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正的张飞:张飞一生中有哪些辉煌的战功

历史上真正的张飞:张飞一生中有哪些辉煌的战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04 更新时间:2023/12/15 5:11:27

被误导的名字

张飞的名字,《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有准确的记载:“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这段史文告诉我们,张飞准确的名字是:名飞,字益德。

古人有名,还有字,两者的用途并不相同。名是用来彼此相区别,而字,主要用途是在社交场合中显示礼貌。大体的规矩是:称呼别人,一般要称他的表字,以示尊重。称呼自己,则要称名,以示谦虚。

张飞的益德,意思就是不断增加品德。不断增加品德,将来就能腾飞,这正是当时儒家思想盛行的体现。当时的人,用“德”字来取名字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庞德、庞德公、刘玄德、曹孟德等等。

但是张飞的名字上千年之后却被人擅自改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就说:“姓张,名飞,字翼德。”这会不会是偶然的笔误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书中多次提到张飞的表字,都是羽翼的“翼”,可见绝非偶然。这样一改,不仅破坏了张飞原来名字的文化含金量,而且从此谬种流传,不知道忽悠了多少三国迷。现今有些游客,到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看到张飞塑像前面的说明牌上按照史书写的是“字益德”,还说是没文化,写错了。

不过,损害张飞姓名权的始作俑者,还不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此之前问世的元代《三国志平话》,就已经把张飞的表字“益德”,改成了“翼德”。在长坂坡前的那一声怒吼,也写成了“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共吾决死?”可见是《三国志平话》改名在先。今天我们要想认识张飞的真实形象,就不能不把来龙去脉搞清楚。

义释严颜,深谋远虑

张飞因误导被损害,而且扭曲最严重的东西,就是他的真实形象。后世流传的张飞是一个作风鲁莽、性格暴躁的粗线条人物,与程咬金、李逵有一拼。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却完全不是如此。

证据不用多举,只消来看张飞第一次取得的辉煌胜利,也就是义释严颜的江州之战,就会完全明白。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喧宾夺主,动手攻占益州。益州的军政长官刘璋在成都顽强抵抗。为了加强攻势,刘备便在第二年从荆州紧急召唤张飞等人,跟随诸葛亮率军赶往益州增援。江州之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打响了。

古往今来,从江汉平原进入天府之国,最便捷的交通大动脉就是长江。张飞等人沿江西上,很快就到达益州东部最重要的军事要塞江州城下。江州,在现今的重庆市区,当时是巴郡的首府。不过,江州虽然地位重要,这时的防守兵力却相当薄弱,因为刘璋的主力兵团已经集中在江州的西北方向,正在全力保卫益州的中心城市成都。因此,张飞很快就将江州的城池拿下,生擒了对方的主将严颜。于是便出现了《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中记载的生动一幕。张飞责骂被捆绑的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

严颜毫无畏惧,也高声叫道:“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张飞听了勃然大怒,高声传令:把严颜拖出去斩首示众。严颜视死如归,神色不变,又顶了张飞两句:“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结果张飞对严颜的骨气很是欣赏,当场把他释放不说,还作为上宾热情对待。

史书中对这场战役的具体作战经过一笔带过,却把张飞和严颜的对话忠实记录在案,可见对此非常重视。而这一历史场景,确实也很精彩。在严颜这一方,前面四句回答可谓义正辞严,很有骨气;后面两句不仅视死如归,更是暗含讽刺:砍脑袋就砍,发怒干什么?言外之意,你恼羞成怒了吧,我的话戳到你的痛处了吧,把严颜的硬骨头精神展现无余。

其实写严颜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衬托张飞。张飞越是被对方斥责、顶撞甚至讥讽,他反而越是欣赏对方,这才能够显示出他那罕见的度量。总之,张飞在这里的形象,已经不是一个粗鲁残暴的武夫,而是一位心胸宽广、赏识人才的君子。

张飞处置严颜的背后,其实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深谋远虑和细密考量。

严颜的籍贯和家族,陈寿《三国志》完全没有记载。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地方志——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书中卷十二记载严颜是“临江人”。这临江县,是巴郡的属县,即今重庆市的忠县。当时这个地区的民风,据《华阳国志》卷一记载,有两大相互关联的特点:一是“其民质直”,即朴实耿直;二是尚武精神,将领出现多,所以俗语总结为“巴有将,蜀有相”。

