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许攸为何在官渡之战紧要时背叛袁绍投奔了曹操

许攸为何在官渡之战紧要时背叛袁绍投奔了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25 更新时间:2024/1/21 8:22:09

许攸,字子远,本是袁绍旗下的谋士,而袁绍兵力强横,实非曹操所能比,但是许攸却在官渡之战最为紧要的时候投奔了曹操,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许攸自认为有才有能力,自然要得到重用,但是在袁绍军中,袁绍听信谗言,不仅不重用他,反而羞辱于他。之后,再加上许攸的儿子犯罪被抓,他求救无用,因此嫉恨上了袁绍。适时,袁绍刚愎自用,派酒鬼乌巢守卫粮草重地,被许攸当作向曹操投诚的敲门砖,当即便投靠曹操了。

其次,许攸和曹操本就是自幼的朋友,许攸在看出袁绍不能敌曹操之后,自然第一选择是曹操了。

再次,许攸本就是一个贪功好利之人,在袁绍军中根本没有施展的机会,所以他投奔曹操并不是一时的气愤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抓到袁绍的漏洞之后便连夜投靠了曹操,也是心机颇深。

而曹操赤足相迎也让许攸感动,立刻便献上一计,让曹操从袁绍的粮草下手,曹操采纳之后,一把火烧了袁绍的粮草,袁绍军中大乱,给了曹操休养生息的机会,以致于袁绍在兵力远远胜过曹操的情况下还是一败涂地。

许攸的出现,是官渡之战的转折点,没有他,结局可能会有所改变,但是许攸却不够聪明,他不了解曹操奸雄的本质,所以他自恃劳苦功高,在官渡之战后每每口出狂言,最终惹怒曹操,被曹操杀死。

三国许攸

许攸,字子远,南阳人(今河南南阳人),开始为袁绍出谋划策,官渡之战后由于家庭变故投奔了曹操,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袁绍最后也因为许攸的计谋从而败在官渡,后来一直跟着曹操到处征战四方,最后因为惹怒曹操被杀死。

许攸一生聪明绝顶,火烧乌巢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准确的显现了许攸的才智。也是这场战导致袁绍几乎全军覆没,也正是由于这个事情导致了曹操发现了许攸才智,随后跟随曹操征战四方。建安七年,袁绍因病而逝,导致两个儿子为了权力地位自相残杀。建安九年,曹操带领军队直接打入邺城,占领了冀州,许攸因为有很大的功劳,但是许攸自恃功高,很多次的去触曹操的底线,虽嘴上未说,心里颇有芥。后来,许攸依然傲慢无礼,口无遮拦,轻视曹军将士,被许褚一怒之下杀了。但是曹操却假装生气,然而并没有惩罚许褚。

许攸此人历史评价也是颇高,司马光评价许攸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国得伍员而克强楚国,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之后罗贯中,孔融....都对其有所评价,不过多为负面评价,袁术也曾写有许子远凶淫之人,性行不纯,更是有人对其评价为人贪财,但有智计,并非奸臣。

许攸之死

三国谋士许攸,才高八斗,足智多谋,既是袁绍的做谋士,又是曹操的故友。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的势力本来是强于曹操不知多少倍的,袁绍更是有一帮的智囊团,许攸,田丰郭图等,武将也是数不胜数,粮草更是充足。

曹操和袁绍打了一阵子后,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都是微不足道,没有决胜关键的胜利,所以曹操有点后悔了,和袁绍僵持的日子里,曹操很着急。在这个节骨眼上,许攸来投靠曹操,更是带来了绝妙战机,许攸给曹操献计奇袭乌巢,成了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点。

许攸虽然是个智慧超群的谋士,可是为人处世却真的不怎么样。依仗自己的盖世奇功,喝了点小酒便整天吹嘘自己,直呼曹操的小名,更是到处抖搂曹操小时候的荒唐事。曹操军营中的士兵个个都是热血方刚的男儿,征南战北还要被人看不起,这就惹怒了不少武将,其中就包括曹操的武将许诸。许诸当时正遇上喝了点酒的许攸,二人发生冲突,许攸口不择言,和许诸顶撞,许诸一生气提刀把许攸的头给割下来了。

许诸提着许攸的头去见曹操,曹操似乎不是很生气,只是责怪了下许诸,说自己和许攸是老朋友,许攸只是在开玩笑而已。也没有惩罚许诸,这就让人不免怀疑,曹操是不是也对许攸恨之入骨,早就想除之而后快,就像除掉杨修一样。

