青楼文化已成朱明王朝的一种主流文化之一。

明代娼妓业的发达,导致“忠臣不如叛臣多,名将不如名妓多”的局面。士大夫的沉沦和喜好,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妓院繁盛。慢慢让统治者终于感觉到其对社会制度的腐蚀。这个皇帝就是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成主朱棣孙子,朱元璋的曾孙子,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明君。朱瞻基称帝时,为了挽救逐渐衰败的国家命运,公元1429年,他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扫黄运动。

他下令查封了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大批妓院,废除了原有的官妓制度,禁止官员携妓宿娼。但对民间娼妓业却没有什么限制。当时朱瞻基的扫黄主旨,是为了巩固帝业不被颠覆,官吏不嫖娼,使所谓“父母官”的形象更为正面。因此,此次扫黄只对官员们起了一点威慑作用而已,却没有真正禁止娼妓业。针对他的扫黄运动,官吏们也想好了对策,他们根据官职大小,开始娶妻纳妾,以解决性的需求问题。更让没有想到的是,国营妓院是停办了,私营妓院却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百官还是抵不住青楼的香艳诱惑。可惜朱瞻基的扫黄运动,只好以失败而告终。

朱瞻基扫黄运动的失败,后来秦淮风月的繁荣昌盛,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这虽然与朱元璋公开鼓励嫖娼有关,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封建体制下官员贪色贪财的必须结果。而这些青楼女子,许多还是女文人。与那些挂着善伪面孔、唱道德高调的官员比起来,她们要活得真实、正气、磊落、敢爱敢恨得多。再次映衬出“牛鬼蛇神比正人君子更可爱”的道理!

标签: 朱瞻基皇帝明朝

更多文章

  • 爱国大臣李鸿章的功与过有哪些?李鸿章杀降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鸿章

    李鸿章的功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清政府中的重要大臣,也是晚清名人,在清朝中兴的过程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因为他在晚年周旋于政府和洋人之间,代表政府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于是人们对于它的批判之声极多。但是到了现代,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应该客观,一个人的功过荣辱都应该正确的评价。李鸿章是有过,但是他的功也应

  • 解密诸葛亮为何重视马谡:因其与马良的良好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谡,诸葛亮,马良,

    刘备永安宫托孤时候,曾经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①!”马谡何人?以致令刘备如此眷顾,直至临死前,依然还念念不忘。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马良之弟。马良兄弟五人,都因才能而出名,尤以马良最为出色。刘备占据荆州时,马谡随兄长马良投奔到刘备麾下,马良官至侍中,是刘备的重要幕僚。马氏

  • 病亡之际刘备仙人指路 既为诸葛亮 也为除后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刘禅,诸葛亮

    核心提示:刘备病亡之际,指着刘禅对诸葛亮说: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要是还能培养,你就培养一下;要是不能培养,你就自己当西川之主吧。言之深意之切,催人泪下。众说纷纭有人说刘备的托孤是仁义之举,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但也有人认为刘备太狡诈,所谓的托孤是刘备的狡诈虚伪之词,实际上刘备对诸葛亮怀有很大的疑虑

  • 《三国》中最能忍的六个人:最霸气的忍者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贾诩,曹操,刘备,孙权

    忍是走向成功的法门: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道家说,忍耐是远离灾祸的法宝。而集儒家的深邃和道家的机敏于一身的曾国藩则认为:面对命运,忍耐似乎是走向成功的惟一法门。笔者却认为忍是一种生存的手段,有时候忍是一种“大谋”,有时候忍是一种“无奈”、有时候忍则是一种“智慧”,无论何种忍能忍者都是值得敬佩的

  • 司马道子:酒色王爷断晋祚 手握大权终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道子,晋朝

    自从司马道子接掌了谢安的辅政大权,孝武帝司马曜就益发变成了一个酒鬼,最终因酒误国,还误了卿卿性命。皇帝司马曜“溺于酒色”,尤其喜欢夜宴,“殆为长夜之饮”。如此逍遥醉乡“不亲万机”,并非因为他的皇弟司马道子辅政勤勉,为他分了负担,而是恰恰相反:亲王司马道子本身也是个酒鬼,兄弟俩终日纵酒酣歌为务,孝武帝

  • 晋武帝贵嫔胡芳简介 胡芳为何最后没有成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胡芳,司马炎

    胡芳,出身于曹魏将门,其祖父为曹魏车骑将军胡遵,父亲为镇军大将军胡奋。泰始九年,胡芳身为士族子女入选后宫,册封为贵嫔。胡芳为将门之女,性情直率,举止大方,在当时后宫杨皇后独宠的情形下,获得晋武帝专宠。晋武帝贵嫔胡芳简介泰始九年,晋武帝司马炎醉心酒色,耗费大量人力,大范围择选适龄女子入宫,姿色才情出众

  • 揭秘宋朝名将岳飞:其最常使用的武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岳飞,武器

    历史剧、小说中岳飞一贯使用的武器是枪,民间也流传着他“枪挑小梁王”的故事。那么在真实历史上,岳飞最常用的武器是什么呢?岳飞用过哪些武器?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岳飞也总是挺着一杆沥泉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其实这只是历史小说的演绎。历史上真实的岳飞,一艺通,百艺通,精熟多种兵器,从可考的史料

  •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因出身受诟病:被群雄合力缢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布,三国,名将,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武力排名第一的猛将,但却因其“三姓家奴”而广受诟病,最终被群雄合力缢死在白门楼。而在史籍记载中,吕布则对东汉社稷有再造之功,可惜后来被董卓的余党击败而功败垂成。而河南商报记者探访发现,一代枭雄吕布的葬身之处,如今却触目荒凉。民间传说吕布出生地的传说《三国志》记载,吕布是五原郡

  • 梁元帝被俘后下场凄惨:用土囊压死 草草葬郊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北朝,梁朝,北魏,

    家训和家书,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载体,从颜之推到林则徐,再到曾国藩,他们都承担了这个使命。他们直接教育的是自己的子弟,间接教育的,却是中华民族亿万的子弟。他们笔下的思想似乎放之每个时代皆准,然而,多少娓娓道来的教训却饱含着时代的血泪,先贤们是用生命给我们传道,平静而深沉的陈述不是发生在象牙塔里,而是发生

  • 惊!刘邦的一份遗嘱捍卫了大汉江山四百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汉朝

    汉高祖刘邦提三尺宝剑,拓万里江山,靠着小吏式的狡猾和知人善用,开创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然而再牛逼的皇帝也难逃一死。历朝历代政权交替都是最敏感的事情。老皇帝们在继承人问题上仔细斟酌、反复考虑,可事态的发展往往和他们所料背道而驰。刘邦的伟大之处就是准确地预测了死后的所有事情,而且选择了合适的人做了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