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真的是因为昏庸无道而被废?

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真的是因为昏庸无道而被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5 更新时间:2024/2/6 18:30:56

去年南昌发现一西汉墓地,随着挖掘的深入,专家判断:墓主有可能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今年3月2号,随着一尊刻着“刘贺”二字私印的出土,答案确凿无疑:墓主就是海昏侯刘贺本人。

那么,刘贺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刘贺是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不算吕后时期那几个傀儡皇帝),但在位时间太短(在位27天),没列入西汉十三帝内,以至史上藉藉无名。

刘贺本身的故事并不精彩,在历史的大舞台上,他只是露了一小会儿脸,人们甚至连他的面目还没看清楚,他就消失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去了。

但从刘贺身上,却牵扯着许多历史大事件的变迁,折射出封建王朝政治斗争的残酷,以及在权力魔杖下人性的扭曲。

让我们先从刘贺的身世说起。

刘贺有一个很有名的爷爷——汉武帝刘彻。

刘贺的奶奶也是个著名人物——宫廷乐师李延年的妹妹。

李延年曾作有歌曲赞颂这个妹妹,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也因为这首歌曲,李妹妹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生下了刘贺的的父亲刘髆。

汉武帝雄才大略,继承了文帝、景帝的事业,开创了西汉王朝无比强盛局面,但沉溺于对外扩张,一味穷兵黩武,使得国库空虚,社会矛盾尖锐,以至后期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且在小人江充等人的弄权挑拨下,“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自杀,帝位继承人成为了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公元前90年,李延年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与亲家丞相刘屈氂密谋立刘髆为太子,事泄,李广利投降匈奴,刘屈氂被腰斩,两年后,刘髆也悄然死亡。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长子刘据、五子刘髆已死;次子刘闳死得更早;三子刘旦在“巫蛊之祸”后也有过自请立太子的劣迹;四子刘胥为人骄奢;六子刘弗陵是汉武帝宠幸的钩弋夫人赵婕妤所生。

汉武帝很宠爱六子刘弗陵。他左看右看,就是觉得这个儿子长得比较像自己。

最终,汉武帝选择了六子刘弗陵为帝位继承人。

汉武帝为了防止自己死后出现吕后乱政之类的事件,先将钩弋夫人赐死,再钦点霍光、金日磾、上官、桑弘羊四人为托孤大臣。

霍光是个身份特殊的人物。

霍光的发迹,得从他的父亲霍仲孺说起。

霍仲孺是河东郡平阳县的一个衙役,因到平阳侯家当差,结识了平阳公主府侍女(女奴)卫少儿

少男少女,干柴烈火,郎有情妾有意,两人生下了一个私生子。

不过,卫少儿是女奴(汉朝法律,与奴家私通是重罚),他们两个当然没法光明正大在一起。

错误的时间错误地点错误的禁果,最后天涯相望徒唤奈何 !

霍中孺只能丢下卫少儿,回乡娶妻生子,过普通人的生活。

但历史就是那么戏剧化:多年以后,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受到汉武帝宠幸,立为皇后。

做为皇后姐姐,卫少儿的地位当然水涨船高,霍中孺和卫少儿的私生子也随之获尊得宠,并北征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一代战神——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骠骑将军霍去病!

功成名就的霍去病专门到平阳县认亲。

霍去病不但给霍中孺回馈了良田美宅和成群奴婢,还把霍中孺的小儿子、年仅十几岁的霍光带到了都城长安。

天妒英才,神武盖世的霍去病24岁就因病猝然离世,他唯一的儿子霍嬗也在10岁的年纪便夭折了。

汉武帝哀伤无限,将自己对霍去病父子的怜惜之情全部倾注在霍光身上。

霍光很会来事,得宠而不骄,事奉汉武帝恭谨本分,从无差池。

有人悄悄观察,霍光每天上殿站立的地方,二十年来,居然不差毫厘!

