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张辽除了勇武外 还有哪一点让曹操另眼相看

三国张辽除了勇武外 还有哪一点让曹操另眼相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57 更新时间:2024/2/5 15:41:19

读三国的人都知道,张辽可谓是吕布手下的重要将领,在他身上,有吕布善战的影子,但与吕布不同,张辽身上不仅仅拥有勇武的一面,还有为将之智和为将之略。我想,这与张辽的出身和早年经历颇有渊源。

方诗铭先生《三国人物散论》中提到吕布、张杨、张辽同属于并州军事集团。《三国志 魏志 吕布传》中记载“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同书《张杨传》也记载“张杨字稚叔,云中人也。以武勇给并州,为武猛从事……刺史丁原遣杨将兵诣(蹇)硕,为假司马。”

而《张辽传》记载:“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籍贯上说,吕布属五原,张杨属云中,张辽属雁门,五原、云中、雁门均属并州。

因此,无论是吕布、张杨还是张辽,均有着北方并州军兵骁勇善战的特点,这与并州、凉州的风土和地理位置都有关。但是方先生指出,张辽在以吕布为首的并州集团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三国志 魏志 张辽传》载“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

方先生指出,吕布、张杨、张辽三支武装,张杨的地盘在河内,与吕布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张辽虽然“以兵属吕布”,但其以北地太守或鲁相的名义,在并州集团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随后指出,曹操招降张辽有笼络并州集团的倾向。这一点我是同意方先生的意见的。但是,方先生也指出,吕布之流,均是凭借自身的勇武,如吕布“骁武”,张杨“”武勇,张辽“武力过人”跻身并州集团的高级将领。在这一点上我有异议,主要是针对张辽这一人物,我个人认为,通过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张辽的早期应该和吕布、张杨之流还是有一定区别。

(图)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

首先看《张辽传》的前几句话:“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聂壹就是著名的“马邑之谋”的主角之一,根据《史记》聂氏家族应当算是富户,虽然在两汉三国,对商贾富户采取打压的政策,但不难看出,张辽祖上在地方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属于地方豪族,只是由于马邑之谋的失败,逐渐落寞。

陈寿在记载的时候特地突出张辽的身世,个人觉得有说明张辽出身并非一般的所谓“剽轻游侠”,而是落寞的地方豪族(至于聂壹是否与张氏有关还有待考证),这样的出身,一定会比单纯的游侠出身接受的教育要好。

其次,我们可以对比吕布、张杨、张辽的任职情况,张辽是先为郡吏,后以武力过人为从事,而吕布、张杨均是直接担任武职(吕布是武职后又任文职主簿),这一点虽然细微,但也可以说明张辽先从事了郡内文职后转为武职,这就可以说明张辽经过了一定的文吏训练,因此之后才有能力担任鲁国国相,可见,身为武人的张辽并非吕布一类的“剽轻游侠”,而是有着一定的治理能力。综上,张辽虽然属于并州集团高级军事统帅,有着并州军兵善战的特点,但又与一般的并州军官有所区别,我想,这即使后来曹操对张辽另眼相看的原因之一。

方诗铭先生在论述吕布时提到一个概念,即是侠的概念,看过书后,我个人认为先生所叙述的侠应该有两类:

一则是以吕布为典型代表的“剽轻游侠”,这类游侠骁勇善战,但心中毫无远大的理想,也缺乏战略眼光,在乱世即是盗贼。

另外一种则是“生于武毅,不挠久要,不忘生平之言,见危授命,以救时难而济同类,以正行之者谓之武毅”类的游侠,这类游侠有理想和抱负,也极具战略眼光,曹操、袁绍少年时即属于这类游侠。

而并州集团的张辽个人觉得亦是属于第二种类型。从曹操赏识和张辽在曹营的一系列表现而言足可验证这一点。如三公山劝投降、长社镇乱、合肥之战,皆非大将有韬略者不能为。

此外,张辽与吕布相比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张辽的是非观很清晰,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张辽、徐晃与关公友善,徐晃在沔水之战秉公无私,而张辽在关公降曹之后其实也是秉着先公后私的态度与关公交往的,说明张辽并非一般战将。能够结交关公这样的豪杰,也说明了张辽的过人之处。

因此,从早期张辽的活动可以看出,张辽他属于并州集团的一个另类,既有着并州豪族的基因,又有吕布之流的勇武,本身还具备着一定的治理能力和将才。正是因为如此,我想曹操一则为了笼络并州集团,二则是为了推行其唯才是举的策略笼络大将,两个原因综合考虑才成就了曹操知人之明,也成就了张辽百战名将的名声。

