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为何要砸掉魏征的墓碑?李世民畏魏征

李世民为何要砸掉魏征的墓碑?李世民畏魏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56 更新时间:2023/12/31 8:09:27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唐太宗为何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

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

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为了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他给了魏征“无限话语权”,让魏征时刻提醒和劝谏自己。在国家大事上,魏征像一位元老,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没有主见的幼主;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征像一位长辈,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

网络配图

据史料记载,魏征在为唐太宗效力的17年内,有史籍可考的谏奏前后达二百余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时候都让唐太宗下不了台。

魏征比唐太宗大20岁,如果放在时下,就是“60后”与“80后”的关系。年龄上的差距,代沟上的隔阂,意见上的分歧,必然会造成二人之间的冲突。魏征在呕心沥血的同时,却忽略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自己的主张、理想、爱好和私生活。

唐太宗那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标新立异的开拓劲,以及自由生活的做主权,在很多时候都受到了魏征的干涉和阻挠。难怪有一次唐太宗守着长孙皇后的面大骂魏征:“早晚有一天,朕非杀了这个庄户佬不可!”能把“从谏如流”的唐太宗逼到这个分上,魏征的进谏确实过了头。

爱太深,容易出现裂痕。魏征这种慈父般的过火关爱,在唐太宗眼里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皇帝的在很多时候说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脸色,这种长期逐步积累起来的压抑,总有一天就会像火山一样突然喷发,而魏征的“荐人失察”和“谏言外流”不过是唐太宗“悔婚砸墓”事件的导火索。

贞观十八年,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的唐太宗在攻打高丽受挫后,不由得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长叹,立即“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人,总是在受到挫折后,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真谛,皇帝也不例外。

魏征墓的传说(一)

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东北一里许有魏征墓。魏征乃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他死后为何葬在这偏僻乡野之地,还得从一个传说说起。

相传一次魏征随李世民西征,当他们走到虞国(今虞城县)境内,忽然军士飞马来报,说前方的不远处有一片森林,森林的外面是一片沼泽水草。在齐腰的水草丛里,一头猛虎拦住去路,军士赶它,它虎视眈眈,久不让路。李世民听了军士的禀报,怒不可遏,他飞奔策马,随军士来到队伍的前方,伸手张弓,正要放箭。只见魏征气喘吁吁地赶将上来,大喊:“主公,此虎射杀不得!”

李世民闻言忙放下弓箭说:“军师言语差矣!一只小小草虫为何射杀不得?”

网络配图

魏征说:“主公,这儿乃是亳地。我昨天夜观星相,见南亳(今亳州)与北亳(今谷熟一带)贯通一气,此地人杰地灵也。虎乃百兽之王,主公这次西征,有虎加盟,虎虎生机,必可胜也。”

魏征的一席话,说得李世民心头一动,他突然地说:“好!杀猪宰羊,犒劳猛虎、三军!”说罢就令将士们安营下寨,特意拿上等猪羊犒劳了猛虎。猛虎饱餐了一顿,长啸一声,一翘尾巴往西驰去,眨眼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次西征,果然应了魏征之言,大获全胜。

后来,李世民统一了天下。魏征病死,李世民悲伤不已,就把魏征埋在了猛虎横卧的地方-----

虞城县谷熟镇南魏堌堆村-----北亳.

魏征墓的传说(二)

发源于泰山山脉与沂蒙山脉之间的薛河,宛若一条镶嵌在广袤大地上的一条玉带,从滕州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静静地流向微山湖。她用甘甜的乳汁润泽着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滋润着广阔无垠的平原,见证了远古文明,孕育了北辛文化,延续着滕州的辉煌。

当古老的薛河水流淌到张汪境内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什么原因,忽然来了一个90度的大转折,主河道往南倾泻而去。流淌了不知多少年的薛河故道再也没有了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轻柔的流水犹如一位静默的老人。在张汪镇王格庄村村南的薛河故道里,一个高大的土堆上芳草茵茵,周围白荷相伴,蒲苇相依,无论春夏轮回,不管旱涝相叠,薛河水始终围绕着这个高大土堆的半腰处,不离不弃。这个高大的土堆就是历史名相魏征的葬墓。

魏征,字玄成,贞观三年拜相,以“谏臣魏征”名垂古今。魏征进谏直言无隐,犯言切谏,高瞻远瞩,深谋周虑,忠心奉国,始终如一。他辅佐唐太宗17年,拾遗补阙,围绕治国安民,内政外交提出大量意见和建议,保证了“偃武修文”治国方略的实施,取得了“贞观之治”的巨大成功。魏征死后,唐太宗非常悲痛,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如今魏征死了,从此,我失去了一面镜子!”魏征这样一个聪明一世的大人物,为什么死后埋葬在河当心呢?这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据说魏征在事业上取得伟大功绩的同时,在家庭教育上却无可奈何,他的儿子从来都不听魏征的话,即使表面上答应听魏征的,可是落实起来都是反其道而行,魏征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魏征临老的时候,想让儿子把自己葬在高山上,这样即使死后也可以看到在自己辅助下建设的大唐美好江山。但是担心儿子不按照他的意思去做,于是对他儿子说:“我一生清清白白,清如水,明如镜。我死后,你要把我葬在一个低洼、干净的地方。”

网络配图

魏征死后,他的儿子想到父亲一生操劳,自己却不听他的话,十分后悔,决定一定要按照父亲的遗愿把最后安排的一件事做好。上哪里去找最清白、低洼的地盘呢?对,河道里最干净,因为有河水天天冲洗,而且水往低处流,也应该是最低的地方。他就派了很多人四处寻最低洼的河道,终于发现了张汪镇境内的薛河是当时最低洼的地方,于是就将魏征的墓地选在了薛河里。为了祭奠、纪念魏征,唐太宗李世民拨付国库资金给魏征的儿子,专门在薛河南岸修建了魏征庙,遗址至今保存完好,并迁来族人看护魏征墓,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就形成了现在的张汪镇下魏楼村。