严颜的严氏家族是临江县的土著大族,“临江县,严、甘、文、杨、杜,为大姓”。严颜之所以会有非凡的骨气,一是深受本地耿直民风的熏陶,生性就当不来软骨头;二是他的家族是当地第一名门,他不能给本家族丢脸;三是他就在巴郡家乡本地保卫第一军事要塞,更不能给本地的将领群体丢脸。

知道了严颜的背景和性格,再来看张飞对待严颜的一系列举动,就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君子风度,而是极具政治眼光的深谋远虑了。深谋远虑至少有三点:第一,严颜既是巴郡将领群体的代表,又是巴郡地方大族的代表,优待他对于争取益州本土上层社会的支持,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第二,严颜的性格朴实耿直,一旦成为座上宾,他会尽心尽力帮助你,而不会搞阴谋,耍诡计;第三,要想获得严颜的真心支持,必须先给足严颜面子,让他充分表现出视死如归的硬骨头精神,然后再来释放他,这样才能保护他的形象不受损害,避免他以后被人耻笑,这就是争取严颜时在方法上的周密细致考虑。

明白了以上这三点,再来回味张飞的言行和举动,就真相大白了。这充分说明,真实的张飞,哪里是戏剧当中只知道叫喳喳的粗鲁莽撞人,而是具有深谋远虑的细心周到人。《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说他宽大严颜之后,“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从此张飞一路顺顺利利就打到成都同刘备会师了。可见义释严颜收到的政治效果确实非常好。

大战张郃,威震宕渠

作为名将,张飞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战功,要数他的宕渠之战。建安十九年(214年)夏秋之际,刘备攻占益州,马上把张飞安排到一个战略要地,也就是巴西郡,去兼任太守。张飞到巴西郡就任后不久,就出演了威震宕渠的大好戏码,杀得曹军的虎将张郃落荒而逃。

建安二十年(215年)秋天,曹操翻越秦岭,一举拿下汉中,然后留下夏侯渊、张郃、徐晃三员大将在此镇守,自己高奏凯歌回了北方。接下来镇守汉中的曹军,借助胜利形势不断向南侵入巴西郡。

这年11月,曹军一位同样姓张的大将,率领大军气势汹汹杀进巴西郡,要给张飞好看。

来者张郃,字俊乂,冀州河间郡鄚县(在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氏,久经沙场,名列曹操异姓五虎上将之一。此番他领兵杀来是奉曹操的特殊指令。什么指令?就是不要地盘,只要人口,抢到的人口一律押回汉中。

曹操抢人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的人口资源非常之紧缺。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疾病流行,灾害频发,造成了人口急剧减少。二是张郃所进攻的巴西郡,民风非常有特色,性格耿直、崇尚勇武,是当兵打仗的好材料。

11月,张飞在巴西郡的首府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得到军情急报,说是张郃从汉中郡的首府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向正南方向杀来,已经占领阆中东南面的宕渠县(今四川省渠县东北),正在这一带大量抢夺人口。张飞一面命令继续搜集对方的动向情报,一面动员人马准备迎战。

张郃之所以将抢人的目标锁定在宕渠县,原因有二:第一,从汉中打进巴西郡,就有一条叫做宕渠水的河流,向南流向宕渠县。上游现今叫南江,下游现今叫渠江。沿着河流行军,不会缺乏水源。第二,这条河流直通的宕渠县,是张郃抢人最理想的地方。宕渠县是一个古代部族的国都。这个部族擅长使用木板制作的盾牌冲锋陷阵,所以叫做板楯蛮,英勇善战,闻名天下。汉高祖刘邦最初起兵攻占关中,打前锋的就是板楯蛮。到了东汉,板楯蛮依然屡建战功,被称为“神兵”。

张飞奉命来到巴西郡,打造保卫大后方的可靠屏障;而张郃却奉命杀进此地,要来抢人。两位姓张的名将,即将施展本事较量一番。

此刻的张飞,正在平心静气做临战之前的功课,因为他又得到进一步的军情密报:张郃的大本营,就建立在宕渠县城西南方的蒙头、荡石一带。巴西郡的地理状况,张飞是早就摸透了的。他出任巴西郡太守,一年来在辖区各地巡察,对此处的山川河流,包括张郃建立大本营的蒙头、荡石,他又细细走了一遭。凭借对地理的熟悉,再加上沙场作战的丰富经验,张飞终于找准对方的软肋,从而有了一招制敌的胜算。

