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为什么朱元璋要在嫔妃殉葬往头颅里灌水银?

解密为什么朱元璋要在嫔妃殉葬往头颅里灌水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54 更新时间:2023/12/29 18:49:57

中国古代帝墓葬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秦汉时期,殉葬制度还比较盛行,但到汉朝以后,统治者发觉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渐将其废止了。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是怎么死的呢?

明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王朝,它最大的特殊之处,便在于恢复了已经被废止上千年的殉人制度。早在朱元璋在位之时,这种殉人制度便已在朝廷中流传开来。

公元1395年,朱元璋的次子朱爽(也就是秦王)死后,朱元璋便命秦王的两名王妃陪葬,以使自己的儿子行走于黄泉之路上也有人陪伴。

网络配图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他的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根据朱元璋生前的遗嘱,朱允炆命后宫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一起陪葬。命令刚下达便在朝廷引起了混乱,哭天喊地的声音不绝于耳。

由于当时场面比较混乱,许多官员趁机贪赃枉法公报私仇,没有生育过的嫔妃在一些官员的庇护下存活下来的有之;有些生育过的嫔妃由于得罪过某些官员而被迫殉葬的也有。史书上称这些被迫殉葬的嫔妃为“朝天女”。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朱元璋陵墓内如此多的嫔妃究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殉葬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界一直存有争论。有的史学家认为,这些嫔妃应当是上吊自杀身亡的。这种观点听起来有点荒谬,如此多的嫔妃怎么可能全部自杀呢?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这样解释的:朱允炆下达殉葬的命令之后,便派人将后宫所有符合条件的嫔妃一一列出了名单,殉葬那天,这些被列入殉葬名单的宫女和妃嫔都被集中在一个房间。

观点一:太师椅+七尺白绫

网络配图

太监们事先在房间中安放了与殉葬人数同等数量的太师椅,每个太师椅的上方都悬挂着七尺白绫。胆大一点的宫女一咬牙便将头伸了白绫结成的套扣内,然后用脚推开了太师椅,过几分钟便没了声息。

胆小一点的宫女,早已吓得魂飞魄散,颤抖地坐在了地上,但是旁边的太监并没有放过这些毫无抵抗之力的宫女,他们几人抬着一个宫女,强行将这些吓得半死的宫女扶上太师椅,随后将头上方那个用白绫结成的套扣套在这些宫女的头上,然后将太师椅搬走,这些宫女本来已经被吓得半死,再经过如此折腾,很快便一命呜呼。

观点二:活切嫔妃头颅注入水银

还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嫔妃是通过体内注入水银的方式来陪葬的。为了保持陪葬嫔妃像朱元璋的遗体一样不腐烂,一些侍臣和太监便采纳了在嫔妃的体内注入水银的提议。

在朱允炆命人将殉葬嫔妃的名单一一登记造册之后,到了殉葬的那天,所有名单上的嫔妃便被集中在一起,然后给她们每人喝了一杯放有安眠药的茶水,待这些嫔妃们睡着之后,旁边的太监们便将她们的头部切开一块,执行人手持铜勺,往切开的部位里面倒水银,待倒入一定量的水银之后,再用针线将头部缝好,待一切做好后,这些陪葬的嫔妃再也没有存活者。

网络配图

以上两种观点尽管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与第二种观点相比,第一种观点的可信度更高。

诚然,从头顶灌水银确实是一种置人于死地并且能保持容颜不坏的绝佳方式,但是根据现在考古学家的发现,朱元璋陵墓内陪葬的嫔妃也只是一堆堆白骨,如果体内真灌有水银,那么在一个全封闭的墓穴里,容颜保存几百年应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因此,为朱元璋陪葬的嫔妃死亡的方式,很有可能真如明史研究专家马渭源所说的那样——“上吊自杀”。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一生几乎完美的三国蜀汉文盲将领王平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将领

    最初王平随少数民族将领,杜灌,朴胡奔至洛阳投曹操,曹操给了个王平一个不小不大的小大官,官曰:校尉。说白了就是在顶着名将光环的徐晃手下做事,徐晃的副将,大家都知道徐晃治军有周亚夫之称,周亚夫、徐晃的特点就是治军严谨,而性薄。重点来了,王平也是如此,试想一下一个跟领导同样性格的下属,能快乐吗?答案是:不

