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中国历史上一鸣惊人究竟指的是哪位国君?

揭秘:中国历史上一鸣惊人究竟指的是哪位国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846 更新时间:2024/1/3 8:04:50

导读:成语“一鸣惊人”是说一个人平时默默无闻,突然间就做出了惊人的举动。这话出自《史记·滑稽列传》,说的是淳于髡用隐语说服齐威王之事。然而,《韩非子·喻老》篇中也有类似的一句话:“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指的却是楚庄王之事。这句话还被《史记》所引用。那么,一鸣惊人的到底是齐威王还是楚庄王呢?让我们看看话语的形成和两人的作为是否称之为“一鸣惊人”。

楚庄王

楚庄王名叫熊侣,公元前614年他的父亲楚穆王死去,他继位为王。即位三年,他从来没有向国内发布过任何命令,日日夜夜寻欢作乐,并且还下了一道诏令:“有敢进谏者格杀勿论。”有个叫伍举的大臣入宫进谏,看到这个楚庄王左搂右抱着姬妾们,正在看女乐歌舞。伍举说:“希望向您进献一个隐语。”接着说:“有一只鸟落在土山上,三年不飞也不鸣,这是一只什么鸟呢?”楚庄王说:“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过了几个月,楚庄王不但没有改过,反而更加淫逸放纵。一个叫苏从的大夫就进宫去劝谏。楚庄王说:“你没有听到我的诏令吗?”苏从说:“舍身而使君王您贤明,这是我的夙愿。”楚庄王于是就停止淫逸作乐,开始处理政务。他杀了几百个罪人,擢升了几百个有功劳的官员,任用伍举和苏从管理政务,得到了举国上下的拥护。

此后的楚庄王都有那些作为呢?

在伍举、苏从规劝他的那一年,楚国灭亡了庸国。即位第六年,楚国讨伐宋国,得到了五百辆战车。八年(前606),楚国讨伐陆浑戎,到达洛,在周都的郊外阅兵。这是不尊重周王室的表现。更有甚者,这个楚庄王竟然向前来劳军的王孙满询问周鼎的轻重!这就是“问鼎”一词的出处。十三年,楚国灭亡了舒国。十六年,楚国以平定“夏氏之乱”为名讨伐陈国,虽然没有将陈国划归到楚国的版图之中,实际上已经把陈国变成了一个附属国,等于拥有了这个国家。十七年,楚国用兵包围三个月攻下郑国,郑国签订了盟约,成为了楚国的同盟从属国。郑国本来是晋国的盟国,晋国不甘心被楚国夺取,前来救援,和楚国大战,结果楚国大胜。二十年,楚国包围了宋国,宋国也和楚国签订了盟约。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于公元前591年去世。

齐威王

齐威王名字叫做田因齐,继承他的父亲田午为田氏齐国国君,是在公元前378年。齐威王即位以来,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酒色不理政事,把政务交给卿大夫处理。齐国内部政务荒乱,外部诸侯都来讨伐,国家危在旦夕,大臣们还没有人敢进谏劝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九年。这个齐威王好隐语,有一个叫淳于髡的人就以隐语对他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鸣,不知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齐威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把齐国七十二个县的县令都召集到国都来举行朝会,奖励了勤于政事治理有方的即墨大夫;烹杀了丢城失地,靠贿赂赢得赞扬的阿大夫。齐国举国震惊,人人都不敢文过饰非,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忠诚。齐国大治。

此后的齐威王有些什么功绩呢?

朝会以后,齐威王紧接着发兵向西进攻赵国和卫国,并在浊泽打败了魏军围困了魏惠王。魏国人只好献地求和。赵国人也把侵占的齐国长城归还。齐威王即位的第二十四年,他和魏惠王谈论过宝贝,魏惠王夸耀自己有前后照亮二十辆车子的夜明珠十颗。齐威王说齐国以人为宝,他有四个大臣,都是光照千里的人物,说得魏惠王羞惭而去。齐威王二十六年,齐国在桂陵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由庞涓率领的魏国军队,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之计的出处。齐威王在位三十六年,于公元前343年去世。用《史记》的话说,诸侯不敢对齐国用兵有二十多年。也就是说,自从齐威王理政以后,只有齐国对他国用兵,没有那个国家敢于对齐国用兵。

楚庄王和齐威王,两人为君的时间相隔213年。既然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也就没有办法直接比较。但是,两个人都是有作为、有功绩的君主,从词的本义上来讲,他们都在“突然间就做出了惊人的举动”,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鸣惊人”。不过,楚庄王听到伍举的谏阻后,并没有马上“飞起来”,而是过了三个月,当苏从再一次劝谏后,才“飞”了起来。如果从强调“一”这个字来说,他不如齐威王来得突然和快速。所以,作为一个成语,《史记》把它放在《滑稽列传》里写,那就应该是齐威王和淳于髡的故事了,但是他强调的是淳于髡这个劝谏者的语言艺术。这也就是辞书都用这个故事的原因吧!

