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说他决定了三国的走向?

荀彧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说他决定了三国的走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27 更新时间:2024/2/19 14:52:17

一、“张良来了”

公元212年,尚书令荀彧,知道自己走到生命尽头了。他取出了自己的私人密函和一些机密来往书信,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于是,世间再也没人能搞清楚,他到底出过多少“奇策密谋”,从此只留下了一个,模糊却又震撼人心的身影。(《三国志》:(荀彧)临薨,皆焚毁之,故奇策密谋不得尽闻也)

虽然历史冰冷如铁,却是有血有肉的人书写而成。荀彧虽能烧掉许多关于自己的“三国机密”,却依然会留下了诸多线索,这就注定了历史的“江湖中”,依会留下关于他的“传说”。

公元191年,声势浩大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由于诸侯间各怀鬼胎而早已分崩离析了。曹操却依旧郁闷不已。因为在这次讨逆作战中,就他和孙坚最傻帽。

尤其是曹操,为了追击挟持汉献帝的董卓,他遭到了董卓手下大将徐荣的伏击。曹操手下的那些兵士,打黄巾军还凑合,遇到西凉铁骑后,如何能抗衡?故而被揍得几乎全军覆灭。若非曹洪让马,并步行保护,曹操的小命也就交代了。

好在,曹操还有大哥袁绍资助。再加上他自己和诸曹夏侯的招兵买马,终于算是又拥有了一支队伍,打个山贼,破个匈奴是没问题的。于是几战过后,袁绍表曹操当了东郡太守,算是拥有了一块地盘。

但接下来如何走?曹操自己都不知道,莫非永远在袁绍手下当小弟吗?

故而,曹操郁闷异常。虽说这年头有枪就是草头王,可曹操此刻却以大汉忠臣自诩,他要的是,死后墓碑上能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这几个大字,鬼才原因当“草头王”呢。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禀告,荀彧来投!曹操大喜连忙会见,一番交谈过后,曹操大呼一声:我的张良来了!

二、为何选择曹操

荀彧,颍川人,年少之时,就被称为王佐之才。他本来在袁绍手下,为何突然舍弃强大的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绍,跑到了弱小的“赘阉遗丑”后代曹操这里来了?

虽如今没人能彻底搞懂,但从荀彧后来的事迹中,却能反推原因。大致有两条。

其一、荀彧虽是颍川门阀士族,却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这在那个宦官和名士,水火不相容的年代,毫无疑问会遭到门阀名流的鄙视。而袁绍代表的是门阀士族,故而荀彧虽会被袁绍优待,但必不会被重用!

曹操也是如此,他是宦官之后,却一直想撕掉这个标签。因而又是刺杀大宦官张让,又是当袁绍小弟。这就注定了他跟荀彧一样,都极其尴尬。所谓共同的经历,彼此懂你,可以抱团取暖。

其二、是最关键的,曹操在讨伐董卓之战中,虽“傻”得差点丢命,却证明了他会被视为大汉忠臣!而荀彧毕生的理想,就是恢复汉室地位。他跟曹操有共同的理想,使得荀彧毅然舍袁绍,选择了曹操。

也就是说,荀彧跟诸葛亮一样,自始至终都是理想主义者,是那种为了理想而敢于燃烧自我的人。只不过荀彧认可的是正宗汉室,而诸葛亮认可季汉刘备!

这就是三国时代的特点之一,无论曹操集团,还是刘备集团,是靠两位理想主义者,完成了原始积累。可曹操和刘备这两位,却都华丽蜕变为现实主义者,由此碰撞出了两种结果——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荀彧却是“皆焚毁之”。

三、没有荀彧,便无曹操

前文谈过,刘备得到诸葛亮为何会说“如鱼得水”,一则因诸葛亮的确本事大,二则是诸葛亮,带动了整个荆州地区的人才,大部分都归于了刘备。

荀彧投奔曹操,更是如此,却表现得比诸葛亮更出彩,并最终决定了三国走向!因为荀彧所处的颍川,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人才库,大致有四大姓:荀家,韩家,钟家,陈家!

