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忠于君主的小人!秦昭襄王身边的“和珅”促成秦赵长平之战!

忠于君主的小人!秦昭襄王身边的“和珅”促成秦赵长平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41 更新时间:2023/12/13 20:42:27

忠于君主的小人!秦昭襄王身边的“和珅”促成秦赵长平之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对于历史中的和珅,人们大多会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

但要说到和珅其人是一个大奸臣,却又有失偏颇。

和珅应该算是乾隆帝身边的宠臣与弄臣。

虽然和珅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他还是颇具能力的。

而且还有一点,和珅对乾隆帝十分忠诚。

而在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的身边,也有这样一位臣子,他就是魏国人范睢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爆发长平之战,这一战决定了最终战国的问鼎格局。

人们多会知道,长平之战有白起,坑杀四十五赵军的一幕出现。

那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秦赵两国的这次交锋呢?

其实这一战,秦赵两国都在极力避免,可它却在两个人的推手下又如期而至。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日渐变强。

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军从魏国手中,先后夺得了河西之地和巴蜀之地。

在秦国疆域扩大的同时,秦国拥有了比较好的战略纵深。

随后秦武王时期,秦军又通过宜阳之战夺取了战略要地宜阳。

这是秦军东进最需要的战略通道。

公元前272年秦昭襄王三十五年,解决了内患义渠以后。

秦国再无后顾之忧,所以秦国君主也就把战略眼光转移到了中原地区。这时候战国的格局是:自战国初期魏国霸主国的地位就日渐衰退。

秦国和齐国以及楚国,三强鼎立。

但不久楚国就在丹阳之战和垂沙之战后,国力日衰。

随后齐秦两国,成为战国时期两大最强国。

胸怀大志的赵王灵王通过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军力与日俱增。

这也让赵国的国力紧随秦齐两国之后。

但不久后乐毅组织五国伐齐,终导致齐国国力从此一蹶不振。

自此刻开始,在战国诸国中,能在军事上与秦国争锋的只剩下了赵国。

客观的说长平之战前,秦国推行耕战体系。赵国推行胡服骑射。

就两国的军事实力而言,赵国是略强于秦国的。

但秦国通过水利设施,灌溉的农业也体现出了优势,这样秦国的粮草要比赵国充足。

综合实力对比,秦国也要比赵国强一些。

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三十八年,秦赵两国爆发战争。

名将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随后廉颇又数次战败秦军。

赵国之所以能胜秦国,得益于强大的兵力。

他们在北方之地,多年与匈奴交战,士兵作战能力极强。

但赵国也是四战之地,一旦他们与秦国间有一场大的败仗。

赵国也将失去问鼎天下的资格。

就在这样的局面下,一个人走入了秦国,成为了长平之战的一个推手。

他就是魏国人范睢。公元前271年魏国人范睢入秦逐并受到秦昭襄王重用。

后世之人多会觉得范睢是个奸臣,正是由于他的谗言,才让秦昭襄王逼迫白起自尽。

其实范睢应该像和珅一样,算是一个有能力的小人。

而且他也像和珅一样,是一位忠于君主的小人。

刚来到秦国的范睢就向秦昭襄王献出固干除枝之策。

这一策略帮助了秦昭襄王,摆脱了宣太后的控制,并将魏冉等若干贵族逐出了秦国。

自此秦昭襄王真正掌握了秦国的大权。

随后范睢又向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思。

同时范睢还提醒白起,战争不要以夺取城池为主,要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

在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布局下,秦国向东部国力弱小的韩国开刀。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之地。

野王的丢失,就意味着韩国的上党郡和韩国本土失去了联系。

当时的韩国君主想用上党郡换取秦国的罢兵。

这时的上党郡其实已经是秦军嘴边的肥肉。

而上党郡郡守,冯亭却不愿将上党郡交给秦国。

因三家共出于晋的原因,冯亭选择主动和赵国联系,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国。

这就是长平之战的第二个推手。

上党郡对于秦国是东进的战略要道,对于赵国而言却是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

赵国本就是四战之地,国土又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一旦上党落入秦国手中,赵国将直面秦国的兵锋。

面对冯亭将上党交付给赵国,秦国又岂会善罢甘休?