张郃大本营的所在地,史书上叫做蒙头、荡石,后来叫做八濛山,位于现今四川省渠县的东北约三公里。此处地形极为奇特:渠江在这里,沿着顺时针方向,先是从北向南,然后又从南向北,绕了几乎是整整三百六十度的大圆环,最后形成一个开口小而腹部大的口袋形地区。这块口袋形的地区,现今叫做元渡坝,腹部是一片相对平坦的原野,东西最宽处大约3公里,南北最长处约3.3公里。狭窄的开口处,最宽只有500米左右,而陡峭的八濛山,就扼守在最窄的开口处。相传因连绵起伏的八座山峰,经常云雾蒙蒙,故而得名八濛。通往腹部的山间小路,崎岖而狭窄,悬崖峭壁,惊心动魄。

张郃把大本营设在这里,意图何在呢?这里四周是滔滔江河水,形成天然的隔离带。只需要把分批抢来的人,往口袋中一放,然后派重兵把开口处的对外通道卡死,不就行了吗?一言以蔽之,这是张郃精心挑选的一处天然集中营。

但是在张飞眼里,这个集中营却有一个致命的软肋,就是粮食供应有严重问题。对方上万人马,深入我方地盘,至少有六百里之遥。军粮供应不上,只有就地去抢。如今又将大本营建立在蒙头、荡石所在的山上,到外面抢粮的通路,就只有北面一个方向,而东侧、西侧和南面,都被口袋形的滔滔江河水所阻断。如果张飞出动大军,把北面对外的通道牢牢堵死,不出一个月,张郃就会缺粮断炊。而张飞的人马位于西北方二百里的阆中,能充分保障粮食供应。

张飞找准对方的软肋,立即付诸行动。他率领养精蓄锐多时的人马,来到张郃的蒙头大营前面,占据有利地形建立起坚固的营垒,将对方向外的通道严密堵死;然后凭借深沟高垒,与对方打起军粮消耗战来。张郃其实对这种情况是有所预料的,而且也有避险的方案:快进快退,抢够人以后尽快撤离。但是他却没料到,张飞行动更快,赶在前头挡住了自己。为今之计,只有向对方挑战,争取杀出一条退路了。可是,山下面的张飞很冷静,很淡定,任凭你叫喳喳怒吼大骂就是不主动应战。这一对峙,就对峙了50多天。

50多天之后,张飞估计,对方断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军心散了,体力垮了,火候也到了。于是他亲自指挥一支精锐军队,穿越茂密丛林,摸到对方建立在荡石的营寨,突然发起猛攻。将对方拦腰切成两段之后,张飞对张郃所在的蒙头大营,进行前后夹击。面对张飞这一狠招,张郃彻底受不住了。眼看对方的精兵猛将如同潮水一般从前后两边涌来,而自己的前后两段却无法相互支援,张郃被迫抛弃胯下的宝马。在身边十几名侍卫的保护下,张郃连滚带爬穿越丛林,溜出包围圈,狼狈逃回汉中。这一场大战,张飞大获全胜。

张飞之死

可惜的是,6年之后,张飞奉命动员一万精兵讨伐孙吴。出发前,被部将张达、范强刺杀。一代名将就以这样令人惋惜的方式结束了一生。

张飞的死因,史书说是他对身边违反军令的部将,进行了严厉的鞭打,惩罚之后却依然将他们留在身边。刘备曾经告诫他,这样做很危险。张飞却没在意,结果招来杀身之祸。前面已经说了,真实的张飞本来是一个深谋远虑的细心人,那么他为何又会有这样的粗疏和失误呢?

原来粗疏和失误,都源于他人性上的一个缺陷,即《张飞传》所说的“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此处的“君子”,是指社会的上层人物;而“小人”则是指社会的下层人物。由于对下层人物重视和关怀不够,才会对他们动用严厉的惩罚,而且还不认为这是多大的事儿,所以才会把受处罚的人员留在身边。张飞在事关国家的大事情上,处处都细心,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然而在他认为的小事情上却疏忽了,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标签: 张飞

更多文章

  • 昏君奸相?赵构与秦桧鲜为人知的人生侧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构,秦桧,宋朝

    提到赵构、秦桧的名字,无不让人咬牙切齿,愤恨不已。这对昏君奸臣苟且偏安,不图进取,对金国卑躬屈膝,称臣纳贡,将中原的大好河山让于他人。陷害忠臣良将,屈杀岳飞父子,一手策划制造了南宋第一冤案,祸国殃民,遗害无穷。现如今赵构、秦桧这对昏君奸相已经永远的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一