似乎是魏征的精神感动了天地,虽然墓地坐落在河道里,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河水从来没有涨到过坟头。每到夏季,墓地周围的水面上长满了白色的荷花,仿佛象征着他的一生清白如水,茂密的蒲苇郁郁葱葱,仿佛在彰显着他坚如磐石、忠心奉国、始终如一的精神。如今,魏征墓被列为枣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汪镇也把借助古薛河、魏征墓这个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相信有古老的薛河,再借助魏征这一千古名相的名气,张汪镇的旅游业在新时期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为何在殉国前 秘密安葬魏忠贤遗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崇祯

    崇祯皇帝与魏忠贤是死对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奇怪的是崇祯为何在上吊自杀的五天前秘密安葬魏忠贤的遗骸?他不是恨魏忠贤吗?魏忠贤不就是被他铲除的吗?崇祯心里到底在想什么?魏忠贤曾经是掌权者,生前的确做了很多坏事,但连很多历史学家都承认,魏忠贤治国理政的的确很有一套,有些历史学家甚至说,魏忠贤如果不死,

  • 揭秘:一代青楼天子宋徽宗赵佶的纨绔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徽宗

    风流君王宋徽宗:宋徽宗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十日,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但宋徽宗赵佶自幼爱好笔墨、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宋徽宗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宋徽宗赵

  • 皇太极堂弟本是两朝元老 为何被囚死在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太极

    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封侄子爱新觉罗·阿敏为和硕贝勒,毕竟阿敏为他打下江山立过汗马功劳。按说,努尔哈赤应该继续重用他,而阿敏却差点人头落地,这是为什么?第一,天聪元年,阿敏征战朝鲜时,朝鲜抵挡不住这猛烈的攻势,国王被迫求和并接受和议的所有条件。但阿敏没有退兵,打算在朝鲜自立门户。这个

  • 揭秘贪官和绅的女人缘 连干女儿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绅

    这纳兰姘上和绅之后,自己与家人都得到了说不尽的好处,享受到了数不清的荣华。她父亲苏凌阿从江西调到了京城,先做了吏部侍郎,后来一直做到了宰相。纳兰与和绅有了那苟且之事之后,和绅本想把她娶过来,但一时改不了口,又怕人背后说三道四,于是就一直以干女儿相待。网络配图冯霁雯:和绅的妻子冯氏,名霁雯,是宰相英廉

  • 古代杀人最多的竟是他:是来自地狱的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多铎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中,我们历经分分合合,起起落落,历经多个朝代,经历无数战争。而有战争就会有死亡,不管是士兵死亡还是普通百姓的死亡,那在这几千年中,谁是杀人杀得最多的呢?谁是那个冷血无情的刽子手?野史君带你走进那段尘封的历史,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 或许会有人说,杀人杀得最多的便是被称为 :“第一

  • 这位皇帝在位29年 皇后宝座竟空无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金世宗

    咱们今天说的这个人是金朝的一位皇帝---金世宗完颜雍,其实小编对于金超的历史没有很多的研究,但是唯独这个金世宗小编是比较喜欢的,因为他能伸能屈,而且最重要的是是一个重情义的男子。咱们今天就只说他为什么29年都没有皇后,这个要从金熙宗完颜亶在位时候说起了呢~~说是这个完颜雍长得很魁伟,性格沉静明达,又

  • 她是一代皇后一生经历六个皇帝 最后惨遭惊吓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何法倪

    何法倪,庐江灊县人, 东晋第九位皇帝,晋穆帝司马聃的皇后。东晋皇室选后,有一个规矩,必须出身名门——这样才配得上皇室身份;但同时,这个名门也不能太过显赫——这是从东汉和西晋吸取的教训,怕的是外戚干政,祸乱朝纲。何法倪的父亲是散骑侍郎何准,家中世代门阀,但是到何准这一代已有些没落,这样的人家,正符合皇

  • 汉武帝皇位竟是因一个女人的嫉妒心而换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

    在西汉宫廷内,有这样一位深得汉景帝刘启宠爱的妃子,她就是栗姬,此人能歌善舞,艳冠群芳,还为景帝生下了三个皇子,因此前期很受景帝宠爱。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册立自己与栗姬的长子刘荣为太子,两年之后的前151年,废黜了自己的薄皇后,原本来讲,栗姬晋升皇后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事情的发展却不按想象的情

  • 明朝最后一位皇子朱慈焕:75岁仍被清朝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慈焕

    明亡后,崇祯的皇子们都何去何从了呢,他的最后一个儿子,在七十五岁的高龄,竟然仍然被清帝下令凌迟!崇祯十七年,燕京易主,李自成所部自南城的广安门入城,守军或降或散。崇祯皇帝只好“御驾亲征”,亲自上马持枪突围,兵力是几十个太监。谁知到了朝阳门,守将已降,闭门不纳,向北转走安定门,可太监们却砍不开被锁住的

  • 她出身卑贱 却是汉武帝最爱的人被追封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夫人

    李夫人,汉武帝一生最难忘的宠妃,西汉音乐家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妹妹。自从王夫人死后,汉武帝一直没能找到一个十分喜欢的人。李延年在音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武帝非常喜欢他。李延年深知武帝喜好男色只是一时喜好,能让武帝真正着迷的还是美女。网络配图李延年陪武帝一起跳舞,唱道:“北方有佳人,风姿绝世,亭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