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当初怀疑过司马懿 曹操为何没有将人杀了

曹操当初怀疑过司马懿 曹操为何没有将人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277 更新时间:2023/12/12 2:25:54

对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对司马懿心存疑虑,为何生前没有当机立断,杀掉他以绝后患?

曹操此人生性多疑,做事又心狠手辣。为了曹魏将来的长治久安,他对那些和自己不一心的人,都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这些人里既包括孔融、荀彧等当代名士,也包括他认为自己后代无法驾驭的周不疑杨修等才子。那么他对司马懿也产生过怀疑,为何不先下手杀了他,不给他留下篡夺曹魏江山的机会呢?

一、对司马懿疑虑重重的曹操。

曹操和司马懿本是故交,他初入仕途担任的洛阳北部尉的官职,就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举荐的。因此,曹操对司马懿十分了解,尤其是司马懿的才华让曹操念念不忘。在曹操将汉献帝的朝廷奉迎到许都,担任汉朝的司空后,就征召司马懿前来为自己效力。

但是,司马懿对曹操的前途并不看好。他看出汉室已经式微,不愿意冒险将自己绑上曹操的战车。司马懿借口自己得了重病,已经瘫痪无法行动,不去接受曹操的征召。曹操对此十分怀疑,还派人前去用武器刺他做试探。司马懿坚忍不动,才算暂时躲过一劫。

不过司马懿这种小伎俩,在老奸巨猾的曹操眼中不值一提。在曹操平定了周边势力,担任汉朝的丞相后,便再次征召司马懿。这一次曹操没有上一次那么客气,直接下令,如果司马懿不听从征召,就把他抓起来。这个命令表明曹操早就看穿了司马懿的伎俩,对他已经忍无可忍了。

曹操对于那些胆敢违抗自己的命令,公开愚弄自己的人,是毫不留情地。即便是像华佗那样的良医,只有他才能治疗曹操的头疼病,曹操也果断杀掉。司马懿自然了解曹操的心意,赶快接受了曹操的征召,来曹操阵营为他服务。

由于有了欺骗自己的前科,曹操对司马懿自然没有好脸。为了挽回曹操对自己的信任,司马懿采取了任劳任怨的态度,全力做好曹操交给自己的所有任务。他自甘卑微地处理曹操府中各种杂务,连放牧牲畜的事情都亲力亲为。他还找寻时机向曹操献言献策,在推举曹操称帝这件事上,司马懿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旗帜鲜明的拥护曹操称帝。

由于司马懿的优异表现,曹操逐渐消除了对他的不满,并把他派到曹丕的手下。不过,曹操对司马懿的疑虑始终无法彻底消除。他听闻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便专门实验一番。他让司马懿前来,命令他向后面看,司马懿能够把脸转向后面而身子不动。

对司马懿的才能、面相本来就有疑虑的曹操,还做了怪梦。他梦见三匹马在一个马槽吃食,对这个梦的含义十分厌恶。他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不是做臣子的人,将来他必然会干预你的家事。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曹操至死也没有解除对司马懿的疑虑。

二、曹操不杀司马懿的原因。

但是,既然曹操如此疑虑司马懿,为何不杀掉他呢?这样曹操就会消除心腹之患,他用毕生精力创造的曹魏江山,也不会落入司马氏的手中。其实要认真追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首先,曹操认可司马懿的才能。我们了解曹操和司马懿是世交,司马懿的父亲就曾举荐过曹操。再后来曹操曾经跟司马防开玩笑说,当年你举荐我才只当个洛阳北部尉的小官,不了解是出于什么心理?司马防笑着回答,说那个时候举荐你当这个小官是恰得其分的。说罢两人开怀大笑。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和司马氏家族的关系是不错的。而司马懿作为司马防最出色的儿子,当然也被曹操看在眼里。曹操的人才使用政策是唯才是举,自然不会放过司马懿这样的人才。因此,曹操才会几次三番的征召司马懿出山辅佐自己。