汉武帝所看重霍光的地方,就是这份稳重。

汉武帝在沉疴不起的日子里,特地叫人画了一幅“周公负成王图”赠给霍光,用意就是要霍光效仿周公辅佐小儿刘弗陵。

一同接受了武帝托孤遗命的,还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

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因霍去病兵击匈奴,在河西大获全胜,使匈奴休屠、浑邪二王遭受惨痛打击,浑邪王因害怕被单于追责诛杀,便说服休屠王率部属4万余人降汉(休屠王因所部损失较小,中途反悔降汉而被浑邪王所杀),金日磾因父亲被杀,无所依归,便和母亲阏氏、弟弟今伦随浑邪王降汉,被安置在黄门署饲养马匹,时年仅十四岁。

汉武帝有一次在宫中宴游,兴味盎然之际,诏令阅马助兴。马夫们都偷瞟皇帝身边的妃嫔,金日磾体形魁伟、容貌威严,目不斜视,而且,养的马匹膘肥体壮,汉武帝观之而心喜,待知道他原为休屠王之子后,就拜他为马监。之后升迁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金日磾做事小心谨慎,从不越轨行事,也得到了汉武帝信任,成为了汉武帝的亲近侍臣。

汉武帝曾有意纳金日磾的女儿入后宫,却遭到了金日磾的婉拒。

汉武帝也很喜欢金日磾的两个儿子,时常留在身边嬉戏。

金日磾的长子名叫弄儿,和汉武帝亲近惯了,有一次,竟然从后面拥前搂着武帝的颈脖。金日磾见了,怒目而视,弄儿吓得大哭起来。汉武帝于是对金日磾说:“为什么要这样吓孩子的呢?”

有皇帝护短,弄儿愈发无法无天。弄儿年纪长大后,行为放荡不羁,经常和宫女嬉戏。某次被金日磾看见了,恶其淫乱,拔剑亲手将其杀死。汉武帝勃然大怒,金日磾顿首谢罪,诚恳地说出杀子缘由。汉武帝虽然为弄儿的死悲伤不已,但也更加敬重金日磾的为人。

公元前91年,江充诬陷太子事件败露,江充被诛。江充的好友马何罗窜入宫中行刺武帝,幸得金日磾有所察觉,拼死相救,汉武帝才躲过此劫。从此,金日磾的忠诚笃敬闻名于朝野。

汉武帝将金日磾列入托孤四大臣之中,正是看中了金日磾的忠诚笃敬。

可是,金日磾寿数不永,在汉武帝去世一年以后就病逝了。

托孤大臣中的上官桀和霍光是儿女亲家:霍光长女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上官安和霍光的长女下了一个女孩。在这女孩6岁那年,上官桀想将她嫁给年仅12岁的汉昭帝刘弗陵为皇后(古人真早熟)。

霍光公开反对这门亲事。

上官桀于是绕开了霍光,走鄂邑长公主与燕王刘旦的路线,最后把事情办成了。6岁的小女孩便成为了上官皇后

看着上官桀利用权势化身为皇亲贵戚,另一位托孤大臣桑弘羊眼热得不行,也想为自家子弟谋取高官厚职。

霍光强烈反对。

在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的眼里,霍光就像一块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他们和鄂邑长公主、燕王刘旦等人联合起来,准备除掉霍光。

上官桀父子甚至有更大的野心,想借除霍光之机谋取皇位。但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博弈后,霍光笑到了最后。而鄂邑长公主与燕王自杀;上官父子、桑弘羊等人被诛。

汉武帝遗命的四位托孤大臣顿时只剩下霍光一人。

只剩下霍光一人!

汉昭帝刘弗陵年幼,霍光顾盼之间,蓦然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权力之巅。

权力的魔杖使人的本性迷失,手执这柄魔杖的霍光沉溺在权力的怪圈中,不能自拔。他不但不肯还政给汉昭帝,还严加要求汉昭帝必须专宠自己的外孙女上官皇后而不得亲近别的嫔妃宫女!