于是秦国兴兵50万,大举攻赵,随即赵国应战,就此长平之战拉开序幕。

一场大战下来,秦国惨胜,赵国也损失了四十五的青壮年。

秦赵两国因上党之争,而引发的大战,始于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

更因冯亭在其中给了一个推力。

长平之战结束以后,战国的格局重新洗牌,七国之间再也不能阻挡秦国统一的步伐。

标签: 战国范睢

更多文章

  • 乐平公主真的当过皇后和太后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乐平公主,汉朝

    乐平公主真的做过皇后和太后吗?那么她的身份又是怎么转变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有位女子经历过身份上多重转变,从皇后到太皇后再到后来的公主。这位女子就是隋朝历史上有名的帝王隋文帝的大女儿杨丽华,然而她在身份转变不知是好是坏,那么她又是怎么经历那么多身份上的变化呢?难道

  •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李晔为何成了藩镇抢夺的傀儡?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昭宗李晔,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昭宗李晔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历史之中,一直都有这样一个现象。这样的现象就是,每当一个王朝行将就木的时候,即便有明君英主的出现也很难扭转王朝的颓势。这样的情况,在古代王朝史上,可以说比比皆是,而唐王朝的末世之君唐昭宗李晔便是

  • 历史上“与佛杀佛”的四位皇帝!“三武一宗灭佛”讲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北朝,宇文邕

    历史上“与佛杀佛”的四位皇帝!“三武一宗灭佛”讲的是什么?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佛教在东汉时期经天竺传入中国,在战乱不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等学说给了战乱时期命如草芥的普通大众以精神信仰,因而得到迅速传播,在隋唐时期甚至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

  • 本是明朝的副将却成了清朝的“救星”?这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张勇

    本是明朝的副将却成了清朝的“救星”?这个人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举兵叛乱,掀起“三藩之乱”,贵州、四川等地纷纷响应,湖南也很快落入叛军之手。当年横扫天下的八旗劲旅早已腐化堕落,吴三桂亲率领叛军直抵长江南岸,如入无人之境。就在吴三桂叛军横行无忌

  • 楚灵王有什么癖好,导致很多的宫女上吊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灵王,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楚灵王的这一癖好,很多宫女出现了上吊、跳井的自杀行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灵王熊围是一位很嚣张的君主,而且,其篡位也是特别的嚣张。当时做国君的是他的侄子,楚王熊员生病了,这位跋扈叔叔假借进宫探望,直接走到楚王床榻前,然后对宫内的人大喝:我有

  • 汉武帝到底做出了什么贡献 为何能够称为千古一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汉武帝

    还不知道:汉武帝为何能够称为千古一帝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历史上面能被称千古一帝的只有三个帝王,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唐太宗,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汉武帝。秦始皇的功绩在于统一了六国,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并且同时统一了度量衡还有文字,建造了长城。唐太宗在于他建立了

  • 慈禧的文化水平到底有多高呢 看看她写的抄写心经手笔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慈禧

    慈禧的文化水平很高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慈禧太后亲笔写的訢的懿旨,白字连篇恭亲王奕訢和嫂子慈禧太后,均是晚清皇室中最重要的政治家。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1861年秋,咸丰皇帝在热河病死后,慈禧与恭亲王奕訢联手发

  • 明朝才子解缙被冤杀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解缙

    明朝才子解缙被冤杀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杀他?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解缙,字大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是明朝有名的文学家,曾在建文、永乐年间两次任内阁首辅,权倾一时。同时解缙也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诗词、书法流传千古。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因一次进京

  • 晚清名帅左中棠不按常理出牌,62岁为什么还要辞去官职重考进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左宗棠

    晚清名帅左中棠不按常理出牌,62岁为什么还要辞去官职重考进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晚清名帅、民族英雄左宗棠,为人处世不用常理出牌。这不,1874年(同治十三年),身为陕甘总督的他,又出了一张“怪牌”。当年,适逢朝廷举行三年一度的会试。左宗棠奏报朝廷,请求辞去陕甘总督的职务,要进京参加

  • 牛进达跟秦琼是什么关系?被李世民封为兵马大元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牛进达,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此人原本是秦琼的“小弟”,秦琼死后,他被李世民封为兵马大元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昭陵,是历史上陪葬功臣最多的帝陵。在古代,功臣自然死亡以后,如果可以在皇帝的陵墓旁边陪葬,那绝对是一种荣幸,同时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因此很多文臣武将都以能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