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设立南北榜?真实意图是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设立南北榜?真实意图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445 更新时间:2023/12/14 23:06:50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一、穷苦出身,开国皇帝朱元璋知道人才重要性

洪武皇帝朱元璋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全力以赴为创造一个光明的王国,而终身奋斗的一生。他幼年之时,就深切地知道官吏,对于一方百姓的重要性。

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他首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科举制度改革之上。

在南征北战的时候,他看到了太多地方官吏,肆无忌惮地欺压贫民百姓,让正义感爆棚的朱元璋气愤不已。

他最清楚,官吏清,则天下安;官吏明,则天下兴。所以,明朝建国之初,他就广泛地招纳帝国的各方面人才。

起义之初,阵营中最急需的是军事谋略人才。在与蒙古骑兵和陈友谅的征战过程中,大批量的军事奇才被朱元璋发现,并请进朱元璋军营之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知道眼前的这些人才,这些思虑敏锐,能文善武的为自己夺江山的谋士们。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书香门第,有的还是前朝的状元之后。

目光长远的朱皇帝,懂得“未雨绸缪”,他心中有一个大格局。他明白了一个民族想复兴,一个国家想发展,离开人才,一切都是空中楼阁,都是痴心妄想。

在他宏观的王朝格局设计中,他准备以人才为突破口,充分吸收多方面人才,计划为日后,新生的王权服务。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最先尝到的甜头就是来自于文人的建议。这也坚定了朱元璋,一定要广纳人才的信念。

建国初期,洪武皇帝听从身边南方谋士朱升、刘基李善长汪广洋,北方谋士吕昶等的建议,使得重回汉人手中的中央政权,迅速恢复生产,经济社会得以发展。

在刘基、李善长的主张之下,明朝政府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在汪广洋的建议之下,洪武皇帝命令朝廷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下令解放奴婢,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等。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元朝年末,多年来由于战乱造成的社会损失,得以逐步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二、南北榜差点使得北方人才埋没

在朱元璋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改变后世科举制度的事件,史称“南北榜”。

1397年的春天,朝廷命令礼部会试,由翰林学士刘三吾和吉府纪善、白信蹈等人主考。张榜之时,全榜五十一人,100%为南方人,0个北方学子被录取。

巨大的差距,落第的北方举人们为此纷纷议论,难道北方人连一个够格的都没有,于是向朱元璋告发说主考官刘三吾是南方人,有意拔擢其乡人。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他命令侍读张信等十二人复查了试卷,但北方人还是没有合格的。

朱元璋不高兴并且心存怀疑,他也是看惯了人间百态,阅人无数的行家了。

他绝对不相信北方人才,会如此差劲。所以,他派人秘密进行调查,力求彻查问题,得到真相。

不久,朱元璋就得到可靠的情报:张信等人受了刘三吾吩咐,在朝廷对试卷复查的时候,故意将低劣的北方考生的试卷呈报朝廷与皇上陛下。

本来就日夜思虑,如何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的朱元璋,知道消息之后彻底震怒了,当即决定将白蹈倌、张信等论死,将年迈的刘三吾充军。

当年六月初一日,朱元璋命翰林儒臣于下第卷中择文理优长的得六十一人,复廷试。

新的榜单张榜:山东人韩克忠名列第一。韩克忠,字守信,山东武城人。其他皆北方之士及陕西、四川之人。这就是著名的“春夏榜”,也称为“南北榜”。

说到这次的第一名,可是不简单。也证明了,朱元璋的英明决策。韩克忠中状元后,入翰林院掌修国史。不到半年的时间,功力扎实的韩克忠,一路上高升,升到国子监的副长官—司业。

