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管仲竟是射箭史上创造六环纪录的人

揭秘:历史上管仲竟是射箭史上创造六环纪录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64 更新时间:2023/12/31 18:33:55

导读:射箭是用弓将箭射中中心目标的一种竞技比赛。命中的箭靶越靠近中心,环数就越高。每一次射击最高纪录为10环。假如射中六环的话,恐怕就有些糟糕了吧。可有时并非每个参赛选手的运气都那么好,其中管仲就是一位糟糕的射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听端详。

话说公孙无知杀死了自己的堂兄弟齐襄公以后,自己当了头儿。世事难料,又过了一年,公孙也走上了被手下所杀的不归路。这次,齐国可乱套喽,一时间成了没娘的孩儿。这样下去怎么行?国不可一日无君呀!于是,齐国一个管事儿的名叫高傒的人出面了,由于他与齐釐(xi即僖)公的老三儿子姜小白是发小,关系相当不错。所以,当他听到信报说公孙无知被杀了,就暗中派人去接逃亡在外的公子小白,打算让他来接任齐君一职。

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姜小白刚一踏上齐国的土地,就遭遇了以管仲为首的公子纠队伍的袭击。有人该说了,管仲能说会道,堪称是当时的政治家,他还会带兵打仗?说对了。不是吗?打仗靠的是智慧,管仲心想,我家公子等这一天已经等很久了,如今你小白却打算抢先回国即位,没门儿!说是迟那时快,他拿出弓箭,瞄准了公子白,“嗖”的一箭就射了过去。

小白激灵灵吓了一身冷汗,他应声摔倒在地。管仲喜出望外,马上派人给流亡在鲁国的公子纠报喜,鲁庄公听了特别高兴,吩咐队伍不必急于行军了,位势在必得了。所以,公子纠六天以后才到了齐国。而此时的齐国,已经有新君了,他就是公子白,齐桓公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管仲那一箭呀,呵呵,没有打成十环击中小白,而是打到了他离心脏或脑门儿较远的铜带钩上,这要按赛场上的靶子来说,老管射出的这一箭起码在六环以内。因为小白毫发无伤,否则,后果,甚至齐国的命运就会大不相同了。聪明的小白知道事态严重性,他便立刻装死以迷惑管仲,然后躲在帐篷里,日夜兼程地回到了齐国。

那为什么说管仲是只打了六环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管仲射发小白不像赛场的靶子是固定的,而对人瞄准,则是针对移动着的目标瞄准,因此打出九、十环的把握性不大。射中了带钩,若按比赛的靶面来说的话,应该离锁定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六环以内也是给他高分了,因为这是我们通常说的走偏了。

二、管仲虽然击中了目标,但却将箭头射在了带钩上,也就是说,他的射中点起码在腰的部位,距离中心点,即致命点还有几个点儿的距离,才能让小白毙命,所以说,他的射中点应是仅次于最低圈外的六环的位置。

三、因为是战场的缘故,管仲的注意力不可能有十足的把握完全集中在小白一点上,战场的范围与纷乱给他的注意力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外来的干扰性。退一步讲,他射出的一箭,如果是七环、或是八环也足能使对方受伤,会严重影响或拖延小白会齐地的时间。

四、在古代,带钩也是身份的一种象征,一些人往往拿它作为炫耀的资本,它在腰间会随人而动。管仲之所以射中它,也正说明它给管仲射中目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老管的技术不过关,距离远会使得他的视线出现模糊感,从而导致技术的层面上的微妙变化,急于求成,立功心切等等都是他击中六环的诸多因素。所以不但没有让小白受伤,反而给了他假死逃脱的机会。

标签: 历史管仲射箭记录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帝谁更会英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成祖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朱元璋,北伐,

    明朝十六个皇帝,可以够得上英明者只有太祖、成祖、洪熙、宣德、弘治五人。崇祯作为亡国之君,错误太多,刚愎自用,猜忌心大,优柔寡断,但是明亡之过不全在他,万历要负八分责任,嘉靖引来了倭寇,正德引来了葡萄牙人,正统引来了蒙古人,天启引来了陕北农民,如此种种,崇祯是守不住江山的。如果崇祯处在正统的位置上,或

  • 揭崇祯帝临终遗言内容:为何会“文臣人人可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崇祯,遗言,明朝

