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闯王李自成神秘失踪后的最终结局到底如何?

一代闯王李自成神秘失踪后的最终结局到底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303 更新时间:2024/1/1 3:53:02

导读:李自成,字鸿基,陕西延安府米脂县人,是明末农民起义军最主要的领袖之一,又称李闯王。崇祯三年(1630年),李自成在陕西米脂揭竿而起,聚众起义,后来,又率众投奔了当地的另一股农民军高迎祥。崇祯九年,高迎祥被俘就义之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李自成很会用兵,他知晓明军的实力,很会利用地形有时聚歼敌人。在他的领导之下,起义军连战连捷,先后攻陷了很多明朝州府,并顺利的进入四川,击杀明朝总兵侯良柱。崇祯十年的冬天,李自成率众围攻成都,因实力悬殊,攻城失败,后又在梓潼遭到明朝总兵左光先的伏击。将士伤亡惨重,几乎全军覆灭,李自成仅率领部将刘宗敏等十八骑勇士突围逃入陕西的深山之中。

崇祯十二年,李自成经过三年的准备和恢复,再次举兵攻明。转战陕甘、河南一带,在河南李自成斩杀明朝的万安王。顺利得与当地农民军首领会师,部众发展到数十万人之多。后李自成率军连战连捷,攻克宜阳,取得卢氏。李自成在转战的过程中,先后有许多有知识的人加入,如对李自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牛金星、李岩等人就是在这一时期加入李自成的起义军的,并很快成为心腹谋士。

后来李自成采纳李岩的建议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迎闯王,不纳粮”,李自成的起义军得到劳苦大众的一致拥护。崇祯十四年春,李自成在城内守军的策应下攻陷洛阳,杀死了民愤极大的福王朱常洵。不久李自成又率军围开封,数攻不克,转战邓州,击杀明朝总督傅宗龙。崇祯十五年,李自成与罗汝才以20万的部队再围开封,激战20余日未能攻克,但却回师攻破河南襄城,俘斩明总督汪乔年和降明的农民军首领李万庆。继而攻克陈州,与当地农民军会合,返师第三次围开封。先歼灭出城突袭的三营明军,后连破郑州、荥阳、上蔡,扫清开封周围明军据点。

明督师丁睿、总兵左良玉率师十余万挺进朱仙镇。李自成以部分兵力继续围城,率主力占领朱仙镇有利地形迎击明军,获得大胜,俘虏明军数万人。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攻克襄阳,提出了“三年不征,一民不杀” 口号,李自成被拥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随后,李自成采纳谋士顾君恩计策,制定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后取北京的作战方略。亲自率大军北上河南,在汝州之战中歼灭明军4万余人,迫使孙传庭败逃陕西。乘势追击,尽歼镇守潼关的明军,击杀孙传庭,占领潼关、西安等地。随即分兵追歼明军残部,连下延安、汉中、榆林诸重镇。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李自成称大顺王,改西安为西京。随后李自成率军强渡黄河,攻进山西境内,攻克太原。然后,李自成兵分两路,一部由大将刘芳亮率领攻河北,自己同大将刘宗敏率主力部队北上宁武关,从北面迂回围攻北京,李自成率领大军顺利攻下大同、宣府、昌平。于三月十七日攻到北京城下,此时,明朝的崇祯皇帝已经无军可调,守城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兵士。崇祯急调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和江南明军率兵勤王。但是已经为时已晚,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军攻破了北京城,崇祯帝朱由检在万念俱灰,自缢于煤山之上。

李自成在攻陷北京之后,开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些农民出身的起义军将领以为攻陷了北京,除掉了明朝的皇帝,就是大功告成,可以坐享天下了。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也都开始忙于修建宫室,搜罗美女,对明朝的官员进行追赃。他们没有及时的追剿依然据有江南的几十万明军,也忽视了重兵在握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起初的时候,李自成还想招降吴三桂。但是,由于义军将领在追赃的过程中,致使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自杀殉国,更让他不能忍受的是,自己心爱的宠妾陈圆圆也被义军大将刘宗敏抢了过去。吴三桂一怒之下投降了清朝的多尔衮,打开城门引兵入关。在清军和明朝降兵的合击之下,李自成的大顺军节节败退。一直退到了陕西潼关,潼关之战,大顺军再次失利,被迫退出陕西,转战河南、湖北。准备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是清军却对大顺军紧逼不放。派出重兵节节阻击,南明政权的明军也顺势攻击大顺军。导致李自成在湖北武昌、阳新、江西九江接连失利,东下的去路也被切断。后来,李自成率军到达九宫山一带,此后便失去了踪迹。几十万的大顺军也像蒸发似的,一下子就没了,而关于李自成最终的结局,后人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