总之,作为君主,楚庄王和齐威王都是有作为的人,他们都有着“一鸣惊人”的举动。而作为一个成语,它属于淳于髡、韩非子、司马迁这些语言大师们。

标签: 历史一鸣惊人国君

更多文章

  • 才女李清照的离婚大战:坐牢九天却保住全部财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清照,离婚,

    导读:于是,李清照决心和张汝舟离婚,并告发张汝舟有欺君之罪。判决结果当然是李清照胜诉,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尽管李清照因此被判坐牢两年,但在当地官员的关照下,她仅仅坐了9天牢便被释放。如此,李清照在这场离婚大战中,不仅成功地离婚,而且保住了自己的全部财产。“离婚”这个词,到晋代时才有。《后汉书》中就有

  • 揭秘:一代骄后李凤娘为何会与宋朝四代帝王结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凤娘,皇后,宋朝,宋光宗

    看到这个题目,有读者可能会纳闷,李凤娘真的这么牛?跟四个皇帝结怨,她还想不想混了?纳闷得好!一般来说,在皇权至上的年代里,跟帝王结怨,无异于自寻绝路。但时移势易,历史有的时候还真不爱跟你讲“一般”,时不时蹦出个“特殊”来,叫你云里雾里的找不着北。南宋光宗皇后李凤娘,就是一个让你找不着北的女人。个人简

  • 名臣魏征的另一面:并非朝堂孤臣与侯君集结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征,侯君集,结党,

    《西游记》中有一出魏征斩龙。犯了天条的龙王要被魏征斩首,龙王找李世民帮忙,李世民一口答应,在龙王受刑当日拖住魏征下棋,结果是魏征睡着了,李世民以为魏征太辛苦而没有叫醒他,魏征的灵魂顺利上了天庭斩杀龙王,死去龙王的灵魂不敢找魏征算账,每天骚扰李世民。这个故事,似乎说在神界,魏征的地位还在真龙天子李世民

  • 晋武帝司马炎立储之谜:为何立公认的傻子司马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衷,司马炎,晋武帝,

    司马炎,字安世,西晋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史称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纵横沙场,果敢英武,为晋王朝耗尽了自己的半生心血。但是,他却将辛苦打下的江山交给一个傻儿子继承,致使宫廷内外血雨腥风,西晋王朝昏暗动荡,成了一个短命王朝。英明的晋武帝为何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呢?从史料看,司马炎虽称得上英武果敢,但在感

  • 女英雄冯婉贞是小说里的人物:武术一词也出于此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冯婉贞,英法联军,武术,

    因为中学课本曾经有过一篇《冯婉贞》,电视剧《火烧圆明园》中也有冯婉贞的形象,使得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冯婉贞这个抵抗英法联军侵略者的女英雄。可是,笔者看了《冯婉贞》后不禁生疑: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清朝大军节节败退,"京洛骚然",咸丰皇帝都吓得逃到了热河,圆明园被毁,中国失去了大片领土、

  • 曹丕也是大才子:魏文帝曹丕更看重文字的不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丕,建安风骨,曹植,

    曹丕作为一位政治家乏善可陈,唯一值得提及的是由他完成了其父曹操篡汉自立的夙愿,逼迫汉献帝“持节奉玺绶禅位”,改元黄初,建立魏政权;曹丕在位六年,大的建树几乎没有。相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无比耀眼,掩没了其帝王的光彩。这也正符合了这位曹公子的心思,纵观曹丕一生的言论和追求,他坚定地认为,只有文字才能使人

  • 解密三国:刘备驾崩后,曹丕和孙权有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曹丕,孙权,

    我们说刘备驾崩,意思是汉献帝之后,刘备继承正统,延续汉朝的命脉。这是对刘备的一种尊敬,表示他一生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具体的成就。曹丕得知此事,大喜说:“刘备已亡,朕无忧矣!”主张趁机讨伐。贾翊功阻,而司马懿则枉力赞成。并且提出五路大兵,四面夹攻的计策。辽西姜兵从旱路取西平关;南蛮王孟获攻打

  • 揭秘三国:诸葛亮从未预料到其死后的接班人内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延,诸葛亮,姜维,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死后继承他北伐大业的领军人物是姜维。但对照阅读《三国志》可以发现,诸葛亮其实并不曾明确姜伯约为唯一接班人,蜀汉也并非由姜维一个人领着“走进新时代”。起码还有另外四个人自认为有当诸葛亮接班人的资格,他们是魏延、杨仪、蒋琬、费祎。为了争位,魏延与杨仪进行了恶性竞争,杨仪

  • 谁才是三国中好色第一人?竟然敢从关公手上抢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好色,第一人

    杜远只是与廖化一起占山为王的卑微小寇,在将星如云的《三国演义》中如同沧海一粟般本该毫不引人注目,但他因劫持了关羽保护下的甘、糜二夫人,逼得武圣关羽几乎羞愧自杀的英雄壮举,从而声名鹊起于三国色狼之林,成为要色不要命的舍命色狼的代表人物。杜远趁着关羽和曹操卿卿我我的间隙,轻而易举地虏掠了刘皇叔的两位夫人

  • 水浒中八大吃人魔头都是谁?好汉背后的狰狞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水浒传,魔头,好汉

    1、2、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张青孙二娘夫妻二人以开人肉黑店为生,名气传遍江湖,口碑遍及乡野,甚至都有了分号、子公司。抛开孙二娘的个人魅力和蒙汗药的神奇作用,买卖做到这种地步,人肉馒头和黄牛肉、水牛肉的口感应该也是非常不错的。否则,张青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外卖,若无好的口碑,谁人肯买?3、揭阳岭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