标签: 三国曹操张辽

更多文章

  • 东汉王朝宣帝名将赵充国 :靠屯田平定边关部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汉,赵充国,名将,

    经营谋略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河湟一带,羌部落酋长提出要渡过湟水,去北边放牧,西汉朝廷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渡河北去。渡河之后,羌族首领与先零首领订立盟约,并且向匈奴借兵,共同对抗西汉。汉宣帝问满朝文武,谁可担当平定边关的大任,七十多岁的老将军赵充国站出来说:“最佳人选当然是我。”但赵充国到了边关后,

  • 宋真宗澶渊之盟给予辽国岁币的举措是否应该?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真宗,皇帝,岁币,

    兽有兽性,人有人性。遵循这个“性”去生活,就是万物之理。兽性也好,人性也罢,都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欲望。吃喝拉撒睡是欲,求欢交配产子是欲,追求财富、追求尊严、追求权力,也是欲。欲不必强分高下。求欢的欲,求财的欲并不比对尊严、对原则的欲求低下。欲虽无高下,却有好坏。好的欲求可以发扬,坏的欲求则要克制。什么

  • 顺治皇帝出家 顺治就算出家也会是个花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顺治,清朝

    金庸在《鹿鼎记》,说顺治皇帝出了家,康熙皇帝还派出韦小宝前去伺候。那么?顺治有没有了出家?他当然没有出过家。不过关于他出家的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据满文档案记载,顺治皇帝14岁那年,也就是1651年冬天,他在遵化打猎时,认识了一位在山洞内修炼的别山法师,经过交谈后很受震动。从此之后,他就和佛教结下了不

  • 孝庄皇后一心为大清江山 康熙求天缩己命延其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庄,顺治,康熙

    崇德八年八月,皇太极驾崩,其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势均力敌,“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32岁的孝庄与皇太极孝端皇后多方斡旋,使多尔衮得摄政王称号和实权后,改为支持其子福临继位,改年号为“顺治”,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多尔衮位高权重,依然觊觎皇位,不断迫使幼主

  • 武功强的人身体一定很壮?岳飞弱冠挽弓近四百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武功,卫青,李广,岳飞,霍去病,韩世忠

    似乎能打的人身体必定强壮。由此想到古代一些武功高强的人比如卫青,李广,岳飞,霍去病等,身体条件得要多好?另外,古人那么壮上战场可是玩命去的,玩命去的!身板虚的一下子就被手撕。甭说大将了,现在武馆里的教练身边就已经很壮了,对付几个常人是没有问题的。在古代,岳飞的纪录是弱冠前挽弓三百宋斤(192KG),

  • 史上身世最惨的皇帝朱元璋:全家饿死讨饭3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明朝,皇帝

    史上身世最惨的皇帝:全家饿死讨饭3年相对现代而言,古代的社会阶级是非常固定的。天子生而富有四海,佃户世代为地主做嫁衣。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其实从出生时就被限定在他所在的阶级中了。唐、宋武功文治各有所长,下层向上流动的机会还较多。而到了元朝末年,蒙古皇族们的统治梦想还在自由飞翔,可灵魂却早已脱缰,不仅一

  • 武圣关羽真的是否姓关?他的脸为什么是红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圣,关羽

    武圣关羽是否姓关?他的脸为什么是红的?我们先来看看关羽的出身。西晋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为:“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过了一千多年以后,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一回关羽出场时又演变成了这样的说法:“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

  • 文人方苞自幼就能对诗 是清代桐城古文派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人,方苞,桐城派,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达200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罕见。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

  • 秦始皇有着怎样的身世?为何他的身世一直是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数千年专制时代的第一位君临天下、叱咤风云的皇帝。六国养尊处优的君主嫔妃、王孙公主、皇亲国戚无一不胆战心惊地揖首跪地、俯首称臣。然而,傲视天下的秦始皇内心却是异常脆弱,因为他对身世一直讳莫如深。秦始皇是继秦庄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赵姬,据说曾为吕不韦的爱姬,

  • 揭秘:一位历经六位皇帝宠幸的奇女子的爱情史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萧皇后,杨广,长孙皇后

    中国古来有着无数的名人美女,四大美人更是各有出彩,但是是她们也逃不开时间的侵袭。可历史上偏偏就有这么一个女人,67岁还宛如少女一般,牵动了整整6个皇帝位她疯狂了60年,萧氏,一个真正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她出身于南朝梁的皇室.曾是母仪天下的隋炀帝皇后,也曾做过重臣宇文化及的淑妃,更曾伤心地离别战乱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