其中一种最具代表性说法是李自成在九宫山被地主团练攻杀。提出这种说法的最主要的依据是清朝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给朝廷的奏报和南明王朝驻湘将领兵部尚书何腾蛟给唐王的报告。阿济格的奏报中称:“李自成兵尽力尽,仅带亲信20人,窜入九宫山中,被村民围困,无法脱逃,自缢而死。他派人前去验尸,而尸体已经腐烂,无法辨认。何腾蛟给唐王的报告也称,自己的部众将李自成斩于九宫山下,只是丢了首级。但是,这两个说法似乎都存在许多可疑之处,令人难以尽信。因为李自成是一位“万金之赏莫能购,十道之师莫能征" 的军事奇才,不仅骁勇异常,而且还很有谋略。

他的生死对清王朝或南明王朝统治者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在阿济格和何腾蛟的报告都存在模糊之处。阿济格的奏报中说李自成的尸体“尸朽莫辨”,何腾蛟的报告中则称尸体无头。也就是说两位将领都没有亲自看到死得这个人就是李自成。而是根据别人的报告,臆断这就是李自成,便急忙上了折子功请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退居湖湘时,手下尚有40余万兵马,驻九宫山一带的至少也有数万人,绝非奏报中所称的仅带20名亲信。况且,如果李自成真的被杀,他的几十万大军岂能善罢甘休?九宫山能平静吗?然而,事实上,当时九宫山很平静,那几十万大军也很平静。也就是说,李自成遇难九宫山说,要么是两位将领为了邀功请赏而造出来的,要么是这是李自成与其部下故意施放的烟幕弹。用李自成以死作缓兵之计。这样一方面,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对这支大军的敌意;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清军对他的攻击。以便可以等待时机成熟时东山再起。

另外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李自成没有死,而是在夹山寺出家做了和尚。这一说法,最早见于《澧州志林》的记载,书中说李自成兵败之后并没有死,而是跑到了湖南的石门夹山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号奉天玉。后来这个人便到夹山寺探访,寺中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和尚还记的夹山寺过去的事情,告诉他奉天玉和尚是顺治初年入寺的,声音像是西北的人。他还在寺中他亲眼见过一幅李自成的画像。1981年,在石门夹山寺发现了奉天玉大和尚墓。据考查,在一个瓷坛中盛的遗骨,与李自成身材相近。墓中陪葬物与李自成家乡陕西米脂县的习俗相同。此后,考古人员又在夹山寺“敕印”的石龟和“奉天玉诏” 铜牌,“敕”字和“诏”都是皇帝的专用名词,由此可见,这个奉天玉极有可能就是做过皇帝的李自成。但对这一说法也有人持有异议。他们认为,奉天玉大和尚的墓和其他文物的发现,只能说明石门夹山寺确实有奉天玉大和尚这个人,但并不能证明奉天玉大和尚就是李自成。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伤失明,《澧州志林》中描述的李自成画像却双目炯炯有神,与事实不符,李自成在夹山寺出家一说,也还有待商榷。

近来又有人对李自成的生死提出更新的说法, 认为李自成兵败后,没有出家做和尚,也没有在九宫山遇难,而是辗转来到粤北乐昌的金城山,在那里继续从事抗清斗争,后来因叛徒出卖而受伤,死于马背之上。当然,以上的三种说法,都各有一定道理,但都是一家之言,并非定论,李自成兵败后的结局,目前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标签: 李自成闯王失踪结局

更多文章

  • 明朝第一奇僧姚广孝:对联进言说服朱棣夺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朝,姚广孝,对联,朱棣

    导读:明代的刘伯温是位“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奇人,他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修建了八臂哪吒城、勘定北新桥是海眼等重大事件。但是,如此神奇并且家喻户晓的刘伯温,在明朝却称不上是第一奇人。明代第一奇人是姚广孝。奇人:对联进言说服朱棣夺天下姚广孝生于医生世家,14岁落发为僧,法名道衍,却师事道士席应真,