其次,曹操认为曹丕能够驾驭司马懿。曹操虽然对人才采取唯才是举的态度,但是由于他要创建一个崭新的朝代,对这些人才他还是分别对待的。对于那些依然忠于汉室,不听从自己指挥的人才,曹操采取坚决清除的办法。

至于那些投入曹魏阵营的人才,曹操也视其站队来差别对待。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的过程中,曹操在一旁冷眼观看。在确定曹丕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后,他为了曹魏江山打算,果断杀掉了曹植集团的核心人物杨修。

司马懿在加入曹操阵营后,被曹操派到曹丕的手下任职。司马懿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极力搞好与曹丕的关系。由于司马懿过人的才能,曹丕越来越离不开他。由于得到了曹丕的信任和重用,使得司马懿得到了一张护身符。在很多场合,曹丕为司马懿进行周旋,保证他安然无恙。

正是由于司马懿对曹丕的恭顺的服务态度,以及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让曹操认为曹丕能够驾驭司马懿,让他为将来的曹魏江山效力。本身曹操屡次征召司马懿出山,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用自己的才华为曹魏江山效力。如今司马懿在曹丕集团中为曹丕认真效力,曹操自然没有杀他的理由了。

第三,司马懿对曹操表达忠心。曹操之所以对司马懿不满,主要是因为他对待征召的态度。在建安六年征召司马懿的时候,正是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之后。在这场战役中,曹操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自己也遭受了重大损失,需要收拾残局,百废待兴。

曹操征召司马懿,就是想要利用他的才能,为曹魏江山出力。可是司马懿宁可装病也不应召,这中间的态度自然耐人寻味。再加上司马懿的身后还有世族大家的背景,更是加重了曹操的猜疑。因此在第二次征召司马懿的时候,曹操才会说出狠话,如果司马懿不应召就抓起来了。后来的华佗也被曹操这样对待过,被曹操抓起来杀掉了。由此可见,曹操对司马懿的态度。

司马懿的见识当然远在华佗之上,他马上就出山辅佐曹操了。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竭力去消除曹操的疑心。他用自己任劳任怨的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尤其是在拥立曹操为帝的问题上,司马懿极力拥戴曹操。这一切,让曹操打消了杀死他的念头。

第四,曹操对司马懿预先做了安排。曹操不杀司马懿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生前对司马懿做了周密的安排。那就是让司马懿死心塌地的为曹魏效力,但是并不能抓住曹魏的政权。曹操在去世前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不杀人臣,将来一定会干预你的家事。

这样的警告是非常严厉的,它让曹丕不得不重视起来。在曹丕的时代,虽然司马懿得到了曹丕的重用,但是一直没有掌握军权。曹丕一般都是把司马懿留在后方,为自己做好治国理政的工作。等到了曹睿时代,司马懿才逐渐拥有了军权。

司马懿通过平定孟达造反,到接替曹真掌管关陇军团,直到消灭辽东公孙渊集团,司马懿开始指挥魏军征战沙场。即便是曹睿对司马懿这么信任,在曹睿派司马懿接管关陇军团时,还是遭到了手下的反对。

在曹睿安排后事的时候,看似曹睿信任司马懿,忍着病痛等待司马懿回来交代后事。可是在安排托孤大臣时,曹睿还是显示出了对司马懿的戒备之心。曹睿任命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但是他却把大将军这样的最高军职交给了曹爽。曹爽兄弟也正是因为手中掌握实权,才压制得司马懿退回府中养病。

我们从以上的历史记载可以看到,曹操对司马懿的安排如同一道魔咒一样,压制的司马懿几十年都喘不过气来。只是曹操没有预料到的是,司马懿能够活得那么长久,历经曹家三代子孙,终于在高平陵事变后夺取了曹魏的政权,为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如果司马懿未能活得那么长久的话,历史将会改变了。

结语:

曹操在生前对司马懿就很疑忌,在他临死前,还专门嘱咐曹丕,要防备司马懿,可以说司马懿凶多吉少。但是司马懿用尽了手段,保证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司马懿在曹营展现自己的才华,在加入曹丕部下后,他以自己的服务得到了曹丕的信任,也得到了曹丕的庇护。