国子监是大明最高学府,司业负责教务工作。韩克忠刚出任国子监司业时,国子监学政废弛,非常混乱。

热血的山东汉子韩克忠,与祭酒张显宗,齐心协力一同,整饬学政,修订监规,不久之后,使国子监再次兴旺起来。

国子监的兴盛,也间接地造福了天下学子,这是造化后世文化的特大功绩。

三、明朝重视人才均衡发展,后世沿用

历史悠久的科举制,创设于隋朝,到了明朝之后,在朱元璋及后世子孙的努力下,达到巅峰状态,人才辈出。

明朝科举制度的改革,源源不断地输出了,各种全面型人才,涵盖文学、军事、科学等。

这一时间,明朝的文化成绩璨若星河啊。自然科学家宋应星编写了《天工开物》 ,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医学家陈实功编写了《外科正宗》,

医学家张景岳编写了《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 数学家王文素编写了《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

这个时候,世界尊称大明为天/朝上国。

这一时期,之所以能够大量地培养综合型人才,离不开大明一把手朱元璋的倡导与监督,朱皇帝在科举制上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面对曹操的清算,杨修为何没有预料到?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杨修,三国

    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修是一个聪明人,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都知道,聪明的人,他总是比别人多一个心眼。考虑问题,肯定比别人会多想几步。一件事情出来后,有什么样的前因后果,对这件事如何应对,他都比别人更有办法

  • 徐宣: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被认为是托孤寄命的柱石之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宣,曹魏

    徐宣(?—236年),字宝坚,广陵海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避难江东,后还广陵故里。海西民反叛,引兵平定,被曹操任为齐郡太守,入为门下督。曹操西征马超,即以宣留统诸军。曹操去世后,强谏曹丕切不可以故乡谯人替换城守,以免涣散军心,被

  • 卫臻: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卫臻,曹魏

    卫臻(生卒年不详),字公振,陈留郡襄邑县(今河南省睢县)人。三国时期魏国重臣,曹操部将卫兹的儿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卫臻早年为陈留郡计吏,得到曹操提拔,迁黄门侍郎、相府户曹掾、散骑常侍,加封关内侯。魏文帝称帝后,晋封安国亭侯,历任侍中、吏部尚书。魏明

  • 司马消难是什么出身?隋文帝为何没有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消难,南北朝

    司马消难先后经历了四个朝廷,堪称北朝分裂到隋灭南陈这段历史的活化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天保八年(557年),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叛齐投周,北周因此派大将杨忠前往接应,随后二人结为至交好友。大象二年(580年),杨忠之子杨坚专权,司马消难作为北周静帝岳父因此起兵声讨。开

  • 陈登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刘备为何没有纳入麾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登,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陈寿《三国志》里有这样一段话,

  • 乾隆临死前对嘉庆说不要杀和珅 嘉庆下手之后后悔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和珅,嘉庆

    还不知道: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贪官污吏在每一个时期和每一个国家都会出现,要说起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那一定是非和珅莫属。和珅是清朝时期的大贪官,在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将和珅满门抄斩,并且

  •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出手救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麦城

    对当年关羽败走麦城,恰好路过马超的封地,为啥马超不救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英雄好汉,便要提到一本名著了,没错,那就是《三国演义》。书中虽说在描述战争的情节占比很大,但也侧面描绘和突出了三国各路好汉的英雄形象,比如刘备、张飞、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这些

  • 刘盈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商山四皓为何愿意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山四皓,汉朝

    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多次请商山四皓都把他们请不出山,吕后(代表刘盈)去一请,商山四皓就出山来了。那么,吕后给商山四皓许诺了什么,他们愿意出山帮助吕后与刘盈呢?刘邦看见商山四皓站在刘盈身后,问他们,为什么我请不出你

  • 朱然: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名震敌国,累有功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然,东吴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

  • 失去荆州就意味着失去天下 刘备为什么不派赵云去守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荆州

    还不知道:荆州之失是天下之失,刘备为何不让赵云守荆州?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蜀国之所以没能完成统一大业,很大的原因在于丢失了荆州这个军事要地。荆州不仅可以进攻东吴还可以进攻曹魏,而且是粮食生产之地,对蜀国来说是极大的助力,拥有着这样的地区,蜀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