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为何能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他有哪些功绩?

汉武帝为何能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他有哪些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24 更新时间:2024/1/16 20:28:18

刘彻,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他的历史地位不一般,与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并称为“秦皇汉武”。那么刘彻为何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西汉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统的封建朝代,在其统治的二百余年中涌现了不少的明君圣主,汉武帝刘彻就是其中之一。

刘彻作为西汉王朝第七位皇帝,在他继位之后对加强中央集权、改革货币体制、打通西域贸易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他之所以能够很好的推行自己的种种新政策,除了他自己的头脑精明外,更得益于他身边的得力干将协助。尤其这四位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到汉武帝的丰功伟绩,就不得不提一下他在位期间的这四位贤臣良将。他们就是独尊儒术的董仲舒、西域通商的张骞、抗击单于的卫青以及平定匈奴的霍去病。这四位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对西汉王朝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从而为刘彻的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1独尊儒术董仲舒

董仲舒作为西汉王朝著名的哲学家。为西汉王朝的封建统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董仲舒将儒家理论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纳了很多优秀学派的理论。从而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理论,这一理论完全符合汉武帝的治国方略因此深受其赏识。

董仲舒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百家思想的熏陶。成年之后的董仲舒更是对儒家思想颇为喜爱,他在三十岁之后就开始讲学。在他的讲学传授下不少的门生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为社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他的学术理论也深受大家追捧。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的儒家思想理论,与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方针政策极为吻合。并且他的这些儒家理论也被之后各朝代的统治着们所推崇。可见董仲舒为汉武帝的统治提供了多么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从而推高了汉武帝的历史地位。

02西域通商张子文

要是说为西汉治国奠定治国理论基础的最大功臣是董仲舒。那么西汉在对外交流的功臣就应该是张骞了。张骞字号子文,是西汉时期我国知名的探险家、旅行家、外交家,也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张骞西域之旅的经历十分的坎坷。他一路西行想要寻找大月氏进行结盟,从而共同对抗匈奴部落。但无奈中途被匈奴所俘获,期间匈奴单于软硬兼施希望能够说服张骞为其效力。但张骞持汉节而不失,不忘汉武帝赋予的使命。历经艰难险阻最终逃回了西汉。

虽然张骞的这次西域之行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但他的出行却使西汉的影响力直达岭南以西地区。而且也使得西汉与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更是将张骞初始西域的举动称为“凿空”。

随后的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携带了大量西汉的珍奇异宝。这次行动不但宣扬了国威,增加了同中亚各国的贸易,扩大了西汉王朝的影响力增强了各国之间的了解。张骞的不畏艰难的出行西域,为汉武大帝统治的西汉提高了对外声望,提高了汉武大帝国际影响力。

03抗击单于卫仲卿

西汉时期边境冲突不断,北部游牧民建立的匈奴政权更是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卫青在西汉时期可谓是抗击匈奴的一名悍将,多次帅兵北伐。与匈奴的数次交战后歼灭了单于漠南主力部队,使得匈奴元气大伤。从而为西汉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卫青小的时候生活艰苦,这就塑造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后来卫青入朝为官,汉武帝更是对他的人品很是欣赏,对他颇为信任。尝尝伴随皇帝左右和他一同听闻朝政。卫青也没有辜负汉武帝对他的这份信任与赏识,用一次次胜利的对外战争报答着汉武帝的恩亲。

卫青对外征战可谓是战功显赫。他收复河套地区、奇袭高阙、二出定襄,更是在漠北之战中以弱胜强击败了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西汉军队在卫青的统领下可谓是名声大噪。他为汉朝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也为提高了汉武帝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

04平定匈奴霍去病

说到西汉知名武将,除了卫青我们又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位民族英雄霍去病。张骞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在河西走廊地区兴起丝绸之路,霍去病绝对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卫青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击败匈奴,霍去病也从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霍去病不可谓是年少成名的代表。他十九岁就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出征河西地区。并在河西之战中俘获单于单桓、酋涂王,收降其相国、都尉以下的降者二千五百人。为河西地区的平稳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使丝绸之路得以顺畅发展。

霍去病在漠北之战中率领五万大军深入敌人内部寻歼匈奴主力。他与其部下一路追击匈奴,最远处曾将匈奴逼退至贝加尔湖附近。霍去病作战风格勇猛,处处身先士卒。

也正是连年的征战,长时间处于艰苦环境下的霍去病日夜操劳。最终导致他英年早逝,在其离世之后汉武帝不得不被迫停止对匈奴作战。可见他在对外战争中的重要角色。霍去病同样为西汉的长足发展创很好的外部环境,也提高了汉武帝的历史影响力。