曹操认可司马懿的才华,也希望司马懿能够为曹魏效力。在看到司马懿对曹丕百依百顺后,曹操认为曹丕能够驾驭司马懿,便打消了杀死司马懿的念头。再加上司马懿极力拥护曹操称帝,曹操生前对司马懿进行了安排,使得司马懿一直向曹魏效力,不敢有非分之想。直到曹爽时期,司马懿才发动高平陵事变,夺取了曹魏的政权。此时已经离曹操去世几十年,曹操早就鞭长莫及了。

标签: 曹操司马懿

更多文章

  • 三国二十四将如果按照战绩排名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二十四将,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三国二十四将排名争议最大的,就是典韦能否排在第三位:这个排名是根据《三国演义》得出的,而在《三国演义》中,典韦的武功与许褚在伯仲之间,他们一个排第三,一个排在黄忠之后位列第八,明显是十分不公平的。许褚和典韦武功不相上下,在《三国演义》

  • 张飞当初四次和吕布大战 张飞最后都输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飞,吕布

    对张飞和吕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飞四次大战吕布,到底输给吕布了没有?吕布是汉末三国第一猛将,号称飞将,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很多大将都不敢公开叫板吕布,只有张飞屡次挑战吕布,因为张飞不服吕布。民间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张飞四次和吕布

  • 历史上明朝的内阁首辅分别都是哪些人?都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居正,明朝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朝的内阁首辅,最著名的无疑是张居正、杨廷和、徐阶、严嵩、万安这五个位。那么,这五位首辅谁最厉害,谁的成就最高呢?万安算得上是明朝的第一个首辅,是真正让内阁独立发挥作用的人。朱元璋设置内阁以后,不管是

  • 武则天还残害自己儿子的时候 李治为何对此无动于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李治

    对武则天和李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害死李治3个儿子,为何李治始终无动于衷,而选择袖手旁观?一代女帝的权力征途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比起政治与权力,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更让女性感兴趣。然而,这一点在女皇帝武则天身上却不成立。这个出身富裕庶人之家的女性,在

  • 牛僧孺有哪些成就与作为?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牛僧孺,唐朝

    牛僧孺(780年~848年) ,唐安定鹑觚(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字思黯。晚唐大臣,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居于长安。贞元进士。元和三年(808),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皇甫湜俱第一,因指斥时政,触怒宰相李吉甫(一说与李吉甫无关),不叙用。

  • 牛僧孺与白居易之间有什么故事?有哪些与牛僧孺相关的意识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牛僧孺,唐朝

    牛僧孺(780年~848年) ,唐安定鹑觚(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字思黯。晚唐大臣,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居于长安。贞元进士。元和三年(808),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皇甫湜俱第一,因指斥时政,触怒宰相李吉甫(一说与李吉甫无关),不叙用。

  • 有哪些与公孙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公孙度,东汉

    公孙度 (?-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东汉末年辽东太守。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建宁二年(169年),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初平元年(190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

  • 公孙康:汉末辽东地区割据军阀,曾擒斩图谋不轨的袁尚袁熙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公孙康,东汉

    公孙康(生卒年不详),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东汉末年辽东地区割据军阀,辽东太守公孙度长子(一作庶子)、车骑将军公孙恭之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孙康在其父死后继任辽东太守。建安十二年(207年),擒斩图谋不轨的袁尚、袁熙兄弟,将其首级献予曹操,被拜

  • 李世民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那些功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世民在历史上是被当作开国皇帝的。之所以说他是开国皇帝,一是因为他是李唐集团起义真正的发起者;二是李唐集团打江山,大部分是李世民在做;三是李渊当皇帝的时间不长,而且也基本上没有什么

  •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设立南北榜?真实意图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一、穷苦出身,开国皇帝朱元璋知道人才重要性洪武皇帝朱元璋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全力以赴为创造一个光明的王国,而终身奋斗的一生。他幼年之时,就深切地知道官吏,对于一方百姓的重要性。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他首先将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