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晚清名臣李鸿章:李鸿章为历史背了什么黑锅?

晚清名臣李鸿章:李鸿章为历史背了什么黑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74 更新时间:2024/1/3 15:57:45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四大领袖人物中办实事最多的人,他主办的洋务中有500多个中国第一,200多个亚洲第一。他是中国近现代电力、电讯、邮政、金融、外贸、铁路、航运、冶金、造船、教育、翻译、出版、海军、兵器等多项事业的开山鼻祖,培养的高级人才车载斗量。“中国威胁论”的首唱者是日本人,而日本人的危机感来自李鸿章后半生的赫赫政绩。可是为什还要说李鸿章是历史罪人,说他是卖国贼?这言论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而李鸿章又帮谁背了历史的黑鼓?

大清国不是大清百姓的,所以李鸿章即使卖国,国民也管不着!大清国也不是李鸿章的,所以那国也不是他想卖就能卖的。大清国是谁的?大家可别跟我说,大清是所有大清国民的。做奴才不能这么自作多情!龚自珍的儿子带领英法联军冲向圆明园的时候,小子可没有这种情结。那时的统治者向来是“宁给友邦,勿给家奴”。

网络配图

很奇怪的是,中国民众可以很轻易地原谅执政者本人,却很难原谅给执政者充当帮办的人。比如赵构与秦桧,民众更多的把唾沫奉送给了后者,用脚后跟想想就知道,如果没有赵构的授意与支撑,秦桧哪有那么大的能量与胆量?再比如慈禧与李鸿章,老太后为了自己高兴,拿整个大清江山做自己的陪葬,中国历史上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卖国的了,但是我们听到的骂声,则更多是针对李鸿章的。老李同志充其量也只是老太后卖国的经纪人,但我们看到的历史结局却是:老太后拉屎,李鸿章擦屁股;老太后卖国,李鸿章背黑锅!可怜的李二啊!

光绪二年(1876年)鸿章致友人的书信中说:“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人人怕谈、厌谈,事至非张皇则卤莽,鲜不误国。公等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

这话说得,直叫多少站着爱国不腰疼的爷们羞愧。鸿章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问题是天不佑人,大清的生命之树已衰,鸿章同志无枝可倚。梁超认为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此中最引我同感的是“悲李鸿章之遇”。

依我看,历史把李鸿章推向了事业的顶峰,同时也把他踢进了名誉的泥坑。晚清历史上的一些外交条约,都成了李鸿章的卖国罪证:1876年,与英国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卖国一次;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卖国两次;1896年,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卖国三次;1901年,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卖国最后一次。事不过三,过三就是四了,没意思。再说之后想卖也不行了,因为一则把国卖完了;二则,老头卖国成功,兴奋得吐血若干次,死了!

网络配图

李鸿章在替老太后卖国的时候,很不顺畅,差点成为卖国烈士。在日本谈判时,遭遇日本“粪青”刺杀。刺而不死,就带病卖国了。按梁启超记载:“日皇遣御医军医来视疾,众医皆谓取出枪子,创乃可疗,但虽静养多日,不劳心力云。鸿章慨然曰:‘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宁死无刺割。’之明日,或见血满袍服,言曰:‘此血所以报国也。’鸿章潸然曰:‘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其慷慨忠愤之气,君子敬之。”

看看老头卖国卖到什么地步了,卖得壮怀激烈,卖得舍死忘生,卖得像个民族英雄,直卖得日本都不好意思了,不但主动停止了战事(否则北京都危险了),而且主动把条约内容减轻了一些!美国学者对此评价曰:“中日战争从头到尾是一场十足的灾难。中国最有效的讨价还价筹码不是它所剩下的陆海军力量,而是一个日本狂热分子对李鸿章的伤害而使日本人感到的内疚。”

政府里面,也许只有鬼子六恭亲王那样的人物才能理解鸿章。鸿章赴日前,恭王率领全体军机上奏曰:“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李鸿章之过!”这话说得鸿章老泪横流!