  • 都说刘邦狠毒:他的儿子和孙子竟比他还毒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

    刘邦,很多朋友说他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建立汉朝之后,诛杀了助其打败项羽夺取天下的异姓诸侯王。不仅如此,连他的同乡好友樊哙,都想杀。刘邦狠毒,他的发妻吕后更狠,先帮刘邦杀韩信,后临朝称制,打压刘氏皇族等。这样的一对夫妻,却有一个善良的儿子刘盈。刘盈继位后,吕后打击排挤之前与她争宠的情敌,用极其

  • 蔡文姬长得并不漂亮 曹操为何要花重金赎回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蔡文姬

    兵荒马乱的三国时期,不仅是群雄皆起的年代,还有许多有才有貌的传奇女性,也在这段短暂的历史中大放异彩。蔡文姬堪称三国史上第一才女,她出生于书香门第,音律诗赋无一不通。但她的婚姻却并不平顺,曾被匈奴强掳,又被迫与骨肉分离。可怜这样一位多才多情的奇女子,一生却坎坷不安。她的不幸要从董卓十常侍之乱说起。网络

  • 清朝继位探秘:康熙竟选择雍正并隔代指定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

    清朝关于雍正帝帝统的合法性问题百年来争端不休,其实在小编看来,雍正帝是合法继位。康熙虽然有了比较满意的继承人,但是孩子选择,最终使他下定决心选择胤禛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弘历。话说康熙末年,两次废立皇太子,令康熙非常失望,其他的儿子又对皇储的位置跃跃欲试,让康熙一时拿不定注意,最终使他下定决心

  • 崇祯皇帝乞求百官捐钱 为何没能给明朝续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崇祯

    他是历史上最孤独的皇帝、最节俭的皇帝、最勤勉的皇帝、也是最倒霉的皇帝、都是亡国之君想比汉末的汉献帝、隋炀帝杨广世人对他的骂名多余同情。网络配图崇祯刚上任就要接收明熹宗留下的烂摊子、明朝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成祖朱棣、剩下的皇帝要不就是几十年不上朝、要不就是喜欢做木匠、要不就是荒淫无道没有一个能治

  • 霸占儿媳的流氓皇帝最后竟然死于儿子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友珪

    唐朝末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王仙芝、黄巢先后率众起义反抗朝廷。从小不务正业,就爱打架斗殴的朱温一看,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就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因为朱温孔武有力,善用谋略,作战多次获胜,他很快就从一个小卒子变成了黄巢手下的一员大将。网络配图等到公元880年,黄巢攻下长安之后,朱温已经是黄巢起义军

  • 揭秘人文初祖黄帝之死:成仙亦或是病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人文初祖黄帝之死

    黄帝和蚩尤都是上古时期的人物,并且俩人都是部落首领。公元2600年左右,黄河中游和汾水下游以优势的地理位置得到了部落首领的亲睐。当时,黄帝为首的部落和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以及神农氏部落时三个最为强大的部落。后来,三个部落为了扩大本部落势力,便发动了争霸战争。黄帝部落位于神农部落和九黎部落之间,他担心

  • 慈禧的奢侈生活:这道菜估计只有慈禧吃得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的奢侈生活

    清朝光绪十八年,也是这样一个冬天,不同的是那个冬天还没有雾霾,雪花飘飘,一切都很和谐美丽。虽然天气有点冷,但是颐和园里热火朝天,小太监和小宫女们来来回回,搬东搬西,因为我们美丽的慈禧老佛爷要游园赏雪啦~众所周知,慈禧老佛爷爱美,当然也爱一切美好的物,所以在这大雪飘飘的时节,老佛爷被雪中的红梅所吸引,

  • 慈禧太后下葬后口含夜明珠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慈禧太后下葬后口含夜明珠是怎么回事呢

    慈禧太后口含夜明珠是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慈禧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是如此,陪葬的珍宝不计其数,而值得一提的就是那一颗夜明珠,慈禧太后口含夜明珠据说可以保尸骨不化。但因为1928年,孙殿英率军将慈禧的陵墓炸开,将所有的陪葬珍宝都盗抢一空,慈禧太后口中的那颗夜明珠自然是不能避免的被抢走。据说,当初孙殿

  • 崇祯为何守着宫中万两白银不用却把它留给李自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崇祯

    明朝末年,生灵涂炭,纷争四起,崇祯皇帝当时正在为筹集军费发愁,几年下来,宫中国库里面的白银已经花的干干净净了,没有办法,只好向各位大臣筹集,这些大臣平时收敛财产的时候恨不得全部都收入囊中,但是一听说崇祯皇帝要筹集军费,全部露出一副无辜的表情,这是你们朱家的事情,与我有什么关系?网络配图万历年间,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