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昏君奸相?赵构与秦桧鲜为人知的人生侧面

昏君奸相?赵构与秦桧鲜为人知的人生侧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59 更新时间:2024/4/11 18:14:19

提到赵构、秦桧的名字,无不让人咬牙切齿,愤恨不已。这对昏君奸臣苟且偏安,不图进取,对金国卑躬屈膝,称臣纳贡,将中原的大好河山让于他人。陷害忠臣良将,屈杀岳飞父子,一手策划制造了南宋第一冤案,祸国殃民,遗害无穷。现如今赵构、秦桧这对昏君奸相已经永远的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坏的,本文只是想介绍一下靖康之变前后两个人的经历,但这种经历甚至有些超乎我们的想象。

作为宋高宗皇帝时期的赵构,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昏庸懦弱,胆小怕死,贪图享乐,为了一己私欲,偏安东南一隅之地,无意恢复中原,迎回远在北国受尽苦难的父母兄弟;在逃亡过程中,又丧失了生育能力,不仅政治上无能而且还是个性无能。那当皇帝之前赵构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据记载,赵构字德基,1107年5月出生,是宋徽宗赵佶的第9个儿子,母则亲是韦贤妃。封建时代的皇位继承法则是“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宋徽宗前前后后一共有31个儿子,从排行上来说,赵构先天上不具备任何优势;况且她的母亲韦贤妃出身低微且不受徽宗的宠爱,所以从出生开始,似乎赵构就注定与皇位无缘。

当不上皇帝,那就做个王爷吧。1108年年幼的赵构被封为广平郡王,1121年15岁时被晋封为康王。在一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的父亲影响下,年轻的赵构学习十分勤奋,”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书法造诣也是极高的,他善长楷、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明代人曾评价“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除了文化知识方面,赵构与其他皇子大为不同,每日练习骑马射箭,” 挽弓至一石五斗”。 按照宋朝的军制,弓射一石五斗(大约相当于今日180斤,指的是弓射的强度)已算武艺超群,可选入“班直”,充当皇帝的护卫。虽然不及岳飞的“挽弓三百斤”(大约相当于今日380斤),但对于一个可以每日优哉游哉的亲王来说,已是非常难得。

1126年金军兵临开封城下,、而金人要求宋廷派遣亲王、宰相为人质,才肯议和。宋钦宗召来皇弟们商议,众人都知道此行凶险万分,但只有赵构慨然请行(臣为宗社大计,岂应辞避!)。在金营期间,宋军偷袭金营失败,金人责难,与他一同而来的宰相张邦昌泣涕请罪,赵构意气闲暇不为所动。对此金军主将完颜宗望怀疑这个二十岁出头还有骑马射箭的毛头小子是冒牌亲王,于是要求更换。回归汴梁不久后,赵构再度奉命出使河北,期间金军攻破汴梁,宋室北迁,作为“漏网之鱼”的康王赵构就这样登上了皇帝宝座。

抗金中丞秦桧

对于秦桧只能用陷害忠良、卖国投敌的“大奸臣”来定论。但靖康之变前,他是位实实在在的抗金义士。秦桧字会之,1091年出生,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人。1115年考中进士,先担任密州教授(大体相当于市教育局长),后来考中词学兼茂科(官员的一种选拔性考试,主要考填词、写词),被任命为太学学正(国立大学的校长),从履历上看,可见秦桧还是有些文采的。

1126年金兵南犯,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三镇之地,秦桧上书:要求只割让原来不属于北宋的幽州;并且说金人奸诈狡猾,主张朝廷应该从速备战。但没有得到朝廷的理会,此后被任命为主和宰相张邦昌的属下,秦桧愤愤不平, “这次专门是为了割地,与臣的意见矛盾,不合我的本心。”三次上书辞去职务。不久又陪同肃王为人质,送金军北归。回京后因同僚们推荐,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左司谏(监察类的职务)等职务。后来金兵坚持要割地,宋钦宗召集百官商议,其中范宗尹等七十人同意割地,秦桧等三十六人坚决反对割地,之后秦桧被任命为御史中丞(相当于最高检察长)

1127年汴梁城破,徽钦二帝被扣压,金人准备拥立一位宋朝大臣为傀儡皇帝。留守王时雍等召百官军民提议立张邦昌,众人大惊失色不敢作答。监察御史马伸提议众人一起写信反对,于是秦桧向金人写了一封信,其中一句写的还是颇有些气势,“必立邦昌,则京师之民可服,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师之宗子可灭,天下之宗子不可灭!” 金人见到这封信后,就派人把秦桧捉到了金营。张邦昌当了傀儡皇帝后,还派人申请放回秦桧等三人,被金人拒绝。此后跟随二帝踏上了北迁之路,当他回来之时,彻底变了个人。假如当年他和一同北迁的张叔夜一样客死殉国,恐怕历史就不是今天这副摸样了,但历史没有如果。从年龄上来说,1127年不是他们生命的中间点,但靖康之变却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也推翻了他们的人性,此后的赵构、秦桧性格、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最终成了今日我们所熟悉的昏君奸臣形象。不知道他们本来就属于那种人,还是历史环境改变了人。

