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连清太祖都畏惧的明末名将熊廷弼 死于意气用事

连清太祖都畏惧的明末名将熊廷弼 死于意气用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99 更新时间:2024/3/7 12:42:28

明天五年(1625)八月,在大明王朝的九大边镇上,一颗人头在轮流传视。九边的军官将士看到无不悲苦心寒,士气低落;百姓见到无不深抱不平,扼腕叹息。这个被传守九边饱受巨大冤屈的人是谁呢?他就是连清太祖努尔哈赤也要惧三分的熊蛮子——熊廷弼。

浅谈明末辽东名将--熊廷弼

面对辽东危局熊廷弼是最早提出坚城据守,伺机击敌的人,但这个在隆庆三年(1569)出生于湖北江夏的南方汉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今后的命运会与这寒冷的辽东大地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万历二十六年(1598)熊廷弼进士及第开始了他颇为顺利的仕途,他性情刚直,处事公正,嫉恶如仇,不事权贵。为官清廉的他颇受百姓爱戴,在入辽之前也算是官运亨通。

万历三十六年(1608)熊廷弼以中央特使的身份巡按辽东开始与辽东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在三年的巡按御史生涯中,熊廷弼看到了辽东积弊已久的卫所制度,城垣的颓败,兵士的羸弱,以及将领的骄横失职。对此熊廷弼上书陈述,革除积弊的同时触动了包括李成梁在内的辽东军阀的利益。为自己今后经略辽东的失落以及含冤身死留下了隐患。

三年的巡按生活结束后,熊廷弼调任南畿提学,因杖责诸生事被劾失官,赋闲于家。由于李成梁的纵容,建州女真的一支努尔哈赤异军突起用了三十六年统一女真各部。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开始进攻明朝,连下抚顺、清河,萨尔浒一战使辽左闻之色变,军民胆寒。此时熊廷弼临危受命,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身份经略辽东。未及到任,开铁失守,熊廷弼乃开赴沈阳,秣兵厉马,修城壕,集兵将,填火器,在辽沈一带形成铜墙铁壁,期间努尔哈赤虽有来犯都因防守紧密无功而返。

熊廷弼性格暴躁,不为人下,好特立独行,不与达官显贵相交,因此朝臣颇有微词,屡屡受人弹劾;但其治军严谨,爱戴士兵,却触痛了辽东原有的腐败军官体系,这些人也经常与熊廷弼作对。在众人的指责与逼迫下,带着遗憾的熊廷弼被请离任。如果熊廷弼就此不再踏上辽土,或许他的命运也就不会如此的悲壮凄苦。

由于畏惧“熊蛮子”,在熊廷弼任上,努尔哈赤迟迟不敢轻易发兵,养精蓄锐静待其变。熊廷弼离任不久,努尔哈赤便相继攻陷沈阳、辽阳,明朝辽左尽失。此时朝廷又想起了熊廷弼,明知前方道路曲折的熊廷弼怀着一颗爱国之心毅然决然的再次踏上辽东土地。

在朝堂上,众人纷纷议论广宁攻守之策,熊廷弼提出三方布置策

一方以广宁为中心,前方设城堡,在前沿三岔河、辽河设防线;

二方天津、登州、莱州从海上牵制后金;

三方动用朝鲜力量牵制后金后方。

三方布置策中心思想还是守为上,攻为辅。起初,朝臣因辽东屡败群情低落故纷纷支持熊廷弼。然而不谙兵事的辽东巡抚王化贞却提出一举荡平策(一方希望抚顺游击李永芳做内应;二方借助蒙古林丹汗四十万军队;三方己出六万军攻后金。),中心思想就是主动进攻,坚决不被动防守。

此时朝廷中的投机派群起响应王化贞,兵部尚书张鹤鸣带头支持。熊廷弼与王化贞意见不合,熊廷弼据理力争,王化贞寸步不让,最后人缘好,后台硬的王化贞的策略被采纳,再加上王化贞手下统领十五万人,熊廷弼手上只有五千人马只得驻扎于离广宁不远的右屯,难有作为。努尔哈赤知辽东经抚不和,于正月率兵渡过辽河激战西平,罗一贯杀身成仁;沙岭野战,全歼援军;广宁由于游击孙得功的背叛,不战而降。王化贞逃到熊廷弼驻军的右屯,痛哭流涕向熊廷弼建议收集残兵退守宁远锦州一带,现在看来这还是糊涂的王化贞提出的一个相对正确的战略。

然而此时熊廷弼却犯了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错误,因为自己的愤恨,采取了小人的心思,不想为眼前这个人再做任何付出,但却忘了辽东的军民,忘了大丈夫的气节,忘了国家的危亡。熊廷弼放弃辽西的防御,护送辽西十万军民入山海关,致使辽西一带完全落入后金之手。应该说封疆之失熊廷弼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明史 熊廷弼传》对此有十分中肯的评价:惜乎,廷弼以盖世之才,褊性取忌,功名显于辽,亦隳于辽,假使廷弼效死边城,义不反顾,岂不毅然节烈丈夫哉!

