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皇帝不上朝时间长达三十年 为何他的权力没有被架空呢

万历皇帝不上朝时间长达三十年 为何他的权力没有被架空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546 更新时间:2023/12/18 1:36:29

还不知道:万历三十年不上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明神宗万历皇帝虽然长达近三十年不上朝,但并不是不关心国事。万历只是小事不关心,但大事并不糊涂。对于国家重大事务,万历都会亲自进行决断。

万历皇帝从万历十四年后,就经常不上朝了,到了万历四十三年,万历皇帝勉强到金銮殿露了一脸,期间都是长期居于深宫,十足的宅男。很多朝臣,甚至终万历一朝,都没能见到万历一面。

万历皇帝之所以长期不上朝,主要来自几个方面的打击。

一是他的老师张居正死后形象崩塌。万历因为张居正要求他勤俭节约,而张自己却奢侈浮华深感不满。

二是对明朝官员的厌烦。万历想做个事情,经常会受到大臣们的阻挠。而明朝的御史们还以骂皇帝被处罚为荣,让万历很不愿意跟他们面对面的朝议。

三是立储之争。万历为立太子之事,和大臣们交锋失败,没能立自己喜欢的福王朱常洵为太子,让万历更加不满。

四是万历中后期,的确有点纵情声色,贪图玩乐,长居深宫,跟他的祖爷爷武宗正德皇帝正好相反,正德是想方设法的逃出宫城逛。

万历虽然长期不上朝,但是,明朝的制度确保了万历不会被架空。

太祖朱元璋时期,借胡惟庸安撤销了宰相制度,所有事宜由皇帝决断,六部执行。到了成祖朱棣时期,感觉太累,就用了午朝制度,皇帝和群臣商议,最后由皇帝决断。而到了仁宗洪熙帝、宣宗隆庆帝时期,还是感觉太累了,于是撤午朝,设早朝,后来又由张居正等人建议,减少了早朝次数。

由此,明朝的议政制度正式形成了内阁议政、皇帝决策、六部执行的模式,即“廷议(大臣会议,皇帝可以不用参加)-->票拟(内阁整理成奏章)-->批红(皇帝或司礼监批示)-->封驳(六科)-->执行(六部)”的机制。

具体过程就是内阁组织大臣议政,然后由内阁将决定起草文书呈报皇帝,皇帝用红笔批示后,交给六科核定。六科即六部的监察稽核机构,决定是否将皇帝批示过的决议进行执行,如果同意就交给六部执行,如果不同意,则退回给皇帝。所以,明朝皇帝批示过的旨意,也会经常被驳回,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帝滥用皇权的几率。

但是,如果经常被六科驳回,皇帝会很不爽。于是皇帝为了报复大臣,对于内阁决议,也留中不发,就是扣留文件不做任何处理,就那么放着、拖着。

皇帝保留了批红和留中的权力,已经确保了不会大权旁落。那么万历时期,万历虽然不上朝,原本也没有太大必要,但是按照制度,国家的重大事件,都会反馈到万历这里,由万历做决定。只要万历约束好代替他批红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即可确保大权不会旁落。

万历的孙子、小木匠天启帝朱由校因为识字不多,加上忙于木工事业,才经常为太监所欺,被魏忠贤架空。

万历怠政最有名的就是缺官不补,根据记载万历三十年,缺尚书三名,侍郎十名,巡抚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二十五名,都是要员。其实吧,明朝官员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百姓的盘剥,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还是很不错的。

而万历皇帝决策的“万历三大征”,也是万历帝并未被架空的实证。为了三大征,明朝除了户部拨款外,万历可是拿出了内库的“私房钱”进行贴补的,是坚决支持的。

标签: 明朝万历

更多文章

  • 顺治不是独宠董鄂妃吗?为什么还留下了17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顺治,清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顺治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顺治帝的父亲皇太极驾崩的时候,他只有6岁。朝堂上下都因为先帝的早逝而慌乱不已,当时但凡有机会夺得皇位的人都觊觎着空悬的皇位,其中,最有能力称帝的就是多尔衮和豪格。他们二人各自掌握着国家的大

  • 溥仪退位之后有多少钱?这些钱都去哪里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溥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溥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宣布赞成共和国体制。同一时间,南京的临时政府也颁布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和《优待皇室条件》,这其中明确规定了“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

  • 左慈:三国第一奇才,曹操想杀却没杀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左慈,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左慈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现如今的人们说到三国时的奇才,肯定会有诸葛亮,从历史上来说,诸葛亮都是非常稀少的谋士。诸葛亮在历史上谋士的排名中,肯定是能够排到前十的。除了诸葛亮之外,三国中同样有很多媲美诸葛亮的谋士。这些人被记载在了史书中,可是大多数人是没有出山的。

  • 康熙是怎么时候决定除掉鳌拜?康熙去探病看到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康熙,鳌拜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康熙和鳌拜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起康熙皇帝,我们太熟悉了,大清王朝在他手里被治理的如虎添翼,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康熙的继位却有些侥幸。他的父皇也就是顺治皇帝本来没想选他为接班人的,顺利皇帝心意的接班人是福全,但孝庄中意的是康熙。二人僵持不下,顺治

  • 为什么后世对隋炀帝杨广深恶痛绝?隋炀帝明明做了很多好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隋炀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炀帝杨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北周天和四年,即569年,杨广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书称:“美姿仪,少聪慧”。在北周武帝时,荫蔽父亲杨坚功勋,受封为雁门郡公。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暗中命令善于看相的人来和把所有的儿子都看了一遍,来

  • 隋唐时期最厉害的三位大将,他们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林,隋朝

    这位将领就是历史上隋朝最有名的将军-杨林,说起杨林这个名字,大家或许并不是很熟悉,但是他还有一个绰号,靠山王,对于这个绰号,大家应该很是耳熟,因为在《隋唐演义》中,李世民为了击败靠山王,曾经付出过很多努力,罗艺等李世民手下的一众干将,都未能让靠山王有半分的威胁,这足以展现出靠山王的能力,有种一夫当关

  • 朱权选择站在朱棣一边 朱权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权,朱棣

    还不知道:朱权的下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知道,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诸多儿子里面,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可谓是非常出色的两个。当时朝堂中盛传“燕王善战,宁王善谋”,而朱元璋也为这两个出色的儿子感到骄傲,所以派他们两一个驻守北平,一个驻守大宁,共同拱卫着大明王

  • 南宋四大名臣是谁?南宋四大名臣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宋,李纲

    南宋四大名臣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宋四大名臣,是指南宋初期的李光、赵鼎、胡铨、李纲。这四个人都出生于北宋,也都是忠贞报国的主战派,每一个都是投降派的死对头,都有被贬谪到海南的经历。但是,这些共同之处,并不是他们被称为南宋四名臣的主要原因。一、

  •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是怎么样的关系?为什么一生相爱相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是怎么样的关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清朝晚期,汉臣为数不少,但是,要说影响力最大,朝内势力最重的,当属: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这三个人,可以说是一生纠葛,相爱相杀,既羡慕,又嫉妒,其中,也免不了夹杂些许恨意。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 乾隆有41个妃子,唯独最爱翻她的牌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纳兰淳雪,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纳兰淳雪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有过很多的妃嫔,乾隆在这一方面也向他的爷爷看齐,也有过四十一个妃嫔。清朝时期的妃子,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得到皇帝的宠幸,并且还会由太监端上写有妃子名字的牌子,供皇帝选择,皇帝翻了谁的牌子,谁就会得到皇帝宠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