其中最牛的是荀家。在曹操初期的五大谋士中就独占了两位:荀彧和荀攸,若再加上颍川的郭嘉,竟然有三位!而荀攸、郭嘉则正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同时还推荐了戏志才、钟繇、司马懿、陈群等!

只看这几个名字,就足够震惊吧。就更不要说,在这些名字的背后,还代表的是各自的势力、财力、物力和影响力等了。这些“力”若加起来,是不是会让曹操的实力,几何倍增长?

所以说,没有荀彧,便无曹操,一点都不夸张!因为以上仅仅说的是,人才流向方面。还没有涉及到具体对曹操的帮助,举三个例子。

其一:奉天子以令不臣,这是荀彧力主的!只这一条就又让曹操,成为了代表大汉的人物,并再次让曹操的实力几何倍增长!

其二:曹操初期能百战百胜,灭袁绍、征乌丸等,谁居功至伟?都说是郭嘉,但荀彧照样发挥出了决定性作用。如,官渡之战的相持期,曹操几乎都顶不住了,便给荀彧写信,提出要退兵回来。

荀彧写信告知曹操:你难,袁绍也难,如今正处于临界点,很快就会迎来转机。果然一语中的,许攸来投,跟着乌巢劫粮,袁绍崩盘!

其三:每次曹操出征,为何都让荀彧留守?因为只有荀彧能镇住场子,摆平后方的各种势力,并能供给粮草等。别人,根本没这能力!因此,与其说荀彧是曹操的谋士,不如说,荀彧是曹操的合伙人。

事实也是如此,很长一段时期,曹操集团明显形成两大势力,曹操掌军,有诸曹夏侯等武将,而荀彧则是文官(内政)集团的老大,双方互相承认,虽有摩擦却合作很成功!这才有了曹操的百战百胜,而非只因有郭嘉!

四、荀彧不死,曹操不敢称王

随着曹操的成功,荀彧和曹操的合作,也逐渐变质!对于荀彧来言,你曹操当丞相?可以!毕竟是大汉丞相!

你曹操杀董贵妃,欺负汉献帝?也能忍!汉室够衰的了,既有“跋扈将军”梁冀毒死皇上,又有董卓私自废帝,但终究天下还姓刘,朝廷还能正常运转。

也就是说荀彧的底线是,因你曹操的确有大功于汉朝,所以能当萧何,是最好不过!当不了萧何,当霍光也行。哪怕当跋扈将军梁冀,甚至如董卓一样换皇帝玩,我也认了,只要还是汉朝廷发号施令,咱就还能合作。

但想当魏王?抱歉!汉室的框架之中,根本就没有这个设置。天无二日,哪有一个朝廷内,既有皇帝,又有王,能并存的道理?你让天下州府郡,听谁的号令?因此,荀彧强力阻击曹操称王!

曹操急眼了,你还以为我曹操是,咱哥俩初次相逢时的那个“东郡太守”吗?你说的汉室在哪儿?如今,三分之二的天下,都是我曹操平定的,若我不走这一步,会被现实碾压得渣都剩不下。

你的理想,跟我的现实碰撞后,却想让我退缩,有这可能吗?既然如此,那我就送一个空食盒,提醒你一声:汉禄已空,别再做白日梦了!

这一年,是公元212年,荀彧50岁了,面前是曹操派人送来的那个空食盒。不久后一团火焰腾起——这把火,荀彧烧掉的不仅是那些

“三国机密”,更是他毕生的追求和理想,如今一丝一毫也不留给曹操!

就在荀彧死后,曹操终于如愿以偿地称了王。但被荀彧推荐和提拔起来的司马懿、陈群等人,却在不久后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最终决定了三国的走向和归属。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言,荀彧才是真正决定三国走向的那位谋士,比诸葛亮更厉害!