  • 晚清重臣李鸿章为保政治地位甘做“两面派”?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李鸿章,

    清末的官场形式十分复杂,各种力量之间的斗争互相交织在一起。怎样在政治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李鸿章来说,是成败存亡的关键。甲午战争失败,李鸿章因为丧权误国,遭到满朝文武和全国百姓的唾弃,威望一落千丈。就连慈禧太后也不得不对其疏远。为了起死回生,李鸿章以自己丰富的官场政治经验,采取了“韬晦”策略。李鸿

  • 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之路:很不幸还是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溥仪,人生

    在自古以来的帝王之中,溥仪算是终结者了!很不幸吗?非也!可以说他很幸运,只是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无论哪一朝的开国皇帝,无不是戎马半生,在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厮杀到最后才侥幸存活下来的幸运儿。而且,他们还要承担重建战后家园以及巩固江山很多很多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至于享受到了多少的乐趣,恐怕是失去的更多一

  • 揭秘:文武双全的杨广当了皇帝后为何成了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杨广,皇帝

    杨广的问题不是昏庸不办事,而是恰恰把事情办得太多了。皇帝要办事只需要发圣旨,老百姓却要出钱出力甚至破家丧命。老百姓只有在自己吃得饱穿得暖的前提下才会对国家建设和领土扩张感兴趣,最差也要让人切实感到这种希望。杨广办得很多事都算得上丰功伟业,但他在办这些事的时候根本不考虑体恤民力,只是一味好大喜功。在这

  • 历史揭秘:把招妓嫖娼当朝政的荒淫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帝,清朝,咸丰

    中国历史上喜欢招妓嫖娼的皇帝可谓不少,最有名的无疑是宋徽宗赵佶,他为了寻花问柳的方便快捷,竟然命人挖了一个地道直通他要去的青楼妓院。宋徽宗虽然喜欢招妓嫖娼,但是,他只不过将此作为朝政之外的闲情消遣罢了。而清朝有一个皇帝,却将招妓嫖娼当作朝廷政务来办,竟然颁下圣旨招妓入宫,寻欢作乐,可谓是史上在招妓嫖

  •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揭开赵云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赵云,虎将

    “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这位少年就是后来威震长坂坡的赵云赵子龙,此人人气之高号称“三国第一偶像”,在此小生通过《毛本演义》综述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有最拉风的七位风尘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风尘女子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作为极端“人下人”的妓女群体,亦不乏个性拉风之人,试列举数位,供大家元旦读着玩儿。自打管仲设公廨,为国赚“夜合之资”,私妓们纷纷加盟,热火朝天的在合法环境下再创业,一段日子以后,有些妓女出类拔萃了,成了肉贵的名角,各种争执亦随之而来。人的名儿,树的影儿,猪一壮就挨宰,至理儿。于是,

  • 诸葛亮也爱用美男计:只为推销自己抱的美人归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熟读孙子兵法的他,被人称为智圣。其实,在他一生中,使用计谋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美男计,此举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荆州读书人中的位置。以前说过,诸葛亮这个人是个孤儿,曾跟着自己叔父诸葛玄生活,当时诸葛亮和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他们在南阳亲自耕种,过着半耕半读的

  • 一句话引百年战乱:让天下三分的罪魁祸首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贾诩

    后来董卓当权暴虐不仁,又为吕布、王允等人设计诛杀,王允为人刚直,当时犯了一个策略上的错误,就是没有马上赦免董卓大批手握兵权的部下,他部下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拥兵屯于陕,一段时间后没有听到赦免的消息,又接着有谣传说洛阳中人要诛灭所有凉州的董卓所部官吏,于是大家惶恐不安,当时众人都纷纷准备解甲逃亡,这

  • 中国史上有多少荒诞怪癖的昏君?各有各的荒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昏君,帝王,皇帝,

    皇帝本来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掌管与处理军政大事。然而,中国历史上却有不少昏君,视国家军政大事为儿戏,却以极大的热情与主要的精力去从事自己的爱好活动,甚至形成各种荒唐的怪癖: 球迷皇帝:最典型的要数唐僖宗与宋徽宗了。唐僖宗极爱打马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