05总结

汉武帝时期可谓是良将如云,贤士似雨。这么多有识之士能够得到重用可见汉武帝刘彻是多么的具有人格魅力。同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汉武帝刘彻是一个独具慧眼、知人善用的明君。

当然汉武帝之所以能够与秦始皇并成为“秦皇汉武”,也离不开他手下的这些大臣。尤其是上面的这四位,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汉武的封建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签: 汉武帝西汉

更多文章

  • 朱标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朱标削藩朱棣还敢起兵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朱标

    还不了解:朱棣和朱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朱标没死,朱标削藩的时候,朱棣还敢造反吗?元末农民起义中,朱元璋成为了诸侯之中的佼佼者也是最终的胜利者,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代。明代建国初期,朱元璋为太子朱标扫清了朝廷之中的隐患,为的就是赋予太子朱标一个良好

  • 雍正帝第三子弘时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结局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弘时,清朝

    最是无情帝王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纵观中国近千年的历史进程,清朝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它是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是封建帝王统治的终结。在清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当中,曾先后经历了十二位皇帝的权力交替,而在乾隆年间,达到了清朝发展的顶峰,呈现了“康乾盛世”的

  • 盘点宋朝的四大昏君,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宋朝

    盘点宋朝的四大昏君,他们分别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位、宋徽宗选错专业入错行,是一件十分悲催的事。这一点,李后主与宋徽宗肯定深有同感。李煜是千古词帝,赵佶是书画双绝。两人本应该去中央美院、北大文学系当个教授,却稀里糊涂做了皇帝。让文艺青年来治理国家,注定凶多吉少。古代

  • 张飞被谋害时为何没有人发现 张飞的死对夷陵之战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飞,东吴

    对张飞和东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飞被刺杀时,为何没被大家发现,他的死为伐吴带来了什么影响?在三国时期,死得最憋屈的大将当属张飞了。这位叱咤风云的将领,在战场上无人敢当,被古人选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可是他却没有战死在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而

  • 王凌一生忠于曹魏,屡立战功,最后为何会被诛杀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凌,三国

    我们都知道汉朝末年三国时期,那个时代的名将非常的多。随着三国有关的影视小说影响更加广泛,魏国的五子良将、蜀国的五虎上将、东吴的四英将,还有那些谋士大家闭着眼睛都可以说出来几个。相比较这些名将而言,三国中还有一些非常被低估将领,这些人虽然名气不太响亮,但是实力却相当不俗。王凌(172年~251年6月1

  • 冯小青的一生为何如此短暂?一番痴情错付了他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冯小青,明朝

    冯小青,明朝时期才女,留下众多诗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冯小青短暂又凄凉的一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冯小青,广陵人,父亲是广陵的太守,身为家中独女,冯小青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冯小青的母亲是大家闺秀出身,琴棋书

  • 在曹魏政权中,谥号为威侯的武将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纯,三国

    吴蜀魏三国属曹魏阵营人才最多,用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有五位威侯,能被谥为“威侯”的,都不简单,蜀汉的威侯是马超,而曹魏政权这五位威侯中,还包含一位五子良将。这五位威侯分别是谁呢?第

  • 董卓残暴行径众所周知 董卓到底残暴到什么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董卓,东汉

    还不了解:董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汉末三国的第一个大魔王,董卓究竟有多么残暴?作为汉末三国的第一个大魔王,董卓的残暴是令人发指的。这些残暴行径,最终将董卓带入了败亡的深渊。入洛阳时期的残暴行径董卓进入洛阳,就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洛阳,是大汉王朝的都城,

  • 关羽和魏延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魏延镇守汉中关羽为何没有意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魏延

    还不了解:魏延和关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狂傲自大,为何魏延镇守汉中关羽却没有意见?和魏延关系如何武圣关羽是许多三国迷十分喜欢的人物,忠肝义胆,有勇有谋,其神迹和人品流芳百世,更有许多地方筑有武圣庙以此祭奠,也有很多人家里或者商铺摆有关公像都表明对关羽

  • 曹魏重臣裴潜简介:初附曹操后,便出任丞相府军参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裴潜,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裴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潜(?-244年),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生卒年不详。曹操平定荆州时,裴潜归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