21岁的汉昭帝抑郁寡欢,暴病身死。而年仅15岁的上官皇后尚未生育有子嗣。

这样,继承帝位的问题又在群臣中纷争不息起来。

当时,呼声最高的是汉武帝唯一尚在人世第四子广陵王刘胥。

但霍光万不接受。

因为,广陵王刘胥已经是个成年人,而且力能扛鼎,曾经赤手空拳击杀猛兽,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再者说了,广陵王刘胥是汉昭帝的哥哥,一旦继承了帝位,那霍光的外孙女上官皇后的位置还往哪儿摆?

所以,帝位继承人选必须在汉昭帝的子侄辈里选。

这一选,刘贺终于正式露脸了。

刘贺辈分比汉昭帝低,由他继位,则上官太后可以压得住他。而且,刘贺年轻,政治经验浅,据说神智还有些问题,比较容易控制。

这样,在霍光的操纵下,刘贺被征至长安,立为皇帝。

然而,仅仅二十七天之后,刘贺就被霍光废黜了。

为什么要废黜他呢?

霍光开出的理由是:刘贺在服丧期间虽穿丧服却没表现出应有的哀伤、贪恋女色、不懂得珍惜爱护皇帝玉玺印、胡吃海喝、放荡不经,还擅改朝廷礼制、违规赏赐、好酒贪杯……类似缺德行为一共罗列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

这种人,不废黜掉,还等什么时候?

但是,有一个成语叫做“欲盖弥彰”。

霍光对这些事儿罗列得越多越细就越让人怀疑——在短短二十七天时间内,刘贺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坏事,这就意味着刘贺必须平均每天干四十多件,他能忙得过来吗?

也许,刘贺并非是霍光所说的颟顸无知(要是真这样霍光说不定还挺喜欢),说不定,刘贺还做了种种要恢复皇帝权力的努力,招致了霍光的警惕和不满,从而迎来了被废黜的命运。

刘贺被废后,死于“巫蛊之祸”的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即汉武帝曾孙,流落于民间的刘询(初名刘病已)被择立为帝,是为汉宣帝。

霍光之所以选择刘洵,是因为刘洵的辈分又比刘贺低了一辈,更有利于展示上官太后的权威,而且刘洵年龄尚小,又生长于民间,没有任何政治根基,更容易拿捏,是个理想的傀儡人选。

不过,霍光看走眼了。

刘洵自幼饱经磨难,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他审时度势,妥善处理好和霍光及其党羽的关系,隐忍不动,耐心等待时机,终于耗死了霍光,将霍家势力连根拔起。

被废除帝位之后的刘贺,被遣送回封地,仅仅赐予汤沐邑二千户,封地昌邑国遭废除,降为山阳郡。

汉宣帝刘询掌权后,担心刘贺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密令当地太守张敞暗中进行监视。

张敞的汇报是:刘贺身体孱弱,行为迟钝,智商略显痴呆。

汉宣帝于是放心落肚,封刘贺为海昏侯,将其打发到遥远的封地豫章(即今南昌)。

在豫章瞎混了五年,“身体孱弱,行为迟钝,智商略显痴呆”的刘贺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尸体在无数厚重葬品的伴随下被埋下了阴暗的墓地。

标签: 刘贺西汉

更多文章

  • 三国张辽除了勇武外 还有哪一点让曹操另眼相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曹操,张辽

    读三国的人都知道,张辽可谓是吕布手下的重要将领,在他身上,有吕布善战的影子,但与吕布不同,张辽身上不仅仅拥有勇武的一面,还有为将之智和为将之略。我想,这与张辽的出身和早年经历颇有渊源。方诗铭先生《三国人物散论》中提到吕布、张杨、张辽同属于并州军事集团。《三国志 魏志 吕布传》中记载“吕布字奉先,五原