网络配图

马关谈判时,李鸿章的谈判对手伊藤博文也曾出于私谊推心置腹地质问老头:“十年前我在天津时,已与中堂谈及,何至今无变更?本大臣深为抱歉。”鸿章回答如下:“维时闻贵大臣谈论及此,不胜佩服,且深佩贵大臣为变革俗尚,以至于此。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当时贵大臣相劝云,中国地广人众,变革诸政,应由渐来。今转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更为抱歉,自惭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已。”

是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裱糊匠而已。更要命的是,大清的体制与人事,导致当时的西方媒体认为,所谓的中日战争,仅是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

标签: 李鸿章

更多文章

  • 史上最大的谎言:一代能征善战的君王被妖魔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纣王

    千百年来,人们讲到商朝灭亡,往往归咎于古书上所载的纣王荒淫无道。他不仅宠信妖妃妲己,刀剜忠臣之心,设置炮烙等酷刑,肆意残杀无辜,而且“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日夜享乐。在小说《封神榜》中,更是把商纣写成有史以来头号暴虐魔王。其实,”女祸亡国论”本是后世封建文人为昏君开脱之谬论,鲁迅就曾一针见血地概括几

  • 历史揭秘:晋灵公的父母亲是谁?他们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灵公

    晋灵公,姓姬,名夷吾,父母分别是晋襄公姬欢和晋襄公的夫人穆赢。公元前636年,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带着军队回晋国打败了晋怀公,自己立为了国君,是为晋文公。正式登基以后,晋文公就开始着手整顿朝堂以及改革政治,当然册立国家储君这件事也要尽快完成。当年的晋文公就是因为储君之争而卷入了骊姬之乱的,国家

  • 解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最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

    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因其疆域主要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部分地区,地处我国西北部,所以,历史上称之为“西夏”。西夏是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以古代羌族的一支——党项族为主体,包括部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起来

  • 史上最悲惨公主:被迫嫁到外族后被杀头祭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亲

    在古代,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公主,在外人的眼中,高不可攀,过着奢侈的生活。但实际上,很多高高在上的公主,命运十分悲惨。为了国家的需要,经常被迫嫁到外族,也就是我们说的和亲政策。在唐玄宗时期,虽然国力强盛,但周边的少数民族还经常骚扰大唐的边境地区。唐玄宗为了笼络和安抚人心,就利于和亲的政策,把唐朝的公主嫁

  • 揭秘武媚娘曾出家为尼 大半夜私会过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

    说起古代女人喜欢与和尚偷情私通,就不能不说一代女皇武则天。这个坐拥天下的女人,也坐拥天下男宠,但第一个却是一个叫做薛怀义的和尚。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是同官县街头卖膏药的小贩,后来因为在街头帮人打架误伤人命,为躲避官府的缉拿,潜逃到洛阳,在白马寺出家当了和尚。网络配图唐太宗驾崩后,武则天作为太宗的遗妃

  • 揭秘:真实萧皇后是历经6个皇帝的女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萧皇后

    萧皇后历史评价:历史上风流一时迷君倾国的红颜不少象萧皇后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却不多见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女儿网络配图天保20年生于后梁国都江陵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绝不是语言可以描述……萧皇后一生几易其主,身份一再改变,历尽了世间沧桑的变迁。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选其为爱子晋王杨广之妃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杀单雄信?都有哪些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太宗

    李世民为什么坚持要杀单雄信。《说唐》上讲历史上单雄信被俘后秦琼也在的,找李世民求情但李世民不答应。杀他的时候就是秦琼程咬金罗成他们几个一直在跑来跑去又求情又张罗事情的。李世民态度很坚决,非杀不可。我很奇怪,单雄信威望那么高,李世民要杀他时为什么瓦岗的弟兄不一起上,把单雄信保下来,或者悄悄放走,实在不

  • 克里米亚战争终结了阿伯丁伯爵的政治生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阿伯丁伯爵

    阿伯丁伯爵两任外交大臣,他在皮尔第二届政府中,缔结了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和俄勒冈条约,解决了加拿大和美国之间东西两方的争端。1852~1855年出任首相,尽管阿伯丁伯爵两任外交大臣,最终却因未能阻止英国卷入不受欢迎的克里米亚战争而辞职。第四代阿伯丁伯爵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曾在哈罗公学和剑桥大学受教

  • 大明气数已尽:崇祯煤山自缢儿子难逃厄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

    明崇祯18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闯王大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延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就是终结。网络配图对此后世的一些人认为当初崇祯不该如此绝望选择自杀而是应该选择南渡在明朝的陪都南京延续自己的政权,然后再徐徐图之,这样可能明朝不至于那么快灭亡甚至不会灭亡。,再退一步即便当时崇祯

  • 雍正如何除掉军中大老虎?年羹尧的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

    雍正三年,年羹尧苦心经营20多年的权力和财富金字塔土崩瓦解。雍正从正月一直忙活到腊月,终于打掉了这个军中大老虎。“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年羹尧的下场比这个还惨,身败名裂,自我了断。徐才厚、谷俊山、杨金山等一批军中大老虎的落马,振奋了军心、民心。军中打虎,严明了军纪,振奋了士气,提升了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