标签: 荀彧三国

更多文章

  • 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生擒 曹操又是怎么处理这两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刘备女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84年黄巾起义发生后,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击面前,东汉政府慌得一塌糊涂。为保住摇摇欲坠的统治,他们在抽调武装力量进行镇压的同时,还采纳了太常刘焉“改刺史为州牧”的建议,企图用加强地方长官权力的办法来加强镇压力量。于是,“刺史”这个

  • 吕布当初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曹操又是怎么看待吕布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吕布,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布投降曹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望着城外沂泗之水,听着四面震天的鼓声和叫骂声,飞将吕布不住的摇头叹息,天要亡我吕奉先!曹孟德(曹操),我非败于你之手,而是败给了这个乱世。想当初丁建阳拜我为主簿,我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虽然丁建阳待我不薄,又认我为义子,但是总

  • 代善如此骁勇善战 最后继承皇位的人为何是别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努尔哈赤,儿子

    你真的了解努尔哈赤儿子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历史上,努尔哈赤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物,作为建州女真部的世袭酋长,在其父祖死后,努尔哈赤继承职权,还得到明朝辽东总兵扶持。努尔哈赤仅仅从十三副盔甲起兵。经过30多年的战争,先后吞灭了部落哈达部、乌拉部、辉发部等,多次击败了海西女真

  • 努尔哈赤为什么不传位给多尔衮 于情于理都不会传位给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努尔哈赤,多尔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努尔哈赤传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前几年的时候清宫剧非常盛行,在清宫剧的影响下,很多人都为多尔衮感到惋惜,认为努尔哈赤最喜欢多尔衮,曾有意将汗位传给他。但由于是突然死亡,努尔哈赤没有立下遗嘱,导致汗位被皇太极抢去。(努尔哈赤)但是说实话,在历史上努尔哈赤并没有特别

  • 宋英宗是怎么对待宋仁宗的妃子和女儿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英宗,宋朝

    曹皇后嫁给宋仁宗,那就是嫁给了悲剧。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皇后好歹也是大家闺秀,爷爷是开国元勋曹彬,父亲也在朝为官。可是她嫁给宋仁宗以后,却各种受气。宋仁宗是个非常好色的皇帝,他后宫的妃嫔不计其数,其中独宠张贵妃。甚至打算为了张贵妃把曹皇后给废了。但是曹皇后温良淑婉,根本找

  • 身为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嵇康,曹魏

    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之死,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嵇康是曹家的女婿,他的夫人是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第二,嵇康自命清高,不愿给司马家打工。第三,既不愿出仕,却又跑出来多管闲事。第四,钟会火上浇油,扬言嵇康乃“当代卧龙”。有这么四点原因,就足以让司马昭对嵇康下死手了。其实以上任何一点,都可以让司马昭灭了

  • 李渊的祖父李虎有着什么功绩?为何会让百姓谈“虎”色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虎,李渊

    仔细研究唐朝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虎”是一个很特殊的文字,如有涉及到这个“虎”字的事物,都会很巧妙地找其他别称来代替。追根究底,就是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姓氏中带有“虎”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渊的祖父李虎有着什么功绩?为何会让百姓谈“虎”色变?李虎,南北朝时期北魏至西魏的将领之一,与大将军独孤信

  • 辽王朱宪为何会被废?与张居正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辽王朱宪,明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xx的故事。明世宗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张居正于荆州府江陵县一位秀才家中出生。张居正,贯湖广荆州卫,军籍。荆州府学生,治《礼记》。字叔大,行二,年二十三,五月初五日生。曾祖诚,祖镇,父文明,母赵

  •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那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成吉思汗是人们对他的尊称,历史上的铁木真还有另一个名字孛儿只斤·铁木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成吉思汗另一个称呼,了解历史的人对孛儿只斤·铁木真肯定不会陌生,他是蒙古帝国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他的尊称就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孛儿只斤氏,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族,元代追

  • 探索李白的发家史,他的影响力为什么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白,唐朝

    说到李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天子呼来不上朝,自称臣是酒中仙!最近读唐诗,最喜欢的还是李白。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甚爱饮酒作诗,善剑术,爽朗大方,放荡不羁,喜交友,名副其实的社交达人和旅游大V。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