堂堂大谋士许攸最终是应了那句“祸从口出”,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标签: 许攸

更多文章

  • 揭秘:谁是历史上杀贪官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

    1. 官场恐怖人自危贪官最爱什么?当然是最爱钱了。谁都怕自己钱少、不怕自己钱多。但贪官怕死吗?真实的答案是:贪官不怕死。贪污有什么危害呢?柏杨说:“历史沉痛地证实,贪污对中国的伤害太大,无数民变兵变、辱国失地、政权覆灭,以及大屠杀大流血,几乎全都起因于官员贪污,和由贪污引发的暴虐。”朱元璋在开国之初

  • 揭秘:厚黑鼻祖朱元璋有着怎样的逆袭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

    核心提示: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贫苦,当过和尚,无奈之下投身在抗元重要领袖郭子兴的麾下,不久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干。作战勇敢,颇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还很讲义气,这一切都让他用了崇高的威信。欲擒故纵朱元璋曾做过郭子兴的亲兵长,他不象其它的士兵,从不贪图财物。每次得到战利品就首先献给郭子兴,如

  • 关羽为何离开曹操?只因争抢一个漂亮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

    关羽的第一任主公是刘备。刘备灭黄巾起义有功,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相,关羽相随。兴平元年(194年),曹操攻打陶谦,欲夺取徐州,陶谦求救于刘备,刘备、关羽等前往救援。曹操因故退兵后,陶谦再三相让,刘备领徐州牧。后来,徐州被吕布所占,关羽随刘备迫投奔曹操。网络配图建安三年(

  • 刘备关羽真是兄弟吗?:荆州之战实为借刀杀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

    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关羽失荆州是一个致命伤,也是蜀汉历史上的最大悲剧。关于蜀汉在荆州战役中不发救兵的问题,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来不及去救。但因为《三国志》中没有记载,所以后世对此也是猜测纷纷。然而到了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看法,说是由于关羽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方针,所以诸葛亮决定要借吴

  • 妖魔化的背后:杨广是否是弑父奸母的恶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广

    关于隋文帝之死,其时的长安坊间以及后世的诸多史籍却有很多对杨广不利的传闻和记载。这些传闻和记载把杨坚之死描述得既可疑又神秘,其目的无非是向人们暗示:隋文帝并非寿终正寝,而是死于一场政治阴谋。隋文帝在位二十四年,于仁寿四年猝死于仁寿宫,终年六十四岁。关于隋文帝的死因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那么事实的真

  • 最牛谏臣魏征:他为何敢劝谏唐太宗私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征

    俗话说,劝酒不劝色。成就一桩好事可能需要很复杂的过程,而搅黄一件事有时只需一句话。按照通常的规则,一个男人有了花心,另一群男人往往假装不知或暗地怂恿,虽不想当牵线的红娘,但也不愿当棒打鸳鸯的法海,人们一般的态度是在沉默和好奇中让他们往好处发展,这就叫成人之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过,唐代名相魏征却不按常

  • 明朝嘉靖皇帝超奇葩:用女性经血炼丹求长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嘉靖

    明朝皇帝,除了朱元璋跟朱棣还算正常,剩下的个个都是奇葩,有蛐蛐皇帝朱瞻基、木匠皇帝朱由校、战俘皇帝朱祁镇、怠工皇帝朱翊钧等等,如果能给明朝皇帝谁最奇葩做了评选,我想非明世宗朱厚熜莫属了,他的奇葩事件,翻遍中国古代史也找不出来第二个。本来按理来说,朱厚熜一辈子最多只能当个王,明朝的皇位跟他半毛钱关系也

  • 壬寅宫变之谜:嘉靖帝做了什么会被宫女行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嘉靖

    当年,明武宗朱厚照没有子嗣,也没有确定由谁来继位,只是在弥留之际将继承人的问题委托给慈寿太后和朝臣。这个问题难住了太后和诸位大臣,因为明武宗是独子,其父明孝宗朱佑樘只有他一个儿子,就是想选明武宗的兄弟或兄弟的子嗣来继承大统都不可能。慈寿太后跟朝臣多番商量后,最终决定只能从最近的皇族支系里挑选一个继承

  • 朱元璋的心结:一件小事左右了他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

    明代这位开国帝王,自称起自布衣,托迹缁流,掠入行伍,适天下大乱,遂起兵滁州。这当然都是拣好听的说,他明白,当过和尚,当过兵痞,游方讨饭,打家劫舍,并非十分光彩之事。所以,他在自撰《朱氏世德碑记》的文中,总是强调“上世以来,服勤农业”“先祖营家泗上,置田治产”。其实,他只是一个无家无业的“流民”,与土

  • 成吉思汗骑兵战无不胜的秘密武器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吉思汗骑兵

    重视军队通讯联络和交通运输的畅通无阻。据史料载,差不多他每到一处,在五十、百里以内各设一释站,仅送信报息的驿站所备用马就达三十多万匹。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民族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战略家。他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高原上的诸部落后,进而征服了半个世界,创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的