  • 东汉王朝宣帝名将赵充国 :靠屯田平定边关部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汉,赵充国,名将,

    经营谋略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河湟一带,羌部落酋长提出要渡过湟水,去北边放牧,西汉朝廷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渡河北去。渡河之后,羌族首领与先零首领订立盟约,并且向匈奴借兵,共同对抗西汉。汉宣帝问满朝文武,谁可担当平定边关的大任,七十多岁的老将军赵充国站出来说:“最佳人选当然是我。”但赵充国到了边关后,

  • 宋真宗澶渊之盟给予辽国岁币的举措是否应该?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真宗,皇帝,岁币,

    兽有兽性,人有人性。遵循这个“性”去生活,就是万物之理。兽性也好,人性也罢,都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欲望。吃喝拉撒睡是欲,求欢交配产子是欲,追求财富、追求尊严、追求权力,也是欲。欲不必强分高下。求欢的欲,求财的欲并不比对尊严、对原则的欲求低下。欲虽无高下,却有好坏。好的欲求可以发扬,坏的欲求则要克制。什么

  • 顺治皇帝出家 顺治就算出家也会是个花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顺治,清朝

    金庸在《鹿鼎记》,说顺治皇帝出了家,康熙皇帝还派出韦小宝前去伺候。那么?顺治有没有了出家?他当然没有出过家。不过关于他出家的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据满文档案记载,顺治皇帝14岁那年,也就是1651年冬天,他在遵化打猎时,认识了一位在山洞内修炼的别山法师,经过交谈后很受震动。从此之后,他就和佛教结下了不

  • 孝庄皇后一心为大清江山 康熙求天缩己命延其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庄,顺治,康熙

    崇德八年八月,皇太极驾崩,其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势均力敌,“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32岁的孝庄与皇太极孝端皇后多方斡旋,使多尔衮得摄政王称号和实权后,改为支持其子福临继位,改年号为“顺治”,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多尔衮位高权重,依然觊觎皇位,不断迫使幼主

  • 武功强的人身体一定很壮?岳飞弱冠挽弓近四百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武功,卫青,李广,岳飞,霍去病,韩世忠

    似乎能打的人身体必定强壮。由此想到古代一些武功高强的人比如卫青,李广,岳飞,霍去病等,身体条件得要多好?另外,古人那么壮上战场可是玩命去的,玩命去的!身板虚的一下子就被手撕。甭说大将了,现在武馆里的教练身边就已经很壮了,对付几个常人是没有问题的。在古代,岳飞的纪录是弱冠前挽弓三百宋斤(192KG),

  • 史上身世最惨的皇帝朱元璋:全家饿死讨饭3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明朝,皇帝

    史上身世最惨的皇帝:全家饿死讨饭3年相对现代而言,古代的社会阶级是非常固定的。天子生而富有四海,佃户世代为地主做嫁衣。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其实从出生时就被限定在他所在的阶级中了。唐、宋武功文治各有所长,下层向上流动的机会还较多。而到了元朝末年,蒙古皇族们的统治梦想还在自由飞翔,可灵魂却早已脱缰,不仅一

  • 武圣关羽真的是否姓关?他的脸为什么是红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圣,关羽

    武圣关羽是否姓关?他的脸为什么是红的?我们先来看看关羽的出身。西晋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为:“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过了一千多年以后,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一回关羽出场时又演变成了这样的说法:“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

  • 文人方苞自幼就能对诗 是清代桐城古文派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人,方苞,桐城派,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达200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罕见。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

  • 秦始皇有着怎样的身世?为何他的身世一直是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数千年专制时代的第一位君临天下、叱咤风云的皇帝。六国养尊处优的君主嫔妃、王孙公主、皇亲国戚无一不胆战心惊地揖首跪地、俯首称臣。然而,傲视天下的秦始皇内心却是异常脆弱,因为他对身世一直讳莫如深。秦始皇是继秦庄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赵姬,据说曾为吕不韦的爱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