    导语:朱由检知道这些都是“马后炮”,不予理睬,低头在御案上写了十二个字,让站在旁边的司礼监太监王之心看了一下,随即抹去。据说,其中六个字是“文臣人人可杀”,在皇帝心目中,朝政就是坏在这帮文臣手中的。明毅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

  • 揭秘:中国历史上一鸣惊人究竟指的是哪位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一鸣惊人,国君

    导读:成语“一鸣惊人”是说一个人平时默默无闻,突然间就做出了惊人的举动。这话出自《史记·滑稽列传》,说的是淳于髡用隐语说服齐威王之事。然而,《韩非子·喻老》篇中也有类似的一句话:“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指的却是楚庄王之事。这句话还被《史记》所引用。那么,一鸣惊人的到底是齐威王还是楚庄

  • 才女李清照的离婚大战:坐牢九天却保住全部财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清照,离婚,

    导读:于是,李清照决心和张汝舟离婚,并告发张汝舟有欺君之罪。判决结果当然是李清照胜诉,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尽管李清照因此被判坐牢两年,但在当地官员的关照下,她仅仅坐了9天牢便被释放。如此,李清照在这场离婚大战中,不仅成功地离婚,而且保住了自己的全部财产。“离婚”这个词,到晋代时才有。《后汉书》中就有

  • 揭秘:一代骄后李凤娘为何会与宋朝四代帝王结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凤娘,皇后,宋朝,宋光宗

    看到这个题目,有读者可能会纳闷,李凤娘真的这么牛?跟四个皇帝结怨,她还想不想混了?纳闷得好!一般来说,在皇权至上的年代里,跟帝王结怨,无异于自寻绝路。但时移势易,历史有的时候还真不爱跟你讲“一般”,时不时蹦出个“特殊”来,叫你云里雾里的找不着北。南宋光宗皇后李凤娘,就是一个让你找不着北的女人。个人简

  • 名臣魏征的另一面:并非朝堂孤臣与侯君集结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征,侯君集,结党,

    《西游记》中有一出魏征斩龙。犯了天条的龙王要被魏征斩首,龙王找李世民帮忙,李世民一口答应,在龙王受刑当日拖住魏征下棋,结果是魏征睡着了,李世民以为魏征太辛苦而没有叫醒他,魏征的灵魂顺利上了天庭斩杀龙王,死去龙王的灵魂不敢找魏征算账,每天骚扰李世民。这个故事,似乎说在神界,魏征的地位还在真龙天子李世民

  • 晋武帝司马炎立储之谜:为何立公认的傻子司马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衷,司马炎,晋武帝,

    司马炎,字安世,西晋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史称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纵横沙场,果敢英武,为晋王朝耗尽了自己的半生心血。但是,他却将辛苦打下的江山交给一个傻儿子继承,致使宫廷内外血雨腥风,西晋王朝昏暗动荡,成了一个短命王朝。英明的晋武帝为何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呢?从史料看,司马炎虽称得上英武果敢,但在感

  • 女英雄冯婉贞是小说里的人物:武术一词也出于此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冯婉贞,英法联军,武术,

    因为中学课本曾经有过一篇《冯婉贞》,电视剧《火烧圆明园》中也有冯婉贞的形象,使得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冯婉贞这个抵抗英法联军侵略者的女英雄。可是,笔者看了《冯婉贞》后不禁生疑: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清朝大军节节败退,"京洛骚然",咸丰皇帝都吓得逃到了热河,圆明园被毁,中国失去了大片领土、

  • 曹丕也是大才子:魏文帝曹丕更看重文字的不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丕,建安风骨,曹植,

    曹丕作为一位政治家乏善可陈,唯一值得提及的是由他完成了其父曹操篡汉自立的夙愿,逼迫汉献帝“持节奉玺绶禅位”,改元黄初,建立魏政权;曹丕在位六年,大的建树几乎没有。相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无比耀眼,掩没了其帝王的光彩。这也正符合了这位曹公子的心思,纵观曹丕一生的言论和追求,他坚定地认为,只有文字才能使人

  • 解密三国:刘备驾崩后,曹丕和孙权有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曹丕,孙权,

    我们说刘备驾崩,意思是汉献帝之后,刘备继承正统,延续汉朝的命脉。这是对刘备的一种尊敬,表示他一生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具体的成就。曹丕得知此事,大喜说:“刘备已亡,朕无忧矣!”主张趁机讨伐。贾翊功阻,而司马懿则枉力赞成。并且提出五路大兵,四面夹攻的计策。辽西姜兵从旱路取西平关;南蛮王孟获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