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标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朱标削藩朱棣还敢起兵造反吗

朱标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朱标削藩朱棣还敢起兵造反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498 更新时间:2024/3/9 1:50:47

还不了解:朱棣朱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朱标没死,朱标削藩的时候,朱棣还敢造反吗?

元末农民起义中,朱元璋成为了诸侯之中的佼佼者也是最终的胜利者,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代。明代建国初期,朱元璋为太子朱标扫清了朝廷之中的隐患,为的就是赋予太子朱标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奈何太子英年早逝,这时的朱元璋一夜白头,燕王朱棣本以为太子之位应该传授给自己,可是朱元璋却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刚刚即位的建文帝根基不稳却一心想要削藩,而这便触动了朱棣的逆鳞。朱棣了解自己早晚会死于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手中,为此朱棣在北平起兵,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起兵成功的燕王,即为明成祖,试想一下,若是太子朱标没有英年早逝,那么有他进行削藩的话,燕王朱棣敢不敢起兵?

朱标与朱棣

朱标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嫡子,朱元璋与马皇后非常的相爱,马皇后一直对朱元璋不离不弃,这让朱元璋很重视亲情,也更加重视朱标,因此朱标在朱元璋的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并且太子朱标为人正直、仁厚得到了朝廷之中很多人的爱戴。

为了培养好以后的皇帝,朱元璋经常带着朱标上战场,培养他的军事能力,不仅如此,在政治方面,朱元璋也是带着太子朱标上朝,有时还会询问太子朱标的看法,以此来提高他的政治才能。

最是无情帝王家。唐太宗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逼迫父亲传位给自己,但是反观朱元璋与朱标这对父子,却有着帝王家之中的少有的亲情与温情,朱标经常不满父亲朱元璋的做法,有时候甚至与朱元璋顶嘴,朱元璋大多数都是当耳旁风,严重的时候会追着朱标打,但是第二天父子二人又会恢复以往的状态,有说有笑。

朱元璋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的儿子继承太子的位置,这足以证明了朱标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也突显了朱标的重要性,朱标出生的时候还是战乱的年代,朱元璋在攻打南京城的时候,便得知朱标出生的消息后,欣喜若狂,此时的朱元璋二十七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自己有了后代,代表着自己的血脉将会得以延续。

朱元璋为了培养好以后的皇帝,因此严格要求朱标,朱元璋给朱标的定位是他以后要做一名贤明仁义的君主,但是朱标的仁慈的性格却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仁慈会获得大臣的爱戴,能守住好明代的基业。

但是其弊端自然就会呈现出优柔寡断以及懦弱胆怯的现象,朱元璋认为这是帝王的大忌,为此朱元璋才会严格要求朱标,试图矫正朱标的性格,但是效果不好,朱标的仁慈与朱元璋的严厉相互碰撞,或许朱标永远不会理解朱元璋的用心良苦。

反观朱棣,他同样也是出生在战乱的年代,二十岁的时候就被朱元璋分封到北平做藩王,朱元璋设立藩王的缘由是担心一旦皇室有难,各地藩王即可援救中央,殊不知朱元璋的做法为靖难之役埋下了种子。

在朱元璋的儿子之中,朱棣是最像朱元璋的,优秀的军事才能以及残暴的性格,奈何朱元璋认为大明代日后需要的不是一个最像自己的皇帝,而是一个宅心仁厚,爱戴百姓的皇帝。

正如日后朱棣传位时的做法一样,虽然朱棣不喜欢朱高炽的仁爱,在朱棣的儿子中汉王朱高煦是最像自己的,但是永乐一朝的皇帝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皇帝,他也不希望下一位皇帝是一位武皇帝,并且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更是有着帝王之相,因此才会传给朱高炽。

朱标英年早逝后,朱棣的其他兄弟也都相继离世,朱棣觉得自己会有几率被朱元璋封为太子,可是朱元璋没有这么做。

靖难之役

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为了赋予皇太孙建文帝一个相对安稳的政治环境,同样也是煞费苦心,蓝玉案便是朱元璋为朱允炆的保驾护航,蓝玉被太子朱标视为心腹,可与朱允炆并没有什么交集,并且朱元璋认为朱允炆并没有能力驾驭蓝玉,不仅如此朱允炆还有一个弟弟,他的弟弟有着强大的外戚势力,那便是蓝玉。

一旦朱元璋去世后,蓝玉或许将会以强大的兵权废掉朱允炆,然后拥立他的外孙即位,从此之后明代或许将走上汉朝或者北周的旧路,外企专权的时代,因此朱元璋将蓝玉处死了,随之牵连的人数高达一万五千多。

建文帝登基后,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废除了朱元璋时期的一些苛政,最重要的便是大力削藩,建文帝把他的两位叔叔贬为了平民的时候,朱棣便深知建文帝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于是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会师北平直取南京,战争之初,由于北方大多是朱棣的旧部,因此大多都投靠了朱棣。

