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顺宗苦熬26年当上皇帝,为何被迫当了太上皇?

唐顺宗苦熬26年当上皇帝,为何被迫当了太上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4 更新时间:2024/1/20 6:22:26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顺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64岁高龄的唐德宗李适非常忧虑,因为自己年事已高,他的太子李诵突然之间就中风了。这可把李适给折腾坏了,没日没夜地担心自己的儿子身体咋样,结果把自己也搞垮了。

皇帝和皇太子同时病重,这倒是一件千古奇闻。结果64岁的唐德宗驾崩,45岁的唐顺宗李诵被人用担架抬着登上了皇位。

这个已经做了26年太子的李诵,永远都想不到,自己刚当了186天的皇帝,就被人再次用担架从龙椅上给抬下去,成为了太上皇,连跨年演说都没有进行过。

熬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唐顺宗李诵就这么不给力呢?其实这件事也不能怪他,所有的结果都是由各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

第一,26年的太子,让李诵精神上受到了强烈的打击。

唐德宗李适也不是什么英明神武的皇帝,这哥们年轻的时候也浪得很,他对继承人的要求相当高,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偏偏要孩子们做到。

虽然他一登基,就把18岁的长子李诵给立为了太子,但是后来他似乎有些后悔了。之前立太子,是为了稳定朝政,国有太子,才有根本。

可是后来他更加偏袒其他儿子,一度打算改立舒王李谊做太子。关键是这位舒王李谊还不是唐德宗的亲儿子,只是他的侄子,被过继给了他而已。

这件事遭到了很多大臣们的反对,所以唐德宗也就作罢了。但是他依旧看不上李诵,于是他破天荒做了一件扭曲的事情。

他居然把李诵的儿子李謜收养成为了自己的儿子,这是什么操作?这么喜欢孙子,就可以把孙子变成儿子?李诵在这种环境下就更加尴尬了,原来看到李謜得喊一声乖儿子,现在看到李謜只能拍着肩膀喊一声好弟弟了!

很显然唐德宗这么做,就是想要绕过李诵,直接把皇位传给李謜。好在李謜去世的早,要不李诵再次看到李謜的时候,不能叫儿子,不能叫弟弟,只能跪着喊一声皇上了。

老爹没事儿就想要废了你,你说你心里压抑不压抑?这26年来,李诵可谓是战战兢兢,因此心情总是处于压抑状态。

人的心情不好,这身体能好到哪里去呢?所以不等唐德宗驾崩,这位当了26年太子的李诵就先中风了。

第二、永贞改革的失败,让唐顺宗李诵失去了主动权。

别看唐顺宗李诵登基的时候,是个中风状态。人家年轻的时候,好歹也是文武双全。唐德宗比较懒,估计小时候也不好好练字。所以他做了皇帝以后,常常让太子李诵代替他批改公文。李诵的字写得好,这是大家公认的。

此外当年泾原兵之变的时候,唐德宗拼了命逃窜,是李诵手持宝剑带着人在后面为他老爹断后。奉天保卫战时,李诵身先士卒,经过了40多天的拼杀,这才保证了唐德宗的安全。

可以说这孩子文武双全,完全没得挑。但就算是这样,唐德宗还是喜欢其他孩子,你说这让不让人心烦?

文武双全的李诵,在年轻的时候,是很有政治抱负的。所以他还是太子的时候,身边就笼络了一大帮锐意进取的大臣。这里面比较出名的有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等。

这帮人都是有理想的改革派,他们想干嘛呢?主要就是想着要剥夺宦官的军权、打压节度使的权力、抵制贵族集团专权。

唐朝有三宝,宦官、节度使和贵族集团。这些人都是掌握巨大利益的人员,他们不可能坐以待毙,而且他们手里有实权,李诵用这帮文人去改革,失败似乎成了必然的结果。

这帮人能力一般,可是理想十分丰满,除了有万丈豪情以外,处理事情的能力却让人感到尴尬。为此永贞革新就这么失败了,二王八司马全部失去了权力被赶了出去。

伴随着改革的失败,唐顺宗李诵的皇帝生涯也走到了尽头。因为得罪了宦官集团,所以人家组织了一帮人把太子李纯给拉到了自己的队伍当中来,最终把李诵给拉下了皇位。

三、李诵不光丢了皇位,还丢了小命。

45岁的李诵,其实岁数并不大,可以说是正当年的年纪。但是他在这个时候却中风了,你说气人不气人。尤其是改革到了关键时刻李诵的身体状况也到了关键时刻。

整天流着哈喇子,用一两根手指来指挥改革,这种改革能成功也就怪了。再加上王叔文他们掌权以后,私心自用的情况非常频繁,搞得朝中反对之声一大片。

以宦官领袖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集体不肯交出兵权。你没有看错,宦官掌握兵权,在唐朝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宦官长期把持朝政,甚至左右皇位的继承人选。

俱文珍为了自保,只好以唐顺宗的名义,提前把太子李纯立为了皇帝。李纯能提前登基,他心里当然高兴,在皇位面前,父子之情又值几个钱呢?