(图)熊廷弼致友人手札

广宁之失,首罪化贞,此时朝中党争激烈,封疆之失成为东林党与阉党的党争题目,熊廷弼本身倾向东林党,阉党借熊廷弼之事打击东林党。天启四年(1624)六月,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公开打击阉党,但天启皇帝暗中支持魏忠贤,致使阉党猖獗打压东林人士,此时阉党状告熊廷弼贪赃贿赂杨涟,熊廷弼百口难辨。天启五年(1625)七月,一代辽东名将熊廷弼因封疆失守,贪赃枉法的罪名在北京西市被斩杀,并被传首九边。

熊廷弼一生为官清廉,将自己最宝贵的一生奉献给了辽东大地,但最后却以自身性情原因,以及朝廷政治昏聩而身首异处。没有创造更大的功绩不仅是熊廷弼的遗憾,也是大明王朝的遗憾。今日观此,不能不让人顿觉惋惜。

标签: 熊廷弼明朝

更多文章

  • 揭秘:清帝逊位后谁最先在紫禁城中剪去辫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皇帝,溥仪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

  • 历史上两位“极品”“美食家” 竟用这个来招待客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三国

    人类是进化了的高级生物,有社会纲常、伦理高道德,在人类文明中,吃自己的同伴是一件泯灭天良的糟心事,就算是逼不得已,也是不能为之。一般来说,只有在灾荒、战乱等颗粒绝收、食物匮乏的特殊时期,才会出现一些食人惨象。吃掉自己的同伴的时候,人们的内心应该是悲怆而又哀伤的。在这种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任何旁观者都说

  • 中国史上最狠毒皇后:隋文帝杨坚妻子独孤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独孤皇后,隋朝,杨坚

    有智慧,巾帼不让须眉。隋朝能够建立,她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独孤皇后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姓独孤,是西魏、北周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母家为山东姓崔的门阀世家。独孤氏自幼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受到儒教礼法的教育,言行举止大方得体。杨坚建立隋朝后,独孤氏不贵余力地支持他的事业,内外政事都加以过问,提出的许多见解和

  • 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鲜为人知隋名将韩擒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韩擒虎

    隋朝自581年杨坚取代北周,自立为帝开始,至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杀,李渊废隋建唐结束,隋朝仅仅存在存在38年。历史上通称隋唐并称,但昙花一现的隋朝往往被289年国祚的唐朝所掩盖。隋唐之际风云际会,人们往往熟知秦琼、尉迟恭、李靖、李勣等唐初名将,而对隋朝的名将却知之甚少,应读者朋友的要求,小编特

  • 千古第一人!一介书生虞允文竟能大破金兵40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虞允文,宋朝

    1161年10月金国皇帝完颜亮调集全国军队,合兵60万,兵分四路,对僻居东南的南宋发动全面进攻。消息传来,朝野震惊,宋高宗赵构竟然想解散百官,重蹈32年前的旧路,乘坐海船南逃。面对气势汹汹的金军,两淮守将纷纷弃城南逃,完颜亮饮马长江,对江南志在必得。千钧一发之际,一位书生挺身而出,将金军击退,最终保

  • 摧锋陷阵 三救秦王 李世民最大的功臣是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尉迟恭,唐朝

    626年6月4日,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被迫晋封李世民为太子。8月李渊禅位,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643年2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下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图像,供奉于临烟阁之中,以示尊崇。按功劳大小,二十四人的排序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

  • 田秀英才貌双绝是崇祯帝最爱的人可惜却红颜薄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田秀英,明朝,崇祯

    田秀英,祖籍西安,明思宗朱由检的贵妃。田秀英自幼丧母,后来跟随父亲田弘遇迁居扬州。父亲常年经商,家境富裕,她也自幼好学,爱好广泛,父亲还请了老师教她画画、弹琴。长到十二三岁时,已经能吟诗作赋。天启年间,田秀英被选入宫中,嫁给朱由检(当时还是信王)。朱由检即位后,田秀英被封为贵妃。田秀英不光长相貌美,

  • 抗倭英雄戚继光晚年解甲归田跟张居正的死有何渊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又字文明、汝谦,号南塘,晚年号孟诸,山东蓬莱人。他从戎四十余年,身经百战,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他训练的“戚家军”战无不胜,威震天下。但因与张居正关系密切,戚继光晚年遭弹劾解甲归田,两年后猝然去世。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朝中发生

  • 三国智囊诸葛亮一生中的惟一一次徇私枉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三国

    要说诸葛亮会徇私枉法,恐怕是没有人会相信的。在人们心目中,他永远都是那位足智多谋、严于律己的千古一相。可就是这样的一位“政事无巨细咸于己”的诸葛丞相,终于还是会有一点瑕疵,留给后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遗憾。街亭一役,让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即使他起初力排众议,重用马谡后,以至于最后的大溃败,也未使得

  • 乾隆皇帝长寿的秘诀是什么?真的管用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皇帝,清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位60年(1735-1796),年号乾隆。值得说一下的是,他是为了不超过自己的爷爷——排名冠军玄烨,在位满60年时禅让给儿子颙琰。名义上下课了,但是皇帝的印玺,还没交出来。直到他彻底死掉,他儿子才算是真正执政。弘历继位年龄比冠军爷爷晚16年,但是,他更是懂得养生,一直活到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