自己的爷爷朱元璋将有能力的人全部处死后,留给建文帝的人少之又少,以至于无人敢出战朱棣,燕王朱棣军队浩浩荡荡直奔南京,最终建文帝失踪,朱棣即位,在永乐年间,撰写了永乐大典、采用新的方式削藩以及稳定边疆,迅速恢复了自靖难之役后的民生,郑和下西洋宣扬大明代的国威。

历史假设

假若朱标没有英年早逝,朱棣是不会造反的。首先,朱标没有去世蓝玉案就不会发生,太子朱标的政治集团中,有蓝玉、曹震以及常升等人物,并且燕王朱棣非常忌惮蓝玉,而蓝玉也曾提醒过朱标说朱棣有着不臣之心,告诫朱标小心提防朱棣,但是朱标以兄弟之情最为重要,就没有听进心里。

其次,以蓝玉等人的作战能力,即使燕王朱棣真的起兵,有蓝玉坐镇必定会大败朱棣,顺利地铲除其势力,以此巩固明代的稳定,最后那便是以朱标作为哥哥的威望以及资历都可以完全震慑住朱棣的野心。

正所谓:长兄如父,朱棣与朱标的关系也比较好,自然也不会造大哥的反,靖难之役也就不会发生,而这些都是朱允炆所不具备的条件。然而历史没有假设,靖难之役也最终爆发。

标签: 朱棣朱标

更多文章

  • 雍正帝第三子弘时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结局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弘时,清朝

    最是无情帝王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纵观中国近千年的历史进程,清朝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它是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是封建帝王统治的终结。在清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当中,曾先后经历了十二位皇帝的权力交替,而在乾隆年间,达到了清朝发展的顶峰,呈现了“康乾盛世”的

  • 盘点宋朝的四大昏君,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宋朝

    盘点宋朝的四大昏君,他们分别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位、宋徽宗选错专业入错行,是一件十分悲催的事。这一点,李后主与宋徽宗肯定深有同感。李煜是千古词帝,赵佶是书画双绝。两人本应该去中央美院、北大文学系当个教授,却稀里糊涂做了皇帝。让文艺青年来治理国家,注定凶多吉少。古代

  • 张飞被谋害时为何没有人发现 张飞的死对夷陵之战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飞,东吴

    对张飞和东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飞被刺杀时,为何没被大家发现,他的死为伐吴带来了什么影响?在三国时期,死得最憋屈的大将当属张飞了。这位叱咤风云的将领,在战场上无人敢当,被古人选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可是他却没有战死在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而

  • 王凌一生忠于曹魏,屡立战功,最后为何会被诛杀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凌,三国

    我们都知道汉朝末年三国时期,那个时代的名将非常的多。随着三国有关的影视小说影响更加广泛,魏国的五子良将、蜀国的五虎上将、东吴的四英将,还有那些谋士大家闭着眼睛都可以说出来几个。相比较这些名将而言,三国中还有一些非常被低估将领,这些人虽然名气不太响亮,但是实力却相当不俗。王凌(172年~251年6月1

  • 冯小青的一生为何如此短暂?一番痴情错付了他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冯小青,明朝

    冯小青,明朝时期才女,留下众多诗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冯小青短暂又凄凉的一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冯小青,广陵人,父亲是广陵的太守,身为家中独女,冯小青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冯小青的母亲是大家闺秀出身,琴棋书

  • 在曹魏政权中,谥号为威侯的武将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纯,三国

    吴蜀魏三国属曹魏阵营人才最多,用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有五位威侯,能被谥为“威侯”的,都不简单,蜀汉的威侯是马超,而曹魏政权这五位威侯中,还包含一位五子良将。这五位威侯分别是谁呢?第

  • 董卓残暴行径众所周知 董卓到底残暴到什么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董卓,东汉

    还不了解:董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汉末三国的第一个大魔王,董卓究竟有多么残暴?作为汉末三国的第一个大魔王,董卓的残暴是令人发指的。这些残暴行径,最终将董卓带入了败亡的深渊。入洛阳时期的残暴行径董卓进入洛阳,就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洛阳,是大汉王朝的都城,

  • 关羽和魏延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魏延镇守汉中关羽为何没有意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魏延

    还不了解:魏延和关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狂傲自大,为何魏延镇守汉中关羽却没有意见?和魏延关系如何武圣关羽是许多三国迷十分喜欢的人物,忠肝义胆,有勇有谋,其神迹和人品流芳百世,更有许多地方筑有武圣庙以此祭奠,也有很多人家里或者商铺摆有关公像都表明对关羽

  • 曹魏重臣裴潜简介:初附曹操后,便出任丞相府军参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裴潜,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裴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潜(?-244年),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生卒年不详。曹操平定荆州时,裴潜归附曹操

  • 韩信被杀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吗 出身也是其中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汉朝

    对韩信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是汉朝功臣却被抹杀,难道真的因为刘邦冷血?韩信是西汉的建国功臣,他为刘邦的大业东征西讨,最终成功为其建立了西汉。但是建立西汉后刘邦到处清除异姓王,韩信虽然不是被刘邦亲手所杀,但是最终也是落得了被杀的下场。那韩信为什么会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