标签: 赵构秦桧宋朝

更多文章

  • 晚清重臣李鸿章为保政治地位甘做“两面派”?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李鸿章,

    清末的官场形式十分复杂,各种力量之间的斗争互相交织在一起。怎样在政治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李鸿章来说,是成败存亡的关键。甲午战争失败,李鸿章因为丧权误国,遭到满朝文武和全国百姓的唾弃,威望一落千丈。就连慈禧太后也不得不对其疏远。为了起死回生,李鸿章以自己丰富的官场政治经验,采取了“韬晦”策略。李鸿

  • 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之路:很不幸还是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溥仪,人生

    在自古以来的帝王之中,溥仪算是终结者了!很不幸吗?非也!可以说他很幸运,只是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无论哪一朝的开国皇帝,无不是戎马半生,在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厮杀到最后才侥幸存活下来的幸运儿。而且,他们还要承担重建战后家园以及巩固江山很多很多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至于享受到了多少的乐趣,恐怕是失去的更多一

  • 揭秘:文武双全的杨广当了皇帝后为何成了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杨广,皇帝

    杨广的问题不是昏庸不办事,而是恰恰把事情办得太多了。皇帝要办事只需要发圣旨,老百姓却要出钱出力甚至破家丧命。老百姓只有在自己吃得饱穿得暖的前提下才会对国家建设和领土扩张感兴趣,最差也要让人切实感到这种希望。杨广办得很多事都算得上丰功伟业,但他在办这些事的时候根本不考虑体恤民力,只是一味好大喜功。在这

  • 历史揭秘:把招妓嫖娼当朝政的荒淫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帝,清朝,咸丰

    中国历史上喜欢招妓嫖娼的皇帝可谓不少,最有名的无疑是宋徽宗赵佶,他为了寻花问柳的方便快捷,竟然命人挖了一个地道直通他要去的青楼妓院。宋徽宗虽然喜欢招妓嫖娼,但是,他只不过将此作为朝政之外的闲情消遣罢了。而清朝有一个皇帝,却将招妓嫖娼当作朝廷政务来办,竟然颁下圣旨招妓入宫,寻欢作乐,可谓是史上在招妓嫖

  •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揭开赵云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赵云,虎将

    “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这位少年就是后来威震长坂坡的赵云赵子龙,此人人气之高号称“三国第一偶像”,在此小生通过《毛本演义》综述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有最拉风的七位风尘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风尘女子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作为极端“人下人”的妓女群体,亦不乏个性拉风之人,试列举数位,供大家元旦读着玩儿。自打管仲设公廨,为国赚“夜合之资”,私妓们纷纷加盟,热火朝天的在合法环境下再创业,一段日子以后,有些妓女出类拔萃了,成了肉贵的名角,各种争执亦随之而来。人的名儿,树的影儿,猪一壮就挨宰,至理儿。于是,

  • 诸葛亮也爱用美男计:只为推销自己抱的美人归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熟读孙子兵法的他,被人称为智圣。其实,在他一生中,使用计谋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美男计,此举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荆州读书人中的位置。以前说过,诸葛亮这个人是个孤儿,曾跟着自己叔父诸葛玄生活,当时诸葛亮和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他们在南阳亲自耕种,过着半耕半读的

  • 一句话引百年战乱:让天下三分的罪魁祸首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贾诩

    后来董卓当权暴虐不仁,又为吕布、王允等人设计诛杀,王允为人刚直,当时犯了一个策略上的错误,就是没有马上赦免董卓大批手握兵权的部下,他部下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拥兵屯于陕,一段时间后没有听到赦免的消息,又接着有谣传说洛阳中人要诛灭所有凉州的董卓所部官吏,于是大家惶恐不安,当时众人都纷纷准备解甲逃亡,这

  • 中国史上有多少荒诞怪癖的昏君?各有各的荒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昏君,帝王,皇帝,

    皇帝本来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掌管与处理军政大事。然而,中国历史上却有不少昏君,视国家军政大事为儿戏,却以极大的热情与主要的精力去从事自己的爱好活动,甚至形成各种荒唐的怪癖: 球迷皇帝:最典型的要数唐僖宗与宋徽宗了。唐僖宗极爱打马球,球

  • 细数: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帝王们的体育休闲爱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皇帝

    虽然“体育”这一词语是外来的,但并不影响中国古代重视体能的事实的存在。体育在过去不被中国人重视,其实这是儒家理念给外界造成的一种误会。事实上,中国古人特别热爱运动,重视体能。不过,未能有古希腊那样,发明一种影响全球的运动会,确是遗憾。在古代,不只民间喜欢运动,不少帝王也有体育休闲爱好,有的还是运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