李诵只能躺床上哼哼了,他的一切都被自己的儿子和宦官们给抢走了,可他连起来打他们一个嘴巴子的能力都没有。

八月份唐宪宗李纯登基称帝,唐顺宗李诵结束了186天的短暂皇帝生涯,转而成为了太上皇。事情虽然到了尾声,可还没有结束。

4个月以后的正月十八,唐宪宗向大家宣布他那个中风的老爹唐顺宗病重了,果然第二天唐顺宗李诵就驾崩了。因此不少人怀疑,这是李纯和宦官们合伙干的事情,他们担心李诵身体好了,再回来夺取权力。

总结:被儿子暗算,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很多人说唐顺宗李诵跟儿子李纯的关系非常好,所以李纯不可能有暗害李诵的可能。但是在宦官算计唐顺宗,把李纯扶上皇位的时候,他可是一脸高兴的样子,难道关系好就是这么个好法?

所以李纯参与了夺取皇位,暗算唐顺宗的事情,这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了。只不过后来唐顺宗的死因,不能盖棺定论地强加在李纯身上,毕竟你我都没证据啊。

标签: 唐顺宗唐朝

更多文章

  • 张良和萧何那么的厉害 刘邦为什么还打不过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萧何,张良

    对汉初三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初三杰”各有所长,萧何的政治管理、后勤保证工作天下无出其二;张良的计谋论断堪称人杰;而韩信的攻无不克堪称兵仙。就像刘邦自己说的一样:“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 前蜀皇帝王建,是怎么从地痞无赖蜕变成开国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建,唐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前蜀皇帝王建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要说古代哪位开国皇帝的出身最卑微,可能大家都会想到明太祖朱元璋。事实上,历史上还有一位出身不好的开国皇帝,结果却稳坐十二年帝位,他就是前蜀高祖惠皇帝王建。未发迹前,王建只是一个地痞

  • 前蜀皇帝王建是怎么白手起家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建,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前蜀皇帝王建是怎么白手起家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纵观历史,从秦到清的五百余位帝王之中,大多出身于权贵阶层,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者也基本都是部落首领,很少会有平民当上皇帝的,刘邦起兵前好歹是个亭长,刘秀虽然在家种地但也是上过长安太学的人。因此真要说谁的出身最卑

  • 中国名人故事之清初元辅范文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范文程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生于明末。祖籍在江 苏,出生在沈陽。他一生经历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开创时期,又经历了顺治和康熙两个朝代,为官四十多年,是清朝最著名的开国功臣,对清朝的建立与巩固起了重要作用,是清代初年卓越的政治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范文程出身于名门仕

  • 吕布连有名的武将都没有杀过 吕布是怎么得到三国第一武将称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吕布,三国

    你真的了解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东汉末年,国力衰退,朝廷对对各方势力掌控大大降低,内部还有十常侍乱权。这时一个群雄辈出的年代。而当人们提起三国武力值最高的人是谁时,理所当然的都想起了吕布。不少影视作品中都将吕布塑造成三国第一武将。三国吕布没有杀过什么有名的武

  • 商鞅变法对秦国崛起起关键作用 秦国上下对他的死为何无人同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商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和商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除了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外,更重要的是前期商鞅的变法,这次改革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对秦国的崛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改革功臣,最终却遭受了酷刑,最终惨死,秦国上下却

  • 揭秘: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慎为何被终生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杨慎,明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气磅礴、雄浑激昂,让很多人记诵传唱。这首歌的歌词并不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所写,而是出自明代杨慎的《临江仙》词。杨慎与解缙、徐渭并称为明朝三才子,杨慎排名首位,被称为大明第一才子。感兴趣的

  • 死在黄巢刀下的唐朝诗人:揭秘皮日休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皮日休,唐朝

    唐僖宗乾符五年,曾经强盛不可一世的大唐王朝,已经到了穷途末路。黄巢带领的唐朝末年农民起义,给予了唐朝致命一击。虽然这次起义最终失败,但唐王朝的精兵强将和国力储备,在镇压黄巢起义中几乎消耗一空,从此之后唐朝进入灭亡倒计时阶段。可以说,黄巢起义敲响了唐朝的第一声丧钟。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

  • 历史上的丁谓是什么人?他是如何溜须拍马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丁谓,宋朝

    还不知道历史上的丁谓是什么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祥符中,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拆弃瓦砾灰壤实入

  • 刘邦为何能战胜项羽建立汉朝?最主要的一点是听得进去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汉朝

    史书记载,刘邦出生在沛邑,少年时期就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也不下地做农活。刘邦他老爹经常骂自己儿子没啥出息,但是刘邦少年时期很敬佩信陵君,可以说是偶像吧,信陵君何许人也?战国四公子之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国四公子都是以养士为名,门客三千,可见偶像作用还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