  • 明朝辽东督师熊廷弼:功到雄奇即罪名传首九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熊廷弼,辽东,经略

    大明王朝,前后有两位“辽东经略”,雄才大略,却均死于“奸珰”之朝政。一个是袁崇焕,《万人尽啖袁崇焕》已有论及。另一位,叫熊廷弼,也是大名鼎鼎,其下场,亦是可悲可痛。《明史》《熊廷弼传》有一句话:“五年八月弃市,传首九边”。据说,其被处死之后,尸体弃之荒野,其血淋淋的首级则被朝廷传至各处边关示众,以达

  • 康熙三位皇后为何均盛年早逝?康熙有几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皇后,赫舍里皇后

    康熙有几个皇后?康熙在位时正式册封的皇后有3人:嫡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为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生于顺治十年(1653年)十月初七日,满洲正黄旗人,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其父为领侍卫内大臣喀布拉。继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昭仁皇后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辅政

  • 唐朝史上一代福将程咬金传奇:长矛穿胸居然不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福将,程咬金,传奇

    导读:随着盛唐繁荣留在人们心中的深刻记忆,初唐英雄的形象也在民间广为流传,以至传到了喜剧化、脸谱化、甚至漫画化的程度,有的已经变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俚语。譬如:“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与“程咬金的三板斧”,就是其中的经典。前者是说程咬金劫皇纲和在瓦岗寨当混世魔王时,总喜欢埋伏在半路,突然杀出,吓退敌人,

  • 揭秘: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改革家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战国,四大改革家

    导读:春秋战国,是一个分外辉煌的时代,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时代。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四大改革家”1.管仲管仲(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喜欢吃烤肉的一个帝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烤肉,帝王

    导读: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平日里非常喜欢吃烤肉,因此一个专门为他做烤肉的御厨则备受青睐,这引起了另外一个御厨的不满和妒忌,他决定要想法设法暗害对方,好取而代之。一天,晋文公在吃烤肉时,突然发现肉上有一根长头发,这让他非常恼火,于是气愤地命人将做烤肉的那个御厨给绑了过来,并要治他的大不敬之罪!御

  • 盘点清朝最凄惨的十二后妃 谁只当了9天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后妃,清朝皇后

    自古红颜多薄命,帝王之家最无情,历代皇帝都有“后宫佳丽三千”可想而之处在深宫中的女人命运是多么的可悲,特别是清朝,闭关锁国,思想迂腐,人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实真到了关键的时刻,匹妇也未必能脱身,更何况那些接近权力巅峰的女人!接下来让我来盘点下清朝历史上命运最凄惨的十二后妃嫔吧!一、清太祖

  • 汉高祖刘邦点评陈平:聪明过头而不能当一把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陈平,评价,汉朝

    导读:提起汉初名相陈平,名气虽不如当时的“三杰”韩信、萧何、张良响亮,却在楚汉之争中同样举足轻重,且更富传奇色彩——张良贵族出身,萧何做过秦朝小吏,而陈平最初却是个穷得差点娶不上媳妇的平头百姓,后来竟高居丞相之位,且在朝廷的勾心斗角中善始善终。可以说,陈平是靠着过人的智慧走到了人生峰巅。读《史记·陈

  • 精忠报国的岳飞为什么必须死?一代名将的悲惨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岳飞,赵构

    公元1127年,岳飞二十四岁,时任东京留守司七品统制,用现代语言描述,大约相当于帝国首都留守军事管制委员会下属部队的团职军官。十五年后,公元1142年初,岳飞被杀死在帝国临时首都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时年三十九岁。死前,他刚刚被解除帝国最大一只部队的统帅职务不久,时任枢密副使。说岳飞必须死,并不意味

  • 揭秘:历史上管仲竟是射箭史上创造六环纪录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管仲,射箭,记录

    导读:射箭是用弓将箭射中中心目标的一种竞技比赛。命中的箭靶越靠近中心,环数就越高。每一次射击最高纪录为10环。假如射中六环的话,恐怕就有些糟糕了吧。可有时并非每个参赛选手的运气都那么好,其中管仲就是一位糟糕的射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听端详。话说公孙无知杀死了自己的堂兄弟齐襄公以后,自己当了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